书城文化“和合”文化下的崛起与发展
16017800000008

第8章 立论篇“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4)

2001年2月,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21世纪能源地理政治学》报告中指出,“今后20年,亚洲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可能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亚洲地区对现有能源储备的争夺可能会激化,演变成各国之间的武装冲突;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日益增强,从而可能促进北京与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形成军事联系,这将使美国及其盟国感到忧虑。”2002年,美国美中防务委员会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正面临来自中国日益有力的竞争;同年美国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FrankJ.Gaffney指出,中国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已构成对美国能源安全的威胁和挑战,美国与中国争夺能源供应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2004年“美国之音”在一篇题为《中国谋求加拿大石油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报道中说,“过去几乎将所有生产的石油都输往美国的加拿大,正悄悄和中国几家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在加拿大境内兴建输油管以及提高加国石油产能等。”722004年7月,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报告中,首次将中国能源战略写进了它的报告,该委员会将对中国能源需求的调查列为其对中国一共进行的9项调查的第3项,并就中国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将对美国带来的忧虑进行了长篇累牍的陈述。732004年10月9日,美国《波士顿邮报》在一篇题为《中国对石油的渴望与日俱增》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石油消费量的猛增可能会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未来10年中国石油需求会翻一番”,“中国大量储备石油也会导致全球原油价格走高。”2004年10月18日美国《商业周刊》刊登文章指出,“较强的需求增长已经使全球价格有所上升,特别是石油。原因何在?所有这些变化的根源来自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

日本也有人认为中国未来大量进口石油将引起世界石油市场的混乱,为了维护石油安全,中国可能采取军事手段,从而威胁地区稳定与安全。近两年来,中日围绕东海石油资源的纷争,更为日本宣扬中国“能源威胁论”提供了借口。2004年2月11日日本《产经新闻》在一篇题为《中国积极开展“资源外交”》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正在把手伸向世界上所有蕴藏着石油的地方,鉴于中国的石油战略和剧增的石油需求,日中两国将围绕东海油气资源展开资源争夺战。”

2、“环境威胁论”的论调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极大,必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将超越国界,对全球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中国周边国家将首先受到影响。在环保领域,西方国家认为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从而成为大气层的一个“主要污染源”,要求中国像发达国家一样“承担起减排的责任”。1996年6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的工业化将危害世界环境,导致日本下酸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明确指出,“(中国)大量烧煤使空气污染和酸雨日益严重,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减少了粮食产量、降低了森林的生产率,而且其危害已波及到日本和韩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对美国的安全来说,中国最大的威胁不再军事上,而在环境上。如果中国以与美国相同的方法富裕起来,那会对整个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破坏。”

3、“人口和粮食威胁论”的论调《世界观察》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认为,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加之高速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破坏,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中国在21世纪初期,将无法独自养活十多亿人口,那时,大量的粮食进口将可能引起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可能会对世界的粮食供应,甚至政治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他预测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布朗警告世界:“食品的短缺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其对安全的威胁远比军事入侵大得多。”

(二)“中国模式威胁论”的驳论、“能源威胁论”的驳论75从能源消费情况来看,中国不仅是能源进口国,也是能源出口国。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了许多高耗能加工制造环节,承接了许多本应由所在国承担的国内能源消费压力,相当于间接出口能源。中国每年还有大量的能源直接出口,2005年向国际市场净出口4551万吨煤炭和1276万吨焦炭,其中焦炭出口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贸易量的60%左右。直接出口能源,减轻了进口国能源供给的压力,是对世界能源安全的贡献。此外,中国在境外开展的能源投资合作项目,增加了国际能源总供给。只讲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看不到中国首先是能源生产大国,是片面的。

从消费结构和能源供给潜力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储量丰富,地质理论资源量为5万多亿吨,保有储量为1万多亿吨,探明可采储量还有1145亿吨,可开采上百年。石油还有一定潜力。据全国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报告,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12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25亿吨,平均探明率33%,处于勘探中期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增加产量仍有潜力。天然气储量产量有望快速增长,可采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目前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开发潜力大。非常规油气资源比较丰富。2005年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约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总量近11万亿立方米。另外,我国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以及可作为常规油气资源补充的油页岩、油砂等蕴藏量也相当丰富。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强调指出的是,能源效率低既是我国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节约能源的潜力所在。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极大地减少能源消耗。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用能、居民消费都还有很大的节约潜力。

