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责任心够强吗(名师解惑丛书)
16406800000012

第12章 对家庭负责(1)

关于家庭责任感

在当前的家庭中,一方面家长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家长又对自己唯一的孩子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很容易将子女的生活和读书作为仅有的两个目标,很多孩子在家庭中是要吃就吃、要玩就玩,家长只要求他们读书成绩好。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为家长学的,他们对家庭极缺责任感,如此认识进一步反映到学校乃至社会生活中,造成了对学生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利益的损害。

一、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对一个人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至关重要。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是指学生个人对家庭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家庭责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二、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当前有很多学生,他们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都会有一些“理直气壮”的理由:比如,我买早饭,肚子饿了总要吃的吧;我去上厕所;我不想上课不可以么?他们会在上课吃东西、看报刊杂志、打手机、玩游戏甚至打闹、莫名其妙跑出教室,我们可以将这些理解为没有良好的习惯,但从根本上说,他们缺乏的是一种责任——作为学生的责任,他们很少有人能明确作为一名学生应当有什么责任,极少有人关注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对家庭的未来、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如果有了责任感,他们的一切都会去主动努力,而一旦缺乏了责任,一切就变得那么困难了。

2.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家庭的意义

实际上,这种对孩子责任心培养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学生,还有利于家庭。试想,如果您的子女工作不安定,还不懂得自我发展,因为他们没有责任感,他们还悠然自得地问您要吃要喝,您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曾有那么一个大学生,他父亲卖血供他读书,他却不好好读书,只是花钱谈情说爱,最后被学校退学,由于父亲告诉了别人真相,他竟然指责父亲辱没祖宗。你们可以骂他不孝之子,但你们想过没有,他是不是从小就缺乏了一种责任感?想过没有,如此养了子孙家庭会幸福么?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对社会的意义

当前,不仅家庭,而且整个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有责任的人。现在的社会给予个人更大自由的同时,但也进一步要求人们诚信、敬业,而这一切的根本还是在于责任感的问题。一个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绝不可能无视社会的需要,不讲诚信和敬业。当然社会也会给予他回报。然而,对于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来说,并不是社会能不能成就他的问题了,可能是社会鄙视不鄙视他的问题了,因为对于社会来说,他只是个废人而已。

三、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策略

1.重视内在趋势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事实上您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如您的孩子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家长的责任应当是密切地关注他,扶植他,鼓励他,在尝试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信,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如果那时您忽视了这样一点,那么现在来做也不晚;如果您的孩子想为家庭干一些事情时,你一定要尽量支持他,鼓励他,表扬他,将表扬的重点落实在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上。长此以往,您的孩子至少能为了这个家庭而去好好做人,好好读书的。事实上,这不也正是各位家长所希望的么?

2.要为孩子提供机会

当然,有的情况下孩子的自觉性并不会自己产生,特别是,如果一个孩子已经长期生存在一个不需要其负责任的环境中,那么,要求发现一些他主动愿意责任于家庭的事可能是相当困难的,这时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给予他机会。比如让他一起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别管他做得好不好;比如在家庭开支方面让他出些点子,并同他一起探讨问题;又比如同他一起探讨他的前途对家庭的影响等等。由于你的努力,你的孩子可能会陆续加强身上的责任感,而当这个责任感落实到实处时,他就会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浪费父母的钱财了。

3.给孩子创造机会

有时候,家长不仅是要给孩子创造机会,从教育角度来说,还应当创造机会:你可以创造一些情境,比如让您的子女策划一下家庭旅游或者家庭的年度计划;比如买家电时,特地让孩子去考察一下,帮助确定各类产品的优劣;比如让他给家庭买房(可能现在根本不会去买)制定一个计划等等。孩子完全可能在您的指导下认真地去干这类事情。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做得好,可能做得不好,但至少会让孩子学会责任,这也就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如何共育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一个人一生所在时间最长的就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的知识面和素质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爱,何以爱他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在美国有位11岁的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独木难烧,独子难教。”在当前学校生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形势下,家校携手如何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是学生养成家庭责任感的引导者

教师的头上有许多美丽的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崇拜者、效仿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孩子们几十双眼睛在盯着你,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研究表明,学生大都有尊重崇拜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心和鼓励。“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学艺术修养,学生便能乐意接受“师之道”。因此,教师应该用爱心发掘学生的隐匿心理,诱导其潜在情绪,深化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用爱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老师既有严父的铮铮铁骨,更有慈母的满腹柔肠,进而使他们以同样的感受去爱别人,尊重别人,奉献社会。

教师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主题班会如:“倾诉父母情”、“父母的知心人”、“爱亲人”等教育学生为家庭多做贡献,慢慢体会父母的拳拳之心,逐步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下面是一篇学生的日记:

10月26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妈妈的生日。一大早,我毫不犹豫地打碎了自己的存钱罐,把里面仅有的50元钱全拿了出来,到街上蛋糕房花30元钱定了一个大蛋糕,又去集上买了妈妈喜欢吃的香菇、青菜和爸爸喜欢吃的牛肉、土豆。忙忙碌碌一上午,采购总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