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400000070

第70章 风格独特的辽瓷与西夏瓷

辽国的制瓷业唐末,契丹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916年建立了辽国。

它先后与五代诸国、宋及西夏并存,1125年为金国所灭,历时二百一十年。辽国辖境“东至于海、西至金山、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即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北至克鲁伦河,南至河北中部、山西北部。

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与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极为相似,鲜卑族、契丹族均来自北方草原,经过战乱而后统一北方、入主中原,他们均实行民族融合政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撞击与创新。自1004年澶渊之盟以后,宋辽间维持了大约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关系。

辽瓷是契丹民族长期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实用工艺品,从而构成了中国古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辽代瓷器主要分布在其五京附近。上京地区有林东上京窑、南山窑、白音戈勒窑,中京地区有赤峰缸瓦窑村窑,南京地区有门头沟龙泉务窑、密云小水峪窑、房山磁家务窑、公主坟琉璃建筑构件窑,东京地区有辽阳江官屯窑,西京地区有大同西郊青瓷窑、浑源古瓷窑、界庄窑、怀仁鹅毛口窑、小峪窑、朔州下唐石沟窑等。其中林东上京窑、缸瓦窑村窑、门头沟龙泉务窑为辽代官窑。林东上京窑始烧于辽太宗天显(927~938年)初,因此时所建祖州二仪殿所用白胎黑瓷瓦亦见于此窑址内。缸瓦窑村窑约始烧于辽太宗(927~947年)或辽世宗(947~951年)时期,亦属辽代早期。

辽代陶瓷制造工艺与中原各窑大体相似,器物造型可分中原式和契丹式两大类。下面着重介绍具有契丹民族传统风格的器物。

鸡冠壶是辽瓷中最具特色的器物,上部均有穿系或提梁,便于骑马时携带,而且是模仿游牧民族经常使用的皮囊壶形式。这种壶大体可分五种,即扁身单孔式、矮身横梁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和圆身环梁式。凤首瓶为花式杯口,其下有一凤首,长颈,宽肩,长腹,瘦足外展。凤首瓶是西亚流行的器形,唐瓷、辽瓷均有其类似制品。盘口长颈瓶为盘口,细长颈,宽肩,腹圆肥或较细长。盘口执壶为盘口,长颈,宽肩,深腹,有管状流,把手低于盘口。盘口无把注壶,器形同于盘口执壶,只是无把手。盘口穿带壶为盘口,颈略长,宽肩,敛腹,底足外撇,腹两则各有扁长方穿带鼻两个。这种器形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亦曾有出土。长颈瓶为侈口,粗长颈,宽肩,深腹下收,小凹底。颈肩部有凸弦纹,多施单色釉。鸡腿瓶为小口平底,器身瘦长如鸡腿,是契丹族专用的贮藏器。笛式瓶器身为圆形直甬状,小口,唇下起脊,平底或侈口圈足,多施三彩,属辽晚期器形。

海棠式长盘为八曲海棠花式,宽边平底。其造型是仿西亚金属器,一般内印凸起的花纹,施三彩釉。

方碟为方形平底,侈口曲边,内印阳纹,施三彩釉。三角形碟作等边三角形,壁略斜,曲线口。器内印阳纹,施三彩釉。方碟和三角形碟是仿契丹人使用的木器的器皿。

辽瓷的装饰技法有刻花、白釉剔刻化妆土、剔刻釉、填黑、填白、印花、贴花和釉色装饰等。刻花是在器胎上刻出花纹再施釉;多用于白瓷,也用于三彩、白釉绿彩及黄、绿单色彩器。剔刻釉是在施有色釉的器体上剔刻掉部分釉层,形成纹饰,亦称剔地刻花。填黑是把白釉剔刻花剔刻掉的部分填以黑釉,使果白色差鲜明,与磁州窑白釉黑剔花的效果相同。填白是在青灰色的瓷胎上刻画出花纹,并在纹内填白色化妆土,施釉烧成后呈青地白色纹样。印花是用瓷模将瓷泥压印而成,印纹精细美观,多用于白釉、黄釉和三彩釉器上,贴花多贴在器物表面的显见部位,施釉烧成后浑然成一体。题材有人物、兽面、火珠、蟠龙、流云、牡丹、花叶、皮条、皮金、皮穗、皮绳、皮雕花饰等。贴花装饰是辽瓷的一个显着特点。

釉色装饰主要有三彩、二彩、斑彩、单色釉、单色釉加彩、白釉黑花等。辽三彩是受到唐三彩与渤海三彩的影响而创造出的有特色的产品,如三彩印纹落花游鱼海棠长盘、印花方盘、刻花云鹤碟等。单色釉中的绿釉凤首壶、黄釉窑带瓶等亦有其自身特点。白釉黑花则显然受到了磁州窑的影响,属辽晚期产品。

总之,辽代制瓷业虽然受到中原地区的强烈影响,其部分工匠也可能来自河北、山西等地,但它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为此,把其原来使用的皮、木、金属器皿的造型移植到瓷器上来,并有所创新。为了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在装饰技法与装饰题材上也显出民族特征。这样逐步形成了辽瓷的风格。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西夏王国的制瓷业西夏王国(1031~1227年)是以党项羌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自名大夏国,宋人称之为西夏。其疆域包括今宁夏大部、甘肃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青海部分地区。

