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教室具有浓郁英语气息的氛围。选择图片、字母卡、字卡、句卡、挂图、有趣的照片或实物玩具、动物玩偶等教学用具布置教室,并在教室里时时播放学生所熟悉的英语歌曲,让学生在Engligh的世界中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快乐地进行语言学习。
2.教学重视每堂课的开头。亲切感是探究环境所需,如师生见面,应即兴“寒暄”:“It’snicetoseeyouagain./It’safinedaytoday,isn’tit?/Howareyoutoday?”努力巧妙地引起课堂话题,如星期一上课教师可以用:“Didyouhaveagoodgimeyesterday?Whatdidyoudoonyourweek-end?”
与交际主题有关的人、物,应尽可能提供事物、图像。还可以举办一些小活动,如在投影仪上显示几个抽象的图形提问学生:“What’sthisinEnglish?”学生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杯子、一艘宇宙飞船等;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幅地图、一扇窗户、一个外星人等。猜想是探究的环节,请想的表达是语言学习中的探究实施。况且诸如此类的游戏学生很喜欢玩,可以常玩常新。
(二)蕴含交际所需的条件
1.使交际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语言交流是在交流各方存在信息差的状态下成立的,教学状态下,教师可制造信息差以使交流继续。
2.营造交际需要“社会意境”,包括哪些人、在哪里、什么时候、有什么交际意图等。在课堂上这样的情境是由师生共同“导演”的。它可以设置成在国外的某些场合里,也可以设置在国内,进行符合我国国情和习惯的交际。
3.交际语言对某一场合来说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并具有不能预见的性质。因此背诵出来的对话不能构成交际,课堂上的交际活动要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并力求营造一些学生并不甚了解的事物和环境,如此来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要求。
4.在交际过程中逐步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在传统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如在模拟打电话时了解英美人接打电话时的习惯用语“Hello,Thisis…”先报出自己的姓名(单位)或电话号码等。能够准确用语言交际是语言学习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也是探究结果的外现。而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的丰富的信息内涵是准确使用语言的基础。
(三)建立课堂适应交际的常规
如站立交谈。英语课堂对话要求学生站起来,甚至走出座位面对面交流。又如,教师不必有错必纠。对于那些口误或小错误,学生会逐渐随自己英语熟练程度的提高加以改正,教师没有必要每每纠正;对于那些典型的、可能发生长久影响的错误要挑出来单独训练,并让学生主动探究明白。
(四)师生共同策划研究性学习活动
如学习课文Happy birth day to you一课时,教师问学生:“When’s your birth day?”经过调查,班里有4名学生的生日在当日或当月,于是教师说:“Now 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them.”让学生策划祝贺生日的详试party。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好的birthday present,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及各种有趣的玩具和食品,分组为这4名学生过生日,他们向过生日的学生赠送礼物,共同分享生日蛋糕,点燃生日蜡烛,围着蜡烛唱生日歌。教师用录音机把学生活动时所说的英语录下来,以留作成长记录和将来美好的回忆。以此亦可锻炼学生项目学习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现代学习方式的培养必须从幼儿、小学抓起,其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虽然其思维水平不高,但小学生逐步培养起来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所构成的学习方式,对他们的当前学习、后续学习、终身学习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
(1)教师讲授多,学生各种感官活动少;
(2)教师展示材料、结论多,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探究结论少;(3)教师统一示范、统一答案多,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少;(4)全班统一活动多,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少;(5)书面作业多,操作实践性作业少。
这“五多五少”表明,学生学习方式存在过于强调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积极的方面没有充分体现,甚至被削弱或被侵蚀。“五多五少”还表明,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机械记忆,理解、探究中的理性思维发展不足。所以新课程强调从小学起就要十分重视建立现代学习方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最具典型性的现代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能否发挥主体性,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征。传统教学中没有很好体现这一特征,其重要的原因是师生关系错位。由于长期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教师成为不容争辩的课堂教学的“指挥中心”,教师讲授,学生聆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板书,学生抄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下来,教师拥有了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地位,只能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首先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指挥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激励、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就学习方式而言,学生的主体性应表现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就教师而言,不能误解为“如释重负”、“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新的学习方式更需要精心设计、构思教学,要求教师更富有教学艺术和理论修养。多年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为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进行了大量探索,可以供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借鉴。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我国北宋学者程颐也认为:“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兴趣盎然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设计了以下片断: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请一名歌唱得好的同学为大家唱一首歌好吗?
生:好!
师:请每一组的组长和老师当评委,给这位唱歌的同学打分。(请一位同学唱歌,五名评委打分,营造轻松气氛)师:评委亮分。
师:同学们看,五名评委分数一致吗?按谁的意思办?(设疑)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对,不能凭哪一个评委说了算。
生1:那么如何定分呢?
生2:我看过电视里评分,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生疑)师:对!只有通过计算得出的分数才是最公正的,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求平均数应用题”。(把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到学习主题上来)通过创设一个现实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兴趣,怀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入新课学习。
需要和责任感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是自身生活、成长、发展的需要,学好数学是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期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没有抽象地强调此项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春游、冬游的时候,我们曾经去过很多公园。但是,有一个公园你们没有去过,它就是迷宫公园(出示迷宫公园大门情境图,门口有门票价钱表)。今天我们的数学之旅就从这里开始。(引导学生看迷宫公园示意图,激发兴趣;再着重观察门票价钱表)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看了图和表后,你能提出你想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我想弄清门票价钱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规律。
生2:门票价钱都是9的乘积,能不能从这张门票价钱表中找到9的乘法口诀呢?
这一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9的乘法口诀”是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精心组织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新知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能自主建构新知。教师不应讲得太多,甚至越俎代庖,但必须精心组织、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在上述“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这样做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师:要研究解决9的乘法口诀,就先观察分析门票价钱表。下面分小组讨论,每一位同学都动脑、动口、动手,把门票价钱表填写出来。
(几分钟后,各组都先后讨论填表完毕。教师收表,投影显示:)门票(张)123456789
价钱(元)91827364554637281
师:各组填出的数值都相同,都填对了,下面请你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一张门票的价钱9元、2张门票是2个9元,用加法计算是9+9=18,用乘法计算是9×2=18;3张门票的价钱是3个9元,用加法计算是:9+9+9=27,用乘法计算是9×3=27。
生2:4张门票的价钱是4个9元,用加法计算是9+9+9+9=36,用乘法计算是9×4=36,……9张门票的价钱是9个9元,用加法计算9个9相加得81,用乘法计算是9×9=81。
师:1个9是9,2个9是18,……个9是81,怎样来记住这些结果呢?
生:用编口诀的方法来记住这些结果。
师:请大家一齐编9的乘法口诀,编好的汇报。(学生汇报,教师订正,把乘法口诀表填完整)请同桌试背口诀,并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9的乘法口诀是由教师“教”给学生的。在这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的。学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加法的意义(几张门票的价钱就是几个9元)→加法计算(几个9相加)→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计算(9乘以几)→乘法口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激活了学生已有知识,探究未知世界,随着乘法口诀表编成,完成了知识建构过程。学生自己弄清了9的乘法口诀的由来和算理,知识就掌握得十分牢靠。
(三)引导学生反思回顾,对学习过程实现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观察、反思、评价。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显性的学习结果和隐性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2)要对自己解答问题的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价;(3)可在教和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反思和评价。
这样做,才能实现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学习方法进行较全面的自我反馈、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对阶段性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检查、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