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拿破仑时代: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
16018600000025

第25章 海战(1)

这个时期,几个因素决定了海军指挥官的战术选择。大量的缆索、木桅杆和风帆为帆船提供动力。唯一能够替代这些的是船桨,但船桨所在的位置恰好是需要放置体积庞大的重型火炮的地方,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此外,这些船桨暴露在船的两侧,最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

无论是帆动力还是桨动力,都需要大量的、至少是具备一定作战能力的水手进行有效的操控。“舰船”的意义就体现在它的索具上:3支均挂有横帆的船桅。通常情况下,每支船桅上都有垂直相连的3面横帆,而每支船桅上的横帆由两条绳缆或帆脚索控制。此外,舰船上还有3面纵帆,每面纵帆都由一个帆脚索来控制。首斜桅可能还有另外两面横帆,而稍大一些的纵帆则挂在靠近舰尾的船桅上。天气晴朗的时候,底层的横帆外侧还可能加挂8面辅助帆(翼帆)。

当风力发生变化,或需要改变航行速度时,就必须把船帆挂起来或放下来。这些操作需要时间、无障碍的宽广水域以及大量的人力。抢风行驶,即改变航向逆风行使,尤其需要技巧。船员们要操作如此多的舷外支索(驶帆索)、纵帆收帆索(落帆索)、帆旗升降索以及帆脚索,就必须有效控制这些船员,这就需要有一批具备一定技能和经验的指挥官。

横帆意味着舰船能够随风航行或者顺风航行,但若是逆风航行,哪怕是斜角逆风航行,都很不容易。所以,海战通常是在“顺畅航行”的情况下进行的。3支船桅的每一支底部最大的那面横帆被卷紧。所有的横帆都配有巨大而沉重的辅助帆,船桅之间的纵帆有可能减为两个。尽管这会减慢舰船的速度,但是也能在其他船员开炮的时候,减少甲板上跑动的人员数量,还可以节省出人力以增加炮手的数量,从而保证在完成其他任务的同时,炮手能够从底层甲板上不断发射炮弹。

划桨手用船桨来操纵舰船,可以提高其整体的机动灵活性,但是这对船体强度有所要求,那就是舰船必须要建造得轻一些。这些舰船很有可能是单层甲板大帆船,它们上面装载的数目庞大的火炮只能向前方开火,因为舷炮齐射的后坐力可能会使舰船倾覆。当炮手和划桨手执行各自任务的时候,会引起混乱局面。在这个时期,单层甲板大帆船常常由奴隶或囚犯来划动,而且一般会安装桅杆和船帆,以便于风向适宜的时候使用。这些大帆船保卫着大型港口,在河流湖泊和地中海上航行。风平浪静时,单层甲板大帆船可能对大型舰船造成真正的威胁,它们通过巧妙移动,向那些大型舰船的易于攻击的尾部开炮,在这些舰船的尾部并没有安装可以进行反击的火炮。

进攻力量

海军指挥官拥有3种进攻力量。第一,他拥有海军炮兵,能够发射各种炮弹。他的火炮能够将弹丸射到非常远的地方,把敌军的船只炸成成千上万的碎片。在稍近的范围内,火炮可以发射链锁弹(两个由一条短链连接而成的物体),力争用铁链把敌军的船桅和索具缠住,并将它们截断,以此来减慢敌舰的速度,破坏敌舰的移动能力。甚至在更近的范围内,一种英国特有的短身卡朗炮可以用小弹丸横扫布满人的敌舰甲板,把敌舰上的船员打得血肉模糊。

遗憾的是,这些滑膛式前膛装填的大炮没有一个是非常精确的。铁弹很容易生锈,就像苍蝇喜欢趴在裸露的伤口上一样。这些铁锈必须要刮掉,再给铁弹刷上油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它们的球体形状。不规则的形状,再加上炮膛和炸弹外径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游隙(炮筒内径和炮弹间的空隙),它意味着这些火炮无法以直线射出。此外,目标舰和发射舰都会随着海面的起伏而移动。总之,要想得到决定性的结果,近距离射击是最佳选择,即不超过450米的距离。

第二种进攻力量是全体船员。指挥官可以将他的舰船开到敌舰旁边,在每层(可能是6层)甲板上发动一场猛烈的混战,通过激烈的白刃战彻底歼灭敌军。这种快速反应的混战意味着火器(滑膛枪或手枪)是一次性武器。佩剑、短长矛、斧子能够打伤更多的敌人,速度比手枪还快,因为手枪重装火药需要时间。

然而,如果安装在军舰顶层工事的卡朗炮及时开炮的话,那么,船员就能够跳上已血淋淋的甲板,对付那些已经被打败的敌人。

第三,可以把体积很小的舰船改造成浮动火球或炸弹,让它驶入敌军舰队中间。当目标舰已经抛锚时,通常会采用这种战术。听起来这好像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对敌人产生的影响却是惊人的。设想一个人被困在装有一袋火药的一个木盒里,眼睁睁地看着燃烧的轮子正慢慢地滚过来,他会有何种感受?

