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此谜,成之有法,运以奇巧之思,出以简明之笔,深得浑成而“吐”属自然,堪可称以成句挂面字谜中之佳品。
清风外拱桥边依依别离前
谜底:刚
【趣解】读罢此谜面句,人们一定能想象到:一位(或者一群)送别的人,依偎着即将离去的亲人(或挚友),走了一程又一程,到了清风亭外,还不愿分手,又送到了拱桥边,才依依不舍地互道珍重,各自离去。我们暂时从离情别绪中解脱出来,看一看作者在此谜中是怎么进行底面相扣的:“清风外”,原指“清风”亭外,实指清除“风”字之外剩“义”;“拱桥”,乃象形“门”;“义”与“冂”合成“冈”。“别离前”,原指分手之前,实指“别”字离去它前部剩“刂”。“边”与“依依”乃方位词与抱台词,指“刂”依在“冈”旁边,于是谜底“刚”字便脱颖而出。
欣赏此谜,我看有三个特点:①成谜手法驾轻就熟。运用离合、象形之法得出“冈”与“刂”,再用抱合词与方位词连缀成“刚”,让猜者易猜,读者易懂,不晦不涩,涉以成趣;②文句流畅,恰到好处。少一字则不足,多一字则有余,更一字则功亏一篑;③自撰歌词挂面,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句末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它与百年来传唱不息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排着车儿马儿
谜底:早
【趣解】面句出自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名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地气。”初读之,以为用典,细看其扣合,却并非用典,是以明白定是就面成谜。然而看谜面,却让人摸不着头脑,难窥门径,经过反复思索,始有所得。果然,逐字理解。不由得被其高超的手法所折服,谜面看似平常,实则大有文章。只—个“着”字,如画龙点睛,使人谜路顿开;“着”并非单起辅助作用,而是转为动词理解,为着棋(即下棋)之意。依此思路,即可知“车儿马儿”,并非活生生的车和马,而是象棋中的两个棋子车和马。走棋规定的着法是车行直线马走日。车行直线,指车每走一步只能是上下、或左右沿着直线走;马走日,指马每走一步只能按“日”的对角线走。如此会意拢扣,车所走之纵和横,可得出“十”,与马所走之“日”“安排”起来,岂不是“早”,字?此谜构思奇巧,出人意料,谜法新颖别致,回互其曲,扣合工稳精当,谜眼隐蔽而趣味浓郁,反复把玩,以之为字谜中之佼佼者,名副其实。
沿墙插竹斜编篱
谜底:网
【趣解】从表象看,此谜面句只在叙述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活计:编篱笆。观察细致而描写入微,有地点:墙;有动作:沿、插、编;有对象:竹、篱笆;有形状:斜。然而进一步窥其成谜手法和扣底途径,就不由大吃一惊:全谜通用象形会意手法,构思奇异,别具匠心,新颖而出人意料,逐一品味,只觉新奇、生动、形象逼真等感觉直渗心脾,不由人不翘指。
请看其扣合:“墙”因远看如粗写的“一”,故象形会意之,可笼统地视为一横;“竹”,即竹竿,象形会意为一竖;“沿墙插竹”,意为顺着墙插下竹竿,暗示在“墙”的两边各插一根“竹”,依此,可会意为在一横的两边各加一竖,则可得“门”;“篱笆”,一般可象形为“义、人”等多种形状,“斜编篱”,却限定了其形状为“义”,一个“编”字说明是多个“义”相互穿插编织,那么,可得两个“义”,与“冂”合,则只能得“网”,丰富而出奇的想象,逼真而形象的象形,严谨而合理的构思,工稳而恰切的扣合,足可使此谜跻身佳谜行列。
无人作合再辞君
谜底:同
【趣解】许多事情,没有别人的帮助是很难成功的,有些人,干起事来十分执着,且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倘若不到山穷水尽、丝毫没有希望的地步,一般不会轻易死心。此谜面句,极似在说一位对某事执着的人,希望有人从中作合。然而,这希望终归难以实现,在确信无人作合时,才辞别而去。揭开这层面纱,却发现,作者巧布增损离合。会意之法,扣出谜底:“无人作合”,意为“合”字没有“人”字结合,依此则可得;“再辞君”中之“君”可扣“王”,“辞”为辞别,会意为没有、不要、去掉,“再辞君”意为从“再”字中去掉“王”字,则可得“冂”,与“盲”合,则‘同”立得。此谜面底扣合贴切稳妥,构思奇妙别致,尤其拆拼新颖、奇特,不失为一则字谜佳作。
