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16369900000029

第29章 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介绍书目知识(3)

早晨凉爽时将书置于凳上,两面翻过,晒一天。晒过之后,连凳一起移于阴凉通风处,放置一段时间再入柜入箱。现在人们早已不再晒书了,特别是有了空调和吸湿机,能除去空气中过多的水分,这不仅对书籍有利,对衣物的存放也有好处。

书籍不宜久置阳光下,以防纸张变黄变脆。书柜应避开阳光直晒。

藏书要经常通风。空气流通是防霉防虫的关键。书籍摆在架上,不可挤得过紧,不可放的太满。书箱盖和书柜的柜门要经常打开。放书的房间要经常开窗。

看书前应洗手,以免汗渍污染书籍,减少霉菌滋生的条件。

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等省高海拔地区的阳坡草地上生长有一种芸香草,又名“臭草”、“牛不吃”。这种草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置于书橱内有防虫蛀作用。人们已从这种草分离出芸香草油等物质用于防腐剂原料。其残渣可做纸浆原料。芸香草的香气挥发掉之后,防虫蛀作用也就没有了。

现代防虫蛀药物极多。有些化学制品对书籍有损害。可注意选择天然药物制品。

图书摆放时,精装书、平装书可直放,书脊朝外,便于查找。摆放时,如果一层未装满,可放一个书档,以免书松散歪斜,造成书背弯曲,书页卷曲。线装书较轻,不宜直立放。对配有函套的线装书,也是平放较好。开本大的图书不能硬塞入低的书架格内。

书架、书柜中要保持清洁,灰尘不仅污染图书,也容易引起虫蛀和霉烂。受损的图书要及时修补,尤其图书页角的皱折,要随时整平。为了记住看到图书某一页,要使用书签,不要折角。

书刊染有指痕,可用棉花浸上肥皂水擦洗一两遍,然后用吸水纸将水分吸干。

书刊受潮起霉迹,可用浸过明矾水的棉球擦洗,然后用吸水纸把水分吸干。

书林漫步

有趣的“书喻”

“书”重要吗?是的。用正喻,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运用反喻,罗斯福说:“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船只不能打赢海战一样。”西塞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正、反喻一起用,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既然那么重要,无怪乎郭沫若要高喊:“我要往图书馆去挖煤去哟!”

“开卷”就会“有益”吗?非也。用反喻,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霍姆林斯基说:“不好的读物,就像一扇沾满油污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什么也看不清。”那些淫秽的读物,使一些青少年迷失方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是这方面的证明吗?为此,俄罗斯有一句谚语:“好书如挚友,终生不相忘。”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好“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那么怎么读书呢?古人刘向用正喻“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提出了一个“善”字。马克思流亡英国时,到不列颠图书馆博览群书,图书管理员大惑不解。马克思用反喻道:“如果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就不要只在一块草原上去赏花呀!”提出了一个“泛读法”。朱熹用正反喻:“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提出了一个“从容”的要求,如此等等。

名人书斋集趣

书斋是古代文人学士读书著说的居室,书屋的名称,往往能表达主人的性情和志趣。

老学庵: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作者《老学庵诗》自注:“予取师旷老而好学和秉烛夜行”之语,从此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

七焚斋: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张溥的书屋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因他自幼爱好读书,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录,抄完朗读一遍,随即烧掉,接着又抄,抄了又读,读了又烧,这样有时竟达六七次。

聊斋: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书屋为“聊斋”。聊:即闲谈。蒲松龄借别人闲谈讲的故事作为素材,在书屋里加工整理,故取名“聊斋”。

古藤书屋:康熙二十三年,朱彝尊因携带小吏进宫抄书,被人弹劾降级,谪居宣武门外海波寺街,因院内有两株紫藤,朱彝尊就把他的寓所取名“古藤书屋”,在这里从事《日下旧闻》的写作。被谪以后,他并没有消沉,用了两年时间撰写刊印了《日下旧闻》,翻阅了一千六百多种书籍,为北京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地方文献。

绿林书屋: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书屋为“绿林书屋”。“正人君子”诬贬鲁迅先生为“学匪”,鲁迅以此名斋而讥之。