从市场要素来看,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从经济因素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加快增长,对石油的需求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石油价格。但从总体上看,国际石油市场供求是基本平衡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比较平稳,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作用,石油价格会有一定上升,但上升幅度绝不会如此之高。从非经济因素看,伊拉克重建、伊朗核问题持续紧张、自然灾害等,都对石油价格上涨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全球几千家基金公司的大量投机资金兴风作浪,进行石油炒作,成为石油价格超常上涨的重要原因。将国际油价飙升归因于中国增加进口,也是站不住脚的,掩盖了石油价格上涨的真实原因。

从能源获取手段来看,经济全球化背景使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国际合作而获得能源安全保障,需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全球石油安全的关键,不在于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石油消费会不会增长,而在于世界石油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在于人类是否能够通过开发替代石油和新能源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测算,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52亿吨,同期石油供给能力将达到53.8亿吨,世界石油市场供略大于求的格局不会改变。其间,中国石油进口虽然有所增长,但由于人均进口量依然相对较少,且进口规模的增加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际市场完全有能力消化。

2、“环境威胁论”的驳论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偏低。从历史累计看,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同期发达国家排放量占77%);1950年以前,中国排放的份额就更加少了。从人均水平看,国际能源机构2006年统计统计,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是3.65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为OECD国家的33%。1950年到2002年的50年间,世界平均排位来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到第92位。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但中国仅增长工业革命起就已埋下伏笔,正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才造成了今天全球变暖的困境。炒作中国的“环境威胁”,要求中国为发达国家过去的“错误”埋单,显然是不公平的。

转移国际注意力。全球变暖已引发越来越多人的担心,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一个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早已确定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减排主要义务,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是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至今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拒绝国际社会要求其承担减排的责任。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推上前台,以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为理由,要求中国与发达国家一样承担责任,无疑是少数发达国家转移国际注意力、减轻自身压力的好办法。

中国为保护全球气侯做出贡献。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5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7%,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1980年到2005年,中国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相当于吸收50亿吨二氧化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少生了3亿人,相当于少排放12亿吨二氧化碳。对这一数字不进行任何客观的、历史的分析,对中国的相关努力视而不见,得出中国已构成威胁的结论,并要求中国做出相应改变。其用心就是通过“威胁论”施压,迫使中国做出改变或调整,从而拖住中国发展的步伐。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今后某一个时点,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可能会超过美国,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之间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时,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必须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还要看转移排放。中国的排放量中就包括了部分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

3、“人口和粮食威胁论”的驳论

高度重视“三农”。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造福农民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中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

积极开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还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有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农业援助,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建立了20多个农技示范中心,派遣了11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今后这些方面交流合作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但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张绿色发展,从高资本,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到低投入,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粮食威胁论”的观点,忽视了这些正面的影响,单纯看到负面性的影响。

2010年以来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导致一些国家出现社会动荡,粮价波动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粮食安全”是全球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自给能力,改善农业贸易环境,更好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四、“中国责任论”的驳论

编者按: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积极显着,中国负责任的态度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赞扬。但是,部分发达国家舆论在称赞中国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大加渲染中国“经济责任论”,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归咎于中国,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力量,当前世界经济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中国有关,中国不仅应承担世界经济失衡的责任,还应承担“拯救世界经济”的责任。长期以来,由于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西方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当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我们听到了“中国崩溃论”;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时,又冒出了“中国威胁论”。此次西方通过制造中国“经济威胁论”否认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视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因,甚至将全球资源供应紧张都归为中国因素。这其实是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翻版。

(一)“中国责任论”的主要论调

中国正在崛起,中国已成世界大国,但目前还“不负责任”或“负责不够”,中国应该承担其与实力相称的责任,从而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早在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中美经贸关系评估报告中就提出中国要承担更多责任,甚至承担包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以外的更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