1809年,在巴斯克航道战役中,皇家海军上校托马斯·柯克伦(1775~1860年)用20艘火攻船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他在夜间发动袭击,此时风平浪静,但舰船上的人惊恐万分。他用两艘火攻船照亮了狭窄的航道,然后又用两艘各装了500筒火药的炮舰炸开了保护航道入口的水栅,这样就能使其余的火攻船漂动在4艘护卫舰和11艘军舰的阵线中间,从而能够全部抛锚。法国军舰砍断锚链而搁浅。第二天早上,法国舰队仅剩下两艘战列舰和一艘护卫舰。柯克伦用他的预备队护卫舰发起进攻。两艘敌舰和一艘护卫舰被烧毁,两艘敌舰放弃抵抗而投降。

舰队战术

在拿破仑战争之前的200多年时间里,海军战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简单的公式:舰队按照单列编队,跟随在一艘领航舰后面,接着该列舰队行至敌舰旁,然后开火。发射速度最快、射程最远的那一方通常会赢得胜利。各艘军舰都在顶层炮台甲板上方装有防护网,甚至船员的吊床也绑在舰船的舷侧上,以减少掉落的碎片损坏舰船。军舰的小艇也会被炸成碎片,为了保护这些小艇,它们被拖向船尾或者放开,以后再将它们集结起来。我们在这里谈到的碎片,并非那种小到钢针大小的碎片。这些碎片都是巨大的凸凹不平的木块,能够切断人的肢体或者刺穿身体。安排水手或海上狙击手操纵索具,以此来保护军官,也是正常之举。这个时代的小型兵器基本上无法命中任何物体,即使是在200米范围之内,所以说这的确是一种近距离打击。

英国人设计出一种“T”形战法,就是将舰队单列从敌舰的先头舰或尾舰前面穿过,向敌舰正面而非侧面进行射击,即所谓的扫射。每一艘英国军舰都要依次将强大的火力集中在敌舰的某个易受攻击的地方。这种战术要求英军指挥官具备胆量和魄力,在己方舰艇反击前顶住敌军的火力。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术要求英军船员在敌军发射的炮弹愈益精准的情况下,能够熟练地操纵所有的船帆。将每艘军舰都插入敌军阵形,使得这一战术得到了改进。在1794年光荣的6月1日(指1794年英法海战纪念日,海战以英方取胜而告终——译注),豪勋爵(1726~1799年)就采用了这种战术。这场极其混乱的战役结束时并不像宣称的那样光荣。法国仅仅损失了6艘军舰,逃逸19艘。

最有效的改进是切断舰队阵形。一两支纵舰队可以从敌军舰队的中间径直插入,顺风的敌舰会调转过来支援同伴,英军往往将其一连串舰船集中于敌军阵形的两个点上。特拉法加海战(1805年)就是这种策略的主要实例。

距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英国战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国和西班牙的干涉,以及1781年海军在切萨皮克海湾遭受的失败。法国依靠扩大征税来支付战争费用,这引起了社会局面越发动荡,从而导致了大革命的爆发。自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后至1793年英国加入反法战争之前的10年时间里,英国舰队有过3次动员。第一次是为了支持威廉国王,第二次是因太平洋地区贸易争夺问题与西班牙作战,第三次是反对俄国攻打土耳其。虽然没有哪一次是真真切切的交战,但这些都是大有益处的热身战役。这时的英国显示出一些实力,也很清楚必须要维持对于法国及其盟国的海上霸权。传统的英国海军战略是三维一体的:一是把敌舰封锁在海港里,在那里它们不会有任何损伤,但可以消耗敌国的资源;二是与任何企图驶出港口的敌舰交战,然后摧毁或俘获这些军舰;三是向英国政府认为合适的目的地派遣或驻扎军队。

海外挑战

为维持和补给舰队,需要开拓海外基地。虽然英国战略旨在控制战争局面,但也无法事事如意。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里,法国曾成功地挑战英国,而且还经历了一场大革命。在这些事件中,大革命政府显然比其前任政府更加残酷无情。它既要在法国国内巩固政权,又必须抵挡来自于被废除的王室的同盟国的连续不断的攻击。肃清政治对手和潜在反革命分子运动的核心人物的行动,就像海滩上的波浪一样此起彼伏。

对军官的清除,相对来说对陆军的影响不大,因为他们可以由经验丰富的士官来取代。然而,法国海军还是失去了大量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军官。1790年,超过一半的休假军官没有返回舰队。到1791年时,不在位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80%。

在法国大革命的动荡中,法国海军必须要努力恢复其专业性水平。尽管如此,法国海军还是发动了两次对爱尔兰的袭击和一次对威尔士的袭击。在这几次袭击中,当地革命力量几乎没有支援过法国海军,那些增援舰队也被皇家海军所逐出。一支强大的突袭部队攻击了纽芬兰的贸易,但皇家海军设法护卫进出的船只。1794年,一艘被护卫的船只从美国返回,船上装着粮食,用以弥补1793年的粮食歉收。该船被围困在英吉利海峡,护卫它的舰队在光荣的6月1日奋力而战。1797年,西班牙舰队被迫与法国舰队结成联盟,在圣文森特海角战役中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训。因此,法国的海上战术必须要像陆上战略一样加以改进。