何妨一下楼:现代诗人闻一多的书屋为“何妨一下楼”,因闻一多在云南研究《楚辞》、《诗经》时,常常是旬日不下楼。

犹贤博弈斋:现代散文学家朱自清,把书屋取名为“犹贤博弈斋”,其意是在这里著书立说和创作,还是比赌博下棋要好。

菊香书屋:毛泽东生前在中南海丰泽园将东厢房辟为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菊香书屋”。毛泽东酷爱菊花,“菊香”最能表现这位伟人高洁,无畏之志。毛泽东在这里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重要书籍。

非有斋:抗日战争时期,黄炎培在成都写了一首诗,题为《重做人》。其中第三节说:“困难来,我再生,谁死谁生,愿与顽敌拼,身非我有……早把我身,献给人民,献给国家非我有。”从此,黄炎培便把自己的书屋更名为“非有斋”。

磨剑室:爱国诗人柳亚子,在吴江黎里故居有一书房,名曰:“磨剑室”。这是他早年读书的地方。这书房名,取意于唐朝诗人贾岛的《侠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柳亚子并自称“磨剑室主”。

积微居:语言学家,《词诠》的编撰者杨树达先生的书斋名。取《荀子·大略》“尽水者火,积微者著”的意思命名书斋,表示做学问要从点点滴滴做起,积累多了,方可有所成就。

名人笔记拾趣

唐代诗人白居易,用很多陶罐,把日常所记的分门别类投入罐中。到一定时候倾倒出来,整理成篇,据说,类书《白氏大贴》就是由此写成的。

宋代诗人梅尧臣,每次外出,总要带上一个布袋,灵感一到,随手便将诗句写在纸条上投入布袋之中。一次外出,他与同船客人和唱诗文。人们见他吟句成诗,无不佩服。后又看了他布袋里写满诗句的小纸条,不禁赞叹道:“满腹珠玑,实乃血汗疑成!”

龚自珍是用一个竹簏来贮存自己的诗作,即《竹簏笔记》。1839年,他辞官回故乡杭州,在家逗留一段时间后返回北方,历时8个月,行程9千里。旅途中每有诗作便写下投入竹簏中。

旅途结束后,共得诗315首,取名《已亥杂诗》。

近代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从19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起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现在得以保存的是他从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2月6日(即他逝世前一天)共38年又37天的日记,这套达10册、约800万字的日记,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他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的演变,而且也反映了他作为科学家的为人和治学的勤恳严谨,从而使他获得了“日记科学家”的美誉。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做笔记的方式更为奇特。他到了晚上,如侦探一般,在伦敦街头仔细观察、谛听,然后记下来。这种做夜游笔记的习惯,使他与英国下层社会始终保持着联系。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到处插挂着小纸片,原来每片纸上都是他的笔记,写着各种美妙的词汇、生动的比喻和有用的资料。

观唐代诗人读书

唐代诗人张籍,著有《张司业集》,其作深受白居易推崇;然而就是这位张籍,早年以为吃下杜诗,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像杜甫那样名声显赫的诗圣。有史料记载:“张籍取杜甫一帙,焚取灰烬,副以膏蜜,频饮之,曰:令吾肝肠从此改易。”“吃”书,诚然是“读书的态度”之一种,如此投机取巧法,结果大概只能令“吃”者拉肚子罢了。后来的诗人张籍,决非如此“吃”

成的。这个典故向我们提示了,无论我们如何崇拜某人或某著作,却不可由崇拜而迷信,以至于尚未打开书卷,读书的态度就“歪”了。

唐代著名边塞的诗人高适,在任两浙观察使期间,路过杭州清风岭时,为山景所迷,留宿僧房;是夜赏月归来,诗兴勃发,在墙上题诗一首: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次日高适乘船离开清风岭,发觉钱塘江水是随潮汐涨落的,月落时分江水只剩“半江”了。一个月后,他从台州办完事回杭,重上清风岭,欲将题墙诗中的“一江”改为“半江”;尽管这之前,已有人替他改过来了。但这种求是的精神,便是读书必要的态度。

唐朝诗人李贺,骑一头小驴背一只古锦囊,于天地之间驰骋想象,吸收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的精髓,熔铸词采,每得到一个佳句,便写下投入囊中,回到家里将它整理成诗,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来。读书另一个重要的态度,便是活学活用;正如古人之所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