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以学生观察演示为主,辅以练习或讨论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类课的主要特点是“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模仿性操作或理解性讨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生产劳动常识、仪器设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例如在《车工》、《动力基础》、《摄录像》、《电脑打字》、《简易维修》等项目的新授课中,所用仪器设备大多较为复杂,常采用这一教学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前,弄清观察的对象、顺序和关键动作。教师的示范必须动作规范,操作正确,隐含良好的操作素养。为了加深观察效果,可安排学生进行模仿性操作,例如装拆操作装置、熟悉启动程序等。亦可以对比正确和错误的操作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学生汇报观察和讲座的体会,教师进行小结。
4.程序训练课
这是一种学习内容按模块划分,安排学生进行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类课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训练为中心”、“自我调节训练进度”。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前后联系的几个模块,每一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单元,每节课都是按单元进行教学。这种练习方法叫单元组合法,它和当前国际上比较新型的MES模块教学方法基本是相同的,能规范化、程序化地组织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在《照明电路》、《钳工》、《木工》、《钣金工》、《电子技术》、《编织》等项目中,都可以采用。教学前,应先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前因后果的几个小模块。对照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操作中的疑问。然后让学生观察示范操作,相互讨论,弄清标准化程序化操作练习中的六类要素:安全、操作、知识、图纸、材料、工具。在各阶段的练习中,学生感到技能目标具体明确,便于自我调节练习速度,优化练习方法。对于每阶段的练习,教师的指导用语十分简洁,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
(七)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搜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一般采取以下结构进行。
1.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由于信息课课时少,学生遗忘速度快,所以教师每节课前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复习内容应以操作为主,教师可设计一些操作项目,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如在复习《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时,为激发学生兴趣,可设计填图、拼图等小游戏,让学生操作完成。
2.激情创境,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一定要新颖,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表格与动画等,并且内容尽量让学生感兴趣,如有关国家大事、媒体热点焦点、名人资料、美丽的家乡、校园文化等等,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处于优美的想象空间。然后教师启发学生:“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这样精美的作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顺势导入新课。
3.任务驱动,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外在动力;协作是一种团队意识、集体精神,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进入新知学习后,教师不能一味讲述或演示,而应向学生展示操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遇到问题与困难时,要多问,多讨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乐趣与辛酸,逐渐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二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组内、组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体会集体荣誉感。
4.自主运用,设计竞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育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诱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设计。为充分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可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结合本节内容,提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竞赛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定主题,然后分头完成设计内容,最后评选出最优秀作品,给予“操作小能手”称号,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小能手学习。
5.及时评价,相机调控
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及时发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要注重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绩,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要通过投影展示,让他们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增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或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指正,并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要加强对学生的巡回检查与辅导。当学生在进行操作时,教师应穿梭于学生之间,随时保持师生交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相机调控。
6.总结归纳,完成建构
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成知识建构。总结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学过的内容,如学习了哪些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等,这比教师复述,学生听讲效果要好得多。当然,并不是每堂信息技术课的结构都应严格按照上述六步来进行,教师要根据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地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但无论采用何种课堂结构,都必须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特别是要突出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即光看书本,凭老师灌输是掌握不了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的,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上机实践,多动手、勤动脑才能逐渐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使用方法。
(八)体育课
由于体育课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直接从事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机体直接参与活动。因此,课的结构必须以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为其科学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卫生要求。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有三个阶段,即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和下降阶段。根据这样的科学规律,课的基础结构应该是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三个部分是相对稳定的,是所有的体育课都应遵守的共性结构;而课的每一部分的具体结构随着客观的变化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待课的结构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观念,那就是:体育课的共性结构的不变性和各个部分的具体结构的多样性相结合。只有用这种观念来理解和安排体育课的结构,才能防止千篇一律、机械呆板的倾向。
