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16131200000009

第9章 汉语文字来源使用(5)

鲁迅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个“三味书屋”,它在绍兴城内鲁迅故居的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何为“三味”?原来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

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经典史记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诺子百家学说,则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三味书屋”

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着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一幅木刻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三味”,还有一义指“劝学”,即“再三体味”——反复钻研、体会、思考。

与“三味”音形近似的词有“三昧”。“三昧”本为佛教用语,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为“定”、“正受”或“等待”,即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正受所观之法,能平等保持不昏沉,不散乱的状态,为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后来洋为中用,引申为事物的诀要或精义,如称在某方面造诣深湛为“得其三昧”。

“汗牛”与“汗马”

成语中有“汗牛充栋”和“汗马功劳”两条。“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极多,“汗马功劳”则指战功。

“汗牛充栋”语出唐朝,唐代着名文学家柳宗元给死去的好友陆文通写墓志铭,说到陆文通学识渊博,读书多、藏书多,“处则充栋字,出则汗牛马。”意思是书多得堆满屋,往外运时牛马累得出汗。亦作“充栋汗牛”。

“汗马功劳”本出于《韩非子》一书,本作“汗马之劳”。古代作战多骑马,马在战场上奔驰冲杀,往往累得汗流浃背。在于指这一特定环境,所以这个成语就特指战功。后泛指工作成绩。

“汗牛、汗马”是“使牛出汗、使马出汗”的意思。此外,还有“汗颜”,是羞愧得脸上出汗的意思,“汗简”,是把竹简烧出扦写成史书。

“男子汉”的历史

男子称“汉”,始于西汉武帝时。当时因汉朝将士作战勇猛,匈奴兵将称汉兵为“汉儿”和好汉。

南北朝时有称男子为“汉子”的。北齐文宣帝要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魏坚辞不就。帝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

“好汉”,后来指男子中的“佳士”,唐武则天时,狄仁杰奉旨推荐“一好汉任长史”,他推荐荆州张柬之。《新唐书》称张柬之为奇男子。苏轼也有诗曰:“人间二好汉,谁似张长史。”

宋元后,“好汉”常被用来称誉“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子”、“好汉”与“男子”相混合,构成了“男子汉”一词。

“不倒翁”的来历

今人把“不倒翁”一词作贬义来解,殊不知“不倒翁”一词的本意是个褒义词。

在春秋时候,楚国的卞和一次游荆州的荆山,采得一块玉璞,外表看来是石,却有美玉包藏其中。卞和两次将这块玉璞呈献给楚王,楚王见是顽石,又听信谗言,便先后剁去了卞和的两足,逐出官门。卞和叹息而去。楚文王接位后,卞和见无人识室,怀抱玉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得知后,觉得卞和哭之有因,便召来玉匠开凿这块玉璞。果然,凿开石头,中有美玉,命制成玉璧,命名为“和氏璧”。楚文王见卞和失去双足仍坚持真见,不禁赞叹道:“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后来就流传为“不倒老翁”之说。

由此可见,今人所称云“不倒翁”,其实是“易倒翁”,东来东倒,西来西倒;只有那些坚持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倒翁”。

“摇钱树”的传说

旧时传说一种树会结金钱,摇落之,可再生。西南地区汉墓出土的明器中,有摇钱树。又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树记·摇钱树》记载,我国北方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习俗,人们在神位前设瓶,里面插上松柏枝条,上面再系上古钱、元宝、石榴花等物,称摇钱树,以求财源广进。后人便把赖以挣钱的人或技术、物件喻为摇钱树。

“东道主”

东道主指东道上的主人。这个词出在《左传-僖公三十年》。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围攻郑国。郑文公吓得手足无措,急忙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看出秦、晋两国都要争霸天下,秦穆公不会眼看着晋国吞并郑国,造成对它的威胁。烛之武掌握了秦穆公这个心理,机智巧妙地说服秦穆公退了兵,这就是有名的“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秦郑之间隔着晋国,泰国即便打败了郑国,能够越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土地吗?郑国灭亡了,郑国土地自然被晋国占领,这样,晋国的力量就要比秦国大了,替别人打仗争土地,增强了别人,削弱了自己,聪明人是不会这样干的。烛之武又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保留下郑国,以后贵国有事派使者到东方来,让它在东路上的主人,负责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君王也没有什么害处)。”这就是“东道主”一词的出处。

