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400000071

第71章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与釉里红

元代制瓷手工业在很多方面有创新和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代的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霍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仍在继续生产各自的传统产品,有些窑的生产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如钧窑在此时形成了庞大的窑系,窑场扩大到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的一些地区;元龙泉窑址在浙江省发现两百余处,而且在器形和装饰上又有所创新。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在其统一中国的前一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帝国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在制胎原料上的进步。元以前景德镇基本上是以瓷石一种原料烧制瓷器,瓷石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石英和水云母类矿物,有的含有少量的高岭石或长石,元代景德镇窑则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这样明显地提高了氧化铝的含量、降低了氧化硅的含量,致使瓷器的烧成温度随之提高、烧成范围扩大,减少了器物变形,降低了成本。烧成温度的提高是陶瓷工艺上的巨大进步。其次,元代烧制出一些新的产品,如枢府釉(卵白釉)瓷的出现。枢府釉瓷是元代政府机构枢密院和太禧宗梗院在景德镇定烧的,釉呈失透乳浊状,色白微青,多为印花装饰,并印有“枢府”“太禧”“福录”等字款。卵白釉与青白釉有显着的区别。青白釉为石灰釉,氧化钙含量高达14%;而卵白釉为石灰碱釉,氧化钙含量仅为5%,氧化钾、氧化纳的含量之和则从3%左右提高到5%以上,因而在高温下粘度大,不易流淌,釉厚而柔润。景德镇元代新产品还有红釉瓷、蓝釉瓷、蓝釉描金、蓝釉白花、釉下黑彩、釉上彩瓷等,而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关于中国青花瓷的烧造史,目前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很难作出准确的论述。概言之,早在唐代,巩县窑已用进口钴料作呈色剂,烧造了青花瓷器,但因其产量小,并随着唐三彩的衰落而停止生产。虽然在浙江发现宋代的数块用国产钴料作呈色剂烧制的青花瓷,但数量极少、且无确切的烧造窑址可考,推测可能是民窑的偶然之作。故宋代的青花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大量生产青花瓷应始于元代。

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以胎的洁白细腻为条件,因钴料只有在白胎上发色才能充分体现出明静素雅的艺术魅力。景德镇青白瓷釉色发青,但胎则为洁白,远胜于同时代生产白瓷的其他诸名窑。青花瓷的优点在于所用钴料系天然矿物,云南、浙江、江西等省均有生产,还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料充裕。

钴料发色鲜艳,着色力强,呈色稳定,而且是釉下彩,可使纹饰永不褪色,颇为实用,白地蓝花,极为美观。青花瓷是用毛笔作画装饰器物,远较刻、印装饰技法为优。因笔绘技法在中国源远流长,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移植到瓷器上来,可谓轻车熟路。用笔作画,可随心所欲,取材较广,题材丰富,除各种动、植物及锦地、回纹、浪涛、云肩等辅纹外,历史故事题材也极为盛行,如“蒙恬将军”“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陶渊明爱菊”“尉迟恭单鞭救主”“茂叔爱莲”

等。这些人物故事画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柯栩女口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说明匠师能够把握空间,在布局和绘画技巧上有着扎实的功力。青花瓷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为中国瓷器闻名于世作出了贡献。

生产元青花瓷的窑口主要是景德镇湖田窑,另外云南玉溪窑、建水窑、禄丰窑、凤仪窑、祥云窑、弥度窑以及浙江江山窑。

景德镇烧造青花瓷是从元代前期开始。1975年,在九江市的一座延佑六年(1319年)的纪年墓葬中,出土一件青花塔式盖瓶。瓶为直口圆唇,体瘦长,圈足外撇,肩部四侧有两两对称的狮首和象首,盖为七级塔形,上有葫芦形宝顶。器身有三层纹饰,肩部绘正反如意头纹,腹部绘缠枝牡丹,胫上为莲瓣纹。

1979年在景德镇征集到四件元代文物,两件为红釉俑,一件为青花釉里红浮雕四灵盖罐,另一件为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盖罐口部有青花铭文十二字,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肩部有青花铭文七字,为“刘大使宅凌氏用”。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此“至元戊寅”为后“至元”四年(1338年)。谷仓分上下两层,有歌舞俑十八个。

全器以红釉为主、青自釉次之,楼阁的瓦当用青花描点,正面门两侧对联及背后所书墓志均以釉里红书写。墓志文十二行、一百六十字,内有“……殁于后至元戊寅五月……”证实这四件瓷器为一墓所出的殉葬品。

