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16418200000020

第20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人们探索求知的精神,是科学技术赖以产生、发展的精神力量。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从基本粒子到宇宙星系,大自然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现象,隐藏着多少奥秘。它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为它献出毕生的精力。一部科技史,是人们探索自然的历史。青年学生要学点科技史,以汲取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力量。19世纪末,有线电报线路已遍布欧美,能不能不用线路发送信号,而且这信号能被收到并被解读呢?这是当时最有名望的科学家也不敢想的事。然而,年仅20岁的马可尼就幻想着,有朝一日通过空间从世界的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无线电信号。他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有关电的这门新领域发展过程中的资料,进行了各种各样电的实验,耐心地观察和记录其效果,采用行之有效的,淘汰不起作用的,失败了再试验,一步一步地跃进。他不断地改进发送能力,从自己家楼顶的一端到另一端,从楼顶到楼下,由他哥哥手捧着接收机,每天走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从田野到山丘,从这个山丘走到另一座山丘。呕心沥血,苦苦求索,三年后他成功了。

注重动手实践能力

一、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运动的第一阶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外界信息通过感官到达于思维,通过思维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也就是达到理性认识。然而,“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认识运动的第二阶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个更加重要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通过观察、阅读、听讲,从感知到达思维,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练习、解答问题、实验、制作、调查研究以及各种人际活动,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读、写、算、操作、交往等各种实践能力。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可见,知识的运用,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过程更加重要的阶段。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的过程。即: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从基础研究到开发研究是一个大的认识运动,其中基础研究是研究、发现规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而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把科学原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改造客观世界,属于社会实践。从历史上看,这个过程在20世纪初以前一般由两代人来完成。如电机原理的发现(1831年)到发电机的诞生(1872年),中间经历了41年。而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这种进程大约为10年,到20世纪下半叶,则缩短到5年。如提出无线移动通讯的设想为1974年,到发明移动电话系统为1978年,其间隔仅为4年。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的过程缩短到5至10年,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可以在一个人手中完成,这就大大加快了技术发明的进程;这也告诉我们,当今从事科技工作,既要善于搞理论研究、科学发现,又要具备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二、动手能力,动手与动脑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与的,有生产实践活动,有社会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其中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各种实践能力中,动手操作能力是基本的实践能力。所谓动手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通过双手及运用工具,改变客观实物的状态、形状、结构、功能的实践能力(技能)。如生产操作、实验、建筑、雕塑、栽培、饲养等。

动手与动脑有什么关系?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人们在动手劳动时,他头脑中先有一个目标,即他要生产制作的产品的目标。这个目标或来自图纸、样品,或是他头脑中想像的产物。这个目标以表象的形式存在操作者的头脑中。通过动手操作,一步步地接近目标。每一步操作,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新的表象,它与目标进行比较后获得反馈信息,接着按照反馈信息进行下一个操作,直到达到目标的要求。这时,头脑中的表象,在知觉中起到一种整合性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人们识别客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也使人们能预测事件的结果。表象的整合、类比就是思维的加工,使我们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它的本质,达到识别客体或预测目标的目的,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

动手过程中不仅有视觉的刺激,也有触觉、肢体感觉的参与。脑科学理论认为:“个体的外部空间受大脑的双通道视、触神经元所支配,该神经元位于前额叶6区下部、顶叶的7b区及彀核,上面每个部位都有细胞对触觉和视觉刺激进行反应。”这种神经元既可感受视觉,又可感受触觉,在视觉、触觉两种表象积累基础上,触觉就能完成原来由视、触两种表象完成的动作。这就是为什么动手操作达到一定熟练之后,人们可以不用视觉只凭触觉或肢体感觉来完成动作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一个对武器熟悉的士兵,蒙着眼睛可以熟练地把所需的武器装配起来。“疱丁解牛”讲的是古代梁惠王的厨师(疱丁),宰牛三年以后,目无全牛,只凭触觉宰割牛的故事。体育运动技术的形成也是这样。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开始依据示范动作来进行,这时主要用视觉。经过多次练习,当运动员找到正确动作的肢体感觉以后,他便可根据这种感觉纠正练习中多余的或错误的动作,使技术达到完善的地步。这就说明在技能形成过程中,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视觉表象参与,也有动觉表象的参与。

这就是动手与动脑的关系。动手与动脑是相互促进的。动作的精细,促进思维向细致发展;思维的细致发展,又促进手的精巧。由于形象思维是没有语言的,动手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时是无意识的。因此,人们容易忽视思维的作用,只注意动手训练。而忽视动脑的训练,不善于把动手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那么,动手过程中如何有目的地发展思维呢?

