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16368300000018

第18章 语汇语法规范(3)

成语是语言中的好材料。汉语成语多为“四字格”,每每包涵着典故、哲言、譬喻、幽默等等,也有不少是语言中的“辞藻”,有助于形容描写,绘声绘色,能给语言、文字增添色泽、气势。寥寥四个字,言简意赅,可代替多少笔墨而表达效果却不止事半功倍。但必须运用得当;所谓“得当”,第一要顾及含义,第二要针对场合。

近时看电视片《杨家将》,最后几集有辽国萧太后下令攻宋的场面。这时,杨六郎私自回朝,三关防守空虚,萧太后得报,抓住战机,即以大元帅身份,庄严而兴奋地发号施令,号召辽邦三军:“倾巢出动,直打三关。”这个“倾巢出动”,就是误用!未深思其为贬义还是赞词。“倾巢”,因只有禽兽才住“巢穴”,才能“倾巢”。决不可用来夸耀自家军队出征的声势。

比如《水浒传》108回:“宋江闻报,与吴用计议道:‘贼兵倾巢而来,要是抵死厮杀,我何策胜之?’”这个“倾巢”是指敌军王庆统率了兵马来战,用对了。而同回:“宋江……欣喜雀跃,同众将拔寨而起。”“拔寨而起”与“倾巢同动”恰恰相对,一是用称已主,一是用指敌方。褒贬两用,必须严格区分。这是“得当”的第一要领——顾及含义。

关于“针对场合”,例子有两个:一是听说郭沫若先生有一次与某国外交官晤面,这位外交官是位“汉学家”,懂汉语。见面后恭敬地致意,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话虽是两句好话,但只是我国旧小说、戏曲中的套语。用于庄严的外交场合,只让郭老暗笑,用得不合适,不对头了。又如二三十年前,一次与外国赛球的广播,某播音解说员在球赛拼搏激烈时,说了一句“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与当时咱们国家提倡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睦友好的精神完全相反,用得极不得体,失了“分寸”。

成语是语言中的瑰宝,但是必须审慎,要从正确、准确的运用中“讨俏”,增加文采。

也谈“凯旋而归”之类

在刊物上常常见到有人指责“凯旋而归”(“凯旋归来”)的说法是多余的“蛇足”,犯了叠床架屋的语病,理由是“旋”即“归”。在1983年在全国电视大学招生语文试卷上还作为一个病句要求考生修改。后来有人撰文提出异议,认为这种说法已经约定俗成,人们都这么说,不妨碍思想的交流,就不应当看作语病。笔者赞同这个观点。确实,说“凯旋而归”要比说“胜利而归”在风格上来得文雅一点,比单说“凯旋”在音节上要协调一点,朗读起来也上口一点。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中册)指出:“我们首先重视语言的规范性,但是也容许语言运用中有一些不同常规的变换形式,特别是这些变换形式不是个人杜撰的,而是经过社会约定俗成的,那就要承认它。否则语言会变得僵化起来。”(见该书74页)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里,把这类例子称为“习惯语”,认为“虽然不合逻辑,但是允许它们通行,不从语法的立场排斥它们。”(见该书179页)只要稍为留意一下,这种所谓有“蛇足”的语言现象屡见不鲜,如“涉及到”(“及”即“到”)、“未解放之前”(“未”字多余)、“出乎意料之外”(“之外”多余)以及成语中的“克敌制胜”(“克”即“战胜”)、“宽宏大量”(“宏”即“度量大”)、“空洞无物”(“空洞”即“无物”)、“停滞不前”(“停滞”好“不前”)等等,都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见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的话是对这类语言现象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论断。

“诸位……们”辨析

目前,笔者参加一次会议,会议伊始,主持人致辞说:“诸位同志们,你们好!诸位来宾们,你们好!”

“诸位……们”的说法,原本文理不通,但时下却很走俏,而且人们也见怪不怪。究其本末,原因是:持此说法的人,没搞清楚“诸”和“们”两字的确切含义和用法。“诸”,是众多许多的意思。“诸位”,便是许多位的意思,是对众人的一种含有敬意的泛称。如:“诸位先生,诸位辛苦了”等,其后不能加“们”。“们”,是加在人称代词或指人、指事物的名词后面表示多数的一个词尾。如:“我们、你们、作家们、战士们、鱼儿们”等。其前面不能加数量词。汉语语法是十分严格科学的,按语法规律的要求,一个名词前面有数量词时,它的后面是不能加“们”的。即然“诸位”意思是许多位,那它所指的人,就必定是两个以上。要是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句套话中的“诸位”,用数量词加以替代,就变成“两位同志们,你们好!许多位来宾们,你们好”了。会议主持人的致辞,如此画蛇添足,实在很不应该。