长棹飞舟穿日影
谜底:曳
【趣解】此谜面句,不但合乎七言平仄,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颇具文采,极富诗意。读之,不由让人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唐人诗句来,毫不逊色。棹者,划船的工具,船因长棹得力而行动如飞,在日光的照射下,分外美丽。谜面所描述的景色,有动有静。作者眼观此景,心却想谜,以奇巧之思路,融于人之匠心,用象形会意之法,扣出底字:“长棹”,象形会意为“丿”;“飞舟”,象形会意为斜勾;“穿”为穿插,“日影”为“日”字的影子,即形状,可会意为“日”。依面意将一撇、一斜勾与“日”穿插组合,则可得“曳”。一个“穿”
字,使整条谜扣合天衣无缝,干脆利落,象形生动逼真而有趣。
来世枝头共化蝶
谜底:虫
【趣解】“将谜底字用形似的字作替身来说谜,对二者相差的字素,由谜面申明来补足。这种拟面的方法,叫‘补形法’。”(柯国臻《灯谜法门100种》)此谜即缘此法而成。“来世枝头共化蝶”句意暗示,谜底中字如添进“来”个“世”和“木”(枝头)即可与之“共”同“化”合成“蝶”
(字)。由此猜者便可反其道而行之,将面中“蝶”字去掉其中包含的世和木就是谜底“虫”字了。
此谜“补形”巧妙自然,更妙在作者于补形的同时也自然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乍看让人似见,一对今生难成眷属的痴情男女,共誓相约在“来世”化成在枝头比翼双飞的蝴蝶,永不分离。使人由此不禁联想起流传久远的梁祝爱情故事中悲壮的一幕:坟墓在雷电声中忽然大开。粱祝二人霎时化作双蝶比翼翩翩,缠绵悱恻,何等惊天动地感人肺腑!耳边忽然又似响起后人为他们谱奏的那动人心弦的小提琴协奏的《梁祝》……声声裒婉不绝!
仙山飘缈云缭绕
谜底:丢
【趣解】有时候,人类显得过于缺乏自信,对自己信心不足。譬如,风景美到极致,总要和神仙(其实哪里有神仙呢?)的居地相比较,即便美过仙境,但从骨子里,还是可以看出对与神仙有关的一切东西的倾慕。此谜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景致:一座美丽的山,因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似真似幻,几近虚无,便怀疑只有仙境才有。撇开神仙不谈,单此景致,实足以令人神往。作者状似写景,实为作谜,请看扣合:“仙山缥缈”,意为“仙”字的“山”缥缈不见,即损去,可得“亻”;“云缭绕”,意为在“仙”去“山”后之所余,与“云”相互融合,互相缭绕,直接会意为相组合,将“亻”置于“云”之上,只能是“丢”字。看罢全谜,不由被其独特的构思,精到的手法和酣畅的扣合所倾倒。
合纵连横千古在
谜底:舌
【趣解】战国时期,一些弱国为了不被强国吞掉,于是联合起来抵御虽国,这种“弱弱”联盟,史称“合纵”;不管自己强大与否,为了一定的目的随从强国去进攻弱国,这种“弱强”或“强强”联盟,史称“连横”。从当时来看,确实也有其可取之处,到了现在,当然成了历史,自然已经“千古”了。初读谜面,以为作者就是为了告诉人们这些,但仔细分析,却并不然。其故意用“合纵连横”在“千古”上大做文章,使谜法扑朔迷离,让人一时难窥其法门。思索再三,终于明白,其本意为:倘若“合(即加上)孰(即一竖)连(为连接)横(即一横)”,则可构成“千古”二字,反其意,则为“千古”二字没有一竖一横,依此意去掉“千古”之一坚一横,可得“舌”,前后联系,可以肯定,此即为其确底。全谜谜法隐蔽,拆拼曲折,构思奇特,扣合贴切,真可谓融新、奇、巧、雅于一身,不同寻常。
小舟人卧伴鸥眠
谜底:迄
