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16417600000016

第16章 开讲艺术(7)

师:\[出示有趣的图(图略)\]小王从家到学校和从家到电影院,哪条路近?(生答一样近)为什么?

生:因为在一个圆内半径是相等的。

师:\[出示图(图略)\]小李走外面一圈回到原地;小张走里面8字形两个小圈回到原地,哪个人走的路少些?

生(1):走里面一条近些,因为外面要绕一个大圈子。

生(2)一样近。因为两条路的直径相等。周长也相等。

师:对,因为两个小圈直径的和与大圈直径相等。所以两个小圆周长的和等于大圆的周长。有趣的图,能帮助我们复习圆的一些知识,这节课就计算圆的周长。

这堂练习课,教师利用了两个生动有趣的图案开讲,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识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考虑问题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善于运用数量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位教师导入新课时,不是给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上课善于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指引学生向数学知识的广阔天地迈进。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良好。

我们有许多数学教师,其本领在于会设圈套。课堂中设很多圈套,引学生中计,在圈套中挣扎一番,然后教师把学生从圈套中拯救出来,这时学生会在学习中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积极性。

【例】在讲行程问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开讲。

少先队员张红参加登山运动,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从原路下山每小时走6千米,上下山每小时平均走多少千米?

教师刚把题念完,同学们不假思索就做出结果了:

(3+6)÷2=4.5(千米)

这时教师举了例,假如这山路长是18千米,那么你们验算一下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轻轻一点,全盘皆动)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进行验算,发现自己的做法不对。

(18×2)÷(83+186)=4(千米)接着教师又举出几个根据山路长36千米、42千米、54千米……叫学生做,学生做出来都是4千米,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要求教师讲一讲道理。教师在学生高涨的积极性中进行了讲解:

设全路程为S,则上坡需要的时间是S3,下坡需要的时间是S6,上下坡每小时行S×2÷(S3+S6)=4(千米)一个人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才会活跃。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开讲时设置一些疑点,创设问题情境。有一位教师在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他设计了这样一道应用题进行开讲。

“一个班有一天缺席学生人数是出席学生人数的125,并且出席的比缺席多48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有些学生只做到8÷(1-125)=50(人),就满意地停下笔来。认为求出的50人,就是全班的学生人数。

这时老师追问一句,50人是全班的学生人数么?这样一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间的情感得到了交流,产生了共鸣。很多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指出50人是出席人数而不是全班人数。所以应加上缺席人数50×125=2(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要求列综合算式:

48÷(1-125)×(1+125)=52(人)

通过提问—分析,讨论—归纳,学生对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首先确定标准量,然后找准对应分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探索奥秘揭示矛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皆有新鲜感。学生对新课,都有一种新鲜感觉,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这是学好新课的有利条件与良好基础。但这种新的期待和兴趣不是长期不变的,而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在开讲时,讲究教学艺术,有一个好的开端,因势利导,把学生这种兴趣和期待的火苗进行鼓风助燃,将会越燃越旺。

有一位语文教师讲的《一分试验田》,其开讲形式新颖,别具一格,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一分试验田》叙述彭德怀同志针对当时盛行的“浮夸风”,种了一分小麦试验田。体现了彭总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批判错误的高尚精神。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彭总的言行分析,学习彭总的崇高品质,这位老师是这样开讲的。

【例】踏着钟声,教师提着小黑板,面带笑容走进教室。同学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看了黑板上的题:请同学们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上“√”,错的画上“×”,并说明理由。

粮食亩产:(1)四五百千克();②五千千克();(3)五万多千克()。

读完题,同学们个个纳闷:语文课怎么做起数学题?是不是提错了黑板?正在疑虑之中,老师抽了上、中、下三名同学上台判断正误,真巧,三个同学的答案一样,都在(1)画上“√”,(2)(3)画上“×”。

师:为什么画“×”,人们不是常说亩产越多越好吗?

生:亩产多是好,但不能浮夸,要实事求是嘛!

师:对,说得真好!实事求是,这是党的生命。

老师抓住“实事求是”这一词,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关于敢于坚持真理,讲究实事求是的好文章——《一分试验田》,这样很自然就导入了新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

接着教师提出光凭一般的概念来判断,不能充分说服人,必须通过实验来证实。彭总给我们做了这样的试验,请大家翻书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彭总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老师及时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激情,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全神贯注地阅读课文。相反,如果按一般就事论事开讲,那么这种兴趣很快就会消失,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学习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不同的开讲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导入新课时如能诱发他们这种天赋的好奇心,从而形成探究反射,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无锡市的一位特级教师常在开讲时设置悬念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意境。她教《海底世界》一课时,刚迈进课堂,就带着愉快的表情开讲:“这节课教师把同学们带出去。”学生们一听,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教师接着说:“带你们到什么地方去呢?”说着,便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哦”,学生们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了疑虑:“海底世界?从没有去过呀!海底是怎样的景象?”这时,教师顺势引导:“要领略海底的风光,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块儿去畅游海底世界吧!”教师根据课文意境,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激超了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海底奥秘的强烈兴趣,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南京市的一位教师在教《沙漠里的船》一课时,也如此。教师开讲时先问:“你们在哪儿看到过船?”同学们齐声回答:“河里。”接着,教师挂出彩图:“谁最先告诉我,沙漠里的船指的是什么?”学生仔细地观察后争相回答:“指的是骆驼。”“为什么把骆驼叫做沙漠里的船呢?”学生无言以对,由疑窦产生的求索心理,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读起书来。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因而获得了最佳读书效果。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要想触发它,教师必须运用学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在开讲时,精心设计导语,采取各种有效方法,积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运用他们的智能和潜力,努力去探索知识的奥妙。

四、管中窥豹举一反三

【例】(板书——二十三课《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师:作者是北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方面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在当时被公认为文坛领袖,他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好。“唐宋八大家”,唐代两个,宋代六个。同学们想想:他们是哪些?我们学过他们一些什么作品?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相继回答上述提问。

生:唐代韩愈诗《春晓》,柳宗元的诗《江雪》,宋代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王安石的诗《泊船瓜舟》……师:“八大家”中的曾巩、苏洵、苏辙的作品我们暂时还没学,今后我们会学的。同学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这方面的资料。

这是一种管中窥豹、举一反三的开讲。这样导入新课,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结起来,使学生从单一知识过渡到综合知识,从机械记忆过渡到理解记忆,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开讲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说它有科学性,因为它要依据两个基本规律,一是事物发展内在的固有规律;一是学生认识世界思维的顺序规律。说它有艺术性,因为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运用一样的材料,可以描绘出五光十色的图画,可以生产出千姿百态的产品。尽管有相同的教学目的,相同的教学时间,相同的教学环境,相同的教学对象,但是,培养的学生无论哪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世上决无两个同一模型铸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既要有导演的指挥艺术,运筹帷幄,因材施教;又要有演员的表演艺术,以情感人,生动形象;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能放能收。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要有科学家的素质,艺术家的才华。如果说有无这种品质是决定一个语文教师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么有识者就能从一堂优秀语文课的开头发现这种品质的闪光。

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知识浩瀚如海,深不可测,广无边际。一堂语文课的开头,不仅要瞻前顾后,学习旧知识,为学习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更要善于管中窥豹,时时让学生望见那广阔的知识海洋,激发出创造、进取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