上述几件青花瓷都施青白釉,青花色泽发灰,纹饰简单、疏朗。这些说明它们与元代晚期较为成熟的“至正”型青花瓷有一定的差距。

“至正”(1341~1368年)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的年号。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一件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的青花云龙象耳瓶。

瓶上绘有缠枝菊、蕉叶、飞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波涛、缠枝牡丹和杂宝变形莲瓣八层图案。五十年代,美国学者波普以此瓶为依据,调查了世界上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博物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萨拉依博物馆和伊朗阿达比勒博物馆,着重对其中的元代青花瓷进行了研究,他把与“至正十一年”铭青花瓶风格相同的青花瓷都认为是元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成熟青花瓷,并称之为“至正型的产品”。

1949年后,在元代居住址、墓葬和窖藏中发现景德镇元青花瓷二十余批、数十件,绝大部分属于“至正型”。其特点是:胎已由宋青白瓷的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因而能烧出颇有气势的大型器来,盘的直径和罐、瓶的高度分别超过四十或六十厘米。釉中因氧化钙从宋青白釉的14.87%减少到8.97%,而氧化钾、氧化钠则相应从3.28%增至5.82%,故釉色白中微泛青,介于青白釉和乳白色的卵白釉之间。青花的呈色剂——氧化钴有进口料即“苏莱马尼”与国产料两种,经对景德镇湖田窑等地出土元青花的理化测试,进口钴料含锰量低,氧化锰与氧化钴之比为0.01~0.06之间;含铁量高,氧化铁与氧化钴之比为2.11~3.02之间。国产的则相反,氧化锰与氧化钴之比为3.74~16.19之间,氧化铁与氧化钴之比为11:1~3.74之间。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料浓处有黑色斑点,并有晕散现象。“至正型”一类大件青花多用进口料。国产钴料所绘青花色泽灰黑,没有黑色斑点,纹饰简单,多用于小件器物。器形有碗、盘、瓶、罐、壶、扁壶、高足杯、高足旦、觚、炉、匝等。“至正型”青花瓷的装饰严谨繁密,层次多可达七八层,最多的为十二层,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气势之磅礴可能只有唐三彩可与之相比。

青花瓷在唐代以后几乎中断数百年,为何又在景德镇突然兴起呢?元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的文化传到西方的同时,中亚、西亚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国。元青花瓷所用的钴料就是从伊朗进口的“苏莱马尼”。而元代晚期向中东大量输出瓷器的品种中,青花瓷又是重要的品种。这已为国外考古资料及前述伊朗和土耳其两博物馆保存大量元青花所证实。因为青花瓷远较中亚、西亚所使用的白釉蓝彩陶器为佳。这说明双方的物质交流是互补的。另一方面是景德镇本身具备了烧制青花的条件,即只有在景德镇生产的白里泛青的细白瓷才是用钴蓝装饰的理想对象。另外,元青花与磁州窑釉下黑彩有许多共同之处。文献记载,南宋初有大批中原人迁往江南,在至元时期(1264~1294年)景德镇人口大增,其中可能有些是磁州窑匠师,他们有生产釉下彩瓷的经验,从而为生产青花瓷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再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其制做工序与青花大体相同,惟呈色剂有别。铜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以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呈绿色、青色和红色,只有在强还原气氛中才能烧制成釉下红彩。因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尤其是色纯正者少,故发掘品和传世品中釉里红较青花要少得多。

发现最早的釉里红器是前述带有“至元戊寅”铭的四灵盖罐和谷仓,以及属于元代中期的韩国沉船中出土的一件景德镇釉里红诗文浅盘。这说明釉里红可能于元代前期在景德镇开始烧造。此外,有河北保定窖藏出土一对青花釉里红盖罐、江西高安窖藏出土四件釉里红器、北京丰台出土一件釉里红玉壶春瓶、江苏吴县收藏1件釉里红龙纹盖罐、上海博物馆收藏1件青白釉釉里红“彭祖烧香”纹玉壶春瓶,以及元大都遗址和景德镇湖田窑址出土的少。量残片。1949年后发现釉里红如此之少,说明它的烧成难度大,窑内气氛稍有变化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元代景德镇匠师尚不能熟练地掌握这种技术。

总之,元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创烧了卵白釉瓷、红釉瓷、蓝釉瓷、蓝釉描金、蓝釉白花等一批新的品种,而且把中国釉下彩瓷的生产推向了全新的阶段。青花瓷以幽雅恬静的白地蓝花令人赏心悦目,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时至今日仍是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釉里红呈色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使人喜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景德镇把釉下彩瓷的生产技艺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从而奠定了他的统治地。位,不久便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为明清两代制瓷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