法兰西帝国舰队的补充船只,主要来源于被占领的国家。法国得到了荷兰、丹麦(在冰冻港停泊时被骑兵俘获)、意大利、西班牙、威尼斯的舰队以及圣约翰骑士团的舰队。通过谈判,法国得到了俄国舰队的援助,巧合的是还得到了小规模的美国舰队的援助。所以,不管英国俘获或者击沉多少舰船,法国的舰船数量似乎总是更多。

拿破仑·波拿巴第一次向英军开炮是在法国围攻土伦战役的尾声,他当时率领的是一个炮兵连,英军曾经为支持保皇运动而占领了土伦。他的经历使他指挥的意大利军队在陆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此后他又于1798年入侵埃及。在督政府即巴黎的革命委员会看来,侵略埃及的行动不仅会威胁英国和印度(英国的主要财富来源)之间的贸易,而且会使波拿巴打破了巴黎的政治均衡状态。拿破仑从意大利各个港口的意大利军队中召集了大约3.5万人,还在土伦集结了一支护航舰队。队伍在马耳他集合,这个地方曾经由圣约翰骑士团的圣职人员掌管,这是自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以来遗留下来的一个时代错误。

6月10日,部队从4个不同方向登陆。在一艘单层甲板大帆船和两艘小型西班牙大帆船进行了象征性抵抗之后的不到24小时,该岛驻军兵力不足,只能拱手投降。由13艘战舰和约400艘运输船组成的法国舰队在一周之内开始向东航行,先驶向克里特岛的南部海岸,再朝着东南方向的亚历山大航行,7月1日抵达目的地。

虽然当时有精确的马耳他地图,但是因为没有海图,也没有特制的登陆艇,登陆行动一片混乱。英国舰队在海军少将霍雷肖·纳尔逊爵士的指挥下已经在两天前就上岸了,而且可能随时返回。拿破仑不得不命令士兵下船,迅速占领亚历山大,为的是能够得到饮用水。他们占领了港口,然后向开罗推进。7月21日,法国军队在金字塔战役中遭遇马穆鲁克军队,法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时,纳尔逊和英国舰队在哪里呢?他没有出现的原因是当时没有得到信息,这就是情报的缺失。首先,虽然英军知道法军在为侵略行动做准备,但他们不知道侵略的目标是埃及。英国将西班牙舰队的控制权拱手让给法国,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在土伦港汇合在一起,这就迫使人数上占优势的英军在1797年底之前撤离地中海。4月,入侵部队和护航舰队集结的消息传到了伦敦,但是法军攻击目标尚不明确。英国人以为可能是再次入侵爱尔兰或威尔士。

以下的历史记载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作战的艰难程度。

4月29日,伦敦命令地中海舰队全力侦察,获取入侵舰队消息。

4月30日,纳尔逊率领地中海舰队抵达西班牙西南部的加的斯港。

5月2日,纳尔逊派遣3艘战舰、3艘护卫舰和一艘单桅帆船从里斯本出发,在地中海进行侦察。

5月10日,4月29日签署的命令传达到地中海舰队。

5月17日,纳尔逊俘获法国轻型护卫舰,但是没有得到确切信息。

5月19日,法国护航舰队撤离土伦。

5月20日,猛烈的风暴打散了纳尔逊的护卫舰,差点毁掉他的旗舰。在撒丁岛休整4天。护卫舰无法重新加入纳尔逊的海军中队。

5月24日,8艘增援战舰抵达地中海舰队,然后封锁加的斯。10艘74门火炮战舰加上“利安得”号舰艇,以及50门火炮,从葡萄牙的塔霍河增援纳尔逊。

6月1日,在土伦海岸,纳尔逊误以为法国舰队仍然停泊在港口。港口有无数的岩石和小岛作为掩护。

6月5日,在土伦海岸的纳尔逊得到增援消息。

6月6日,法国运输舰队抵达马耳他。

6月7日,增援部队抵达土伦。

6月8日,纳尔逊离开土伦。

6月9日,法国护航舰队抵达马耳他。

6月10日,法军在马耳他登陆。

6月11日,圣约翰骑士团的圣职人员向拿破仑投降。

6月12日,纳尔逊抵达科西嘉。

6月17日,纳尔逊抵达那不勒斯。

6月18日,法国舰队离开马耳他。

6月20日,纳尔逊抵达墨西拿,得知马耳他已被占领。

6月22日,纳尔逊抵达帕塞罗角,得知法国舰队离开马耳他,正驶向东南方。

6月25日,拿破仑抵达干地亚,得到确切消息说纳尔逊的舰队正在搜寻他。拿破仑于是命令舰队向亚历山大西部的阿扎角开进。

6月28日,纳尔逊的舰队在亚历山大海岸航行,没有发现法军。随后离开亚历山大,向北航行。

6月29日,法国舰队抵达阿扎角。

7月1日,法国舰队抵达亚历山大。

7月4日,纳尔逊抵达土耳其南部。

7月19日,纳尔逊在西西里岛再次补给。

7月24日,纳尔逊离开锡拉库萨,取道亚历山大,驶往摩里亚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