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16065600000013

第13章 曹操智慧今用(1)

曹操,今安徽亳县人。前西汉宰相曹参之后。后做东汉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年少机敏,有谋略,懂权术。文武兼备,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曾称其为“一代枭雄”。

1.宽大为怀,笼络人才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我们想做大事,成伟业的话,必须在自己的身旁聚集一批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的能人贤士,并且在关键时刻能倾听他们的见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宽大的胸怀,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把大家凝聚起来。在这一点上,曹操可称之为典范。

曹操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具备了成功的一些条件,如建立了较为巩固的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兴屯田、大量网罗人才以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锻炼了非凡的指挥才能等。单就罗致人才一点而言,曹操的成绩就很突出。曹操所罗致的人才,不仅济济可观,而且源源不断,不仅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不能望其项背,即使比之孙权、刘备,曹操也占有明显优势,这成为他的事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曹操能够招贤纳士,首先在于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同袁绍一起会盟讨伐董卓时,曹操就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卓越识见。

一次,袁绍问他:

“如果讨伐董卓不能取得成功,您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占据地盘呢?”

曹操引而不发,先反问一句:

“您认为应当怎么办才好呢?”

袁绍气势如虹地回答:

“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恃燕、代,再将西北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势力吞并,然后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大业总可以成功了吧?”

曹操听了,不置可否,却沉稳地谈了自己的打算:

“我任用天下的谋臣和将士,用合情合理的手段驾驭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稍停片刻,曹操又补充说:

“商汤起兵于毫,周武王起兵于岐周,难道他们的地盘相同吗?如果将险固的地盘作为资本,就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了!”

曹操在这里自然不是反对获取地盘,尤其不是要反对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而是认为人才比地盘更为重要。有了人才,没有地盘可以获取地盘,反之则有了地盘也可能失掉地盘。有了人才,就有了实力,有了办法,不管客观形势如何变化,都可以从容应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则很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站稳脚跟。曹操的识见,自然要比袁绍高明得多。

曹操能有这种见识,一方面由于他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他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善哉行》诗第五解云: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春秋时齐桓公因得管仲(即仲父)为相,成为五霸之首。后因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他所宠信的宦官竖刁等坏人,弄得朝政日非。桓公死后,其五子争位相攻,以致其尸体无人收殓,放在床上六十七天,腐烂后蛆虫都爬到了门外。得人与失人,差别不啻天渊,曹操怎能不从中吸取教训以自省呢?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术军中发生变乱,消息传来,曹操问部属何夔:“你觉得这消息可信吗?”

何夔回答说:“袁术不信人顺天之实,却希望天下人的帮助,这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失道之主,亲戚都要背叛他,何况左右部属呢!依我看来,这变乱的消息是确实的。”

曹操听了,深有所感地说:

“治理国家失去了贤能的辅佐就要灭亡。像你这样的人都不为袁术所用,发生变乱不是很自然的吗?”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曹操对于求贤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因此曹操从他起兵的时候起,就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在攻城掠地的同时,注意不断为自己开辟新的人才来源,每攻占一个地方,每打败一个敌人,就总会得到一批新的人才,以致形成了帐下人才济济一堂、源源不绝的局面。有时,得到一个人才,甚至比新得一块地盘更为高兴,侵占荆州后,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就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情。

综观曹操手下的人才,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跟随曹操一起起兵的毫县子弟。夏侯悖、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等人,或为宗族子弟,或为同乡故旧,是曹操所倚重的基本力量和心腹将领。其他亲朋故旧,曹操也常给予关照。一次,曹操问别驾蒋济:

“胡通达是一位长者,他有子孙在世吗?”

蒋济回答说:

“有一个儿子叫胡质,气概谋略不如他的父亲,但处事的精明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听后,即召见胡质,任命他为顿丘令。发干长王凌因事被判处五年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一次正拿着扫帚扫大街,曹操乘车路过,问是何人,左右以实情相告。曹操听后说:

“这是子师哥哥的儿子啊!所犯的过失也是因公,放了他吧!”

