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新策略
16214700000001

第1章 学习的早期认知理论(1)

学习的早期认知理论是指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和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早期的认知理论,主要是区别于后来布鲁纳、奥苏贝尔和加涅等人提出的各种学习的认知理论。学习的早期认知理论与后来的认知理论的区别,不仅仅是时间的不同,更在于理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的不同。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的年代要比行为主义心理学早一年。但苛勒在腾涅立夫岛用大猩猩做学习实验的时间是1913年至1917年。而且,他初次提出学习“顿悟说”的著作——《人猿的智力测验》发表于1917年。故此,将其列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后。

以前,我们认为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研究,既有行为主义的外壳,又有格式塔心理学的内涵,所以将其称为“折衷的学习理论”。美国有些学习理论著作将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列入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之中,这可能是受作者的行为主义正统观念的影响。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主要体现了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它揭示了动物学习的认知特征,而且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提出了尖锐地批评。所以,它理当列入学习的认知理论的范畴,而不应列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行列。故此,我们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和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统称为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顿悟说”的学习理论产生于苛勒所做的大猩猩学习实验研究。但对学习过程的解释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的影响。所以,本节先对格式塔心理学及其特点作简要介绍。然后再介绍苛勒的动物学习实验和学习的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故又称为“柏林学派”。后来它在美国发展成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魏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三人。

一、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1.格式塔心理学直接起源于“似动现象”的研究。1911年,魏特海墨开始对似动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并对似动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驳斥了冯特的眼运动说、马尔比的后像混合说和格拉茨学派的联想说。他认为似动现象的产生既不是由于眼动,也不是由于后像的混合,更不是感觉的联想,而是运动知觉的整体性特征,即运动知觉是一个“格式塔”,不能解释为感觉元素之联合。1912年,魏特海墨在德国的《心理学期刊》第6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对似动现象提出新的解释之后进一步提出,在心理现象方面,整体是不可分为元素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又决定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正因为他在论文里初次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所以,心理学史上都公认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由魏特海墨创立。

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顿悟说的创立者。1913年,苛勒离开法兰克福和魏特海墨,赴西班牙所属的加纳群岛的腾涅立夫岛上的大猩猩研究站,在那里研究类人猿的心理学。他用大猩猩作了大量的学习实验,还用小鸡作学习迁移的实验。他在实验研究中应用了得自于魏特海墨的新智慧,认为在格式塔中突现出来的是“关系”。他指出,大猩猩的学习过程是对手段与目的物之间关系的顿悟过程。动物所表现出的学习迁移也是顿悟关系的结果。在大量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17年出版了《人猿的智力测验》一书,首次提出学习的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三位代表人物考夫卡于1921年发表《心理的发展原理》一书。这是一部用格式塔心理学观点详细论述学习问题的著作,而且对桑代克的“试误说”加以激烈地批评。1935年,他又发表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在这部著作里,他企图把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理加以系统化。

格式塔心理学在德国创立后,受到美国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其主要代表人物先后应邀到美国去讲学。1924年以后,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都先后到美国的大学任教。这样,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一些心理学者的赞同和拥护,形成了美国的第二大心理学流派。即使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格式塔心理学仍然有很大影响,甚至使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托尔曼等)改变或修正了原来行为主义的主张,而接受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

2.格式塔心理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叶的“形质学派”。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E·G·波林明确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在系统上起源于形质学派,有些关于知觉的实验研究也由这个学派作—倡导”。形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国的心理学家厄棱费尔。厄棱费尔是意动心理学的创立者布伦塔诺在维也纳时的学生。在19世纪末叶的德国心理学界有两种心理学:一个是以冯特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一个是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意动心理学。内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的内容,即我们观察和思考事物时,被观察和被思考的事物;意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的意动,即我们观察和思考事物时,观察和思考的心理活动。意动心理学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意动,而不考虑心理活动的内容。内容心理学盛行于德国的北部,意动心理学则盛行于奥国及靠近奥国的德国南部。所以,在心理学史上,意动心理学和后来形成的形质学派又统称为“奥国学派”。这个学派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厄棱费尔提出的“形质说”。

“形质学派”形成于1890年至1900年之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厄棱费尔。他于1890年在《科学的哲学杂志》(第14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形质”的论文。他在该篇论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形式究竟是一个新性质,还是其他性质的集合。厄棱费尔认为,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是一种新性质,而不是感觉基素的集合。例如,“一个正方形可为四条直线所组成。直线是正方形知觉的基本感觉,因此就这个知觉而言,可称为基素;合起来,便可说组成一个基体。但是,正方形可不附着于这些元素的任何基素之内。只是它们组成基体之后,正方形才可呈现;形式既显然为直接的经验的,当然应为一个新元素,即一个形质”。厄棱费尔还区别出两种形质,即时间的形质和非时间的形质。时间的形质包括音调、色调及感觉的任何时间的变迁,如变红或变冷等。非时间的形质大部分是空间的,但也包括音的混合,响乐的铿锵,香味及运动知觉。

按照形质说的观点,当我们把一个四边形的边长按同样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时,尽管作为基素的边长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但其四边形的性质却保持不变。同理,如果一首乐曲的音阶都被相应地升高或降低,但乐曲的旋律仍然保持不变。所以,厄棱费尔认为形质是一种新的性质或新的元素。