【趣解】若要给此谜配意境画,我会如此布局:近景为一只睡着的鸥,中景为一条横着的小舟,小舟上,再画一个懒洋洋睡着的人,周边和远处淡淡地衬些与之相配的景物,然后以面句为题款。此谜意境,即使不会画的人,只要读之,眼前一定会浮现我所描述的景致。我对于谜的优劣的评判,第一就是谜面要美,并且于美之中要显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此谜面句,可谓如诗如画,精美异常。看其谜法,用象形、会意扣底,颇具特色:“小舟”,象形为“辶”;“人卧”,意为“人”字字型如卧倒一般,可得;“伴鸥眠”中,“鸥”象形为“乙”,“伴”为陪伴,“眠”为睡,可与“伴”一起视为连缀词,意为将前边所得之“辶”、乙”合并起来,则底“迄”立得,全谜思路奇谲,象形逼真,扣合得当,曲折有趣,可谓是一则精美之作。
要向先生借枕头
谜底:朱
【趣解】面句出自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过邯郸卢生庙》诗:“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首诗的典故出自唐人沈既济《枕中记》“黄粱梦”故事。该诗以一个落魄书生的口吻写成,语言诙谐幽默,极具洒脱风趣。这位落魄文人参观邯郸卢生庙时很有感触,虽然明明知道卢生当官四十年只不过是一场春梦,但他仍然想向卢生借其枕头一睡,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是梦也风流”!
在这里,我们还是将卢生美梦搁过一边,先研究一下这谜底“朱”与l面句是如何形成面底关系的。你看,面句之“先生”入谜后已从卢生别解为:“生”字之“先”前笔画——亦即是;而“枕头”也从实物别解成为:“枕”字之前“头”笔画——亦即是“木”。如此,将“产”与“木”组装起来,不就活灵活现地变出一个“朱”字了吗?
本谜以描写卢生奇特遭遇的谐趣诗句挂面,先勾起人们的兴趣,继而又令人开动脑筋,猜猜这面句之中隐含着一个什么字?面句中一个是作为人物的“先生”,一个是作为实物的“枕头”,均被作者施以灯谜别解之魔法,摇身一变成为两个汉字笔画结构形状,作者这种不露声色进行偷龙转凤的巧妙手法,着实令人叫绝。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意
谜底:朱
【趣解】“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这是宋代牛希济《生查子》一词的前四句。
这是一首表现男女深情的小词。由执着相思到坚定信念终成眷属。开端两句是写望月兴叹。曲月如眉,距月圆之时尚远,何日才能刚圆?有度日如年,不胜煎熬之感。
眉,人们经常以月喻之,来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词人面对弯弯新月,如见楚楚动人的意中人的愁眉,自然引出何时才得团圆的感叹。
有趣的是:“新月曲如眉”这一生动描绘,竟引发了谜作者之灵感。
他猛然省悟,这“丿”不是既如“新月”,又似“曲眉”吗?挂之于“末”。
“未”有团之意,谜底“朱”字岂不水到渠成?
“未有团意”,原意是没有团圆意;今谜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未”
有了团圆之意。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信手拈来,即成文章。慧心巧思,于中可见。
银川施计来群失子且看红方
谜底:朱
【趣解】许银川,李来群,都是第一流的中国象棋大师。他们多次交过手,也互有胜负。这也许是某次实战的写照吧。但无须枉费精力去考证,这是谜,是创作,无须对号入座。假定有那么一次,许、李对局,许设下圈套,来群疏于防范,失了一子。观战者要看下一着如何下,该轮着红方了。
旁观者清。清就在于用清醒的头脑,摆脱谜人设下的圈套,发掘深藏的谜底:银川姓许,施计的施,要作施舍解,“许”舍去“计”,余卧人。
来群姓李,“李”失去“子”,余“木”。红方本是象棋术语,占红棋的一方。
卧人()加“木”,合成“朱”;朱为红色,红乃义扣。“且看红方”,就是引导你从红的方面去着想。
朱是独体字。把它拆为“丿”和“未”两部分,用牛希济《生查子》词成句谋面也是上乘佳作。我偏爱此谜,为的是他的象棋布局太精妙了,达到几可乱真的境界,尽管我是局外人兼门外汉。
