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帝红颜Ⅲ:朕只要你做皇后
1641000000095

第95章

钦差一行临近玉州时,每隔段时间就有汇报,因此刚一入城,玉州知府率领合州上下衙署已在城门恭迎。

周靖特意掀开帘子朝外面看了看,街道两旁店铺仍旧开张,两侧恭迎的百姓穿着合体,与城外那些难民相差甚远。一路来至行辕,没见到半个难民的影子,若非城中气氛显得太过沉寂,空气中还飘散着潮湿的味道,真不像是受灾地。

看来玉州为欢迎钦差,没有少做准备。

越是如此越是蹊跷。在呈报给朝廷的灾情急报上,灾情被述说的很严重,按理说在城中有难民流离才是正常。官府想掩盖的是关于衙门开仓赈粮的事吗?

马车停止,周靖走下来。

玉州知府与众官员就站在一侧,说:“王爷,这座别苑是玉州商会会长诚意无偿捐助,暂作为王爷及钦差卫队的行辕,玉州受灾,他虽是商人,然也是玉州百姓,也想为玉州尽力。”

“哦?”周靖看着眼前宽广雅致的别苑,可以想见商会会长是何等的富有,眼中精光一闪,说:“看来玉州官民同心,何愁赈灾不成功呢。来的路上见城中百姓生活平定,没有难民流离失所,说明高大人治理调配有方。本王奉旨前来赈灾,还望高大人多多指教。”

“不敢不敢,王爷言重了!”高杰诚惶诚恐,连连低头:“王爷一路车马劳顿,下官与玉州同僚及商家大户为恭迎钦差一行,特地在鸳鸯楼定了酒菜,为王爷接风洗尘。”

周靖略一沉思,道:“那就先谢过高大人了。”

“应该的!应该的!”高杰笑的满脸奉承,觉得传言未必真实,传说中的冷面四王爷也并非那么不易亲近。

周靖与黄海对视一眼,进入别苑。

“恭送钦差大人!”

周靖进入别苑,下人将他引到一座院落。

迎面就是一池荷塘,荷叶碧绿,花朵娇嫩。院墙边是簇簇枝叶茂密的青竹,各色精致花草点缀,通过池上石板桥,对面就是两间正房,两侧分别配有厢房。左边一溜儿是较矮的两间房屋,同样收拾整齐。

建筑和景致都带着南方的温婉清新,美丽又自然。

置身在这样的地方,何曾想到外面的人生死煎熬。

周靖吩咐随身的两名侍卫住在左厢房,将十名御前侍卫安置于左面的较矮的房屋内。剩下的一间正房留给周桓。此外两名监察使大人住在隔壁院中,卫队也分别安置,由卫队长统一分配。

晚间,周靖坐轿来到鸳鸯楼。

玉州城内很安静,街面上少有行人走动。鸳鸯楼是城中最享负盛名的酒楼,今晚已被包下,内外驻守的皆是府兵。

周靖一下轿,以知府高杰为首的官员,另一列是玉州大商户,一齐恭迎。周靖注意到站在商户最前端的人,根据惯例,应声商会会长,捐助别苑的人。年纪不过三十五六,品貌斯文,眼中有着商人独有的精明锐利。

此前他已经打听过,这人名叫李耀。李家世代经商,做的是粮食木材药草等生意,拥有大片田产及山林开采权。此次水涝,李家田产虽未全部受灾,却也十分影响,然而李家却泰然自若,还肯捐出别苑,所图之意十分明显。

来至的路上随意看了看,大街上李家的米面铺仍旧灯火明亮。

“王爷,请!”

整个酒楼上下皆是酒席,周靖被迎往二楼,落座在一张大圆梨花桌主位。监察使黄海坐在左侧,知府高杰陪坐在右侧,同桌的还有两位大人,商户代表两人,分别是正副会长。

高杰起身亲自斟酒:“王爷,您一路辛苦,下官代表玉州衙署以及玉州所有百姓敬您一杯。”

所有人也都起身:“王爷一路辛苦!”

“谢诸位。”周靖举杯与众人示意,一饮而尽。而后,他执壶斟酒,举向众人:“本王此次奉命前来赈灾,还要劳在座诸位鼎力相助,这杯酒,本王敬诸位。希望日后与诸位同心协力,使赈灾之事顺利完成。”

“王爷言重,谨遵均令,随时候命。”

周靖又执杯,举向李耀:“李大公子虽是商贾,却关心朝事,心系民生,令人敬仰。本王敬你一杯。”

李耀双手捧杯,谦谨道:“王爷言重,草民惭愧。”

“李大公子谦虚,我对大公子也十分敬仰,这次赈灾之事,还希望能得李大公子相助。”周靖言语诚恳,直视李耀。

李耀神思微顿,竟觉得对方的话是圈套,可又无法不往里跳:“王爷言重,草民也是玉州人氏,理当为玉州出力。王爷若有需要,尽管差遣。”

周靖眼神轻动,达成目的,当即就说:“李大公子果真爽快。目前赈灾的当务之急是粮食,必须保证受灾百姓口中有食,然而,目前朝廷粮食未到,粮食的解决可说迫在眉睫。本王听说李家经营米面生意,如今铺内库存丰足,可否请李大公子暂将米面粮食借与本王,待朝廷赈灾粮运到,原数奉还。”

李耀微微一愣,没有想到在这场接风宴上会听到这样的话。然而他很快收整异色,回道:“王爷关心百姓民生,心系赈灾,是玉州之福。实不相瞒,此次大水,草民也遭祸极深,若非如此,米粮定当无偿捐赠。王爷想借米粮,草民应感荣幸,只是……铺中米粮已存数不多,恐怕是杯水车薪。”

周靖心中冷笑,岂不知他想推脱之意:“李大公子不用如此,有多少借多少,对整个玉州或许是杯水车薪,然而却能救部分百姓于生死。救灾如救火,事不宜迟,既然李大公子同意,那本王即刻下令,马上征粮,连夜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