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音乐园地
16368200000014

第14章 音乐小常识(1)

(一)音乐常识

广东音乐

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是从广东戏曲中的“过场”和民间“小调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乐队由二弦、提琴、横箫(即笛子)、月琴和三弦组成,称为“五架头”,又称“硬弓”。约在1920年后,因受江南丝竹的影响,改用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称“三件头”,又称“软弓”。此后,乐队组合又有了种种发展。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雨打芭蕉》、《旱天雷》、《双声恨》、《赛龙夺锦》、《鸟投林》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传统乐曲。

江南丝竹

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丝竹音乐,以上海地区最具特点,影响最广。著名的传统乐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和《四合如意》八大曲。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演奏效果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江南丝竹丰富的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得到音乐工作者的普遍注重。

福建南曲

亦名“南音”、“南音”或“弦管”。曲调典雅古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它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是有词、有谱、有指法的套曲,如《刘智远》、《王月英》等;“谱”是无词而有指法的器乐演奏谱,最著名的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和《百鸟归巢》;“曲”即散曲,亦称“草曲”。乐队组合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上四管又分“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和以品箫(即笛子)替换洞箫的“品管”两种。下四管又称“十音”,乐器有南嗳(小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四宝、声声(铜铃)和扁鼓等。

潮州弦诗

流行于广东省潮安、汕头的古乐“诗谱”。演奏时常以二弦领奏,以木板击拍,不用锣鼓。乐曲通常是将一首诗谱用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变化,以及“拷拍”和“催”等节奏变化的技法,发展成为一首由慢速而逐层加快的套曲,如《昭君怨》、《柳青娘》、《双狮戏球》等。弦诗乐采用“轻三六”、“轻三重六”、“重三六”和“活五”等调式、调性变化的手段,使旋律色彩丰富多变,富有特色。

(二)一般曲式、体裁

音型是乐曲中一再出现的某种节奏型与乐音运动的形态。通常具有一定的特征,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意境。

例如舒伯特的歌曲《纺车旁的葛莱卿》,其伴奏部分的音型,即描绘纺车回转的情景。

主导动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用的名词,指在大型音乐作品(主要是歌剧)中,用以象征或预示某一特定人物、境界、事件、概念的主题或动机等。每当某一人物再现或某事件将发生时,其主导动机也反复出现,有时其节奏或音程略有变动。其涵义与所谓贯穿音调、固定乐思相仿。

主题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些乐曲往往含有若干主题。

乐段由若干乐句组成、具有完整乐思性质的段落。最常见者有二句式或四句式两种,亦有整乐段一气呵成不易划分句逗者。

二段式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其通常图式为A+B。

三段式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三个段落组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对比性质,第三段带有再现性质。其图式为A+B+A。

复三段式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系三段式曲体的复杂化。其中有一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其图式有A+B(a+b)+A等等。器乐曲中常采用此类曲式写作。

奏鸣曲式在三部曲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曲式。起始于17世纪的意大利序曲和法国序曲。通常作为古典派音乐的奏鸣曲中的主要乐章(第一乐章)的结构。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呈示部之前往往有一慢速引子,再现部之后有结尾。呈示部由第一主题(主调)、经过句、第二主题(多为属调)与结尾等部分组成,两个主题往往有对比;展开部运用呈示部的材料作为主要素材,通过各种手法(如转调等)展开,形成高潮;再现部类似呈示部,但一般两个主题均为主调,以求得调性统一。浪漫派以后的作曲家已不严格遵守上述程式和原则,多为自由的奏鸣曲式了。

变奏曲式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即变奏),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其图式为: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变奏之主题,大都较优美动人。常有用变奏曲式写成的独立乐曲,也有用于奏鸣曲等大型乐曲中(通常用于慢乐章)的,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回旋曲式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18世纪初叶法国古钢琴曲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其图式为:A(基本主题)+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这种曲式适宜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的末乐章常用之,以热烈的气氛结束音乐。在歌曲中也有回旋曲式性质的作品,如冼星海的《到敌人后方去》等。

分节歌用同一曲调的反复配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其中各段歌词在字数、韵律等方面均大体相同,在民歌中尤为常见,如《四季歌》、《蓝花花》等。群众歌曲创作也常以分节歌形式出现,如生茂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等。

副歌在某些分节歌中,往往有一个部分歌词每遍所唱都不同,这歌词相同的部分即为副歌。通常为二段式歌曲中的第二段,与第一段常成节奏、拍子、速度、调性上的对比,并集中概括全曲中心思想。也有第一段为副歌的。如王莘的《歌唱祖国》中自“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起的部分。

引子乐曲主题呈示前的乐句或乐段,借以导引出主题或呈示部分的出现,且有酝酿某种情绪、渲染某一特定场景等作用。

尾声指乐曲的结束部分,用以引伸未尽之意并加强结束感;在大型乐曲中快板乐章的尾声,常带有发展,形成曲终的高潮。

华彩段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插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术。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独具特点的段落。

