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成为教学骨干
16417800000008

第8章 骨干教师塑造的基本过程(3)

(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成为学校教学骨干的地位基本稳定下来,但仍有可变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各种机遇,同时会自己创造机遇。而最关键的是把握机遇。俗话说,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一旦有机遇,优秀教师会因为其业务精、能力强而能挑战成功。优秀教师在工作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能尊重长者,学习虚心,工作踏实,不太计较个人得失,他一般胸襟开阔,乐观开朗,豁达谦逊,能接纳和容忍他人的一些不足,能关心同事,并能为他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因此,优秀教师容易得到群体的认同。

二、积累期要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教育信仰

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满怀很多憧憬。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当教师的心理准备就踏上了讲台,很多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还很模糊就进了校园。不理想的待遇、现实的人际关系导致新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固现象很普遍。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你必须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教育信仰,不能简单地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唯一手段,如果这样,你专业成长的生命力将缺乏持续的动力,并很快产生职业倦怠,从而采取混日子的生活态度,这既是对学生的伤害,也是对自己专业成长的不负责任。

(二)要不断反思,养成定期总结的习惯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在新课程实施中,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要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更主要的是培养自己自我反思的习惯,养成反思的意识,使自己形成独特的个性与思考的习惯。

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行为反思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操作形式:一是在成败中反思:教后记、反思日记等。还可以写成故事性的随笔故事,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简短易记。二是在对比中反思:通过听课、评课、观察自己教学录像的教学反思。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活动中训练反思,在反思训练中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四是在学习中反思:在理论学习、向专家、同行、学生及家长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要走在工作的前面,一名骨干教师,必须学会善于思考,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并能从中引发思考,产生思想。如果缺乏思考,缺少思想,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要想我们的思想保持先进性,就必须把思考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习惯。

(三)要善于做一些职业生涯的规划,让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更加宽广教师的工作很平凡,但也可以很充实。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果潜下心来工作,可以做很多事情,寻常的生活可以避免单调和乏味。教师应当坚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让平凡的工作赋予更深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注意关注工作中的真问题,其实也能做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因为教育教学工作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地方。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只要能够坚持,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不动摇,一定会有成效。

(四)要善于把握机遇

机遇会随时不经意从每个人面前流过,要善于把握机遇。要有能吃苦、肯吃苦、吃得了苦的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各种机遇,同时会自己创造机遇。而最关键的是把握机遇。一旦有机遇,骨干教师会因为其业务精、能力强而能挑战成功。

二成熟期

一、成熟期的特征

骨干教师成熟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成熟前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的磨炼,新教师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节奏,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过硬的基本功,具备了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优秀教师。表现出对教师职业较为投入、情绪较为稳定的一种心态。成熟后期,教师不仅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有了较好的认知结构,渴求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功底较为深厚,开始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具备了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教育教学论文发表。逐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被同行和学校领导认可,多数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一般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作为一名骨干教师的基本素质。因为只有想干事,才能去干事、干好事;只有牢记责任,才能谈得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那么,什么是事业心?什么是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从何而来呢?《辞海》上将“事业心”解释为致力于实现某种事业的志愿,将“责任感”解释为努力干好自己份内事的心情。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对事业心、责任感应是这样理解的:事业心就是人们期盼事业有成的上进心和对本职事业投入的无比热忱。责任感则主要体现为人心理上的一种状态,即“三不安”状态,哪“三不安”呢?就是看到学校工作没人干心不安,自己工作没干完心不安,负责工作没于好心不安。这些不安体现在人的生理上就是坐卧不宁、茶饭不香,有时你可能还意识不到是工作上的原因,但当你把工作干完后,才会如释重负,心安理得。这种感觉,应当就是事业心、责任感在我们个人身上的直接体现。应该说,我们很多优秀的教师,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

那么,事业心、责任感从何而来呢?

为什么要讲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大家,不管是谁,当你问起他有没有事业心、责任感时,他肯定会说有。即使在别人看起来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人也会这么说。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干好工作的愿望,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都是比较高的,工作即使没有干好,也认为是外界环境的原因。这里面,就有个对事业心、责任感的认识问题。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一是源于高尚的人生追求。周恩来总理正是冈为很小的时候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才肩负起了救国民于水火的重任。毛泽东主席在“祭黄帝陵”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这里面,也体现出了远大追求与责任感的关系。事业心和责任感是理想、追求、信念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具体化,没有理想、追求、信念,就谈不上对事业、对工作的执著和负责,因为你对工作无所求,对自己无所鞭策,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工作如何干怎么会心中有数呢?第二是源于对事业炽热的爱,通俗一点讲,就是具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只有把对国家的崇高的爱化为对事业和本职工作具体的爱,才能有你在工作上的敬业精神,才能把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作为丰富自己经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工作和个人成长进步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先讲一个故事。

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那样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备之外,究竟靠的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艾尔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的经历,为他寻找满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可还是学得格外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如今已是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的苏珊,在被调查时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艾尔森博士直截了当地问她:“既然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苏珊的眼里闪着自信,十分明确地回答:“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自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有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可能会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从事了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时又无法更改。这时,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我国的著名词作家乔羽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里坦言,自己年轻时最喜欢做的工作不是文学,也不是写歌词,而是研究哲学或经济学。他甚至开玩笑地说,自己很可能成为科学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说,他在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做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贡献。

故事讲完了,我们能从中悟出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大家可能也处于自己并不喜欢的岗位,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比如,有人想干军事工作,却被安排到了政治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可能想从事行政工作,却偏偏干的是技术工作,因此,在工作上就有了借口,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诚然,“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话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是,“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却容易被人忽视。从上面讲的故事中,我们应该能够悟出,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这样看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就是我们青年教师成就事业、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是我们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二)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业绩和荣誉从学校教育诞生之日起,教师就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而存在,教师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众多教学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创造和传播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一个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必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把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过筛选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和社会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形成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行为转化,才能增强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想从事教育事业?那你最应该考虑的是一个字——爱,有爱才能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1.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内涵

想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自己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

(1)教育价值观。我们要认清教育的本质,一是促进人的发展,二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从学生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凋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打好基础。同时,把学校只面向少数,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变为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学校教育观。

(2)人才观。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依然需要保留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种专门人才,又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两者都是人才。我们要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3)质量观。质量观的核心理念:①提倡人才的个性化和多样化。②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4)学生观。正确的学生观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我们应当善于辩证、发展地看待每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和错误,对其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发展。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既要研究孩子的共同点,更要了解研究每个学生的不同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只有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人的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恩格斯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它是教师圆满地、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品质。教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没法培养。教师要通过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