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尝试成功
16211000000004

第4章 学生发展与成功教育(1)

成功教育以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存在潜能为前提。如果学习困难学生的潜能能够在成功教育的思想、原理、原则的实施中得到开发,并且能得到价值的实现,那么对所有学生而言,成功教育都存在实用的价值。

虽然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取得成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其本身也包含了使所有学生都成功的意向与目标。这种目标又是使所有学生都进一步夺取更大的成功的一个手段。

这种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学生获得不断发展的一个教育理论的前提,也是成功教育的特色之一。

成功潜能与学生发展

潜能是否存在,有何特点?学生,尤其是“差生”,是否具备成功的潜能,他们的潜能又有何特点?这是成功教育必须涉及并予以正确认识的两个问题。

一、潜能的存在及其特点

最早提出和研究人潜能的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他断定,普通人只利用了他们潜能的极小部分,“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动机除了满足基本需要以外,还有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里的自我实现,是指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马斯洛认为,人都有发展自己潜力和追求发展的需要,基于对人潜力存在的信念,他研究了人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成为研究人潜能与开发的著名代表人物。

科学研究发现,一般人的能力仅被利用了一小部分,人体内潜存着大量的未被开发利用的能力。如何将这些潜能有效地化为可供每个人运用自如的能力,应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的:“人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而个人不能不在这些环境中发展”。

那么,人的潜能有哪些特点呢?

1.丰富性

当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信息容量大得惊人,大脑每天能记载8600万比特信息。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曾形象地描述大脑信息贮存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的50倍。但到目前为止,大脑潜力的发挥还很少,有人估计只利用了10%,还有一些人估计只用了5%,利用率很低。此外,研究还发现,人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互相补充和协调的,现在我们大多只利用了半脑在工作,缺乏两半脑的协同开发利用。著名的洛扎诺夫教学法对此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是利用音乐、游戏等形象手段在语言文学教学的同时,使人脑两半球协调发挥作用,以此开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隐蔽性

就人潜能存在方式来说,其大部分是在常态下看不见,沉睡在人体中不为人们所认识的,这就使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力一般,而对自身潜能认识不足,甚至根本忽视了潜能的存在。这看不见的黑箱结构虽限制了人的视野,但也给予人们以无限遐想。

3.可开发性

人的潜能是可以开发的。现实生活中可找出很多这方面的例证。这在竞技运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男子铅球世界纪录在100年内翻了一番,1886年是10.02米,1986年为22.64米。1864年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为1.67米,到1985年,瑞典的舍贝里跳过了2.42米。体育运动世界纪录的不断刷新,除了与人的身体素质的自然发展有一定关系外,很大程度上与体育训练技术的改进、使人的运动潜能得以开发相关联。潜能的可开发性使潜能的丰富性不再是空中楼阁。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功潜能

1.学习困难学生具备获得成功的潜能

有些教师习惯于将学习落后的学生概括为一个字——“笨”,认为他们天生笨,毫无发展的可能,视其“异常”,甚至予以“歧视”。其实,绝大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可能还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

首先从发展的前提条件——遗传来分析。遗传与环境孰是“决定的”因素,这是个长期而古老的争论话题,为此,产生过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也有斯腾的“会合论”,盖塞尔的“成熟论”以及“相互作用论”。其实,遗传与环境可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他在此范围内的现实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健康的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相当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大量调查表明:所谓“差生”,其生理上的遗传素质大多均属正常范畴,具备了发展的物质前提。所以不是有没有潜能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帮助他们开发潜能的问题。

其次,从智力与学业的关系来分析。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不好,是因为他智力低下。事实上,在不加挑选的儿童中作测查,其智商表现为正态分布。假定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学生来源随机构成),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他们IQ分布:极优的学生平均不到1人,智力有缺陷的大致为1人,中等水平的约18人,中上及中下的大致分别为6~7人,优秀和慢速学习者大致分别为3~4人。

这表明,目前被教师认定的“差生”绝大多数智力正常。那么,既然学生智力间没有很大的差异,为何在学业上会产生差距呢?现在较一致的意见是:IQ与学业成绩只有中等相关,相关系数大致为0.50,即智力是影响学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IQ并不是影响学业的惟一因素,它至少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集体和教师等社会因素有关。比如:学习极优秀者和学习困难者,这两种人的学习成绩都与他们的智商水平不相称。研究表明,后者在性格上一般表现为退缩,自暴自弃,机械能力较强,言语和数学能力倾向较低等。

“差生”智力属于正常水平,加上目前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程符合学生正常智力发展状况,一般来说,学生应全部能顺利完成学业。之所以产生“差生”,关键在于其潜能发挥状况了。

第三,对学生能力的界定应有拓展。比如,迄今为止,人们对智力的构成仍有争执,产生了诸如:二因素、群因素、三维结构、层次结构、流体晶体等多种模式,这表明,能力是由诸多能力要素构成的,一方面的缺陷并不意味其他方面也有同样的不足。此外,儿童的能力与成人相比,还有一大特点——可塑性强。大量尚未分化的能力还有待于开发。能力在一个正常成人身上的巨大差异几乎完全来自于童年期不同训练的结果。“差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其潜能有着多层面的内涵,不能仅以其暂时的一方面缺陷来否定全部,况且他还是孩子,大量的潜能正有待于积极地去挖掘。

所以,作为教育者,掌握一种乐观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是其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

2.学习困难学生潜能的特点

在树立学习困难学生具备成功潜能的教育信念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潜能的一些特点。

