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16417600000017

第17章 课堂提问艺术(1)

启发学生提问的艺术

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在与中学生的一次谈话中说:“最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否则将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更为重要。

光是由教师提问,学生总难以摆脱被动学习的地位,所以,有人认为,如果课堂上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决非易事,这需要教师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

首先是激“问”之前,要给学生深入思考教材的时间。一次,一位老师应邀到外地某中学上《故乡》一课,行前,先写信要求学生熟悉一下课文,思前顾后,提出些问题。可是学生却说读懂了,一个问题也没提出。老师到达后,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再给时间学生读课文、想问题,结果,全班同学提出了300多个问题。

自然,也会有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课堂上仍然寂静无“问”。其实,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已如一道闸门挡着洪水,一旦教师用巧妙的方式开启了这道闸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喷涌而出。

怎样才能打开“闸门”,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下面几节将谈一谈具体方法。

一、投石激浪巧提问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善于用调动情感的手法,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运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去触发学生思想感情的诱因,使之能与作者、作品的思想感情合拍,产生共鸣,以达到“融美于心灵”的地步。古人常讲:“感人之心,莫先乎情”。用调动情感的提问方法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最佳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精思置疑示范引路。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摸到精思置疑的路子,这就是投石激浪。这块“石”就是老师精心设计好的提问范例,这个“浪”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好学精神。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掌握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认知结构变量的可辨别性。即新概念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的分化程度。若学生学习新概念与他们认知结构的原有相关结构没有精确分化,学生便不能牢固地掌握新概念。因此,为了使新旧概念分化,教师必须采用示范引路对比设问。如在教完“整除”和“除尽”这两个极为重要又极易混淆的概念时,教师可进行对比设问:“整除和除尽有何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能正确地认识、理解、精确地分化。

二、比较中激发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比较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好方法。

1.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

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品质是观察敏锐,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课堂上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形象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如由两个物体间的比较到三个物体的比较,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练,看中想,从比较中去发现规律,两个物体间比较首先要确定标准,谁与谁比,三个物体的比较,首先要两两比较,再三个物体的比较,逐一转化为两个物体的比较。通过比快慢,比高矮,比大小,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引导他们从中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发现规律,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思维

发展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和录音讲述小故事《老牛和松鼠》;比河水的深浅是以河水的深度作标准;运用投影片飞机与火车比速度的快慢;三个同学比高矮,四个动物比重量,从而强化了谁与谁比。比首先要确定标准,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比较中去提出问题。

3.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思维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数学的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对知识的理解总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运用两个物体比大小、比厚薄,三个物体比高矮,四个物体比轻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在比较中提出问题,在比较中找到方法,促进思维的深化。

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运用反馈法,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及时评价,及时强化,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提问题,并能运用推理,把较复杂的问题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果。如几个动物玩跷跷板,几个同学赛跑比快慢等。

看谁跑得快

小A、小B、小C和小D分成三组进行跑步比赛。你能通过观察排出他们的名次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教师出示投影片后,观察思考后,用反馈卡出示结果。错的同学请他(她)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及时纠正错误。

通过练习设计紧扣“比较”提出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抓住指导观察,比较分析,诱发思维,独立判断,及时反馈,及时矫正等环节,把思维训练落在实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容量大,效果好。

5让学生在新旧知识比较中,活跃思维

(1)新知识和旧知识对比,促进正迁移

小学数学内容是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儿童认识的规律编排的,各类知识体系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各类知识分散在各单元,各年级形成联系,教学时用比较的方法,突出知识的联系,有效促进正迁移。例如: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教学,在学习了一位数加减后,两位数的加、减教学新知识时以一位数加减作铺垫准备。教学三位数、多位数加、减的新知识时以两位数加、减做铺垫准备。以旧促新,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牢固掌握知识,归纳完整的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加起来再减。这两个法则是在两年的计算学习中,通过比较积累成的。可见,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引申和发展。运用新旧比较,突出前后的联结是尤为重要的。

(2)比较中揭示矛盾,激发兴趣

教学时,常用比较方法,揭示知识间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在引出新的学习内容296÷4后,及时启发学生与旧知识496÷4相比较,寻找差异,突出新内容的关键——被除数前一位除数不能商1,从而引出与旧知识的矛盾——不能在百位商1。“怎么办?”好奇好胜的心理与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寻求能解决新知识的途径,得出要看被除数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上。由此可见,新旧知识的矛盾揭示,能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最佳状态,活跃思维。

6.让学生在比较中沟通联系,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分为纵比和横比。运用纵横对比的方法,促使学生以整体去认识组成知识各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认识结构。例如:在教学乘除法应用题时,必须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乘除应用题中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解答乘除应用题,弄清题中各部分量的关系,然后把题中的条件与问题置换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分析解答后引导学生进行纵横比较。

长征小学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

长征小学32人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长征小学32人参加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共组织了多少组?