公文中常见的文言词

“笺”(jiān):单位、机关公用稿线上方往往印有“某某单位用笺”或“某某单位信笺”

字样。“笺”字古指写给尊贵者的信,现在指写信或题辞用的纸。

“缄”(jiān):它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地址或署名之后。“缄”古指绳索。信封上写“缄”字是指封口、闭封的意思。

“兹”(zī):一般介绍信、证明信或公告等公文开头都有一个“兹”字。这个字古作“这个,这里”解,现已成为公文中固定的开篇词,当“现在”解。

“谨”(jǐn):公文中常见到“谨启、谨赠、谨代表”等字样。“谨”在古汉语中是慎重小心的意思。如前两个“谨”,后一个“谨”则当“郑重”解,是在原意“慎重、小心”基础上的引申。

“亟”(jí):在公文中常见到“亟待解决、亟待纠正”等。这里“亟”是急迫的意思。

搭配不当种种

在造句的时候,各种语法结构在语义上都要有正确的搭配关系,关键是要合乎事理。有些文章,在这方面注意不够,容易产生搭配不当的毛病。

并列结构搭配不当的例子:

①《中国》愿尽自己的力量,扶植严肃地对待社会人生,在任何艰苦环境都不放弃诚挚的艺术追求的青年作家和文学作家。(《中国》1986年创刊号)“青年作家和文学作家”是并列结构,后者包括前者,这样并列,事理上讲不通。可以把“青年作家和”五个字删去。如果要突出青年作家,可在“文学作家”后面加上“尤其是青年作家”(“文学作家”后用逗号,句号用在句末)。

偏正结构搭配不当的例子:

②《走向深渊》取材于几年前埃及破获的一个作恶多端的间谍案……(《文汇报》1981年4月14日)从事理上讲,“作恶多端”只能修饰“间谍”,不能修饰“间谍案。”后半句可以删去“作恶多端的”,或者把最后一字“案”改为“所作的案子”。

如果出现量词,量词和名词也可能搭配不当,这也是偏正结构内部的毛病。例如:

③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解放日报》1986年2月12日)“一批”显然不能修饰“队伍”,应把“队伍”改为“人员”。

动宾结构搭配不当的例子:

④为了排演这出新戏,赵志刚放弃了许多高酬金的演出邀请。(《新民晚报》1994年9月4日)“放弃”的应当是“高酬金的演出”,不是“演出邀请。”可以把“邀请”一词删去,或者把“放弃”改为“谢绝”。

⑤“红绿灯”流氓团伙案终于覆灭了。(《新民晚报》1994年9月11日)“流氓团伙案”怎么个“覆灭”法?可以删去“案”字,或者把“覆灭”改为“破获”。

如果谓语中的动词是判断词“是”,主谓搭配不当主要是后面的宾语选用了与主语不配的词语。例如:

⑥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新民晚报》1993年11月14日)第二句的“它”指代“潜泉印泥产品”,“产品”最后怎么是“先进企业”了呢?可以在“轻工业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前加上“该厂是“三个字(把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后补结构搭配不当的例子:

⑦她们如能获奖,自然为一直不被看好的珠影演员扬眉吐气了一把。(《文摘报》1994年9月4日)“扬眉吐气”怎么可以把“一把”来作它的补语呢?应当改“一把”为“一回”。

同位结构也有搭配不当的例子:

⑧家住自忠路的一个回沪知青子女易军,用残忍手段把同住的亲外婆杀死……(《新民晚报》1993年10月17日)“回沪知青子女”和“易军”是同位结构,前者是包括子和女的统称,后者只是一个人,显然不妥。可以把“一个回沪知青子女”删去,易军的身份在前面作出交代。

搭配不当的原因主要有:一、节外生枝,如例⑤的“案”字;二、顾此失彼,如例⑥的宾语是一个并列结构,两个并列成分“顾”了前面的成分,“失”了后面的成分;三、中途易辙,如例③的“一批”本来应该最后与“人员”搭配,因为中间定语过长,方向偏了,错误地与“队伍”搭配了。

经理难当还是总经理难当?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广告,有如一段对话:

子:爸爸,我要当经理!

父:你看你,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的,就是给你个总经理你也当不了啊!还是先吃吃一洲洋参丸,把精神调理好再说吧!

