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16418200000005

第5章 学生潜能自我开发的重要性(5)

有一天,奥维尔.莱特到雷顿地方的一个图书馆里,随意翻阅了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一个名叫李利安·米尔的法国人,乘坐一双巨大风筝飞上天空的故事。这故事使奥维尔-莱特十分激动。那天晚上,他独自思考这个问题,一直到半夜,还是睡不着觉。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哥哥韦伯。哥哥韦伯很支持弟弟的想法,两人决定研究“飞机”的制造,希望坐着飞机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说干就干,他俩立刻行动,买材料,画图纸,乒乒乓乓做起飞机来。他的父亲并不支持他们,并且告诉他俩,家庭经济很困难,结婚和从事“飞机”研究,不能同时进行,要研究“飞机”就不能结婚。兄弟俩坚定的选择了“飞机”的研究,始终没有结婚。开始,兄弟俩用巨大的风筝作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改良。每逢星期天,他俩就仰卧在山脚下,留心观察天空飞翔的鸟儿的姿势,借用鸟飞翔姿势,设计自己的“飞机”图纸,后来,他们终于把自己制造的发动机装上去了。

1903年12月17日,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l0点35分,奥维尔·莱特跨上“飞机”,启动了发动机:“飞机”真的飞上了天空,还能从排气管里吐白烟,摇摇摆摆在天空停留了12秒钟,降落的地点距起飞地点一百英尺。这是人类第一次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在“立刻做”,“不断做”的过程中,莱特兄弟俩的梦想实现了,他俩的巨大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许许多多的事实说明,只要立刻做,任何事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遇事你要对自己说:

“立刻去做!”

你有好想法吗?

立刻去做!把想法变成行动!

你确立了奋斗目标吗?

立刻去做!每天为实现目标行动!

立刻做!当你“立刻做了”。你就向成功迈进了,你就走近了通向成功、通向胜利的大门了!你就开发了自己巨大的潜能!

你必须——立刻做!

力求最好

我们做一件事,就应该做好,并且要力求最好。力求最好,就为自己提出了一个高的要求,高的标准,就会激励自己去刻苦努力,去不断探索,从而达到最好的境界。从潜能开发的角度讲,力求最好的过程,就是自己潜能开发的过程,做事达到了最好的程度,也说明自己潜能开发到了一定的程度。同时,我们采取认真的态度,经过刻苦的努力,把自己所要做的事做得最好,也是促进我们尽快成功成才的一条捷径。干任何事,我们都做得最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我们干任何事,都应该:

力求最好!

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名篇、名著、不朽的诗句,就是写作者力求最好的产物。中国文坛中,流传不少力求最好的名句名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力求一字稳、耐得十宵寒”。著名诗人贾岛还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名句。流传很广的“推敲”典故,就是写这个诗人力求最好的故事,有一天,这位贾岛先生骑着马在京城走,坐在马背上,他忽然得了几句诗,其中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仔细琢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他反复比较,还在马上做起“推”和“敲”的动作来,他思考入了迷,连做着大官的韩愈的仪仗队过来他也没有躲避,被差人捉住呵斥责骂。韩愈问是怎么回事,贾岛如实汇报。韩愈本人也是写文章的,也很注意“力求最好”,他与贾岛一起研讨起“推”“敲”二字来,这“推敲”的典故便被广泛流传开来。贾岛的这种推敲态度就体现了“力求最好”的具体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贾岛才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来。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国画家,曾在20世纪50年代荣获过世界和平奖。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只好去学木匠,为了把木匠活做好,他就学画画。有一天在一位雇主家做活,得到了一本画谱,他晚上回家就反复临摹,力求最好,终于使他步入画坛。但他并不满足,不断吸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不断学习钻研、分析比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在国内独树一帜。但是,齐白石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改进自己的画法,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的画。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中,画风至少有五次大变化。他不断改变画风,正是他不断进取、力求最好的表现。正因为这样进取,力求最好,他作画十分勤奋,每天挥毫不已,有时来了客人或身体不适,不能作画,过后也一定补上来。这样马不停蹄的追求最好,致使齐白石晚年的作品比早期作品更为成熟,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李可染,擅长山水画。在山水画中,常常要画几个点景的人物,李可染起初总画不好。为了力求最好,李可染下功夫苦练了一年,画了几万个小人物,终于学到了画景点人物的基本功。画山水画是要多多观山观水的。可是他的脚趾重叠,不适合爬山,每次爬山,走一步,脚趾疼痛钻心,有时磨得满脚是血。但是为了力求最好,他毅然截掉三个脚趾,跑遍祖国名山大川。他年过七十,仍然登上泰山、黄山。正是这样,使李可染的画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据报纸报道,他的画成为国际上抢手的畅销品,收藏家们争相购置,有时一幅画卖到一二百万美元。

