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16368300000016

第16章 语汇语法规范(1)

注意“缩略语”的规范化

“缩略语”是建国后用得较多的一种表达形式。譬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八个字,缩成“全国人大”,就简洁得多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有九个字,缩成“爱卫会”就好记了不少。由于说、写方便,听、读省力,“缩略语”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必然的。

怎么缩略比较好?一般是必须合乎人们的习惯,不能随心所欲。

“高级干部”可以缩成“高干”,是“约定俗成”;“中级干部”不能缩成“中干”,“基层干部”不能缩成“基干”,“一般干部”不能缩成“一干”,也都是“约定俗成”。同样,“烈士家属”可以缩成“烈属”,“军人家属”可以缩成“军属”;但“农民家属”不能缩成“农属”,“教师家属”不能缩成“教属”。为什么?也只能用“约定俗成”来回答。可见,有些词语可以缩略,是“约定俗成”;有些词语不能缩略,也是“约定俗成”。

什么叫“约定俗成”?它指的是某种名称被社会大众所公认了,所共同使用。也就是说,被“规范化”了。任何个人随意生造缩略语,违反了群众习惯,不合规范,就要闹笑话。生活中这类事例不少。例如“加快速度的问题”被任意缩略为“速题”,“浪费耗损”被缩略为“浪耗”,“巨大构造”被缩略成“巨构”,结果是使人看了不知所云。更严重的是,“人造象牙”被缩略成“人牙”,“心脏病”被缩略成“心病”,“广大干部”被缩略成“广干”(“干”“柑”谐音),在理解上产生了歧义。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某百货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女猪24元,男牛42元。”顾客看了莫名其妙。再一打听,原来说的是“女式猪皮鞋”和“男式牛皮鞋”的价格。如此生造、滥用缩略语,怎能不叫人啼笑皆非?!

还有一件趣事。一位外地旅客在上海街头问路:“请问‘上测所’怎么走?”被问者热情地把他带到一个公共厕所附近,指指前面:“就在那儿。”那人苦笑说:“我问的是‘上海测量研究所’!”请看,这出喜剧不是对乱简缩者的一次绝妙讽刺么?

“笑纳”纳物不纳人

报纸上有一帧照相,题作《笑纳远方客》。这个“笑纳”,使我微微一惊。相隔不多几天,另一家报纸上有一篇短文,说是“请笑纳八方客吧”;这回不再感到些微的吃惊了,但也“笑”不起来。

笑纳,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书面语又常写作哂纳。“纳”在这里表示接受、收取,“笑”即哂笑,略有讥笑的意思。送礼时之所以要用这样的客套话,无非是指所送的只是薄礼,请在讥诮礼轻的情况下收受吧。

诚然,“笑”可作微笑解释,“纳”亦有“结交”这一义项,但“笑纳”有专指,只能指物,不能指人,“人”是不能被“笑纳”的。合成“笑纳”以后,“纳”就不作“结交”解释。

把“笑纳”当作“微笑着结交”使用,未免是一种“想当然”。若要说自己欣喜地与他人结识,前人所用的书面语有:“多承不弃”、“有幸识荆”、“与君相处如坐春风”、“与君交往如饮醇醪”,现代大白话则有“非常高兴认识您”、“见到您很愉快”之类。

如果要表示欣然接待远方或各方来客,可用“笑迎远方客”、“笑迎八方客”之类的话:“迎”不能改成“纳”,若以人作物,岂是诚敬之道?

词性误认种种

报刊上的某些文章,用词有时忽略了辨别词性,把名词当作动词或形容词,把副词当作形容词,等等。这样的语病叫做词性误认。

名词误作动词的例子较多:

①亲戚这层关系就把人千丝万缕地纠葛在一起……(《新民晚报》1993年12月2日)例①中的“纠葛”是名词,不能受“把人”这样的介宾短语的修饰,应改为动词“纠缠”。

名词误作形容词的例子也有:

②他们共调查了16个国家的电视节目,日本的电视节目“可能是最暴力”的。(《每周广播电视》1992年9月26日)③黑色燧石分子结构紧密,像胶木一样坚硬而韧性,不易风化。(《新民晚报》1993年11月16日)例②中的“暴力”是名词,不能受副词“最”的修饰,应在中间加上“宣扬”之类的动词。

