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信息素养
16214800000021

第21章 挑战网络教育(2)

现代网络教育的交互式电子化学习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尼加拉瓜的交互式无线电教学。当时它利用这种形式教授小学数学课程。从两项受控制的研究中,分析人员得出结论:与传统的课本注入式教学计划相比,这种交互式电子化教学计划在增强学习能力方面更为有效。在尼加拉瓜的带动之下,另外18个国家也实施了交互式无线电教育计划,这些计划有许许多多的课程,学生的考试成绩比控制群组的成绩高10%到40%。而且,与传统注入式教学相比,交互式电子化教学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1969年底,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下,加州大学、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的4台电脑按照分组交换的原理连成了一个网络。1993年,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其他国家纷纷起而效之。

网络是一个自由市场,除了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外,网上课程是可以由个人进行自由选择学习的。面对如此异质多元的学生,课程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甚至于课程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的评估方式,都受到相当大的挑战。同样,学生面对着如此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市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兴趣、需要和特点的课程,已显得十分重要。

毫无疑问,课程市场化首先需要学生进行选择,而上网能力就成为学生选择课程的基本技能。“要么触网,要么死亡。”无论是商家还是一般公民,都意识到了上网必将成为未来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方式,甚至关系到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

新千年伊始,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就在全国着手推广中小学生电脑普及教育,同时于2000年3月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少儿电脑应用技术证书考试(简称“少儿NIT”),以达到培养少儿上网能力的目标,使网上游从少儿开始。

实际上,上网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增强国力的需要。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少儿电脑教育,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针对少儿的电脑教育和考试标准。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借鉴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考试思想建立我国自己的少儿NIT考试,有利于我国少儿开发智力、提高综合素质。

“少儿NIT”坚持“鼓励为主、模糊评判”的考试原则,不仅是一项证书考试,更是以考试推动电脑教育培训,鼓励少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精神。它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根据少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将学习内容分类分层。学生可以逐项通过每个“少儿NIT”模块的考试,通过全部10个模块可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颁发的金牌证书。“少儿NIT”考试内可与成人NIT考试衔接,外可与剑桥信息技术(CTI)证书考试相通。

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美国的大学和短期大学接受远程教育的人员将由1998年的7l万增加到2000年的223万。年均增长33%,远程教育作为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新的学习方式,正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在21世纪,也许人们集中到教室和讲堂听课的情景将成为历史。

4.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

网络教育形式的出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从家庭事务式、学徒制等等原始的知识传播方式,到学校的创建,学校使知识传播系统化,传播的速度加快、影响面扩大。而网络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则更加全面而巨大。

当然,在任何时代,人们最初往往会把新技术看成是现有技术的延续。人们最初把电影看作“运动的相片”;把汽车看作是非主要交通工具的“没有马的马车”;把电视看作“家庭电影院”;把电脑和通信设备为中心的电子技术的发展看作邮电和电视的延续;把利用通信系统销售货物看作以往通过商品目录销售货物的延续;把利用电脑预约火车票看作电话预约的延续等等。我国在最初引进汽车和火车时,就曾出现皇族和民众不屑一顾、甚至强烈反对的局面。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逐渐发现了新的用途并转变了观念,才开始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互联网的出现也是这样,并没有因为它一出现,传统学校就成为废墟,而是从技术利用逐步转化到理念的转变。也许再经过十年、二十年之后,网络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人们将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尽管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出具体预测,但电脑、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设施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智慧”型的网络教育功能也不是没有可能。未来社会可能会是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将具有更多的“选择的自由”。

因此,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因为网络绝不只是电脑之间的连接,它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并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的目的在于交流。既可以作为狭义的、小范围的、私人之间的交流,成为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同时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网络教育与前几种远程教育方式,诸如电视、无线电广播等有质的飞跃和进步,它可以是即时交流式也可以是非即时交流式的,教学不再是完全的注入式而是讨论式,是一种适合于学习社会的教育方式,这是网络教育系统较其他远程教育方式的进步之所在。也是我们要大力推广这种方式的原因之所在。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时空观,也带来了学习形态的变异。网络教育对教学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化教学形态:从教师授课形态走向“教材教师”一体化形态:从现实课堂走向虚拟课堂;从注入式教学法走向“咨询一辅导”式教学法;从知识模具化走向知识个性化。

(1)由班级授课制为主走向个别化学习为主

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时的形象与声音搭配的功能,网络对音像的全真传输,使学生在世界上任何地点接收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即使在传统学校里,网上教学也使学生初步摆脱了完全的班级授课制,学生个人可以各自通过互联网搜集多样化的、互不相同的资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和学者交流、讨论,培养更高的沟通、思考、分析及创新能力。

(2)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构建知识结构过去,注入式教学法长盛不衰,是因为我们原先的人才市场要求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可以批量“生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急剧加快,以及人才市场的国际化,人们必须注重知识学习和智能发展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变为知识创新型人才,有快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注入式教学法已不适用于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我学习、自我设计已成学生学习的主流方式,可以使学习突破积累知识的框架,走向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生也从“知识仓库”变为“智囊”。

(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信息和双向交流的便利,使许多学生对网络学习兴趣有加,尤其是“网上聊天”式的学习方式更使学生流连忘返,教师的作用也从过去单向的知识灌输变为双向的因材施教。实际上,不是教师消失在网络中,而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