力求最好,就要求我们多下苦功夫。我国清朝著名的医学家、解剖家王清任,刚行医时,经常研读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发现这部经典医书中有关人体解剖的部分,有的地方自相矛盾,有的地方和事实不符。他还读了一些其他医书,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错误,于是他着手写《医林改错》这部书。为了研究人体内脏解剖问题,他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尸体,但都因为不能解剖没办法弄清人体内的构造,得不到真实确切的资料,他只好把写好的书搁置起来。有一年,他的家乡流行瘟病。很多病死的孩子的尸体被扔到荒野,他整整用了l0天时间,在100多个尸体中,找到了30副比较完整的内脏。经过解剖观察,证实了《黄帝内经》讲的体内构造确有错误,甚至连内脏的件数也不完全。但就在他绘制的人体解剖图接近完成时,他才发现有一层横膈膜的位置,还没弄清楚,继续观察又很困难,只好又继续探索。直到30年后,他听说一个病了的医生知道横膈膜的位置,急忙跑去请教,并和自己过去的记录反复核实,这才放心地把膈膜画到人体解剖图上。经过四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医林改错》的书稿。这部书刻印出版后,大受欢迎,全国各地医家争相购买,有的甚至不远千里登门求教,连皇帝的御医也向王清任请教,他本人也被召进京城。他的书《医林改错》成为我国很有名的书,王清任也成为一代名医。

四十二年求正确是“力求最好”的生动写照。这种求真求最好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用“力求最好”的尺度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好的发挥,才能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也就是这样的人。他创造发明一件物品时总是“力求最好”,他寻找电灯泡中最佳灯丝试验过1600多种材料,他制成新型镍铁硷电池,经过四万多次的试验,为了发明二重发报机和二重记报机,五年时间,辗转六个电报公司,每天都工作二十多个小时,经过二万多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使发报机和记报机投入社会使用,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医学输血医疗史,就是一部“力求最好”的历史。人类发明输血疗法,是一大进步,曾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受伤士兵和病人的生命。但在发现人的血型以前,是不讲求什么人输什么血型血的问题的,有什么血就输什么血。输过血的病人、伤员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输入的血液与伤病员体内的血液混合后发生凝集,阻塞血管,造成严重后果,直至死亡。这说明输血过程中有问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奥地利病理学家兰斯坦纳立志研究这个问题,他希望把人类输血疗法改进到“最完美的境地”。于是,他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采集了近千人的血液样本,在实验室反复进行化验,进行分析研究,对每一个人的血液成分实行化验分析,列表登记,还把各种血液混合后再分析研究,经过几万次的化验分析、观察、计算,在1900年至1901年间,陆续发现人的血型是不同的。人类按红血球的血清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可分为若干类型,其中主要的是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发现这一规律后,兰斯坦纳还不满足,又开展了大规模的同型血输血反应的研究.力求把输血疗法改进到最完美境地。通过反复研究,进一步把握了给病人输血的规律性;每一类型的血液都可以输给血型相同的人;而不同血型的人,A型和B型血也可以安全地输给AB型血的病人,其他就不行。摸清了规律,人们就可以根据伤病员的血型,选择合适的血型输血,避免了混血后的凝集造成的死亡。兰斯坦纳终于使人类输血疗法达到最完善的境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兰斯坦纳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成为世界的伟人。

有一位美国记者,曾经访问过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安·卡内基,向他请教成功之道。卡内基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尽全力并且,要有成为第一流人物的抱负。我12岁时,从纺织工人做起那时,我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缠线工。我做临时工时,也以‘第一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还说:“成功没有秘诀,只要全心全意去工作,并把工作做成‘第一流’的。”这第一流,就是力求最好的体现。正因为安·卡内基有这种“力求最好”的精神,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大王,取得巨大成功。

你也可以成名人、成伟人,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你必须在做任何一件事时,做到:

力求最好!

你如果是学生,就要力求把各门功课学好;如果是教师,就要力求当一名最好的教师;如果是医生,就要力求做最好的名医生如果是研究员,就要力求拿出最好的研究成果;如果是一位工人,就要力求拿出最好的产品!总之,要力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