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6414200000017

第17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2)

当一个人认知发生失调状态后,想要解除矛盾的心情十分迫切,这时可以根据各人具体条件,改变认知因素失调的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使双方趋于协调。例如,一些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文明礼貌,不遵守社会公德:大家排队他们偏要“加塞儿”;别人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他们却高声说话和嬉笑打闹;与人交谈时出口不逊、用语肮脏;寝室生活中不拘小节、不打扫卫生。这一类品德不良的学生,他们往往并不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甚至还振振有辞道:“这只不过是区区小事,与违法乱纪相去甚远,何必如此介意。”对于这些学生的问题,可以采取认知失调法实施矫正。教师必须严正指出,“小节无害论”是绝对错误的。不遵守公共道德,从表面上看事情确实很小,甚至很细微琐碎。可是,在道德领域里,善就是善,恶就是恶,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界限分明,它不会因小而改变性质。何况,在不讲社会公德与违法乱纪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道德生活实践中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变坏,是先从小事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不注意细小的恶行,就会积恶为患,铸成终身大错。指出这些学生认知的错误,目的在于激起这些学生的认知失调,失调程度越厉害就越能促使他们设法解除失调状况。具体措施,就是坚决戒除不文明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习惯,做文明礼貌的好少年。

(三)运用意志锻炼法实施矫正

矫正品行不良学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改变旧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新的优良的品行习惯。学生在由坏习惯向好习惯的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旧病复发”的情况,这是由于他们本身意志薄弱,不能抵制外部不良诱因而引起的。

意志品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觉性。即指人在行动中经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正确的目的。第二,果断性。即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第三,坚韧性。指人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品质。第四,自制力。自制力产生于个体对内心障碍的克服过程,是一种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因此,要使品行不良学生转化为品行优良学生,必须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抵制外部不良影响,锻炼与外界不良诱因决裂乃至斗争的意志力,即培养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品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与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其与诱因斗争和决裂的意志力,巩固新的道德行为习惯。例如,让曾犯过破坏公共财物错误的学生去管理班级财物;让曾违反过校规校纪的学生去维持班级秩序;让犯有偷窃错误的学生经手班级经费收支等。这种考验,可以使品行不良学生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产生一种尊严感,使新的高尚动机战胜旧的不良动机,达到锻炼和增强意志力的目的。此外,也可以运用心理自我暗示的方法,坚决克制不良品行的重犯。如,当有某些事情惹人生气以致习惯性地想拔拳揍人时,立刻在心中暗示自己:“要冷静,不要生气,生这个气值得吗?万一伤了人,还得赔医药费。”对于那些易怒的学生,可以在小纸条上写下一些制怒的话语,随身放在衣袋里,平时经常取出来默念几遍,达到强化的目的,以免重犯。

(三)运用行为训练法实施矫正

行为训练是道德实践(练习)的一种方式,教育者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养成符合社会公德和学校常规秩序的行为。对于那些行为不良程度较重的学生,可以采取行为疗法实施行为矫正。行为的矫正治疗是当今世界上比较风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它借助仪器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生物反馈,调节患者的行为反应,以减轻或消除病患。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一些行为矫正方法。

第一,防范协约。这是以书面形式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实施和监督关系的一种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协约的目的在于对行为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加以控制。协约的具体条文是根据不良行为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教育要求来拟订的。对不良行为者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有关时间、地点、条件等都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定,对教育者的监督、管理作用也有清楚的说明。协约的制定和实施是要提高行为者的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性,调动其自控力,以此来矫正其不良的行为。

第二,表征性奖励。这一方法是编制一套表征性奖励系统来对行为者在矫正了不良行为或作出了良好的行为反应后予以肯定和奖励。奖励的表征可以是各种筹码,也可以是各种颜色的粘贴纸卡等。品行不良的很多问题,是由于个体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延时强化,只顾为自己追求即时的满足所造成的。表征性奖励系统的使用可以使个体从追求即时强化过渡到适应延时强化,因为在表征性奖励系统中行为者既可由于行为表现良好而马上获得表征性奖励,又需要稍有耐心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兑现成强化刺激物。

第三,强化暂停。这种方法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对个体暂时不予强化,或把个体暂时与特定的强化环境相隔离,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频率。心理学认为,不良行为是学习(尤其是强化影响)的结果,因此,控制强化及强化物情境就能矫正不良的行为。在执行强化暂停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某种言语的、或非言语的信号,即及时暗示行为者终止不良行为。那种仅仅让个体去体验暂停的滋味,并不是使用强化暂停的真正目的。

第四,过矫正。这种方法就是要求不良行为者消除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使原来状况得以恢复,并有所改善,继而还要做一定程度的练习。过矫正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恢复行为环境的原来状况,并使之比原来更好;二是坚持一定时间的练习,即操练与原来不良行为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行为。第一部分带有惩罚性质。对于第二部分的行为,若做得好,就应给予及时的奖励强化。学生说脏话、随便起绰号、乱扔杂物、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都可使用过矫正的方法来矫正。

(四)抓住转化契机实施矫正

一般说来,品行不良的差生往往意志薄弱,积重难返,但从每个人来说,也不一定事事差、时时差,教育者只要抓住有利时机或醒悟的起点,是可以成为差生转变的契机的。要寻找转化的契机,就必须探索并掌握转化契机形成的规律。转化契机的出现,取决于一定的矛盾运动。也就是说,当学生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从而引起内心剧烈的矛盾运动时,容易出现转化的契机。一般来说,对于品行不良的差生有以下两种转化契机:

第一,长期遭歧视,突然得到某种温暖,容易出现转化的契机。如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长期作为差生受到老师挖苦、同学轻蔑、邻居讥讽,在这种冷遇下,她感到生活毫无意义,于是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由于自杀未遂,更遭某些人的讥笑。此时,她的班主任感到无比的内疚和自责,于是,邀了六位老师,每个人买一些东西去看她。原来看热闹的人受到影响,也买了很多东西来看她,把她的床头堆得像小山似的。这个性格倔强、从不流泪的女孩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一声哭,把她内心剧烈的矛盾运动反映了出来,激起了她感情的波涛,也激起了她对新生活的向往。班主任老师及时抓住这个转化契机,趁热打铁做工作,鼓励她扬起生活的风帆。以后,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成了一名好学生。

第二,长期养成坏习惯,偶尔受到某种启示,容易出现转化契机。如有一个学生原是一个“脏话大师”,一次学校排演一个活报剧,他扮演一个语言美的孩子。演出那天,听说“脏话大师”敢演“文明少年”,同学们都感兴趣,这个学生的父母也特意来观看。他绘声绘色的表演,受到大家的赞扬,人们都说:“××今天真逗人喜欢,把一个文明少年的形象演得很成功,要是他平时能像在今天舞台上这样就好了!”第二天,班主任发现他托着腮帮,若有所思,便问他在想什么?他懵然问老师:“我原先不逗人喜欢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人们的评价引起了他的思考,他第一次对自己过去以丑为美的观念发生了怀疑,伴随着这种思考,转化的契机也就到来了。一个学期以后,全班一致选他为“文明礼貌模范少年”。

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

一、规范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规范行为,是指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社会身份,应用已“内化”在脑中的社会规范指导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关系的“外化”行为。规范行为的突出特点是:

一是社会客观需要与个体内心需要融合的导向性。

二是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结合的一致性。

三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结合的约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