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16418200000004

第4章 学生潜能自我开发的重要性(4)

说“我能”,“我行”,你的大脑,你的心理,就会从“能”“行”上思考问题,找出措施,拿出行动,你就会信心百倍地为“能”“行”去达到胜利的目标,获得胜利的成功。如果你老说“不能”、“不行”,你在未做事之前,就像一只皮球泄了气,不会弹跳起来了。我们中国古代有一则著名的寓言,叫《愚公移山》,讲的是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挡住他家的出路。愚公是个决心大、毅力强、遇事说“我能”“我行”的老人。他下决心要搬走门前的这两座大山。不顾年龄大,带领儿子和孙子天天挖山不止。有一位叫智叟的老人,取笑愚公,说凭你这么大年纪,你的儿子、孙子这几个人,就能把这两座山搬走,真是天大的笑话,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愚公坚定不移的说:我一定能搬走这两座山,我死了,儿子接着挖,儿子死了,孙子接着挖,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代一代接着挖,哪有搬不走这两座山的?愚公带领儿孙天天挖山不止。愚公的这种毫不动摇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愚公完成自己的心愿,达到了胜利的目标。愚公的这种“我能…我行”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氏定理”的发明者陈景润先生,也是一个坚定不移说“我能”“我行”的人!世界数学最难的、比喻为“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1+2)、(1+1)的证明问题,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权威数学家们都望而却步,但是陈景润却说“我能”“我行”。他花了近二十年时间钻研、演算,来证明这个问题。他碰到了常人难以碰到的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了。身体有病,工作条件差,没有办公桌,房间没有电灯等等,他都不怕,他决心要解决世界上这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他坚信自己能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桌子,他在床板上演算,没有电灯,他买煤油灯点上继续演算,他演算的稿纸装了整整六大麻袋。一次次失败他都不动摇,他坚信“我能”、“我行”。终于,他摘取了数学皇冠上那颗明珠,他证明了(1+2),他发明了“陈氏定理”,成为世界数学名人,为祖国、为人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全国首届评出的十佳杰出青年、全国年轻的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同志也是一个遇事说“我能”、“我行”的人。魏书生是一个初中毕业生。1968年的下乡知识青年。在插队落户盘锦期间,曾在当地的新建农场当过一个阶段的民办教师,这使他深深爱上了“教师”这项工作。1971年11月,组织上调魏书生到盘山县电机厂工作,有幸当上了工厂的政工干部。但是,他坚信自己“是块当教师的好料”,坚信自己当教师“能”“行”。他不安心于工厂政工干部的“优越职位”,放弃提干、回城、上大学等在别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一百五十多次向领导提出申请去当“人民教师”。魏书生在1977年9月15日的申请书中写道:“进厂六年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中,我对学校的深深眷恋之情,是一天也没有中断过。两千多天,我向各级领导恳切提出做教师的申请至少有一百五十六次之多。”“自己像一滴水,滴在学校的园地上,用自己每天做十六小时工作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踏踏实实、呕心沥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辛勤劳动,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他坚信自己能当一个好教师,所以,他在申请书的最后写道:“我想那时,曾真心实意培养、教育我的电机厂的领导、工厂师傅、同志、战友们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他预料自己当教师一定能干得出色,他预言电机厂的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魏书生同志这种坚信“我能”、“我行”的气概,促使他走向了成功。

后来,魏书生如愿以偿,到盘山三中当了语言教师、班主任。他步杜甫《闻军官收河南河北》韵,写下一着七律诗:

六载夙愿今始偿,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昨日愁何在,强抑激情喜莫狂。

白日攻读须刻苦,青春莫负好时光。

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迎朝阳。

魏书生到学校当教师,他相信自己是“花苑”中的“朝阳”,他要大干一场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坚信“能”“行”的一个初中毕业生,终于成为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魏书生热”。各级报刊、杂志、出版社都争相刊登、出版他的文章、事迹和著作,全国各地都争先恐后地请他去作学术报告。魏书生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极好地开发了自己巨大的潜能。