纵向比,都是讲同一件事情,有每份数、份数、总数三个数量。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因条件与问题的置换,解答的方法不同,通过这样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横向比,后两题都是用除法计算,但前一题是等分除,后一题是包含除,通过一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接点。

经过多角度的比较,构成乘、除法应用题的各部分知识间建立纵横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7.让学生在比较中,发展学生求同、求异的思维能力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在教学中常需引导学生进行异中求同的类比和同中求异的对比。

(1)异中求同,加深认识知识的本质特征

有些知识间表面看差异较大,而本质上有着共同的特征,通过类比,找出它们之间本质的共同要点,促使对知识更深的理解。例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则教学,表面看,这几种数的计算有很大差异,通过三者的类比,却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整数加、减中强调相同数位上数对齐;小数加减则强调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则强调分数单位的统一。它们的编排分布在几个年级的章节,教学间隔时间长,在教学中注意选择适当时机抓好要点的类比,突出三者共同特点——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这样,学生不仅对三种数的加、减法则理解,使概括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有所发展。

(2)同中求异,提高细心观察、对比的能力

有些概念、公式或题目,表面看起来非常相似,实质上有异。只要细心观察、细心分析,也能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弄清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通过正误比较,引起学生对知识更深刻的思考。在教学直线和线段知识后,出现这样的命题:①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②凡是线段都是直线;③有两个端点的线是线段。学生对这些命题进行判断,错误的要说明理由,使学生在错误中剖析,加深对线段、直线概念的理解。

通过辨异比较,有利于学生对表似实异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教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比较相同点:都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不同点: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通过比较,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3)通过变式比较,加深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练习设计时变式比较的形式较为常用,让学生运用概念的各种变式。比较、突出本质要素,排除非本质要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练习时设计这样的练习:“下面几种说法是否一个意思?为什么?①能被3整除的数;②是3的倍数;③3是这些数的约数;④3能整除这些数。其表述虽不一样,但实质相同,这些练习,可以加深对“整除”概念理解。此外,几何知识的教学,常用图形变式对比练习,强化图形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思考性的变式练习,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运用比较的方法时,应注意比较的内容和要求,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比较并不是独立使用。是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密切联系起来,相互渗透。教师只要能启发引导,使用比较方法合理适时,就能打开学生的思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对比提问,促使学生思考,以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之目的。一般来说,教学中常用的对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正反对比。即指正运算概念与逆运算概念的对比。如,加与减,乘与除;正比例与反比例对比等。通过正反对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的认识引向全面。

②辨异对比。即把相似、相近或相关的异类事物加以对比。如2a与a·2、等分除与包含除、求比值与化简比等。通过辨异对比,不仅可以显示知识间的差异,有利于精确区别各自内涵,防止认识泛化,而且可以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③同类对比。指通过对同一范畴的一类事物属性的分析、综合,比较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从而实现抽象概括。如学生学过约分和通分后,理解往往停留在“两种过程”、“两种方法”的浅层认识上,若适时组织对比,让学生悟出两者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前者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者取“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就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层。

④正误对比。正确的东西,往往是在鉴别错误中形成和强化的。因此,对于一个数学知识不仅要强调如何认识它、记忆它、运用它,有时也有必要写出对应错例,并指出其错误根源。正误两者对比,印象深刻,可以防止错误再次发生。如(错)5×15÷5×15=1÷1=1

(正)5×15÷5×15=1÷5×15=125

⑤顺逆对比。针对学生顺向思维好,逆向思维差,在提问中有意安排学生在由顺到逆,由逆到顺的整体性知识训练中进行对比。

例如:a筑路队修一条公路长5200米,平均每天修40米,修了25天后还剩多少米?

b筑路队计划每天修40米,修了25天后还剩4200米,原计划要修公路多少米?

然后对比提问: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有何不同?

经常组织顺逆题组训练,便于学生面对双向的应用题情节和思维流程自由地顺逆回环,并且不断内化增强还原意识,对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科特点要鲜明

根据学科特点,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提出问题。

1数学怎样提问

(1)对数学概念

①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②如何定义这个概念?

③这个定义里面,哪些是关键性的字眼?

④为什么要这样定义?

⑤有哪些等价的定义方法?

⑥定义这个概念使用了已有的哪些概念?

⑦与这个概念邻近的概念有哪些?它们的主要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⑧能否举出这一概念的一般例子,特别是各种反例?

⑨这一概念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⑩这一概念的地位怎样?

(2)对数学定理

①这条定理的背景是什么?

②如何证明这一定理?这个证明方法是如何想出来的?其思考方法有无典型性?

③还有什么不同的证法?什么证明最好?为什么?

④定理的各条件在证明过程中哪个地方用到?证明过程中还使用了哪些已有的知识?

⑤减少或改变定理中的某一或某些条件对结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⑥这个定理作为一个命题,其逆命题是否也真?

⑦这个定理有些什么推论?

⑧这个定理能否推广?

⑨这个定理主要在哪些地方应用?

⑩这个定理的地位及与其他定理的关系怎样?

(3)对数学例题与习题

①题目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②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这题所用的方法对解决其他问题是否有什么启发?

③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解法最好?好在哪里?

④解这一问题,除已知条件外,还用到一些什么知识?它们是怎样被利用的?用过之后,对这些知识有什么新体会?

⑤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什么?做了这个题目得到了什么启发与收获?

⑥怎样验算解答结果是否正确?能否从不同角度推导所得解答?

⑦如果把这题目的某些条件加以改变,将有什么结果?

⑧这个问题能否适当推广?

⑨这个题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