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奥军开炮进攻。法军也同样开炮予以还击,这场炮火较量使这一天成为战斗中最为血腥的一天。在法军开始横渡鲁斯巴赫河时,奥地利的第四军冲下高地向他们发起进攻。法军在交战中占据优势,两小时后击退了奥军的进攻。拿破仑派了另一个重骑兵师增援达武的部队,以加速侧翼部队的行动。右翼部队虽然稳住了,拿破仑却接到了让他吃惊不已的消息,即伯纳多特的萨克森军还没有开战,阿德克拉就将落入了奥军之手。这位法国元帅以为这个地方不会被占领,所以没有事先告知拿破仑就将部队撤退到村庄以外。当天上午,拿破仑就解除了伯纳多特的指挥权。
早上6时,在预备队(军)的掷弹兵(师)的支援下,奥地利第一军占领了这个村庄,接着向萨克森军开进。拿破仑指望马塞纳夺回这个地方。法国第四军向北方转移,激战进行了一个上午,阿德克拉几次易手。
中午时分,奥军最后又占领该村庄。上午的战况更加糟糕,拿破仑不得不应付克莱瑙军和克罗拉斯军作战,这两个军在凌晨4点开始推进,8点进入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克莱瑙军沿多瑙河进入阿斯珀恩,该地方由一个师占据。法军在大兵重压之下退却,到了正午时分,他们隐蔽在阿斯珀恩和埃斯林之间的土质工事里。克罗拉斯的部队向布赖滕利推进,但是他没能利用这片开阔地带,也没有利用前方并无法国部队的良好时机。他准备好大炮,轰击法军侧翼。马塞纳元帅的军刚被逐出阿德克拉,拿破仑就派人骑马前去命令他后退到多瑙河。在一小时之内,他的师调转方向,在骑兵预备队的保障下向克莱瑙部队挺进。因为马塞纳在5月份的阿斯珀恩-埃斯林会战中受了伤,无法行走,所以在马车上指挥协同作战。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克莱瑙部队接连遭遇进攻,他被迫撤出阿斯珀恩及其包围圈。
在此期间,拿破仑仍然必须面对克罗拉斯军和阿德克拉的奥军。他命令欧仁亲王将他的师调转到左翼,以牵制阿德克拉,并重新部署麦克唐纳将军的军——意大利军团的预备队,命其攻打克罗拉斯部队。麦克唐纳将军把1万人的部队排列成“凹”字形,将骑兵部署在侧翼,炮兵连部署在前面。从奥军阵地上看,法军反攻部队的阵势浩大而密集。克罗拉斯集中火力攻打麦克唐纳军,给其造成惨重伤亡。
拿破仑派新近卫军的一个师、第十一军及巴伐利亚军加强进攻。他加强了炮兵力量,组建了一支配备100门重型火炮的大炮兵连。强大的火力迫使克罗拉斯部队在愈益增大的压力下撤退,但是撤退进行得井然有序。查理大公派骑兵预备队稳住阵线。下午3点,奥军的威胁减弱了,法军左翼的战斗仍在进行,但胜负未决。
随着这一天时间的流逝,伤亡人数也在增加,查理和拿破仑一直关注着约翰大公的动向。虽然他的部队到达战场只需行军16公里,但是一直到傍晚也未见他的踪影。乌迪诺和达武的部队在鲁斯巴赫高地上再次展开进攻。达武军绕着高地从两面进攻马克格拉夫纽塞德尔。这个阵地的前线和侧翼受到攻击,阵地失守,达武的部队在鲁斯巴赫高地上占领了一个据点。查理看到他的阵地失守,达武部队的进攻击退了他的翼军。约翰大公的部队仍没有出现,克莱瑙和克罗拉斯的部队在撤退,只有中心阵地仍在坚守,查理决定减少伤亡,将战场拱手让给敌军。下午6时,查理命令分阶段向西北方向撤退,两小时后炮声停止了。约翰大公的轻骑兵终于在东面出现,但为时已晚。此时拿破仑的军队已经精疲力竭,此时,虽然他打败了查理大公,但是代价惨痛。查理能够毫不困难而且非常有序地将其军队撤出,但是经过两天的艰苦战斗,他断定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1809年)已经结束。
反法同盟的战争
奥地利在1809年的战略上的重大失败,主要是因为它未能联合盟国。普鲁士保持中立,沙皇亚历山大不仅遵守与法国的盟约,甚至俄国部队还占领了奥地利在波兰的领土。莱茵联邦的德国亲王根据协议,向拿破仑军队派出大量兵力。显然,拿破仑将大部分欧洲变成了附属、随从或同盟,他们的军队在法国的指挥下投入战场。拿破仑的皇家军队与其说是联军,不如说是集中指挥的欧洲军队。拿破仑在1813年前一再成功的奥秘,在于他能够利用欧洲的皇帝、国王、亲王之间的敌对关系,使他们相互离心离德。在1812年侵略俄国的战争中,法国的军队还不到25万人,奥地利派了4万人,普鲁士派了2.2万人。只要拿破仑能够阻止列强采取一致行动,他的帝国就能够保住。
以前的反法同盟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而法军在1793年之后的大革命战争期间,就已经在卡诺的指挥下协同作战了。虽然第一次反法同盟制定了总体战略大纲,但是它们的行动步调却不一致。盟军通常在不同战区单独作战。在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奥军和英联军在奥地利的荷兰(比利时)独立作战,或是联合作战,但是指挥独立。这就是弗勒吕斯战役之前的真实情况。在1799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奥地利人将他们在意大利的大规模军队归属俄军,由亚历山大·苏沃洛夫(1729~1800年)将军统一指挥。