(4)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了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四通八达,通过网络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网连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像个不知疲倦的教师,其课程内容和电子邮件可以随时“恭候”学生的光临,充分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灵活性。网络教育已经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度,作为El常生活的一部分进行日程安排,有弹性地进行学习。

(5)学生由“一次性学习”到“终生按需学习”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无论学生的学制有多长,都无法用“一次性学习”来满足一生的工作需要。网络在快速检索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可以从网上迅速地索取有关课程及搜集自己所需的资料,“按需学习”有了很好的实施基础。目前大量硕士课程的专业化、职业化倾向,硕士教育学制缩短,本科教育实行层进制、分阶段学习,都是为了方便学生快速“按需学习”、“按需充电”。

(6)学生的专业隶属度下降

网络平台给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知识,提供了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广阔空间,为知识的创新、新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可以全面打通学科、专业之间人为的壁垒。网络教育视野开阔,各级各类教育并存,学习重心可上可下,学习广度可专可博,上至博士层次,下至大众扫盲,回旋余地很大。学生的专业隶属度下降,顺应了社会行业更迭加速的趋势,以灵活的“执业资格”替换了呆板的“专业对口”。

(7)大学,“大家学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浪潮中,对每个人来说,上大学在理念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障碍了,而网络则可望在技术上满足各类学生千差万别的需要。对于交通不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文盲和科盲数据较多的中国来说,网络教育一经出现就展示出无限的生命力。中国教育台和清华大学等名校在政府政策导向下,正在积极介入网络教育,对在我国建立终生学习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只要你有电话线,只要你有网络接收设备,你就能轻松上网,教师就出现在你身边,知识就随指头的敲击立即进入你的脑海。我国急速发展的网络通信、电话通信和移动通信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从技术基础来说,网络技术已可以成为一种基本教育途径,对改变乡村教育面貌、增进知识传播、使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通向村,实在是极为有效,足以轰垮一切闭关自守的堡垒,足以消除愚昧无知的思想意识。

(8)学习场地无处不在

居室即课堂,老板资助员工在单位业余进修,学习成为旅行生活的一部分,课程可以随着手机“四处游走”,在异国他乡与祖国的师生“促膝谈心”:网络教育带来了上述前所未有的变化,摆脱了庞大学校实体的束缚和传统学校办社会的制约,“课堂”也就可以随着科技进步而存在于任何场所。

(9)社区学习活动成为虚拟世界学习的补充形式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许多机构都可以足不出户而处理绝大多数的办公事务,随着网上办公(上电脑)、网上购物、网上通信的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已主要建立在虚拟的世界里,“学校”、“机关”、“单位”、“商场”、“邮局”、“银行”、“企业”、“团体”、“公司”等名称淡化了,其机构的组织性也松散了。网络教育提供了另一种人际关系环境,个人内心心理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社交礼节、道德规范等的灌输尚需现实世界社区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因此,社区服务业会相对加强,个人与社区的直接联系可能会比个人与学校、工作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和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藏书及报刊量急剧增加,教育的重要性也同步提高。对于目前全世界图书馆总收藏量每14年扩大一倍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的大脑每天24小时运作都赶不上。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正陷入知识的重围。不过,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创造了有利的通信环境,使大量信息可以较低的成本传送。在这种通信环境中,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已不复存在。网络提供给我们的远程学习功能和知识管理功能,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管理和利用知识。网络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赋予个体以力量,使他们掌握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理解和智慧的方法。

互联网教育引起了教师和学生双方意识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以讲授知识为主导的教导方式正在向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学习形态转变。在日本已开始了大学上网计划,未来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接受网络中的任何一所大学的课程。“通过远程教育,学生和教师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站在了同一位置上。不是大学和教师选择学生,而是学生选择大学、教师和内容。只有通过远程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个性教育。”学生从接受“遵从型”教育走向了接受“自由型”教育之路。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之所以会引起教育理念的转变,原因在于科技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通过网络可以将许多信息普及到社会大众手里,学术权威的神秘性很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挑战。网络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学生很容易进行内容检索,知道哪些内容对自己有用,通过内容比较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东西。通过将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标准化。可以将教育内容加以数字化、标准化,从而引起学习形态的革命。

网络教育正在使学生,而不是教育机构和教师,成为远程教育的中心。首先,学生成为教育市场的中心,有利于学生作为消费者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处于应有的市场地位,从而心甘情愿地掏钱消费。以商业化需求为基础的成人教育,其教育成本主要由消费者自负。从美国来看,一些西部州的州政府正在试图创设州际网络教学机构,促使这一想法出台的原因就是经费。为了向更多的国民提供教育机会,减少高等教育的费用,将有限的州财政能力用于支撑日益昂贵的传统高等教育,政府开始致力于将技术应用到教学方式中去,这样,就可以将教育传送至这一人口稀少地区的每一个边远角落和荒凉地带,并将教育的重点从课堂知识灌输转向个人能力培养。其次,网络课程将知识送往家庭、图书馆、工作场所及所有可能的地方,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已通过认证的电子课程的经验。

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实行开放政策,以便培养更多不同类别的人。此外,应根据高等教育与有关社区和社会各大部门之间的新型联系和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来重新审视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做法和授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