第一,深入细致的观察。人的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细致的观察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观察多角度地准确地掌握目标的特征,精确地把握目标,才能练就精巧的手。罗丹是大雕塑家,他同雨果是同时代人,在创作作品《雨果》时,罗丹说:“我细心观察这位伟大诗人。我试把他的形象深印在我的记忆中,然后急急忙忙回到玻璃房里,将我刚才所见的固定在泥土上。但是跑回来的时候,我的印象往往减弱了,以至到桌板前面,简直不敢动一下雕刻刀,我又决然回到诗人身边。”

第二,把经验类化。人们在种种操作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象),要使这些表象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就要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善于把制作的成果与目标比较,把现在的成果与过去的比较,把自己的与他人的比较,把这一类与另一类相比较,等等。这种类比有无意的、不自觉的,更多的是有意的、自觉的比较。如有的自觉地强化记忆,有的建立分类档案,有的进行个案研究等。经过类比思维活动,头脑中的表象是分门别类的,形成了类化的经验。这种类化了的经验,如同概括化了的知识一样,能产生迁移。越是基本的类型,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熟能生巧”。

第三,开展想像,进行创新。有了丰富的类化了的经验,形象思维发展了。这时如能根据需要,开展联想与想像,对已有的经验(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人们就能创新,创造出各种过去未曾有过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产品)来。

因此,通过观察、类比、想像、创新的思维活动,就能达到“心灵手巧”的境地。实践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工人在工厂生产,农民在地里种地、栽培果木,医生为病人做手术……他们在做着同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中有的成了“生产能手”、“种田状元”、“专家”,有的依然如故。这是为什么?两者的区别关键在思维。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同样动手操作,而那些善于积极思维.工作精益求精的人,则成为能者。这就说明,思维对于动手是何等的重要。

传统教育理论由于忽视了形象思维,把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把劳动技能、动手技能一般地视为与智力没有直接联系,认为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机构实现的。这种认为动手技能是非智力的,与思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是不确切的。它使人们不能正确地掌握各种动作技能的实质,这是我们教育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附:创新思维个案分析

先不要问“为什么”

霍尔生于1855年,卒于1938年。他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北部的缅因当了2年中学教员。于1877年考入霍普金斯的研究生院,跟着罗兰教授攻读物理。在罗兰开设的课程中,麦克斯韦的《电磁学》被指定为教科书。在学习这本书过程中,霍尔对麦克斯韦的一段论述产生了怀疑。

麦克斯韦在书中这样写道:在导线中流动的电流本身完全不受附近磁铁或其他电流的影响……霍尔读书非常认真,极少为权威和书本所束缚。他读到上述那句话时,凭直觉感到似乎和普通的物理知识相矛盾。不久,他又读了瑞典物理学家埃德隆德教授的一篇文章,文中明确地假定:“电流受磁电的作用,恰如载流导线受磁铁的作用一样。”

在发现两个学术权威的论点也不一致之后,霍尔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他又去请教罗兰教授,罗兰教授告诉他,他也曾怀疑过麦克斯韦论断的正确性,也曾经匆忙地做过一个实验,想来检验谁是谁非,可惜没有成功。罗兰教授鼓励霍尔想办法解开这个谜。

霍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实验中,终于发现通过金箔条的电流在磁场里产生一个电势,其方向与电流和磁场垂直。这一发现就是今天有名的“霍尔效应”。当时霍尔将此发现公布于世年仅24岁。新闻界将霍尔的成功誉为“过去50年中电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当记者问霍尔当年为什么怀疑麦克斯韦的论断时,霍尔说,先不要问“为什么”,直觉是不管“为什么”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也有类似的经历。