例③中的“韧性”也是名词,不能同形容词“坚硬”并列,应在前面加个“有”字。

也有到动词误作名词的例子:

④路两侧还没有用波纹钢制成的防冲护栏,种植了防炫绿化。(《文汇报》1988年10月30日)⑤你这案子不好办,人家也是重伤害,你告,人家还告你哩。(《文摘报》1994年9月4日)例④中的“绿化”是动词,这里不能作“种植”的宾语中心语,应改成“树木”之类的名词。例⑤中的“伤害”也是动词,不能作“是”的宾语中心语,应把“害”字删去(“重伤”是个名词)

⑦战后,许多台胞,一直希望交涉日本收回马克,赔偿损失。(《报刊文摘》1986年6月24日)⑧她不是送他们红包,就是买些礼物,或帮忙他们做一些他们很想做而做不成的事,作为酬报。(《新民晚报》1994年9月27日)例⑦中的“交涉”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日本”这个宾语。“希望”后可改成“跟日本交涉,要求收回马克……”。例⑧中的“帮忙”也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把“帮忙”

改为“帮助”。

用词四倒

提示和提醒

北京市内一些公共汽车上增加了一种新标牌:“民警向您提示:请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作为北京市民,十分感谢民警同志的好意。但是“提示”一词用错了。“提示”是指对方想不到或者没有想到,提出来请对注意。在公共场所保管好钱物,不是没有想到,而是因疏忽而忘记。这里应当应用“提醒”。

详尽和详细

近年来常见人们把“详尽”当“详细”混用,而且前头往往还有“比较”之类表程度的词语。“详尽”表示包括了全体,无一遗漏,比方说某篇文章详尽地列举了有关情况。“详细”

跟“粗略”相对,表示程度,比方说某篇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情况。

精确和准确

有一篇文章说,用汉语拼音注意精确。“精确”一词多用于计算、测量方面。比方说圆周率的表述,3.1416比22/7(=3.1428)精确,或者说用某仪器测量,可精确到万分之一毫米。精确度越高,离事物本来面目越近,但总还有点距离。用汉语拼音注音是指能反映被注字的实际读音,应当用“准确”。“准确”跟对错相关,“精确”与程度相关。

位和名(个)

广播、电视、报刊上常出现“三位歹徒”、“两位罪犯”之类的说法。“位”是一个用于人而含敬意的量词。比如可以说“一位战士”,却不说“一位士兵”,因为说到“战士”时怀有尊敬的意思,说到“士兵”只是客观叙述。最典型的是可以说“一位客人,一位工人”,绝不说“一位人”。“名(个)”用于人是无褒贬色彩的量词,“一名(个)工程师”、“两名(个)歹徒”都可以说。有这样一类情况:几个人去住旅馆,服务员问:“几位?”客人往往承问话随口回答:“三位。”这种情况勉强可以允许,但最好还是回答“三个人”。

用于人的量词

量词多而复杂,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称牛论“头”,称马论“匹”,分工明确,不能说“一匹牛、一头马”。那么称人用什么量词呢?最容易想到的,也就是最常用的有两个:一是“个”,一是“位”。用“个”称人,没有特殊的色彩;用“位”称人,表示敬意。“一个教师”和“一位教师”,差别就在于后者的“位”是个敬辞。“个”与“位”,虽说是最常用的两个量词,却还常常用错。

日前看到某大学的一份“考试简报”,内中有这么几句话:“1.外语系有三位同学在军事课考试中作弊;2.历史系有两位同学在考试中作弊;3.外语系一专科生代替体育系一本科生参加外语四级考试,两个均按作弊论处。”1、2句中,既然是“作弊”的同学,怎么还能用“位”来“表示敬意”呢?按理只能用“个”(或者“名”)。第3句中“一专科生”、“一本科生”不用量词倒是允许的。这是继承了古汉语省略量词的用法,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如“一人一马”、“一针一线”。

量词“位”的误用,在报刊中时有发现。有些文章竟然在罪犯、小偷、贪污受贿者、卖淫嫖娼者的前面,也冠以“位”字,实在不可容忍!《语文学习》杂志和《新民晚报》都曾就过批评文章,这儿不再引用实例了。