牧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世俗歌曲。盛行于意大利。14世纪的牧歌由田园风的独唱歌曲演变而成,伴奏部分有一个或两个声部,歌词大多以爱情或自然景物为题材;16世纪的牧歌由一种多声部的复调歌曲“伏罗托拉”演变而成,为无伴奏合唱曲,具有四个或五个声部,其高声部最为突出,在实际演出时往往由一人独唱,其余声部则由乐器奏出,有时甚至各声部均由乐器演奏。此种牧歌常被改成键盘乐曲等。意大利牧歌全盛时期的代表作曲家有玛兰齐渥、拉索等。17世纪后,牧歌渐趋衰竭。

小步舞曲原为法国土风舞,一种三拍子的舞曲。约1650年传入宫廷,逐步变成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17、18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作为一个乐章,也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其结构为三段式曲体,中段常用三个声部写成,故称“三声部中段”,沿习至今。

加伏特一种法国古代民间舞曲。传入宫廷后,被采用于舞剧和歌剧中。后又被作曲家采用,成为器乐组曲中的一个乐章。其特点为:中速,四拍子,中间常插入一段以长音为衬托的风笛舞曲,前后形成对比。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玛祖卡波兰民间的一种男女双人集体舞。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人围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起源于波罗的海沿岸马祖尔人聚居的马索维亚一带。18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各地。其音乐特点为:中速,三拍子,重音变化较多,以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者常见,情绪活泼热烈。作曲家肖邦曾将此体裁加以发展,写了许多著名钢琴独奏曲。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

进行曲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原是舞曲的一种,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十17世纪起,渐渐转入音乐艺术的领域。当时的进行曲形式,多为二部曲式;现代进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现,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对比,用偶数拍子,节奏明确,结构整齐。群众歌曲常用进行曲体裁,如冼星海的《救国军歌》等。

组曲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曲或钢琴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组曲又称“舞乐组曲”,兴起于17与18世纪之间,是采用同一调子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但在速度、节拍等方面互相形成对比,如巴赫的古钢琴组曲。近代组曲又称“情节组曲”,兴起于19世纪,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若干乐曲辑成,有的根据特定标题内容或民族音乐素材写成,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舍达》、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等。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管弦乐曲,又称音诗,属于标题音乐范畴。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创这一体裁。形式上不拘一格,并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常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广泛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另有交响音画、交响童话、交响传奇等体裁,均相似。著名的交响诗有李斯特的《前奏曲》、《塔索》,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海》,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等;我国的交响诗有辛沪光的《嗄达梅林》和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等。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17、18世纪的歌剧序曲分:法国、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分为慢板、快板、慢板三个乐章,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快慢顺序与前者相反,分为快板、慢板、快板三个乐章。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著名的序曲有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韦伯的《自由射手序曲》、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序曲》、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柴科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等。

浪漫曲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18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19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

小夜曲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常为青年人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伯特的歌曲《小夜曲》等。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泼,始于18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如莫扎特的《D大调哈夫纳小夜曲》等。

诙谐曲又称谐谑曲。一种三拍子的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节奏活跃,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十九世纪后,出现钢琴诙谐曲,其篇幅、结构、段落更为庞大而对比强烈,其中著名的有肖邦的四首钢琴诙谐曲等。

赋格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而又严谨的曲体形式,其结构通常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短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其种类除有严格赋格曲外,还有自由赋格曲及小赋格曲等。

创意曲一种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根据某一音乐动机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等。由作曲家巴赫所创用,并作有二声部与三声部《创意曲》各十五首。

卡农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进行。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轮唱曲即卡农曲的一种,用同度卡农手法写成。

练声曲一种无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常包含一定的技术课题,用以巩固并发展演唱技巧。

著名意大利声乐教师孔空等所写的练声曲,流传甚广。有些曲目可在音乐会上演出,如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作品34号)等。

美声唱法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以音色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为其特点,但因忽视词意表达上的细致、深刻,故常表现出追求声音效果、炫技和程式化的倾向。盛行于17、18世纪。代表歌唱家有卡法莱里、法里奈里等。这种演唱风格在此后意大利的声乐艺术中,仍获保留并有所发展,并在全世界有一定影响。

童声Children’svoice(英)男女儿童在未变声以前的嗓音称“童声”。按音色特点还可分为童高音和童低音。

童高音的音域C1——g2或更广;童低音的音域a—e2或更广。

童高音与童低音的音色与女声相似。用G谱号记谱,记谱与实际音高相符。

独唱Solo(英)声乐演唱形式之一。一个人演唱称“独唱”,不论任何声部都可以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

对唱Antiphon(英)声乐演唱形式之一。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重唱Duet(二重唱)声乐演唱形式之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的歌唱者,各按自己声部的曲调,重叠着演唱同一乐曲,称“重唱”。根据声部与人数的不同,还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女声四重唱,男声四重唱等。

齐唱Unison(英)声乐演唱形式之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称“齐唱”。群众歌曲常采用齐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