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节我们了解到,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只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它具有促进和维持两大功能,主要通过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课堂纪律的管理来实现。
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经常会产生干扰教学正常进行的各种行为,课堂学习纪律问题就是最常见的干扰之一。为了持久地维持健康、有序、良好的课堂教学内部环境,必须卓有成效地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这对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课堂学习纪律的概念
一、课堂学习纪律的涵义
课堂学习纪律是指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它通过对学生的外在的规范与约束,可以达到维持良好的课堂学习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作用。当这种行为规范被学生自觉接受或内化以后,学生就能自觉地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达到自律阶段,这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的课堂学习纪律具有如下特征:
1.约束性。课堂学习纪律是维护课堂秩序、调控学生课堂行为所必需的,具有约束性与强制性的特征,因此,它要求所有学生均应共同遵守。
2.标准性。课堂学习纪律本身是一种行为准则、标准,它是衡量学生课堂行为是与非的依据。
3.自律性。虽然说课堂学习纪律是一种外部行为准则和规范,但是它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监督、调控功能的发挥,有待于学生对其内化,逐渐形成自觉的纪律。这样才能达到课堂学习纪律的要求,才能真正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二、课堂学习纪律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课堂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学习纪律是学生课堂行为的标准与依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总要受课堂学习纪律的制约。学生遵守课堂学习纪律的过程,也是学习为社会和教师赞同与容许的社会行为准则的过程。对这些外部课堂行为准则、规范的接受和内化,会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2.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学生在遵守、内化课堂学习纪律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和发展独立性、自信、自立、自我控制、坚持、忍耐等优良的人格品质,是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过程,对学生以后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青少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自控力相对比较差,没有外部的控制与指导,学生容易显得手足无措,情绪不安。而课堂学习纪律使学生的行为有所依循,可避免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降低过度焦虑,从而稳定学生的情绪。
4.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课堂学习纪律最初以强制的力量促使外部行为规范积极内化,促使学生接受道德准则,形成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课堂纪律学习内化的过程使学生在以后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5.调控与监督的功能。课堂学习纪律是学校和老师用以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调控学生学习活动,维持课堂秩序的工具和手段。在学生内化前及内化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主要是通过它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进行调控与监督,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学习纪律的类型
一、按形成原因划分
依据课堂学习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教师促成的纪律一般指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建立课堂秩序,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一般这种纪律适用于低年级,但是即使是中学生有时候也需要教师促成的纪律,一方面他会因为自我指导和监督的加强而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一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教师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指导,希望教师能以咨询或情感支持的形式给予帮助。所以,在课堂学习纪律管理中,教师促成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教师促成的纪律内容包括结构的创设和教师对学生的体贴。结构的创设主要是一些程序性的规定,包括教师的指导、监督(管教)、惩罚、规定限制、奖励、操纵、组织、安排日程、维护标准等等;教师的体贴则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包括扩大同情心和了解、调解、协助、征求和采纳集体成员的意见与得到支持等。这两者在课堂学习纪律管理中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的,在课堂中的相对比例是由学校的心理气氛、班级的具体特点、师生的共同期望、教师的人格和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决定的。目前,在我国整体教育的大环境中,多数教师或教师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过多的结构创设,只是冷冰冰的执行规范与纪律,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体贴,这不利于课堂学习纪律被学生内化而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即不利于外部纪律(他律)向自律的过渡。
集体促成的纪律是由学生集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要求。根据心理学分析得知,学生从入学开始,主要由同辈人组成的集体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儿童从需要依靠成年人来控制和指导当中解放出来时,他也就同时开始了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的察言观色,以便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事、应该如何思考以及应该如何信仰和信仰谁。这一时期,同学往往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与偶像,青少年学生往往以“同学也都这样做”作为从事某一件事的理由,同辈集体的见解、爱好、信奉、憎恶等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正如谢里夫所言:“即使他们爱自己的父母,认为父母是有价值的,但结果仍会降低对父母力量的重视,而过高地评价同龄伙伴力量的价值。”青少年学生之所以遵守集体促成的纪律,首先是因为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同辈人集体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人来行事的体验,从而使其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满足心理的归属感、安全感及自尊的需要。其次是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其成员提供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新参照点,可减少他们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焦虑性和盲目性。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为了不损害集体荣誉或与同学的关系,即使自己有困难,也会自觉地遵守集体的纪律,以获得集体的认同与称赞。同时集体纪律的遵守还依赖于集体舆论和心理气氛的压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和营造健康、良好的集体舆论和心理氛围。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由于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学习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反之则会形成一定的干扰。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为前提的,如若任务为学生所理解,便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机,以遵守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需的课堂学习纪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参与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间接兴趣,明确学习任务的重要性。