按常理,如果当不了经理,就更当不了总经理,因为总经理比经理责任更大,管辖的范围更宽,但是,这位父亲似乎就没有这么理解。他认为儿子当不了经理,降一点格,当个总经理也不行。当总经理比当经理容易些似的,这是从这位父亲的话推出来的。但实际他不可能这样认为。毛病就在于“就是……也……”的句式用错了。“就是……也……”这对关联词语表示让步转折的关系。儿子提出当经理,如果认为他当不了,退一步,应该说:“就是当个营业员,你也不行啊!”然而,上例却不是“退让”,反而是“进一步”了。这就是违反了常理,也违反了逻辑。

至于说,为推销一种产品而以能不能当经理、总经理来比附,恐怕也是颇为牵强的。

歧义,制造笑料的手段

去年中央电视一台播出的特别节目“汉语风——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赛决赛”中,第一个节目,要求参赛的外国朋友在规定的30秒钟内,用汉语讲一件完整的事,事里要包含同汉语有关的知识。

当轮到一位美国朋友表演时,他拿起话筒,流畅地说:

“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表达力最强的一种语文,但用得不好也最会闹笑话。”开场白之后,他举出例证,“有一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饭。我说,做饭挺麻烦。

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吃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

他的最后几句话引得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可能这位外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是不能同形容词“小”和“大”搭配的,一搭配,“便”字就不再是“简便”、“方便”的意思,变成排尿和拉屎了。

其实,这位外国朋友对汉语是很在行的,他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出歧义,然后用歧义作为修辞手段,违反事理常规,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出引人发笑的材料来表现和证明题旨,难怪观众一边大笑,一边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句话的语病在哪里?

“这几年来,我常常从报刊和画报上看到关于‘面人郎’的报道,和他以及他的作品的照片。”这个句子选自现行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一篇课文《“面人郎”访问记》。笔者认为,若要严格分析起来,这是一个有语病的句子。其“病灶”有二:一,从逻辑的角度来讲,“报刊”与“画刊”是一对含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报刊”所指的范围大,是种概念;“画报”所指的范围是“报刊”的其中一部分,是属概念。前者包含了后者,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据此,句中将“报刊”与“画刊”并列显然不合乎逻辑。二,“报道”后面点了一个逗号,表示读到这里应该停顿一下;而逗号后面却是一个“和”字。这个“和”字把它后面的文字与它前面的文字紧扣在一起,一气贯通,阅读时又不允许停顿。这就造成了句读上的自相矛盾。

为了使教科书的语言规范化,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以后修订课本时,将这个句子更改为:“这几年来,我常常从报刊上看到关于‘面人郎’的报道和他以及他的作品的照片。”

格言·警句·谚语

在语言学习中,人们对格言、警句、谚语三者的界限往往分辨不清,甚至混为一谈。有些词典在注释时也含糊不清,譬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学词典》把“谚语”解释为:“劳动人民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生活经验的各种民间传言,包括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等。”这里,编者把“谚语”与“格言”视为属种关系,显然是不妥的。人们之所以会搞混这三种熟语,笔者认为,原因恐怕有三:形式上,它们都是具有语言精炼、形象生动、音韵和谐的特点;内容上,它们都是对事物或现象本质的揭示,因而都含有丰富深刻的哲理;作用上,它们都有较大的认识、教育、审美意义,能启发人们的智慧,给人以力量和美的享受。

其实,它们是同中有异的,倘细加揣度,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首先,从概念内涵来说,“格”意为“法式”、“标准”。格言即“作为法式、标准的语言”,也就是说,格言所揭示的道理符合人类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程度是显示出人生的真谛和社会道德规范,它多指学习、生活和品德修养方面,因而多人用作座右铭,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警句,“警策语句”的意思,属于修辞范畴。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警策”一词,说明“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就是说,警句应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它重在用精炼的语言透辟地说明一个道理,古人说:“欲望句之警人,先求理之服众。”(李渔《窥词管见》)如“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是鲁迅《革命文学》一文的核心句子;“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韩愈《原道》的中心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的关键句子。这些句子无不穷尽事理,深邃神奇。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一些现成而固定的语句,多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的总结。譬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气象);“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农业生产);“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卫生保健);“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天下乌鸦一般黑”(社会世情)。

其次,从表现手法看,它们交错不一,虽不能截然分开,但三者还是各有侧重的。一般地说,格言侧重于叙述与议论,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都是客观地陈述。警句则多偏重于描写与抒情,如“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路是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等都是用描写兼抒情的手法来表达的。谚语着重于说明,这与它以知识性为主是分不开的,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不解近渴”等。

再次,就作用而言,三者亦各有所长。格言的作用重在教育,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帮助人们在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警句在篇中作为“居要”能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全篇的中心,独立出来则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既可陶冶读者的性情,又可提高读者的语言素养。当然,这种审美价值是以其教育作用为基础的。谚语多为经验总结,科学性或知识性是它的主特征,因而它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掌握各类事物及各种现象的特征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