子师,即司徒王允,为诛杀董卓的主谋,后被李催、郭汜杀死。曹操赦免王凌,显然考虑了过去同王允的交情及王允诛杀董卓的功劳。有关部门遵照曹操意旨,立即起用王凌为骁骑主簿,曹操后又任王凌为丞相掾属。

二是从敌方营垒中投奔、投降或俘虏过来的人。由于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手,因此这部分人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如被陈寿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其中张辽原为吕布部将,张郃原为袁绍部将,徐晃原为杨奉部将。谋臣荀彧、郭嘉原在袁绍手下,贾诩原在张绣手下,等等。曹操对敌方营垒中的人才,态度甚为宽容,不论对方原来如何卖力地反对过自己,只要此人确实有才,曹操都尽力加以网罗,主动投归者更是来者不拒。对旧主越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人,曹操既爱其才,又悯其忠,就越是想把这样的人弄到手里。审配效忠袁绍,被曹操俘虏后,仍不屈不挠,忌恨不已,曹操却仍想把他留下来,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三是四方前来投奔的人。这些人中既有在汉末大乱中流散四方的士人,也有不少地方豪强,还有其他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曹操十分注意罗致士人和地方豪强。士人是地主阶级中比较有知识、有智慧、在见识、有眼光的一群,在汉末反对宦官的斗争中,士人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一些出身名门的士人,更拥有相当的号召力。如不能有效地争取到士人的支持,政治上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地方豪强是黄巾大起义后在各地形成的一些地方割据势力,他们聚集家兵部属,屯坞自守,拥有相当的实力。如李典有宗族、部属三千余家,一万三千多人,许褚聚集了少年及宗族数千家,任峻、李通、吕虔、臧霸等人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家兵部属。他们纷纷投到曹操麾下,对壮大曹操的军事实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网罗人才的方式,除主动前来投奔和在战斗中俘获的以外,一般为征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以朝廷名义征召天下的便利。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征召自己辖区内的人,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征召敌方辖区甚至敌方营垒中的人。如华歆、王朗、虞翻等人或为孙策、孙权部属,或在孙氏的掌握之中,曹操都以献帝名义加以征召。张为孙策出使许都,曹操却把他留下来,任命为侍御史,后来想让他辅助孙权内附,才让他离开许都到江东做了会稽东部都尉。曹操特别注意征召那些隐逸四方的士人,态度十分谦恭,有时还几次三番,不厌其烦。邴原、管宁等人避乱辽东,张范等人避乱扬州,曹操都把他们招聘到了自己手下。这些人大多以超脱世俗、清高孤傲自诩,曹操把他们招聘到手,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还可利用他们的影响,争取到更多的士人。曹操有时也以个人名义写信,招聘人才。最有趣的是他给太史慈的一封信。太史慈是东莱人,先随扬州刺史刘繇,后随孙策,作战骁勇,特别善射,箭不虚发。曹操闻其名,便给他去了一封信,用小箱子装好。太史慈收到小箱子,打开后,里面一个字也没有,只有一味中药当归。“当归”,即应当回归北方的意思。曹操虽未能达到目的,但由此不难看出他良苦的用心,巧妙的心计。

让下属、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下属举荐,也是曹操网罗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荀彧、荀攸、郭嘉、陈群、梁习、孔融等人都曾向曹操推荐人才,其中以荀彧的成绩最为突出。曹操手下的大批得力僚属,如戏志才、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杜畿、杜袭、辛毗、赵俨、荀悦、仲长统等人,都是由荀或推荐给曹操的。荀彧出身世家名门,名重一时,在士大夫中享有很高威信;投奔曹操后,身处尚书令要职,有延揽人才的便利;加之他好士爱才,知人善任,对延揽人才的态度又非常积极,因此成为向曹操推荐人才最多的一位。荀攸也曾担任尚书令的要职,在举荐人才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曹操感慨地说:

“两位荀令评论人物,时间越长越显得正确,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郭嘉则不仅亲自向曹操推荐人才,还力劝曹操大力延揽人才。河北平定后,曹操从青、冀、幽、并四州征召了不少知名人士,就是听从了郭嘉的劝告。

曹操的部属能够积极向曹操推荐人才,是同曹操虚心征求的态度密切相关的。

为了得到人才,曹操有时还采用了非常的手段。司马氏是河内温县著名的世家大族,世代历任高官。司马懿兄弟八人都是知名的士族,长兄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诸弟分别字叔达、季达、显达、惠达、雅达、幼达,时人称为“八达”。司马懿是“八达”中最有雄才谋略的人物,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如大名士崔琰说他“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另一个大名士杨俊断言他是“非常之器”。曹操任司空时,下令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看到汉朝将亡,不想屈节曹氏,便诡称有风痹病,不能起居行动,拒绝应召。曹操想知道真假,便秘密派人夜间潜入司马懿住处,假装行刺,司马懿估计是曹操派人前来试探,便坚卧不动,装出真有风痹病的模样,暂时蒙混了过去。曹操并不甘心,同时也并不相信司马懿真有风痹病,因此在做丞相后,又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派人去通知司马懿,吩咐说:

“如果司马懿再拖延不肯就任,就把他抓起来!”

