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活创造探源(上)
16040900000034

第34章 竹子

竹子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草本植物。中国养竹的历史非常悠久,已历经3000多年时间,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竹子资源最早的国家。

考古学家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里,发现有7000年前的竹节遗物。战国时代的《世本·制作篇》有:“女娲作笙簧。笙,生也,家物贯地而生。”在公元前6世纪所著的《诗经》一书中,有大量咏竹和竹制品的诗,竹制的用具就更多了。

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的符号及不少甲骨文中,就已有象形的“竹”字及和竹有关的字。在甲骨文中,就有“龠”这个字,这个“龠”字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用竹子制作的乐器,夏朝时期著名的音乐舞蹈《大夏》就是用“龠”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周朝时期使用的竹管乐器已比较多,如竽、筑、篪、籁、箫、笛等。古代中国人民发明的乐器由于都与竹子有关,所以就称音乐为“丝竹”。

据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竹筷。从战国到魏、晋时期,约800多年间,中国人写字、画画都在竹简上进行。考古学家们发现,到了约2000多年前,李冰修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当时用来防水用的竹子。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晚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会利用竹子制作成一根根结实的竹缆绳,用来打井。

汉朝时期的皇帝曾经用数量非常多的竹子,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竹子宫殿。这个宫殿全部用竹子制作而成,大到墙壁砖瓦,小至桌子板凳,没有一件东西不是竹子制成,而且冬暖夏凉,非常舒服。只不过当时的皇帝并没有把这座举世罕见、规模宏大的竹子宫殿当成自己专门上朝时用的那种宫殿,而是把它作为祭祀的地方。汉朝时期,中国的大量竹制品就已经远销国外。到了1700多年前,中国开始出现了用竹子造的纸。随着中国火药的发明,在南宋时期,中国又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突火枪,这种枪是用竹竿做枪管,内装火药。到了元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喷气式单人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即是用四根粗大的大竹筒,内装足够多的火药,把这四根竹管绑在椅子腿上,利用火药喷射的反作用力,使坐在椅子上的人升空,据说还飞行了几千米呢!到了东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关于竹子的专著《竹谱》。

从上面的一系列竹子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对竹子的栽培,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