尽管这位强悍的俄国将军成功地将法军从意大利北部逐出,但是奥地利人却抱怨说这是他们浴血奋战的结果。奥地利指挥官和俄国指挥官相互之间的不满和缺乏信任,导致了欧洲同盟的解体。他们之间的敌意一直持续到1805年,这一年,与俄国人建立新同盟的政治决定遭到了查理大公和皇室成员的强烈反对。马克在德意志发动了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役,战役是在俄军到来之前进行的,没有与俄军协同作战。普鲁士军队于1806年参战,他们的德意志盟军还远未做好战争准备。
相互倾轧和骄傲自大是欧洲同盟的特点。拿破仑坐享了10年的霸权地位,后于1812年在俄国瓦解,这使欧洲反法同盟有了新的机会来挑战拿破仑。问题在于欧洲强国能否协同作战,还是又要重蹈覆辙。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的不同之处在于欧洲强国愿意为了彻底打败拿破仑而搁置分歧。他们还保证,其联军将会通过联合军队、联合指挥以及委任盟军最高指挥官来进行有效的协同作战。
1813年春季的战役可能采取了同盟间的统一指挥,但是没有取得同盟的胜利。普鲁士于1813年3月加入俄国,但是两国投入的同盟兵力都不足10万。俄奥联军面对的是将近18万人的经过重组的帝国军队,当年的5月和6月,俄奥联军在吕岑和包岑被打败。拿破仑和反法同盟同意停战两个月。在此期间,沙皇亚历山大努力说服奥军加入同盟。佛朗西斯一世和卡尔·施瓦岑伯格亲王(查理大公的继任者、奥军总司令)动员哈布斯堡军队参战。6月,法军在维托里亚战败,威灵顿公爵指挥的部队在西班牙取得了战略性大捷。1813年8月,当一支英西联军准备翻越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时,拿破仑面对的是团结在一起的欧洲同盟,包括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瑞典。欧洲联合起来对抗拿破仑,他的帝国行将土崩瓦解。
莱比锡战役——民族大战
(1813年10月16~18日)
为了秋季的战役,同盟国的统治者们组建了联军。身为瑞典皇储的让·巴蒂斯特·伯纳多特指挥俄瑞联军在德意志北部作战。格哈德·冯·布吕歇尔将军指挥的普俄联军在西里西亚作战。第三支军队由俄奥联军和普鲁士军队组成,在施瓦岑伯格的指挥下准备翻越波希米亚山脉,进入萨克森。奥军是反法联军的关键因素。奥地利拥有一支30万人的军队,规模超过俄国、瑞典、普鲁士所有国家加在一起的军队。拿破仑在中欧面对的是50万反法联军,而他只有不到45万人的兵力。反法联军的合作极其重要,互相配合的联合战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秋季战役的整个过程中,联军经常对作战存有争议,但最终还是团结在一起进行协同作战。
1813年7月,在联军最高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中,反法同盟制定了明确且全面的战略,即特拉岑伯格计划。拿破仑占领了萨克森的中心地带,3支联军部队从北路、东路、南路3个方向进攻。联军部队将在拿破仑出现时撤退,转而攻打他的下属部队,逐渐缩小包围圈。简而言之,特拉岑伯格计划就是联军向着一个中心点集中前进,最终在战场上会合。拿破仑帝国军队和联军的规模就足以说明了战争范围的扩大。如果说1805年法军的军的编制使军队在战场上的行动发生了彻底改变,那么7年之后,军队在同一个战区的合作将会带来决定性的胜利。虽然法军可以自诩他们的指挥和控制体系非常高效,但是拿破仑的元帅们并没有军队指挥官应有的的优秀才能。联军并不比他们更优秀,但是显然也不比他们差,就战场作战而言,人数是重要因素。
拿破仑想在施瓦岑伯格的军队翻越大山之前攻打普鲁士军队。他指挥部队向东进发,进攻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将劳伦特·古维翁·圣西尔(1764~1830年)元帅和一个小规模的军留在德累斯顿。在萨克森的乌迪诺元帅和在汉堡的达武元帅将进军柏林,目标是打败伯纳多特的北路军。拿破仑确信如果伯纳多特和布吕歇尔被打败、柏林被占领的话,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将会退出同盟,去拯救他的王国。这是一个简单的计划,但是一直未能实现。相反,盟国的战略却成功了。布吕歇尔的军迅速撤退到西里西亚,以免和拿破仑迎头相撞。施瓦岑伯格率领他的军队越过大山向德累斯顿挺进。拿破仑派麦克唐纳率部追击布吕歇尔军,而他自己则率部迅速向反方向前进,准备赶在8月26日到达德累斯顿。拿破仑打败了施瓦岑伯格率领的奥军,后者遭到多米尼克·旺达姆(1770~1830年)将军的军队的追击,撤回到波希米亚。
施瓦岑伯格一到波希米亚,就开始反扑旺达姆军,将这位法国将军围困在库尔姆,迫使他率领只有半数的余部投降。乌迪诺的境况也不妙。他率部在大贝伦攻打伯纳多特军,但是遭到反击,伤亡惨重。拿破仑授予内伊指挥乌迪诺军的权力,但是这位自负的元帅这次遭受的命运和在邓讷维茨的命运如出一辙。由于后勤补给不足,达武军向普鲁士首都挺进的计划也无法实现。最糟糕的消息来自于西里西亚,在这里,布吕歇尔军在卡茨巴赫河攻打麦克唐纳军,将其彻底打败。9月,布吕歇尔率部躲避拿破仑,而施瓦岑伯格重组军队,再次翻越大山。
莱比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