后来,也有把“主”字省掉,以“东道”作主人的代称的。《元曲选·荐福碑一》:“兄弟,请你那东道出来,我和他厮见。”这里的东道,就指主人。

千夫指·孺子牛

鲁迅《自嘲》中有着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长期以来,对“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解释,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说法:‘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引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千夫”,本指众多的人。《周礼·地官》说:“掌邦之野,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吴子·论将》

说:“十夫所守,千夫不过。”白居易的《紫藤》诗说:“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苏东坡在《送刘景文钤辖》诗中说:“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由以上所引可知,“千夫”一词历来是指众多的人或多数人,而绝对不是指独夫民贼。“横眉冷对千夫指”,是说“千夫所指的人”,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指斥的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为敌的人。由于旧体诗词受字数和格律的限制,其所用词语往往有所省略,如苏东坡《水调歌头》词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其中“无眠”是指“无眠之人”,而不是“无眠”本身。又如毛泽东《送瘟神》一诗里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其中“六亿神州”是说有六亿人口的神州大地上,而不是说有六亿个神州:弄清楚上述道理,也就不难理解鲁迅的这一着名诗句了。

不过,有人认为,通读鲁迅写给李秉中的原信(1931.2.4)就可知道所谓的“千夫”,大致包括了上海的“文坛小丑”、“通讯社员”、“小报记者”

等等。如果以上分析能成立,那么“孺子”在原诗中本意则指海婴,而“千夫”在原诗中本意指一切曾和鲁迅对立的人。这里面当然包括在政治上迫害鲁迅的人,也包括那些在不同时期内,虽非敌人却曾无理攻击、斥骂、嘲笑和讽刺鲁迅的为数不少的人,如单为揭露、抨击一小撮敌人,实不必以“目嘲”、“打油”的形式出之,而且,“千夫指”也就完全失去了“自嘲”、“打油”的意味。

关于“孺子牛”,有一个典故:齐景公晚年,非常宠爱小儿子荼。有一天荼撒娇,硬要景公装条牛给他牵着玩。景公拗不过他,只好衔了一条绳子让他牵看到处走,连连发出牛的叫声。由于年岁大了,没有走多久就眼花缭乱,一头栽在地上,磕掉了一瓣门牙。于是“孺子牛”的典故就出来了。

“孺子牛”本来只用于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经鲁迅引用,“孺子牛”

就变成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意思了。

同志

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东汉人郑玄更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友。王充《论衡》中也用了“好友同志”的说法。可见在古代就已使用“同志”一词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党出现了。为了表达政党内部政治理想的一致,“同志”便成了政党内部的称呼。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内部就称同志。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中也开始引用“同志”这个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受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我党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

一词。并对“同志”一词赋予了新的含义,表明党员之间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大目标下的一种新型关系。

全国解放后,“同志”这个称呼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亲切尊敬的互相称呼。

中国人民

先秦时代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人民”只是单独使用,而且词义有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诗经》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指中原地区。“人民”是个复台词,因为“人”与“民”

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上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最小语言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查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找到了它的最早出处,文中有一句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所出的特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这里的“中国人民”一词虽与先秦时期的意义并无大差别。但因为它第一次将二者联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所以说是司马迁最早创造了这一词汇。

“国是”与“国事”

“国是”和“国事”两个词不时在报上出现,例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等。这两个词意义相近实有差别。“国是”,指国家大计,出自刘问《新序》:“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国是”。现在多作书面语言用。“国事”,即事情有关于国,如“国事在身”。此词出自《周礼》:“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

“革命”一词溯源

“革命”一词的含义是实施变革以应天命。古时认为帝王受命于天,因称朝代更替为革命。

现代意义的“革命”一词,是孙中山先生倡议采用的。在这之前,从太平天国到兴中会,都把自己的行动称之为“造反”、“起义”或“光复”,向来不用“革命”二字。1895年9月,孙中山、陈少白、郑弼臣三人自香港东渡日本,舟过神户时,三人登岸买日本报纸看,报上登有一则标题为《支那革命党领袖孙逸仙抵日》的新闻。看了这条新闻,孙中山对陈少白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从此,革命党人自豪地把自己的行动称作“革命”。“革命”一词遂赋于了新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