自我促成的纪律即自律。相比于其他类型,自我促成的纪律(即自律)是学生纪律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不仅要把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或任务促成的纪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自觉地遵守,还应当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集体的行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更好的集体准则。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集体,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向自律发展,这是主体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根据课堂学习行为划分
依据课堂学习行为的外部监控程度,课堂学习纪律可分为强制性遵守纪律、半强制性遵守纪律、自愿的纪律和自觉遵守纪律四种类型。
强制性遵守纪律指学生不明白纪律的准则、规范的含义,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完全依靠外部控制、监督来遵守纪律。强制性的遵守纪律主要适应于低年级和顽皮的学生,但是教师在实施的时候不仅仅只履行程序与职责,最重要的是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实施,以免引起学生心理的反抗。
半强制性遵守纪律。指学生明白纪律的行为要求,但没有遵守纪律的愿望,需要外部约束与控制。它主要针对自律性差的学生,但是通过锻炼可以逐渐形成更高一级的纪律。
自愿的纪律。指学生明白纪律的行为要求,有遵守纪律的意愿,但由于违规性情境诱因的出现以及自制力差而无法一贯遵守纪律。这种情形主要需要教师的人文指导和学生内心的自我加强,逐渐内化为自觉的遵守纪律的行为。
自觉遵守纪律。学生能深刻理解纪律的行为要求和意义,有强烈的自觉遵守纪律的需要,能够在所有的课堂环境中自觉约束、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达到习惯化和自动化的水平。这是遵守纪律的最高境界,教师可以视为榜样加以表扬,以促进其他形式的纪律向自愿遵守纪律的境界转化。
它们之间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遵守纪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三、依据课堂学习纪律的内化程度划分
根据学习纪律的内化程度,我们可将其分为外部纪律和内部纪律两种类型。
外部纪律即他律,是对老师或其他人所代表的权威的服从,自身并无遵守纪律的内心需要和愿望,需要依靠外部的监督和控制。他律往往需要内化为自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课堂纪律的良好运转。
内部纪律即自律,有自觉主动遵守纪律的需要和愿望,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无需外部监督与控制。自律是课堂纪律的最高阶段,自律是指学生在正确、深入认识纪律含义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把纪律变为个人的内在需要,具有积极的纪律情感,坚强的纪律意志力和良好的纪律习惯,不需要任何强制就能自觉遵守课堂学习纪律,自律是良好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标志。但是,自律是在教育者的监督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过程中既需要强制性的规范,也需要人文性的关怀与引导。学生自律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从经验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强制向自我监督过渡,从对规范的服从向习惯性遵守过渡,从消极被动遵守向积极主动自觉遵守过渡。
学生自律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向自律渐进转化的过程,关于这个过程所要经历的阶段,学者们提出各自的见解。林崇德提出“三阶段论”,第一阶段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是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为。邵瑞珍等提出“四阶段论”,即自我中心阶段、习惯性遵循阶段、非理性的道德阶段和理性的道德阶段。皮连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五阶段论”,2岁前为第一阶段,儿童在作出行为选择时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不受任何准则的约束;2至5岁为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接受行为的外在准则,但尚未将执行准则视为义务,因而缺乏对行为的约束力;6至8岁为第三阶段,儿童的行为绝大多数以服从权威为特征,属于权威的他律阶段;8至12岁为第四阶段,儿童认为准则是同伴间为保证共同利益而约定和接受的社会创造物,具有相互予取的可逆特征,标志着自律的萌芽;12岁以后为第五阶段,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属于自律的最高阶段。
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一般策略
良好的课堂学习纪律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组织和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调控,创设温暖、健康、理解、支持、快乐、有序、接纳性、建设性的课堂内部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一般策略有:
一、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
(一)建立课堂规则的原因及内容
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是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的必要准则与依据,通过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可以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目标,是在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没有合适的课堂规则,就不会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就不可能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
制定课堂规则是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的明确具体的课堂行为的规范和要求,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期望行为,是学生希望自己达到的一个理想的状态。课堂规则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几乎涵盖课堂的所有方面。从适用规则的活动性质来看,主要有出入课堂规则、点名规则、上下课规则、课间规则、值日生规则等内容;从适用规则的项目性质来看,主要有道德方面的规则、秩序方面的规则、人际方面的规则、安全方面的规则和学习方面的规则等内容。
课堂规则是专门为课堂学习生活制定的,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具有规范、指导和约束学生课堂行为的作用,叫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能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因此课堂规则具有维持功能。此外,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接受、内化以后,就会变成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积极、正向、有序的规则,会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从这个意义说,课堂规则对课堂学习和行为具有促进、导向和激励的功能。
(二)建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