格式塔心理学与形质学派的相同点在于:两个学派都注意到格式塔现象,并重视对此现象的研究;其次是两者都侧重于对知觉问题的研究。厄棱费尔的“形质”具有“格式塔”的整体性和整体性质不随基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但是格式塔心理学不同意形质学派的理论,特别是他们反对厄棱费尔把形质看做是一种附加在其他元素之上的新元素的这种元素主义的见解。然而,不论有什么具体的不同,从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的主导思想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与形质学派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还采纳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即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在观察现象的经验中,要保持这种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许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或格式塔,所以称为格式塔心理学。

除了上述学术渊源之外,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观点还受到物理学中的场沦和当时德国社会和学术界重视整体研究等学术思想和倾向的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1.“格式塔”的涵义在德文里,“Cestalt”一词可以被用为“形式”或“形状”的同义词,或更泛指方式,或甚至于实质。苛勒在《格式塔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指出:“……至少从哥德时代以来,特别是在他自己的有关自然科学的著作里,‘Gestalt’这一名词就具有两种含义:除了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性的‘形状’或‘形式’这一含义外,它还具有作为某种被分离的和具有‘形状’或‘形式’这一属性的事物而存在的具体个体和独特实体的这样一种含义。依据这一传统,在格式塔的学说里,Gestalt一词的含义乃是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而言的”。波林解释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Gestalt一词兼有这两个含义,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深信,对有意识的人来说,经验中的东西常常为整体,你听见一个曲调,总是旋律的形式而非一系列音符,总是统一的整体,而不仅为其各部分排列的总和,或甚至不仅为各部分的一连串模型。经验即以此方式授之于人,表现为有意义的结构形式,即格式塔”。根据上述论说,作者本人认为,对于有意识的人来说,心理现象有一种特定的整体属性,这种整体属性不能被分解,表现为有一定意义的结构形式。每一种这样的心理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用这种观点去看待一切心理现象,或研究心理学问题就是格式塔主义,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本质。

2.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特征“为了表达格式塔心理学的特征,最扼要的方式,莫如说它研究整体(wholes),它的资料就是人们所称的现象”。

整体的事物有其整体的许多特性。这些特性不附着于单一部分,而是在各部分构成整体时新生或突现出来。整体事物的属性不是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属性之和,整体事物的属性随着整体事物的存在而存在。整体的事物不能分析成元素,又用元素的叠加或组合来看待整体事物。化学中的化合物,每一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的属性,这些属性不是构成化合物的元素们的属性的相加。每一种化合物的属性都伴随着这种化合物的存在而存在。化合物的属性取决于构成化合物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每一种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每一种有机化合物都有自己的属性。每一首乐曲都是由7个基本音符构成的,但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旋律,表达不同的感情。每一副油画都是由油画颜料绘成的,但不同的油画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每幢房屋都是由砖瓦构成的,但每幢房屋都有自己的风格。自然现象如此,心理现象也是如此。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现象,知觉现象也是一个整体现象。整体事物的属性决定于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揭示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是研究事物整体属性的核心。格式塔心理学正是抓住了这个最本质的东西。研究似动现象。他们抓住了两条“亮线”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一般视知觉现象。他们发现了“相等性”关系、“相似性”关系、“接近性”关系、“连续性”关系、“闭合性”关系等,这些关系表现为知觉的特征和规律。研究动物的学习问题,他们抓住了目的物与获取目的物手段之问的关系;研究学习迁移,他们抓住了两种学习之间的关系转换,等等。自然现象是一种整体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整体现象。毫无例外,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整体现象。透过整体现象的整体属性,去揭示整体内部的各种构成或组织、或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思想法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他们的基本观察的材料称之为现象。在他们看来,经验中的资料就是现象的经验。考夫卡在他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声称:“对于一种现象的优良的描述,它本身就可以排除许多的理论并且指明一种真正的理论所必须具有的确定的特色。我们把这种观察称作现象学。这个词具有好几种其他的意义,一定不要把它们的和我们的加以混淆。对我们来说,现象学就意味着尽可能于直接经验以朴素而又丰富的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对于一种现象的优良的描述”和“尽可能于直接经验以朴素而又丰富的描述”,是既反对构造主义的心理学家们所主张的“心理学要对直接经验进行如实的描写”,又反对内省主义者所坚持的“受了意义的影响的经验不能被当作原始的经验来加以处理”。

构造主义的心理学家,特别是铁钦纳,坚决主张,为了如实地描写直接经验,就必须彻底排除意义和对象(或事物)。如果不遵守这条清规戒律,那就会犯所谓“对象的错误”。格式塔的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一切经验都是现象的经验,都是有意义的整体。直接经验和外界刺激并不具有一比一的对应关系。意义和对象的知觉都是直接得之于现象的经验。因此,为了如实而毫无偏见地描述直接经验,我们就决不应该排除意义、对象或事物。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予直接经验以朴素而又丰富的描述”的最重要的一点。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现象学的观点出发,不仅主张对直接经验以朴素而丰富的描写,而且认为直接经验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资料。

三、学习的“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由苛勒创立,他以大猩猩的解决问题实验为基础,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解释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迁移现象,并对桑代克的“试误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当代的认知学习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动物实验及“顿悟说”

1913年至1917年,苛勒在腾涅立夫岛的大猩猩研究站以大猩猩为被试,作了大量的学习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给大猩猩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观察大猩猩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表现。由于他做的实验太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现仅举两项最有代表性和最有说服力的实验,并加以说明。

(1)“接竿问题”实验

实验时,大猩猩被关在笼内。大猩猩喜欢吃的香蕉放在笼外不远的地方(即用一根竹竿够不着,两根竹竿接起来可以够得着的地方)。笼内有一根较短的竹竿,笼外有一根较长的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