除了“个”与“位”,称人还可用量词“名”。上例的“一专科生”、“一本科生”可以说成“一名专科生”“一名本科生”。不过,用“名”有一个条件,就是所称的“人”必须是上了名册的。军队有名册,可以说“一名战士”,学有名册,可以说“一名会员”;而银行不设储户名册,就不能说“一名储户”,商店不设顾客名册,也不能说“一名顾客”。在日常生活中,就更不以称“一名大嫂”、“一名小姐”了。

比较特殊的量词是“条”、“介”、“员”、“号”等。“条”原来只能用于细长的东西,不能用于人,如“一条绳子、二条鱼、三条马路、四条腿”;但是,我们却可以说“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如果把“一百零八条”改换成“一百零八个”、“一百零八位”、“一百零八名”,都不足以表现豪放、剽悍、威武的气派。“介”与“个”在古代读音相近、用法相通。《尚书·秦誓》中的“若有一介臣”和《礼记·大学》中的“若有一介臣”,“介”“个”互通。到了现代,“介”念jiè,“个”念gè,就不能用“介”去代替“个”了。“介”似乎只剩下“一介书生”、“一介武夫”这两种用法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介”字,用于自己,表示谦虚;用于他人,则带有贬义,以“员”称人,只限于武将,如“一员大将”。至于“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里面的“员”,是“成员”的意思,不属于量词。还有一个“号”,用于计数。比如“今天出动一百多号人去割芦苇”。值得注意的是,计数的“数”必须大,不能小。如果是“今天出动三号人去割芦苇”,这个“号”就用错了。

“个、位、名、条、介、员、号”都用来称个体的人,是一个一个计算的。还有两个两个计算的量词,那就是“双”和“对”,例如“一双儿女、两对情侣、三对模范夫妻”。

称群体的人,另有几个量词。人常常是成群结伙的,因而有“一群孩子、一伙学生、一帮小朋友”的说法,“群、伙、帮”的作用大体相同。在“这一班年轻人力气真大,办法真多”

中,量词“班”不仅指群体,而且强调了群体中各个体的共性。在“第一批干部已经到们”

中,量词“批”不仅指群体,而且表明有先后次序,分批行动。在“校门口进来一起人”中,量词“起”兼有“群”和“批”的作用。此外,“股”可以用于成批的人,如“一股土匪、一股敌军”;“队”可以有用于成行列的人,如“一队运动员、一队红领巾”;“拨”可以用于分组的人,如“队伍分成两拨,这一拨向东,那一拨往西”。“撮”原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如“一撮盐、一撮芝麻”,现在借用来指数量极少的坏人,带贬义,如“一小撮坏蛋、一小撮敌人”。

还有两个是根据人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种类的量词。一个叫“种”,一个叫“类”。例如:

“你和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我是这一类的人吗?”离开了群体,就无所谓“种”和“类”。

“渲泄”还是“宣泄”

“一个从不愿将文学当成一项工作,纯粹只为心灵的滋补和渲泄而偶尔动笔的人,写作就更只是一种倾诉的方式。”

“在县城横冲直闯,渲泄得痛快淋漓。”

“当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我们经常小聚,把不能公开的愤懑互相宣泄出来。”

“渲泄”一词经常在报刊出现。其实“渲泄”一词是没有的,应写作“宣泄”才对。宣,发泄、疏通的意思。《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杜预注:“宣犹通也;汾、洮,二水也。”“宣泄”,有两个意思:一是使积水流出来。如:低洼地区由于雨水无法宣泄,往往造成内涝。一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前面三个例句都是要表达这个意思,第一二句的“渲泄”都应改为“宣泄”。同样道理,“渲导”一词也要改为“宣导”。如:“拦河大坝在洪峰中屹立不倒,关键在于泄洪道的渲导。”“渲导”一词,要改为“宣导”。

渲xuàn,画法的一种,郭熙《林泉高致·画诀》:“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

所以有“渲染”一词。但“渲”不能与“泄”、“导”组成词。

“委屈”、“委曲”辨析

“委屈”似乎受到“委曲”的挤轧,有被“取而代之”的样子。谓予不信,请看下列句子:

