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16131200000014

第14章 汉语言文化(3)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三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传灯录》:“有一省郎,梦至碧严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植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时剑南安抚巡官。第二生,宪皇时西蜀书记。第三生,即今生也。”

野狐禅学道而流人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着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见《五灯会元》卷三)。

原来,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

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慧开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醍醐”

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醍醐灌顶”比喻通过智慧、启迪,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醍醐灌顶,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闯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婆心“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绕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或“老婆禅”。“老婆心切”,动机未必错,而效果未必好。大慧禅师说:“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虽然苦口叮咛,却似树头风过。”(《五灯会元》卷十九)“老婆心”好比葛藤纠缠,不符合禅宗“单刀直入”的宗风。大慧自称“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大慧语录》)元,耶律楚材《请智公尼禅升堂疏》谓:“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禅。”按,佛名“调御丈夫”,说法如“狮子吼”,正与“婆心”相反。今演为“苦口婆心”,意谓反复叮咛,语重心长,是个褒义词。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景德传灯录》)最善于“喝”的,无过于临济义玄,他有四种“喝”法,门下“棒喝交驰”。“德山棒,临济喝,留与禅人作模范”(《五灯会元》卷十七)。遂成为禅林的风气。后以“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如《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这个笑话虽是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

实际在佛教中,“实际”一词与法性、真知、实相、法界、涅彀等含义基本相同,指惟一绝对,常住不变的本体。“实际”无所不容,无处不在,一切现象都是“实际”的显现。故亦名“实际海”。《大智度论》卷三二谓:

“实际者,如先说,法性名为实,人处名为际。”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解释:“实际者,理体不虚,日之为实;实力畔齐,故称为际。“际”犹边际,在“实际”中指特定的范畴而言,用法与“法界”之“界”相同。北魏《中岳嵩阳寺碑》云:“化息双林,终归实际。”此处“实际”当指“涅榘”。

“实际”演变为今天的常用词,有两层意义。一、指事实,即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如不切实际,又如从实际出发。二、指实践,如理论联系实际。

无事不登三宝殿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三个(佛、法、僧)活动场所。“佛”是指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不准随便登门游览;“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也不能擅自进去“玩视”;“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门外更是经常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

平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出于此。

此外还有“不可思议”(指思维和言语都不能达到一种境界)、“单刀直入”(指佛法学习时,认定目标勇猛前进)、“不即不离”、“心心相印”、“现:身说法”、“因果报应”、“盲人摸象”、“衣钵”、“一弹指”、“回光返照”等,这些佛家语丰富和发展了汉语,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古代性隐语

隐语古称度词,俗称谜语,它是一种不直接表明本旨而惜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古代诗文和民间口语中保存了大量的隐语,如人所周知的以莲为怜、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一类的隐语,巧妙地运用汉语谐声的特点曲折地表达爱情。但尚有大量的隐语如性隐语因有碍封建教义,人们多避而不谈。

“云雨”作为最古老的性交隐语,可溯源于《易经》。《易·乾·象》谓:

“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其中的“云雨”与“品物流形”相关联。意谓耕云播雨,才能化生万物,这里已有创造生命的象征意义。更富有的意味的是《周易·小畜》中的“云雨”已具有性的象征意义。

《小畜》卦九辞谓“密云不雨,自我西部。”其卦象作,即乾下巽上,按说卦的解释,乾为老男,巽为长女,老男遇长女交欢自然不悦,所以九三爻辞谓“夫妻反目”。显然,“密云不雨”之“云雨”已是十足的性关系用语。

古人以“云雨”作为男女性行为之隐语,当源于对大地相交化生万物的认识。雨与云一样都是天地交感的自然现象,因而雨同云含有性的隐义。

“云雨”作为男女性行为之隐语,一般皆认为此词出于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高唐赋》中。辞曰,“妾在巫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在这里宋玉描写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欢会。

神女说她朝为云暮为雨,总离不开阳台。后人也因之以“阳台”代指被爱恋的女子栖居之所。云梦之台、阳台也均成为男女性活动场所的隐语。唐代着名的大诗人李白曾多次借用阳台之典故,来表达他对率真性爱的追求,例如:“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以阳台云雨人!”(《出妓金陵子呈卢六》)“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分阳台。”(《寄远》)和“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等。