1.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课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体态,逐步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使有机体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并从思想、生理和心理上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
(1)准备部分的内容按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组织教学所要求的课堂常规活动、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
①组织教学所要求的常规活动包括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任务、集中注意力练习和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练习,以及队列队形练习等。
②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应采用那些能促进全身各部分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全面发展和充分活动的练习。特别要注意发展颈、肩带、腹背和大腿后部肌肉群的练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体态。具体内容有短时间走和跑的练习、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舞蹈、武术操、武术基本动作和活动量较小的游戏等。
③专门性准备活动所采用的练习在性质和结构上应与基本部分教材性质、结构相类似。大都是一些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以及大纲所规定的掌握该项教材所必需发展的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等。
(2)准备部分活动的组织方法:可全班做,也可以分组做;各种体操练习可定位做,也可以行进间做;队形上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而有所变化,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准备部分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20%左右,40分钟的课中占6~10分钟。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一堂课的主要部分。根据这一任务,应安排教学进度表中规定的大纲教材为本次课的主要教材和为主要教材服务的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及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补充教材等。教材安排的注意事项是:
(1)如主要教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协调性大的教材安排在前面,复习教材和复杂性不大的教材放在后面,以便学生在做完准备活动后,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掌握新教材和完成较复杂、困难的教材。
②发展速度、灵敏的教材应放在力量、耐力教材的前面(否则会影响速度、灵敏教材的教学效果)。
③强度小的、活动量小的教材应放在强度大的、活动量大的教材前面。
④上、下肢不同部位的练习或不同性质的练习应交替进行。
⑤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或为加大运动负荷而采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应放在其他教材的后面以免兴奋扩散,体力消耗过大,影响其他教材的学习。但在实践中往往会有各种矛盾交叉出现的情况,则应考虑课的任务、学生的特点、场地设备等条件,但应从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出发,安排教材顺序。如因条件限制,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时,则应照顾女生组或体育基础较差和体质弱的组,并安排较合理的教材顺序。此外,还要注意安排好体弱、病残学生的练习内容。
(2)要正确安排练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休息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练习效果,甚至影响健康。应根据学生水平、项目特点、场地设备、气候条件等来确定。一般做练习时间愈长,练习后的休息时间也愈长。如场地设备条件限制使休息时间过长,则应安排辅助练习或诱导练习。
(3)从一个项目转移到另一个项目或在做复杂的或强度大的练习之前,应做些转移性练习或有关项目的专门性的辅助练习。
(4)结合主要教材或在主要教材学习完后进行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
在组织方法上可采用全班的、分组的或个别的形式进行。分组的形式可采用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基本部分的时间占课的总时间70%左右,在40分钟的课中为26~30分钟。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机体从工作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并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和评定。因此,所安排的教材应与基本部分的练习(特别是最后一个教材)性质相反的内容,包括较平静的游戏,轻快的舞蹈步伐以及慢的走、跑,四肢和躯干的较简单的徒手练习、放松练习、心理调节练习、相互按摩与自我按摩等,同时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评和小结,布置收拾场地器材、课后作业,简要提示下次课的内容和要求等。组织方法上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分组或个别的形式进行。结束部分的时间,占课的总时间的10%左右,在40分钟的课中为3—5分钟。
(九)音乐课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音乐课堂教学类型:课堂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单一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器乐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器乐、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现具体谈谈音乐课单一课型的结构。
1.第一种:欣赏教学课堂结构
欣赏过程:导入——整体性教学阶段(初听)——分析性教学阶段(分听)一综合性教学阶段(复听)。
(1)导入新课、提出聆听要求(可采用情境法、描绘法、直观法)。
①点明课题,识记作者、辨认题材(板书)。
②感知主题音调、辨认、追踪、记忆、反复强化(出示主题音调)。
③认知乐器及音色(挂图,聆听)。
④情感的辨认、追踪、记忆(类型,变形)。情感类型一般可分为(出示小黑板):欢快活泼;雄壮有力;委婉细腻;悲怆哀伤。
(2)整体性欣赏(初听)(出示曲式结构挂图)。放录音,全听一遍,感知音乐整体形象。聆听过程,教师要以动态、神态及相当准确的言语点拨,扼要提示分段和音色的表现。
(3)分析性欣赏(分听)(编制分听磁带)。分段反复细听通过对各段音乐感知、分析,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和手段表现情感的作用,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
①分析性欣赏,可采用如下的提问,启发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在这段音乐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和表现要素?缓慢抒情的曲调可表现怀念、回忆或歌颂、赞美的情感,这段缓慢的曲调表现了什么情感呢?谁能听出这首乐曲的节拍、音色、情感?它和以前听过的乐曲有相似的地方吗?这首乐曲与某些乐曲相比,你能感到有哪几种乐器演奏呢?
②听,要完成如下教学任务:
回答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能按曲式结构逐段聆听,并能感受其情感;
抓住各部分的情绪表现,确切地分析表现要素和手段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到理性的阶段。
回答顺序:这一段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什么情感→哪些要素和手段起了什么作用?
总之,分听时要注意理性的升华,即从初听的感官欣赏进入情感的体验。
(4)综合性欣赏(复听)。复听是建立在对乐曲全面感知、深刻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为学生接受音乐情感提供了可能性。
①出示各部分(特别是标题音乐)的意境挂图、直观教具。以幻灯、放像为手段,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②要求学生能按照曲式顺序,记录乐曲情感与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表述的方式:听了——一段乐曲,它表现了——情感,好像——(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表达自己的感受)。
③学生要能记录自己脑屏上产生的图像,即“心中景”。
④联想可根据乐曲标题、歌词为线索和音乐自身表现的手段(模拟式的、描绘式的、情感式的)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想象。
⑤让学生讨论、交换“心中景”的细节:景物、人物、情节场面。
⑥复听要完成对所欣赏音乐的理解、产生联想和想象,达到审美欣赏的目的。
⑦在感知乐曲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归纳知识、技能要点,提高学生“双基”水平。
⑧让学生回答自己的联想和情感体验的收获。
⑨通过欣赏教学,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掌握一些欣赏音乐的方法。
2.第二种:“双基”教学课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