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16214600000003

第3章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概要(3)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让信息增值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在我国,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要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的全面改革,必须在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教育的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三、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让学生怎样学习”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提高个体、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整个民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什么样的做法妨碍了学生热爱学习,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学校教学改革究竟应当改什么。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学习”内涵的三大要素,对文化的认同,对学习的热爱,对研究的痴迷,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基础性条件。教师在给学生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及科学文化素养。

构建学习化社会,要特别关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学习的统一。人世间有两大部书,一本是有字书,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的学习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无字书的学习可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字书的学习与有字书的学习同等重要,要学会在使用中学,在生活中学,在交往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

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获取已有的、现成的知识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获取未知的、需要探索的知识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今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迫切需要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吸收知识时,要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力求在观点、见解和方法上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同时提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需要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需要注意、观察、记忆、想像、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只有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活动中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人类学习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可能会创造出崭新的学习模式和高效的教学模式。“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不仅需要改造我们的教法,也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和精神。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对有限信息的记忆,促进发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具有特殊意义。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它的课程内容不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

通过活动课和学科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各种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新型课程实验。这些多种多样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显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生机与活力。事实证明,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学生有可能更多地关注社会、融入社会,深入认识学习的价值,发展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宽,相比之下,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反而可能会显示出一定的差距。我们对学生探求的奇异现象可能所知太少,我们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重方法与过程、重交流与合作、重体验与应用、重全员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绝不是否定理解、记忆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十分注重以学科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力求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五、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巨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如何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理重负的重要因素。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学校管理准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遵守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同时,应当把统一的规范减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则性的限度。这个原则就是陶行知先生的告诫:“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只有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学校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的管理,应当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七、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定。实践证明,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成功者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创造机会,追求卓越,继而走向更大的成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

失败与成功本身,都是孩子的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获取做人做事的教训,从中感悟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从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作的方式。”

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在前进道路上,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都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气。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无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反社会的倾向。

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教师、家长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成功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一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成功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却时时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地暗示——“你们不是好学生”。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感受强烈的挫折感和深深的绝望,很容易失去思维的灵性和行动的主动性。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八、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做坏孩子。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