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6417900000003

第3章 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基本特征(2)

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对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必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又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恩赐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而是在自觉意识到这种依赖性的前提下,“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使自己在同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所发生的必然联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按照自己的力量、需要和方式来掌握自然界和外部感性世界,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主体是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人只有成为自主的人,才会有主体性。相反,一个人一旦被某种信条、陈规、强权所束缚,言行“不由自主”,他便沦为工具,失去了主体性。个人在活动中是否具有自主性,与活动的性质有密切关系:第一,取决于个人与活动客体的关系的性质。个人的自主性在这里表现为个人因是客体的支配者和控制者而成为主体,能够“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而不是让自然“作为盲目力量为统治自己”;第二,还取决于个人能否成为自己活动的主人,个人的自主性在此表现为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去认识和改造客体,而不是盲目地顺从他人的意愿,同时还能够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而不是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即个人的自律性。正如科恩所言:“自主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指相对于外部强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与可能。第二个尺度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韧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的这种自主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三能动性

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他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主体在为“我”性所建构的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的、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在对象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要自主地驾驭自己同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关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而且有时还会反抗、抗拒人的掌握活动,以致形成人在实现自己目的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这样,人作为主体为了达到自主地掌握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对象的目的,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克服达到目的的那些障碍,这种能动性是主体对受动性的一种扬弃,正是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才全面生产出主体、客体关系,它不仅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客体关系,从而使自然界对象化,而且能动的劳动和交往中生产着人与他人的关系,把他人对象化,分出自我和非我,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同时,还能把自己对象化,分出主体性自我和客体性自我,产生人与自身的主客体关系。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反映世界(认识活动)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两种活动中。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集中地体现在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认识客体所提供的信息上,这也是主体的认识之所以不同于照相式的原因所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则体现在实践过程的计划、组织管理和调控等方面,它可以使主体的实践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程序性。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他在与外界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能动性的高低、大小,首先取决于其经验知识因素,它包括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在学习中所获得的间接经验。这些经验知识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消化信息”,这些“消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影响学生的能动性;其次还受需要、动机、兴趣、情操、意志等情意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信息,调整、控制学习方向,激活情感意志,从而为整个学习活动提供运行能力。情感则源于需要、兴趣、动机的驱使,能够激活知识经验系统中信息间的联系,造成大脑的兴奋状态,为学习活动提供有利的心境和情绪。同时,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它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作为支撑,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控制兴趣指向,抵抗各种有碍于学习活动的消极因素,并以其特有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量维持着整个学习活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他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其次,他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加以排斥、使新、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例如,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爱好等构成其内部的“心理环境”,他会以此为构架和参照系去学习新的知识,并按自己特有的方式、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四创造性

如果说能动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那创造性的实质则是对现实的超越。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所谓创造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使“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时也是其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社会;同样,一个杰出人物之所以超群出众,也往往在于他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由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既是衡量个人主体性的尺度,也是表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现代社会,创造已经成为人的最高需要,社会生活的复杂、活跃和多变,要求人们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主体地位。当人们的低级生存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做什么”,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存在;而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为了享受和发展,人们考虑的主要不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这时,主体已不满足于简单重复他人或自己做过的一切——那总不是最好的,而是要创造新颖、独特的活动方式及结果,从而确证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本质力量。

“创造”,《辞海》的解释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东西”,即创造意味着突破,象征着革新,标志着进步,具有非重复性。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既不同于人类的历史的总认识,也有别于诸如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成年人一般个体认识,它是在教师引导下,以课程教材(间接经验)为认识客体,其具体方式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发明”。这正如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涵: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像力,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等。也就是说,创造性这个概念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综上所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特征是学生主体的最本质的、主要的特征。还应指出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还具有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等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的存在,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鉴于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重视不够,当前突出强调这些特征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学生的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它们同样是学生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我们就有可能重犯历史上唯心主义教育家们的错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