封侯之后逞凶横
谜底:伛
【趣解】读过谜面,便使人想起东汉时以外戚专权着称的“跋扈将军”粱冀一门的胡作非为。梁冀专权历经顺、冲、质、桓四帝,其家人前后有七人封侯,据《后汉书·梁冀传》载:“诸梁在位者……皆贪叨凶淫。”
已到“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的地步。
当然,像谜面所揭示的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题面进入别解状态,设伏于句中的“封侯”、“凶横”实际上是由离损法、移位法构建而成的二个谜中机关。“封”字本义“赐封”,入谜另赋封闭、“盖住”之义,将“侯”字“之后”半部分损去,从而提取底字部首“亻”;“凶横”则别解为将“凶”字“横”向调转,便得“区”字。不能忽视的是,题面中本义用作“显示”封侯者凶相毕露的这个“逞”字,在扣合中却起了一个“指示介词”的作用,故不可视作闲字剩义。
一人踩高跷一人站着瞧
谜底:价
【趣解】此谜之谜面说明了一件事:踩高跷,一个人踩着,一个人看着。仅仅是踩高跷,作者却让其成为隐藏谜法的雾樟,请看扣合:“一人踩高跷”,以此活动会意象形,得出一个“人”踩着高跷时的样子,“高跷”会意为“丿丨”,与“人”之原型合,则为“介”;“一人站着瞧”,意为一个人在旁边站着瞧,“瞧”为抱合词,起连缀、辅助作用;站着的人,会意为“人”字“站”立起来,可得“亻”,与“介”合,则“价”立得,反复把玩之,不难发现此谜有精心设计,回互曲折,象形逼真,生动活泼,饱含情趣等特色。
投入人力重点打假
谜底:伪
【趣解】有真就有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自从有了真,假就随之出现。只不过到了现在,虽喊打声不断,假却依然泛滥得让人防不胜防,轻则让人窝火,重则损失惨重。既然如此,那假就非打不可了。如何打?投入大量人力,并作为重点来打,相信假还是会敛迹一些的。此谜巧隐增损离合会意、字意限定的双重扣合谜法,可谓用心良苦,殊为不易。且看扣合:“投入人力”,谓此谜底字中必定要投入“人”和“力”二字部;“重点”,为两“、”,与前边所得组合即可得“伪”字。但面中还有“打假”两字,是什么意思呢?乃以意限定:打,并非打击假货之意,而是按猜灯谜的俗称“打灯谜”之意里解,即前边所得,打一与“假”意义相近的字。由此想到,“伪”
意正与“假”意相同,便可肯定,“伪”必其底也。无论面意,还是扣合、构思、谜法,此谜都有独到、过人之处。
一人涛头立一人水中翻
谜底:似
【趣解】“一人涛头立,一人水中翻”猜字一“似”,让我赞叹不已,如此传神之作实是不可多得!我不必妄加评论,只要把游子吟谜社诸位同好的赞语公之于众,让各位品尝一番,你便会有吃橄榄的感觉!
华清:似翻江蜃,似出洞蚊,更似浪里白条。形似,神更似!
亭下:似这等水中翻的功夫,不知愧倒多少弄潮儿!
探花:昔日浪里白条黑旋风,搏斗浔阳江上,今日涛头仁立,浪里分波。独此二事,略有相“似”。
虎友:初看不似,愈看愈似;涛头水中特妙。
阿翁:一“翻”而满眼生辉,推陈出新的佳作。
沙子:通灵传神,神“似”生动。
正当作者对此谜念念不忘之际,一日翻开《三明日报》,见有朱总理的讲话:“一人在干,一人站着看,一人在捣蛋!”作者一看,此语说的是目前部分国营企业之中,人浮于事,效益差,为改变此一状况,的确只有减员增效。后转而一想,这不正可以用来打一“似”字吗?你看那个在干的人,从正面加以描写,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电脑呢!而另一个站在旁边的人,则从侧面加以描写:你看他正高仰着头,手叉背后无所事事,其神态何等逼真!而当镜头转向下边之时,那个蹲着“捣蛋”的人更是维妙惟肖。谜借别解之功,把“蛋”字也形象化了,解底时则把它缩影成鸡蛋形的一点。此谜纯粹采用口语化的顺口溜入谜,或许更有利于普及,也更有利于在群众之中流传吧?
聚雄心虚心苦心于一体
谜底:华
【趣解】大凡欲成事业者,都少不了谜面所述的“三心”。雄心是理想抱负,虚心能使人进步,而苦心用孟子的话来说当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