在我国古代社会,每逢于旱祈雨,必然伴随着男女性行为的仪式,男女性交是祭神祈雨的必要行为。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上雨篇》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之大礼,大夫欲匿,女子欲和而乐。”南宋罗泌《路史·余论》引董仲舒《请雨法》称:“令吏妻各往视其夫到起雨而止。”这里无论是“夫妇偶处”还是“吏妻视其夫”。都是通过男女性交来引发天地交媾的行为,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雨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天地性行为的结果。封建社会中的妓女祈雨正是这种观念的表现。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为何我国古代社会一直用“云雨”来隐喻男女之间的性关系行为。

“食”也是古代的性隐语。食欲和性欲是人的两大本能,一个是自身生存的需要,一个是繁衍种族的需要。孟子就说过:“食、色,性也。”古人将性看得并不如后世那样神秘。他们觉得,人之有性欲如人之有食欲一样自然,因而,他们以为,人的性欲满足了就如早饭吃饱后食欲满足了一样。于是他们创造了“食”、“朝食”这样的隐语。如《诗·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情人(狡童)没有来,少女不得遂其愿,故寝处不宁。这种不安,实质上是一种性的躁动。又如《陈风·株林》写灵公与夏姬“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朝食”并不是指他们浪漫的野餐,而是指他们见不得人的行为。再如《楚辞·天问》:“胡维嗜欲同味,而快朝饱。”大禹治水,被奉为神明,他却与涂山女私通于台桑,故诗人诘难。

难道犬禹和老百姓嗜欲相同,只求逞一时的快乐吗?闻一多以为,“朝饱”

即“朝食”,也指通淫。

食则饱,不食则饥,故“饥”、“朝饥”成了性饥饿的隐语。如《周南·汝坟》:“未见君子,如调饥。”这句诗“以思食比思夫”。饥饿,调饥即朝饥,指性饥饿。

和“食”相关的另一个隐语是“对食”。

《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对食”即当今所谓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牺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这些幽禁的宫女囡不得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

“对食”开始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南汉时,宫中有一条规矩,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因性恋对象为状元郎,所以这些宫女不仅不隐讳,反商矜夸于人。

同性恋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君。”但史书中也偶有以“对食”指男子同性恋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张韶与苏玄明于柴草车内藏兵仗,入宫作乱,二人对食于清恩殿。”这当是“对食”这个隐语的变通用法。

刘勰在论述隐语的功用时说,隐语“大者兴治齐身,其次弼违晓惑”。

古代的性隐语虽不关修身齐家、匡时正俗的宏旨。但它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破译”这些隐语、我们能穿透历史的迷雾,更清晰地了解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

俗语

俗话,作为一种口头流传的、形象的、定型的语句,是人民群众的口碑,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几乎人类社会文明的各个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它摄取的“镜头”。或赞扬,或批评,或进谏,无不出自肺腑。俗语在历史上名称繁多,如称俗言、俚语、俗谚、古谚、谚语、鄙俚词、恒言、常语等。俗语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谚语、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俗语这一老百姓的口头创作,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一、寓意型,如:“人心不足蛇吞象”、“拆东墙,补西壁”、“睁着眼睛说瞎话”;二、说明型,如:“十个指头有长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兵糊涂一个,将糊涂一群”;三、形容型,如:“一个针尖,一个麦芒”、“蚂蚁啃骨头”、“宰相肚里好撑船”等。它们之间也有交叉的。

俗语与格言、歇后语、常用语、惯用语以至方言土语、标语、口号之间,存在互相转化、借用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句式自由,可长可短,没有固定格式。但俗语顾名思义更加通俗,较少文气,因而更灵活、通行,更具风趣幽默和俏皮,也更擅于描摹世态风情。像“打肿脸充胖子”,“猪八戒倒打一耙”,“偷鸡不着蚀把米”,这样把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的俗语,诙谐有趣,也增加了表达的表现力量。