卢瑟福在思考α射线的本质时,有一天,忽然想到,如果α射线的本质是氦原子核流的话,它的性质便很容易说明。虽然已是深夜,他却立即抓起电话,叫醒了他的助手索第,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深更半夜索第被喊了起来,电话里传来的又是个没头没脑的设想,索第便有点不高兴,于是他反问:“为什么?”卢瑟福的回答却是“理由嘛,还没有,只是个感觉。”

后来,通过实验,证明卢瑟福的感觉的确是真理,由此卢瑟福建立了他的理论体系(1902年),去说明他感觉出来的真理。1908年,卢瑟福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创造的过程中,结论和发明的事物常常是以“灵感”的形式首先凭空闪现在创造者的脑海中,发明发现往往是结构或设想在先,而理论或实际做法是后补上去的。不妨武断地说,按理论推是推不出像样的创造成果来的,虽然创造的成果也都合理。这一点和人们常理解的顺序恰恰相反,所以这种非逻辑的现象既是新奇的、偶然的,又是令人费解的。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呼唤直觉,先不要问“为什么”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与问题一起漂流

李四光家乡的河道边,有一块巨石,由于硕大无朋,成为乡里小朋友攀爬玩耍的好去处。一天晚上,李四光爬上巨石躺在上面数星星,忽然想到大人们“星星落地为陨石”的说法,“我屁股下面的这块大石头是不是星星落下的陨石呢”,李四光忽然有了这样一个念头。

带着这个问题,李四光由小学升入了中学,最后离开家乡考进了北京大学地质专业。李四光最后终于弄清了家乡那块巨石的来龙去脉,那块巨石不是陨石,而是一块冰川漂砾。这个时候,李四光已成为北京大学地质系的高材生了。

李四光不止一次谈到他人生的选择和那块巨石的关系。他说,巨石是我人生悟到的第一个谜,带着这个谜我走进了地质世界。所以,我的第一位地质老师就是那块大石头。

在创造和思维的世界里,问题是老师、是机遇、是同行者。带着问题漂流,常常会把你引领到人生的高地。

人类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这个问题伴随着人类一起长大。在中国汉代,有人把用羽毛制成的翅膀,缚在身上,然后从高处往下跳,结果向前滑翔了几百步远。在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有人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风筝,并让他的女儿坐在风筝上,然后用马车拖着风筝向前跑,跑着跑着。这架载人的风筝就飞上了天,带给人们一片欢呼。到了1783年,人们开始了热气球升天表演。当时用以升空的热气球直径约有30米,气球下吊了一个笼子,笼子里放了一头绵羊、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几个月后又进行了气球载人飞行,那次表演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样,气球就成了第一个让人类实现飞向蓝天梦想的飞行器。

人类飞翔的梦想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为乘坐气球在空中飞行,是一项冒险活动。大家又梦想制造一种比较安全的飞行器。

1852年,有两个瑞士人设计了一种外形像鱼的飞行器,取名为飞艇。但是飞艇飞的极慢,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直到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飞机在美国试飞成功,“飞行者”成功地升高3米,飞行时间12秒,飞行距离35米。这虽然是个很可怜的纪录,但它却是人类第一次在空中真正展开翅膀,人们从此不再羡慕空中的飞鸟,反而对他们不辞劳苦地南来北往表示同情。

伴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制造的航天飞机,已经能够自由起飞,宇航员可以在太空工作几年的时间,但是人类仍不满足,又有人提出了建设太空城市的设想,让大众百姓也能跃上太空,饱览宇宙风光。

一位人才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凡是为人类贡献过创造之果的人,他们浑身上上下下的口袋里装的都是问题,他们的口袋几乎永远也没有空闲过,因为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被他们装进了口袋。”你的口袋装满了问题吗?和问题一起漂流,其乐无穷,大家一起来吧!

打破砂锅问到底

问题是思维和创造的母亲。

人,一般是遇着了问题,才会作深入认真的思考。抓住问题,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