俄国著名数学家、非欧几何学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是一个坚信自己“能”和“行”的人,在他发表非欧几何理论后,遭到许多人的攻击、嘲弄,说他胡闹、有精神病,是个疯子。但他毫不理睬,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坚信自己是“能”和“行”的。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专心致志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做了许多工作,终于得到世界的公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相反,匈牙利青年数学家约翰·彼里埃,早在12岁就开始研究非欧几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他父亲竭力反对,当时的大数学家高斯也不支持。在无理解、支持的情况下。他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能、不行了,放弃了非欧几何的研究,并消沉下去。一个才华出众、很有希望的人才就此消失了。

因此,在你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遇事说“我能”、“我行”!

让胜利先生主管大脑思维!

立下愚公移山志!

千难万险能战胜!

行重于说

清朝有个人叫彭端淑,字乐斋,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郎中。此人曾写过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叫《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为鼓励子侄们刻苦学习,立刻行动而写的。文章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不管是工作、是学习,只要努力去做、去干,难的也会变得容易,不做,不干,容易的也变成难的了。文章接着写了一个事例: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穷的对富的说:“我想到南海去朝圣拜佛,你看怎样?”富的说:“你凭什么去呢?”穷的说:“我凭一瓶一钵(化缘用的饭具)就可以了。”富的说:“我多年来想买条船去,还不能呢,你什么也没有,怎么去得成呢?”第二年,穷和尚果真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很感惭愧。文章就这一故事评论说:西蜀到南海,不知有几千里:穷和尚说了就做,克服困难,终于去了南海,富和尚虽然有钱,但总不去行动,怎么能去南海呢?

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完成事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刻行动,必须立刻去干,立刻去做、去实践。外国有位哲学家指出:“十二打计划,不如一个行动”,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我国古人也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看到鱼光羡慕不行,退而结网就是行动,就是干,就是做,不结网,是不能网到鱼的。任何事都是这样,想写文章,就必须立刻拿起笔来写,想当歌唱家,就必须立刻张开嘴巴唱,想学游泳,就必须立刻跳下水去游,想得到丰盛的收获,就必须立刻下地去耕耘,想开发自己的巨大潜能,也必须立刻去行动。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著名作家高玉宝只读过两年小学,不识多少字。但是他有一个强烈愿望:要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写出来。他这样想了,就立刻做,立刻找来铅笔、纸张,写起来。当时他在解放军部队里,行军打仗很繁忙,他把纸张捆在背包里,铅笔放到口袋里,想起来一个情节,立刻用笔记下来。不会写的字,就画符号代替,这样天天写,天天坚持,终于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小说——《高玉宝》。

我国第一部《音乐辞典》的作者王强,也是一个说干就干,立刻做的典范。王强是辽宁省丹东市精密仪器厂的青年工人,只有初中文化水平,1971年在县文化宣传队工作,当时只有19岁。他不甘心混日子,认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应该有一本像《本草纲目》一样有价值的音乐纲目的书,他立下编一本《音乐纲目》的奋斗目标。说干就干,他立刻行动,跑图书馆.上新华书店,查找资料,抄写数据,天天苦干到深夜。调到工厂以后,他每天上班背三个书包:一个装书和资料,一个装手稿,一个装饭盒,争分夺秒,天天坚持,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编写出有二万五千多条辞目,共250万字的《音乐辞典》来。填补了我国没有音乐辞典的空白,为祖国、为民族作出了贡献!其实,王强编书的八年,就是天天行动的八年,天天做的八年。王强的成功,就是“立刻做”的结果,“立刻行动”的结果。

请你牢牢记住,并认认真真对自己说:

只有立刻做才能成功!

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只有马上行动才会实现梦想!

世界亿万富豪、著名服装大王法国的皮尔·卡丹,在总结自己由一个普通裁缝师走向世界亿万富豪、领导了世界服装新潮流、成为世界著名服装大王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是一个履行诺言的实干家,我喜欢说到办到,想了立刻做,使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发明飞机、使人类飞向天空的奥维尔·莱特兄弟俩就是这样说到做到,想了立刻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