①……犯了严重错误而又受了委曲……(《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1期)②想想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个人受点委曲算什么。(《文学报》总第759期)这两句中的“委曲”,都应该是“委屈”。“委”有“确”义,“屈”有“亏”义,“委屈”就是确实亏待,不该有的指责、不公正的待遇皆属之,引申为冤枉。“屈”虽也有“弯曲”义(如“屈”指可数),但“委屈”之“屈”非弯曲义(“确实弯曲”不成话)。

“委曲”也成词,却另有其义。“委”在这里作“事物本源及发展“解释,曲是曲折,诸凡道路、河流、曲调、事情的曲折都可以称为“委曲”:道路、河流委曲,言其转折多;曲调、唱腔委曲,喻其婉转;事情委曲,则指其底细原委。“委曲”并无亏待、冤枉的意思,它不能代替“委屈”。

强令“委曲”取代“委屈”,不仅委屈了“委屈”,也委屈了“委曲”。

“考查”与“考察”略辨

“考查”和“考察”这一对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读“kǎochá”,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在运用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谬误。

“考查”与“考察”,从广义上讲都包含检验、评价的意思。但是“考查”指的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成绩、行为、活动等”,注重对事物结果的评价;“考察”指的是“实地详细观察调查”,注重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实际调查后作出的评价。从它们的用途上看也有所不同:“考查”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检查;“考察”多用于对某项事物的调查。

由此可见,“考查”与“考察”各自所针对的对象、内容及使用的范围都是截然不同的,了解了这些差别,运用起来就不会错了。

“溶化”、“融化”与“熔化”“溶化”、“融化”和“熔化”这三个词常见有使用混淆的现象,请看下面例句:

(1)铁在1530℃的情况下即可溶化。

(2)食盐掉在水里像能藏身躲影似的,融化了。

(3)太阳一出,冰雪就像喝了酒一样身体发软,熔化了。

虽然“溶化”、“融化”和“熔化

”都读“rónghuà”,但用法是有区别的。查阅工具书可知:“溶化”一般指的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子均分散在一种液体里。如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变成了红色;糖块放进一杯水中,糖块不见,可整杯水变成了变化只是物质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如冰受热变成水,再受热变成蒸汽。“熔化”指的是固体经过高温变为液体,如铝在高温的熔炉里变为铝水。根据这些分析,前面例句(1)中的“溶化”,应改为“熔化”。(2)中的“融化”应改为“溶化”,(3)中的“熔化”应改为“融化”

值得说明的是“溶化”与“融化”有时用法相通,如“冰雪融化”可以说成“冰雪溶化”,但我们习惯上用“融化”的多,《现代汉语词典》在“溶化”词条下注“见融化”即是佐证。

“空穴来风”与“七月流火”成语“空穴来风”,原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不是”

加“没有”,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然而闲暇读报阅刊,每每见到文章的本意也是说某一消息、信息来而有原、传而有据,可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偏偏要在“空穴来风”之前再加一个“不是”“并非”之类的否定词,使肯定又变成了否定。

无独有偶。成语“七月流火”中的“火”,古人原指天上的一颗星宿,农历七月立秋以后,这颗星便从天空流失。然而每逢酷暑盛夏,总有人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

“人人之间”不同于“人与人之间”有一篇小说的题目叫《人人之间》。显然,作者在这里把“人人”等同于“人与人”了。

“人人”是“人”的重叠形式,它表示的是“大家”或“每一个人”的意思。如:

(1)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2)人人都说普通话。(3)人人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因此,要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意思,不能说成“人人之间”。

再看“之间”这个方位词,它表示“在两端的距离以内”的意思,所以,使用这个词时,在“之间”这个词前面,必须要有明确表示两项的人或事物,这样,在结构上就要求是“名1+名2+之间”或“数量+名+之间”等这样的名词性短语。如:

(4)领导和群众之间要通气。(5)两个学校之间经常保持联系。(6)你我之间没有不能说的话。

例(4)有“领导”“群众”两项,例(5)“两个学校”是两项,例(6)“你”“我”当然也是两项。在不产生歧义的前提下,有时两项之间的“和”可以去掉。如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