俗语虽俗,在社交场合和文学作品中却随处可见,被大量运用。如“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中,顿觉风采、典雅起来;“借酒消愁”入了李白的诗,成为“举杯消愁愁更愁”,内涵更丰富了。也有相反的情况,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流入民间成为俗语,如:

“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以五十步笔百步”、“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均载于先秦诸书,至今还活在人们口头。“近水楼台先得月”(俞文豹)这句意境优美的诗,现在则被当作鞭挞一种不合理现象的俗语而流传了。

有的俗语,因使用场合的不同和语气的变换,褒贬意思完全两样,有的则因时代观念的变化而作用大不相同了。比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既可作为寄予希望之词,也可喻为没有长劲。又比如说某某“人老心不老”,可解释为此人老当益壮、老骥伏枥;换一种场合和语气,会看作此人不识时务,这大把年纪还事事占强。而“吃不了,兜着走”,多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挖苦人、嘲弄人的俗语,可是某餐馆为了杜绝浪费现象,动员顾客将未动过的美肴带走,并给顾客备有简便卫生的包装袋,这一倡议顿时受到欢迎。于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这句俗语一下由“贬”变“褒”,生发出新的涵意。在重农轻商的时代,“万事农为本”这句俗语很吃香。而在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人们又从实践中总结出“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技术不富”这样带有经验性的话。

近几年不断出现新的俗语,如一阵风刮来,不胫而走,虽不知从哪儿开始产生,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请看俗语中对种种不正之风的无情揭露:

“上梁不正下梁歪”;“吃人的口短,拿人的手软”;“上班一杯茶,下班抱娃娃,心怀小九九,嘴里喊四化”;“酒杯捏扁了,筷子嗍短了,椅子坐散了,离群众越来越远了”;“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翻翻文件到午后,吃了中饭车马炮”;“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吃吃喝喝混日子”;“盯的是票子,谋的是房子,保的是位子,为的是孩子”;“点上稀客,面上游客,桌上常客,灯下扑克”;“孩子孩子你快快长,趁着爸爸当着长,要是爸爸下了台,你这辈子算自来”;“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不要白不要,不拿白不拿”;“党委书记讲理想,厂长经理包和奖。搞生产靠阿乡(民工),正式工人白相相(玩)”;“包公在舞台,真理在讲台,当官靠后台,发财靠乱来”;“抽支烟不管事儿,喝顿酒管一阵儿,不送东西不办事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商品权力化,权力商品化,国家一化也不化”;“想致富,掘坟墓。要发财,使劲挖。深挖洞,广收货。工农知学干,全民玩破烂,休挖我倒他出境,‘生产自救’有门路”……何等分明的爱憎,何等犀利的言词。

此外还有一些俗语令人深思,如“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一工交,二财贸,实在不行上文教,打死也不去街道”;“中央是执政党,地方是自由党,企业是在野党,农村是地下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挣票子的不如有门子的,有门子的不如有位子的”;“老大靠了边,老二分了田,老三盯着钱,老四上街喊……老九上了天”;“50年代人爱人,60年代人帮人,70年代人整人,80年代各人顾各人”;“小伙姑娘找对象,美国、日本再西洋。老夫少妻新潮流,到了国外包福享”。

民间秘密语

自古以来,在各种层次的社会集团或群体中,出于各自文化习俗及交际所需,往往创制、流行一些适合各自层次与群体的特殊语汇,用以部分代替某些与之相应的一般语汇,其中尤以身处中、下层文化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最为普遍,此即大别于今所谓密码、专科术语之类的民间秘密语。民间秘密语是民族民俗语言的一种,由于民间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渗透性。民间秘密语亦往往为处于上层文化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所青睐。其中,有一些民间秘密语汇如“扯淡”、“挂彩”、“窟窿”、“煞风景”之类,已进入汉语普遍语汇:有的成为方言语汇,如东北话中的“顶硬”、“打食儿”、“踩盘子”、“出血儿”、“花舌子”之类,即出自东北胡子的黑话,若以发生学分类法分类的话,中国民间秘密语大体司分为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