西夏瓷在历史文献中从未被提及,直到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宁夏灵武县磁窑堡发现了西夏瓷窑址,并经三年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和烧窑工具以后,西夏瓷的面貌才得以揭晓。此外,在灵武县回民巷、贺兰县插旗口及甘肃武威也发现了西夏瓷窑址。西夏瓷窑址的调查与发掘是近年来中国瓷窑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

西夏瓷胎质坚密,呈浅灰白色或浅黄色、釉有自、青、黑、褐、紫、茶叶末、姜黄等色,并有外黑内青等复合釉,以白釉和黑釉为主,白釉最具特色。白釉瓷均施化妆土,釉料淘洗较精。三氧化二铁仅为0.66%,这有利于提高釉的透明度。由于烧制时用煤作燃料,火焰短,在窑内易形成氧化气氛,故烧成后呈自中闪黄色,即牙黄色,属暖色调。

西夏瓷种类较多,仅生活用具就有二十一类,四十八种,其他尚有文房用具、娱乐用品、雕塑品、宗教用品、建筑材料等21类、38种。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西夏境内缺铁,少铜、锡,因而一些日常用品不得不用瓷器来代替。二是西夏瓷中特殊产品较多,这与西夏王国境内的主体民族——党项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有关。如适合于游牧生活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扁壶,娱乐用具中的牛头瓷埙,雕塑品中大量的秃发人像、骆驼,佛教用具中的法轮、金刚杵、佛花,建筑材料中的瓦件、白釉贴面等。这些均为其他窑址所少见。产品种类多,且部分地反映了西夏游牧民族生活与习俗,是西夏瓷的一大特点。

西夏瓷造型有两个特点。第一,注重整体造型,力争达到以形取胜的艺术效果。如白釉花口瓶有五瓣双曲匀称的花口,细长颈微向上撇,曲度恰到好处的扁圆腹,横线多层的喇叭口圈足。其造型是用准确流畅的曲线和直线来完成,各部之间的曲度、宽窄、长短比例颇为协调,因而显得修长而秀美。其上施以白中闪黄的温暖釉色,又体现了白瓷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他素釉瓷也都体现了以造型和釉色取胜的时代风尚。第二,重实用性。如大扁壶为斜唇小口、短束颈、扁圆腹略鼓,腹的正反两面各有一圈足,两侧有两系或四系。扁圆形体适合驼马长距离行走时携带,两侧之系便于穿绳捆绑和提取,腹背之圈足在放置时起平稳作用,正面圈足有对称和加固胎体作用。另外在前腹、后腹两片结合处施附加堆纹,以使胎体坚固耐用(见图十五)。小扁壶用于随身携带,因而造型设计得体态轻盈,再施以单色釉,有素雅之感。扁壶体现了党项族的生活与习俗,是西夏瓷中的典型器物,犹如辽瓷中的鸡冠壶。

装饰技法以剔刻花为主,是西夏瓷的另一特点,有刻釉、剔刻釉、刻化妆土、剔刻化妆土四种。刻釉是胎体施色釉后,用刻刀在釉上刻出花纹,属阴刻,因所刻纹饰较细,胎釉间色差不强烈,很少单独使用。剔刻釉是在施色釉的胎体上剔掉部分釉面而形成主体纹饰,属阳刻,但细部纹饰和底纹仍需以刻釉技法刻出。刻化妆土是在胎体上施化妆土,阴干后刻出花纹,再罩以透明釉,烧成后因花纹露胎而显浅青色,余呈白色。剔刻化妆土同磁州窑。其他的装饰技法有刻花、点彩、印花、镂孔等。

装饰题材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如宋金时期南北诸窑流行的代表人们希望的婴儿,表示吉祥的幼鹿、游鱼,象征美好幸福的牡丹,使人赏心悦目的莲花等。

剔刻花技法在西夏瓷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体现了西夏瓷的艺术特点。如大扁壶多有精美的剔刻花纹,并以开光构图为多。画画一般有左右对称的开光,内剔刻一朵复瓣牡丹花挺立于中间,四周衬以叶纹。两开光间刻有密集的线纹,来衬托单线的牡丹叶纹。两者又共同作为底纹把开光内的主体纹饰烘托的更为突出。这说明匠师在总体色彩上的块面对比当中,还注意到局部块面色彩强弱的对比。

从剔刻技巧来看,花头和花叶的造型是靠长短曲线的组合,开光轮廓和底纹则赖于娴熟的线刻技巧,两者结合,表现了完善的整体造型,因而画面显碍粗犷简洁,有着素雅质朴的美。

西夏王国制瓷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到中原诸窑系,特别是磁州窑系和定窑系的强烈影响,应视为12世纪中国制瓷业在西北地区崛起的一支;另一方面在器物造型、装饰艺术、装饰题材上也都保存了大量的民族特点。这些都与西夏党项族的社会习俗密不可分,并与它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西夏瓷的艺术风格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西夏王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