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有礼行天下——懂得礼仪
16202000000003

第3章 季札让位

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

——李白

季札是泰伯500年后的又一杰出人物,其效法先祖礼让王位,史称“后三让”。季札身上闪烁着泰伯光辉,体现了至德精神。季札为了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王甲庄。当时这里一片沼泽湖汊,人们不懂种植庄稼,只知挖取湖汊中的水生植物嫩茎块和捕鱼为生。季札将中原的大豆、小麦种子献给人们,并传授种植经验,又将育秧方法教会乡亲,还教他们养蚕、种茶,做出美肴,为百姓广谋福利。

就像泰伯礼让功德无量一样,季札礼让为国,也使寿梦以后,多次权力交替得以顺畅进行,巩固了公室地位,形成了安定和谐局面,使吴国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最终使吴国雄踞东吴,成为春秋一霸。

公元前六世纪初,季札当仁不让,多次出访中原列国,历时30年,行程数万里。他对各国政治的观察预言,对于“周乐”的系统评论,及其谦和礼让,忠义诚信的行为举止,无不展示其高度的睿智远见,高深的文化素养,高尚的政治品格。他继承并发扬了泰伯的至德精神,并将至德文化传播到中原大地,传播到了整个华夏民族。

泰伯、季札前后三让,具有内在的联系,季札效法泰伯高风亮节,是对至德精神的继承发扬。司马迁笔下的泰伯、季札,虽然详略有别,笔墨悬殊,实质上着意写季札,就是间接写泰伯。在季札身上,完全可以看到泰伯的光辉形象、至德的精神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