(1)潜能的优势面各有侧重

比如有人以言语见长;有的却动作技能超凡;有的惯于形象思维;有的抽象思维占优势。此时,如一味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势必会扼杀他其他方面的潜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活动。但决不能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惟一活动。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业余时间之所以具有如此魔力,是因为在业余时间选择参与的活动,有可能使人获得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富有个性的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机会,而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在这一点上是难以与此相比拟的。对于“差生”,尤应如此,一味以分数衡量,只会使其对学习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此时,宜扬长避短,从学生优势项上着手,突破一点,使之在这一点上得到成功,获得宝贵的自信心,才真正有可能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这不仅在上海闸北八中的试验中得到证实。也被许多伟人的经历所证明。所以对“差生”,既要发现他们潜能的优势面,也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以点带面,最终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2)即便是同一方面的能力,各人的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不同阶段,发展速度不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因人而异。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即使各尽其能,每个人在这方面发展所能达到的层次也有所不同。不可能,也没必要去要求每个人都达到“满分”,100%地完成任务,这是常理,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对“差生”尤甚。

(3)“差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许多方面能力更易被忽视,或者被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当中有两方面因素:

①学生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成就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而心理素质与成就之间的因素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著名的心理学家盂推跟踪调查发现,高成就与低成就两组人的智力没有明显的区别,最大的差异是心理特征上的差异。高成就的人有理想,有进取心,自信和不屈不挠,在最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等方面都明显高于低成就者。另外,人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对潜能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差生”对自己不正确的评估束缚了自身的发展,甚至连他自己也确信自己“无能”,然而这种被束缚与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其痛苦不堪,发展受到了阻抑。所以,人虽然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自己力量之后才能充分发挥,优化人的心理状态很有必要。

②师生关系。人总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社会的承认,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认知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老师的称赞有助于学生自觉克服缺点,学生会尽力和老师的评价保持一致性。久而久之,教师的赞美和肯定就具有真实的意义了。由于学生个性心理诸要素发展的不平衡,学生心理潜能在学习之初不可能充分发挥。一些学生在智育方面没有突出表现,甚至暂时处在后进的状态完全属于正常情况。过早地认为学生“愚蠢”、“智商低”是一种偏见。教师应有这样的信念,即每个人都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面对实际需要时才会发现。因此,不妨为“差生”多创设些显示才能的机会。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潜能的特点,教育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应是当务之急。成功教育正是这种促使学习困难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重视并得到开发与发展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我们说“学习困难学生”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有学习困难的阶段,哪怕是天才也是如此。因此本节的所有阐述从本质上也适用于所有学生,不过在起点上有所不同罢了。

成功愿望与学生发展

如果说“反复成功”带有较多的操作性的成分,需要教师予以提供并保证实施的,那么“成功愿望”便深入到学生心理内部了。

“反复成功”提供的丰富的机会,必然会内化为“成功的愿望”。然而成功愿望并不仅靠教师给学生指导而获得,学生本来就有成功愿望,教师起的作用不过是发现、激励,并且使之升华罢了。

有无成功愿望,以及成功愿望强烈与否,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运用成功教育思想和原理,研究如何使学生激发成功愿望并使之升华,让学生获得充分发展,是极有意义的课题。

一、人类发展的至上性——成功愿望的基础

1.需要理论

对于人性中积极向上的需要追求,有许多相关的理论。现介绍两种如下:

麦格雷戈的Y理论。人为了达成其自身的承诺的目标,进行“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在其达标后产生的众多报酬中,最有意义的是自我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驱使人不断努力。只要情况适宜,人不但能承担责任,且能争取责任。常见的逃避责任,缺乏志向,以及徒知重视保障等等,乃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而非先天本性。此外,以高度想象力、智力、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多数人均拥有的能力,而非少数人所独具的。常人的智慧潜能仅有一部分被利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递进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作为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促使人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这样便能获得最大的快乐。人的内部存在着这种向一定方面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个方向可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它使人具有希望、向往、有所追求,使潜能得以实现,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另外这个理论提醒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动机应归因于那些低级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

正是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障碍。

在教育中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人的行动如“SR”那般简单。教师首先充分制定一系列规则和要求,而后向学生提出这些规则和要求,于是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犹如训练动物时采用的奖惩办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获得可希望的动作。但是,教育绝不等于训练动物。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大量证据。证明认识活动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知道,一个几乎丧失全部感觉,从而不能满足认识需要的儿童,一般来说,心理上是得不到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需要的满足是一个正常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从需要角度看。每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需要,它促使人不断完善自我,学生同样也不例外,他们生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及获得成功的愿望。

2.成就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为的激活或唤起以及其强度和方向。有关动机的研究,有早期的内驱力说、认知说,有当代的需要层次论、成就动机论、强化论、归因论等。

目前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动机因素的强烈影响。其中以奥苏伯尔观点为代表。他认为动机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双向关系,动机是引发学习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学习的结果。

因此,当学生尚未表现出适当的学习动机时,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此时最佳方法是把精力集中于尽可能教会他们。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最初的满足开始,真正显示出要求学习的动机。在一定意义上说,提高学习动机的最佳方法是注意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功的教育成就去增强学习动机。奥苏伯尔分析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内驱力。这三者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所不同的是在不同年龄、性别、社会阶层、人格结构等方面,各自比重不同。这也就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追求成就的动机,这种动机将引发人产生追求成功的行为。

二、学校教育的成功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