司马懿担心被杀,只得勉强出来就职。后来地位逐步上升,特别是在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以后,逐步控制了朝政,奠定了司马氏以晋代魏的基础。

从部属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是曹操获得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于禁原是鲍信手下的一个士兵,乐进原是曹操帐下的一个小吏,由于具有才能,曹操又敢于放手在实践中使用他们,锻炼他们,后来都成为曹操的重要将领。毛玠原为县吏,满宠原为郡督邮,蒋济原为郡计吏,后来都成了曹操的重要僚属。或出身微贱,或身为布衣,而被曹操发现、使用、提拔,最终登上牧守将校高位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曹操不但有博大胸怀罗致人才,而且还善于笼络军心,壮大军威。主要表现为:

一是曹操以朝廷名义延聘人才,崇拜汉帝偶像的人们便会欣然而至。有些人并不满意曹操,但看在献帝的面上,也只得接受了召命,最后在实际上为曹操所用。

二是曹操屡次战胜,势力一天天强大,有识之士看到曹操能成大气候,因此愿意依傍曹操。在汉末战乱中流散四方的士人,有的在政治上不得意,有的不仅在政治上不得意,在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有的甚至变易姓名隐匿他乡,这些人大都希望改变目前的处境,在政治上重新寻求到发展的机会。但战乱之后,他们丧失了族权和门第的凭藉,得不到乡里举选的机会,投奔权势者成了他们改变处境的唯一出路。曹操力挫群雄,异军突起,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因此纷纷前来投附。在农民战争和稍后的豪强割据混战中受到打击,无法继续独立称雄的豪强地主,也纷纷率部投归曹操。有趣的是,投归与背离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从中不难看出曹操同其他割据势力之间的高下之别:人心向背。何夔避乱淮南,袁术到寿春后,千方百计想留他、用他,他却认为袁术不得人心,必生祸乱,因而想方设法摆脱袁术控制,到北方做了曹操掾属;避乱荆州的赵俨看出曹操有平定天下的才能,于是扶老携弱北投曹操,被曹操任命为朗陵长;裴潜则看出刘表不是“霸王之才”,最终必然失败,从荆州南奔长沙,在曹操平定荆州后北投曹操;田畴避乱徐无山中,袁绍多次征召,他一概予以拒绝,而曹操前往征召,他却立即出门上路。田畴投归曹操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但他的选择同样是颇具代表性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曹操不仅能够热心延聘人才,而且能够放手使用人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从而吸引了大批人才。在这方面,曹操也与其他割据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郭嘉原想投附袁绍,后来看到袁绍只想效法周公的礼贤下士,却并不懂得用人,因而毅然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曹操平定荆州后,罗致、任用了大批荆州士人,当他在汉水边大摆筵席庆贺胜利时,王粲举杯祝贺说:

“袁绍起兵河北,仗恃人多势众,一心想要吞并全国,但他喜欢贤才却不能够使用贤才,所以贤才都纷纷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坐观时局变化,自以为可以效法周文王。到荆州避乱的士人,都是国内的英才,刘表却不知道使用,所以陷于危困,而无人辅助。明公平定冀州后,立即整顿武备,延揽豪杰并加以重用,所以能够驰骋天下。平定荆州后,又大力聘用贤士,把他们放在显要的位置上。文武并用,英雄尽力,这真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才有的举措啊!”

王粲这段话,虽不无溢美之辞,但将曹操同袁绍、刘表相比,说明曹操能够重视人才以成就大业,却是符合实际的。袁绍出身世家大族,人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刘表是当时的大名士,为“八俊”之一,而曹操出身宦官家庭,论罗致人才的客观条件,他是不如袁绍、刘表的。但由于他在主观上能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有一套罗致和使用人才的有效办法,终于在罗致人才方面大大超过了袁绍、刘表,并依靠自己的人才条件,最终战胜了袁绍、刘表。可见,曹操的主观努力,成了他能大量罗致人才的一个关键。“吾任天下之智力”的战略方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曹操在他多年的征伐中知道,胜利并不仅仅依靠实力,更多情况下是实力加巧力。一方面在于自己的智力,另一方面在于自己手下的谋士。最初曹操起兵时,把自己看成统帅加谋士,而当他羽翼丰满后,便把自己置于统帅的地位,而把自己手下的将士则置于将才之列。在这种情况下,他便开始回笼人才,招贤纳士,用众人之智,建自己的霸业。

[今用]:曹操的这种做法用现代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