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16214600000017

第17章 多元智力理论:最好诠释素质教育(1)

概述

一、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背景

1.对传统智力观的质疑

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各种各样的智力测量表被编制出来,以测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以智商IQ为指标)。智商越高的人越聪明,智商越低的人就越笨。多年来,这种观念一直被人们普遍接受。在美国,甚至学生的入学性向测验也是基于这样的观念设计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一方面大量的成功人士并非那些智力测试中被认为是智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许多被认定为智商很低,甚至弱智的人却在某些领域表现出了突出的才能和聪明过人之处。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这些事例表明了一个问题:智商不高的人未必就不“聪明”!也就是说,单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智商说”并不科学。

为了正确认识人的智力成分和智能结构,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智力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是多元的。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美国的桑代克、瑟斯顿等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智力阶层论,即智力三元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方面组成的,绝大多数人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不均衡。个体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上。之后,塞西提出了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所有这些研究结论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智力的本质,促进了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

2.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智商理论及其测试只是反映人的某些方面的智能,并非全部。而在这种智力观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往往只重视人的智商,注重人的这些方面的智能的发展,而对其他方面的智能往往忽视了,导致许多智商不是很高,但有其他方面特长的人才被埋没了。这种只重视单一智力发展的教育,培养的只是单一类型的人才,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因为一方面,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而且每一行业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来越专。另一方面,科学发展使得学科知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是既要博,又要专,这样才能推动科学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传统的智力理论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智力理念,需要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正如加德纳所说:“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社会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多元智力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3.科技竞争的直接产物

美国与前苏联在科技领域的争霸是多元智力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因。

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惊了美国朝野,全国上下一致认为是教育的不力造成了美国的落后。为此教育界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0年之后,教育家们得出结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落后,是两国科技人员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差别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于是,1967年美国政府决定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著名哲学家戈德曼教授主持。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为什么要以“零”命名呢?因为“零”代表空白,意在以此唤起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此后的20多年中,对该项目的投入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该项目的现任执行主席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了他的力作《心智的结构》一书,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1.多元智力理论的理论依据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后得出来的。这些研究主要基于以下8个方面:

(1)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

大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中由与多种不同智力相对应的专门的生理区域来负责不同的智力。如果大脑皮层的某一特定区域受到伤害,某种特定的智力就会消失,但这不会影响其他的各种智力。例如,大脑皮层左前叶的布罗卡区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语言智力方面的障碍,但个体的数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等仍会有正常的表现。又如,大脑额叶的特定区域受到伤害,个体就会发生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方面的障碍,自我反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就会缺乏或消失,而其他能力仍不受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体身上确实存在着由特定大脑皮层主管的、相对独立的多种智力。

(2)对特殊儿童的研究

一般来说,“神童”是在某一或某几个智力领域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体。然而,世界上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白痴奇才”,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但在其他很多方面则根本低能或无能。

(3)对智力领域与符号系统关系的研究

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抽象之物,而是一个靠符号系统支持和反映出来的实在之物,多元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都是通过一种或几种特定符号系统的支持反映出来的。例如,言语—语言智力是靠语言符号支持和反映出来的,空间—视觉智力是靠图像符号支持和反映出来的。画家通过他们的画笔描绘出世界的百态,而我们也是通过他们的画作知道他们对世界的感悟。不同的智力领域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不同智力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不同符号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每一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接受和传达信息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

(4)对某种能力迁移性的研究

根据加德纳的研究,人的7种智力之间的相关度是很低的,不仅在一般情境下某种智力的优势和特点难以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力之中,而且,即使是在不断地教育训练之后,某种智力的优势和特点仍然难以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力之中。不同智力各有特点,不同智力之间的优势和特点难以相互迁移,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是相互独立的观点。

(5)对某种能力独特发展历程的研究

对各种能力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一个个体各种智力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现象。研究表明,多元智力中每一种智力都有自己独立的发生、发展历程,发生的年龄是不一样的,发展的“平原时期”和“高峰时期”也不同。

(6)对多种智力学说的研究

长期以来,在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问题上,心理学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针对智力的“单因素说”,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智力的“多因素说”,即智力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是多元的。如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智力可以被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桑代克的三因素说(智力可以被分为心智能力、具体智力和社会智力),瑟斯顿的群因素说(智力可以被分为计算、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说(智力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3个维度考虑,共有150种智力因素)等,都认为智力是多元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方面组成的,绝大多数人在这三个智力方面的表现是不均衡的,个体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上。塞西提出了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认为每一学科领域或职业领域的活动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因而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的人或不同职业领域工作的人在智力的活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他们都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元的能力。这些研究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石。

(7)对不同智力领域需要不同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的研究不同的智力领域需要不同的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例如,音乐—节奏智力中的“最核心部分”是对声音高低的敏锐的区分能力,这种能力在大脑中有自己特定的神经部位,即有自己特定的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尽管各种智力中“最核心部分”的确定,目前还是“猜测”。但是基于研究和经验的这种“猜测”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关键工作是通过“猜测”找到各种智力中的“最核心部分”,确定它们的神经部位,然后再去证明这些不同智力的“最核心部分”确实是分离的。

(8)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研究

智力的发展和表现会因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尽管各种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多种智力,但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力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有着鲜明的区别,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了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同时,环境和教育还深刻地影响着人自身的思维内容和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内容和方式、人与自然的交往内容和方式。

依据上述这些方面的研究,加德纳大胆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而且这些研究的结论不仅成为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依据,也因此构成了一个智力选择系统——确定某种能力是否可以成为多元智力框架中一种相对独立智力的“智力选择依据系统”。据此,我们可以确定个体身上是否存在多元智力框架中提及的7种智力以外的智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涵

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反驳了上述观念,并提出了与此相对的智力定义。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他的关于智力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的多元智力理论。

(1)关于智力的种类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

①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②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③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④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