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笑着回答:“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以大鹏自比,志在万里;将群儒比做群鸟,胸无大志。接下去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指出人染沉疴,当用和药、糜粥,而不可用猛药厚味,说明刘备取胜尚需时日。又进一步用事实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此段诸葛亮以充分的事实为论据,对“自比管仲乐毅”之说予以论证,在凿凿事实面前,张昭的非难不攻自破。诸葛亮将刘备的暂时之败归于三个原因:一是刘备仁义,不忍夺同宗基业,不忍舍弃赴义之民,甘与同败;二是刘琮孱弱,听信妄言,暗自投降;三是刘备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之后引用汉高祖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作比较,说明刘备失利是暂时的,而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必然的。进而归纳出汉高祖的最终胜利靠的是韩信之良谋,突出自己在刘备兴复汉室大业中的重要作用。此段回答张昭“刘备得先生反不如初”之问,水来土掩,滴水不漏。以上皆为防守之举。
接着诸葛亮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指东吴群儒:“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步骘指出诸葛亮欲效张仪、苏秦的游说之举,诸葛亮却淡化张仪、苏秦二人的辩士身份,而突出其豪杰的本色,强调二人“皆有匡扶人国之谋”,点出儒者们无勇无谋,只知巧言论辩,实则贪生怕死的本质。
诸葛亮避开某些辩士为一已之利而游说的目的,在突出其“匡扶人国”大志的同时,也为自己表白,我为匡扶人国而来,你们却为葬送人国而辩,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陆绩以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出身无可稽考相诘,“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轻蔑地一笑,“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诸葛亮此处提及此事,表面看来似为闲笔,实则颇有深意。怀橘之事本为尽心事孝之典范,然而毕竟是小儿所为,怀橘小儿之论必是小儿之见,自然“不足与高士共语”。
由于张昭是东吴重臣、第一谋士,诸葛亮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娓娓道来,严密防守之后大举进攻,使张昭无一言可对。对张昭的反驳洋洋洒洒、周密细致、丝丝入扣,而对以下诸儒则多以简洁明快的对答迅速结束战斗,不与其过多纠缠。
在整个过程中,诸葛亮的论辩艺术发挥得酣畅淋漓,他面对群儒潮水般涌来的诘难,沉着应战,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以韩信之谋,扬雄之死来作为论据帮助申明观点。对步骘的“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之论弃之不理,而从苏、张二人豪杰本色入手,转守为攻。对薛综则厉声责问:“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诸葛亮抓住儒者鼓吹忠孝为本的特点,以“君父”两个正大堂皇的字眼驳倒薛综,实在是击到了对手的致命之处,薛综自然“满面羞惭”。对陆绩,诸葛亮以不温不火的语调反唇相讥,指出其以出身论英雄的荒诞不经,使陆绩语塞。
而对严的“治何经典”之问,诸葛亮只以三句话回应,首先认为“寻章摘句”者为“世之腐儒”,并不能“兴邦立事”;进而举例,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皆有匡扶宇宙之才”,而并未死钻书本;最后总括为“舞文弄墨”只是书生所为。短短数语,有理有据,在一连串的古圣今贤的列举中反衬出书生的无用,从而使以治经典为荣的严低头丧气。
详略的不同、论辩方法的不同显示出诸葛亮的机动灵活。详答老辣者,略对浅薄者,挥挥洒洒、左右逢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着实令人叹服。
综观舌战群儒的整个过程,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应答、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江东群儒无言以对。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其娴熟的论辩技巧令人折服,堪称经典。
以身作则的表率
诸葛亮治蜀是刑法和德化并用。他能够以身作则。他的高风亮节同他的能力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诸葛亮工作勤谨,如《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又《三国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载诸葛亮主簿杨称诸葛亮“自校簿书,流汗竟日”。诸葛亮处理政务这样勤谨细致,一则可以使部属不易作弊和玩忽职守;二则可以了解下情,及时准确地处理政务。
第二,持身廉洁,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言:“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第三,处事公正,《三国志·张裔传》:“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又《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亮与兄瑾书曰:‘乔(瑾次子,出继于亮)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
第四,不受谄谀,如《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第五,虚心纳谏,如《三国志·董和传》载:“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的这些品行,无疑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好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他对蜀汉的治理。
对蜀汉的成功治理
诸葛亮治理蜀汉,首先是从建立法制开始的。在刘璋统治益州时期,地方豪强肆意妄为,使得国家政令无法实行下去。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厉行法规,赏罚分明,不久就改变了刘璋统治时期政治腐败的局面,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为了恢复国力,进一步安定人民生活,诸葛亮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实行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的方针政策,使得蜀汉的经济力量得到很大增强。他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建设,对原有的水利工程加强保护及利用,以求减少旱涝所造成的损失。为了保护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诸葛亮设立了堰官,并派一千二百名士兵对都江堰进行保护。
诸葛亮实行“务农值谷,闭关休民”等一系列措施,他劝告人民要丰歉互补,做到“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富国安家”(《诸葛亮集·文集·治人》)的目的。
治下的蜀汉民殷国富,甚至到诸葛亮死后,蜀汉破亡之时,朝廷粮仓里仍存粮四十万斛。诸葛亮对官吏要求严格,他任人唯贤,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到各级机关中任职。诸葛亮任命蒋琬为东曹掾,费、董允为黄门侍郎,王连为屯骑校尉并兼任丞相长史,拜陈震为尚书;并任命当时有声望的名流大儒为各类官官。
而对于那些贪污不法之徒则毫不留情地进行罢免和惩办,以树立廉洁公正的风气。诸葛亮自己则做出表率,以影响周围的人。
诸葛亮生活非常节俭,他曾在给刘禅的奏疏中说过他自己在成都有八百棵桑树、十五顷田地,从中生产的东西足够其家人的生活之用,他自己的一切费用,都是由官府供给,因此,不需要别的产业。诸葛亮责任感极强,做丞相的时候,不管什么时间,都是亲自批阅公文,十分认真仔细,即使劳累,也不肯轻易休息。他勤恳认真的做法,给蜀汉官员树立了榜样。
诸葛亮因为任重事繁,担心有关军国大计的措施不能保证全部正确。因此,他再三鼓励左右及部下随时指正自己的错误,他曾说:“要管理好国家,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的部下参事董和,有一次因为对诸葛亮处理事情不满意,先后与诸葛亮争论了十次,诸葛亮不但没有责备董和,反而加以表扬。诸葛亮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与他这种谦逊踏实的品格是密切相关的。
联吴伐魏是诸葛亮的一贯政策,在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就考虑如何打破吴蜀之间的僵局,重新修好,这样才能解除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平定南中。为此,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孙吴。
双方经过谈判,孙权断绝了同曹魏的关系,重新和蜀汉结成联盟。此后,吴蜀双方使臣往来不断,蜀汉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民族关系上,诸葛亮虽然是以武力平定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但是他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主。公元225年春,在作了充分准备后,诸葛亮兵分三路,向南中展开进攻。出兵不久,南中地区叛乱首领雍被部下杀死,随后,孟获成了南中地区的首领。于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七次将他活捉,又七次将他释放,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降蜀汉。这样,南中各地少数民族完全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