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16214600000004

第4章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概要(4)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

九、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

能赢得学生爱戴信赖的老师,才是合格教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教师。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这样,“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这时的教育才最能奏效。

“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时代的发展正在为这一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便捷,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能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我们学的东西可能不如学生快,在某些方面知道的也许不如学生多,许多教师因此真诚地提出:“和孩子一同成长”、“恭恭敬敬地向学生学习”。

十、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少年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超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此最需要优秀和出色的教师——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儿童少年时期对于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将七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热爱学生,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学校不能把学生当做监管对象,动辄撕碎学生的尊严,刺伤学生的心灵。“严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将这个概念推向极端,乃至于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下,严而出格、严而失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成了“警察”式的老师,有些校长还在为学校被称为当地的“文明监狱”而自豪。“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里,在这样一个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时代里,“棍棒”威慑之下造就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

“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格,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铁不成钢”,我们的学校,甚至家庭,竟会时常演绎出一些教育的悲剧。传统教育思想中“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今天非改不可!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要有一个好结果。教师的言行,要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更要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十一、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青少年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使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见的更好。

考试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而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被视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为了避免成为最差的,为了追求结果上的“高标准”,常常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发展的做法。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考试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强调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也不要以一堂课的优劣评价老师,更不要以一年度的升学率评价学校。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绝不仅仅是升学率,而应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重点衡量“发展率”,看学校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优化育人环境,看教师是否能以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教学。看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要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帮助学校、教师与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做得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十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7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现行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两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评,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

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

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

一、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建设者今天,多少代人的种种社会梦想正在陆续变为现实。我们的学生赶上了一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文化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先进、生活越来越便利的新时代,这是多么让前辈们既感到欣慰又产生羡慕的事情。人类有理由相信“未来更美好”,而美好的未来只能由一代新人去创造。对此,前辈们充满着期待、期盼与期望。

在继承人类精神文明遗产和物质文明财富的基础上,时代给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插上了超越前人、刷新纪录、冲击人类文明高峰的坚实翅膀。随着学习条件不断改善和学习环境日益优越,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我们可以相信新一代青少年一定能够不负众望,成长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栋梁。

然而,“独生子女”们可以成为家庭的“小太阳”,也可能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如果因此而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失传,失去勤劳勤奋、刚强坚毅、互谦互让、团结合作、志存高远、百折不挠等可贵品质,我们输掉的将不仅仅是“夏令营中的较量”!代表民族未来的孩子们,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风范,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毋庸讳言,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而竞争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无数事例证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幽默的性格,是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修养,是善于相处、善于合作、善于把握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与智力因素相比,对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后天的影响更大。这就需要青少年学生从自己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入手,从行为举止的点点滴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