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16418400000003

第3章 持续农业产生的由来(2)

2.化学制品及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化学制品,特别是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人类和动植物已构成严重威胁,并危及食物质量及其安全性。在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剧毒农药杀死害虫,防治病害的同时,也杀死了许多害虫、病菌的天敌,诱发了一些原本没有危害或危害不大的病虫害,使之上升为破坏性的病虫害,从而导致病虫抗性增强——加大农药剂量或浓度——抗性再次增强的恶性循环。

3.化石能源的投入和使用。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和使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农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加强,同时,削弱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增大了政府对农业支付补贴的压力。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为了稳定占领和控制世界农产品市场,发达国家不得不对农产品实行补贴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农业的直接或间接高额财政补贴几乎包括了农业的全部生产过程。美国农业财政补贴从1980年的24亿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258亿美元,增长约11倍;欧洲经济共同体农业财政补贴由1976年的62亿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215亿美元,增长35倍。

4.片名追求单一专业化种植方式。追求高额利润的单一专业化种植方式,使农场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兼并农场,因兼并农场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农产品出口市场疲软,地价随之下跌,大量农民不能归还农业兴旺时较低利息申请到的大量贷款,从而自动丧失抵押的土地并破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绿色革命对农业的积极作用及其面临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由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建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先后成立。并且在研究人员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很快推出对水肥敏感并抗病的一批半矮秆高产小麦品种,以及抗倒、对肥料敏感、对重要病虫害有一定抗性的一批半矮秆高产水稻品种,从而引起了农业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即“绿色革命”。

自1967年以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中国等国家就开始陆续实施以培育和推广高产农作物优良品种,同时配合灌溉,增施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特征的“绿色革命”,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绿色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粮食自给的发展目标。然而,“绿色革命”的核心仍是以大量增加水、肥、农药等物质和能量投入为基础,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农业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条件不能满足这样的物质投入、管理水平、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的需要,即使曾成功地推行过绿色革命农业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也因财政对水利、化肥、农药等补贴负担过重,土地过度利用,以及农用化学用品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难以维持下去。

此外,由于过快的人口增长,以及“绿色革命”只能在少数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有效,而且主要是对那些有经济实力买得起化肥、农药、良种,有财力搞得起水利灌溉和支付得起技术服务的大农场主有利,从而造成农村经济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由此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三、资源贫瘠农业的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

在资源贫瘠农业国家,造成资源贫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观的、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外,主要是这些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以及外界对其施加的不利影响等。资源贫瘠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1.自然资源的贫瘠严重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可供耕作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已有的可耕地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和侵蚀性,极易沙化、酸化、盐碱化,土壤涵养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差,导致土壤有机物含量低,土壤肥力差;气候资源变化莫测,特别是降雨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不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使用未经改良的作物和畜禽等生物种质资源,造成农产品品质差、产量低、抗逆性弱。

2.农业生产方式、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个体经营、自给自足、维持生计的小农经济为生产方式,沿袭传统的刀耕火种,不施肥、不灌溉、不管理,农业生产率水平极度低下。

3.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基础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也缺乏必要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之,这种资源贫瘠农业,虽然不像工业化农业和绿色革命农业那样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但同样引起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贫困——过快的人口增长率——食物危机、生存危机——人口对自然资源压力加大——开垦贫瘠土地、砍伐森林资源、破坏植被、土地掠夺性经营利用——草场过度性放牧——土壤侵蚀、流失、退化——资源更加贫瘠——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资源贫瘠农业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与工业化农业绿色革命农业可持续发展性质不同的另一类问题。

四、农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与持续农业思想的产生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工业化农业”“绿色革命农业”以及“资源贫瘠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均面临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和挑战。以资金和化石能源集约投入为特征的工业化农业,除了环境问题外,还难以摆脱高额补贴以及生产过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应用高水、肥反应型高产品种为特征的绿色革命农业,也因需要相当的物质投入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技能和管理要求,以及财政支持和较好的基础设施,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难以维持;以平面掠夺式开垦为基础,生产方式相当落后的雨养农业为特征的资源贫瘠农业,在新的人口增长、资源减少、食物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世界农业出现的问题,迫使人类在不断地寻求一种既能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又能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事实上,农业生产模式的变革之风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刮起,当时少数有识之士已开始意识到,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因错误对待自然资源和环境而导致古文明毁灭的教训,也有在持续发展方面较为成功的古老农业,如以物质系统内再循环为特征的东方农业,以粮、草轮作为中心的欧洲三区轮作制农业,但因受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冲击,而使合乎生态和经济学原理的一些优良传统被逐渐遗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日本和欧洲少数农业科学家和农民倡导的、旨在能替代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替代农业”运动日渐兴起,出现了“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再生农业”等诸多学派。

然而上述各种农业思想的改革思潮存在着不少局限性,在理论与实践上强调单一因素较大,难以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其一是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发达国家产生和形成的。在发达国家通过常规农业现代化和高额补贴、农产品已呈现过剩的情况下,那种以部分牺牲土地生产力来换取减少农业对资源、环境影响的主张,以及主要依靠生产“无污染”农产品卖高价的做法,在局部范围内是行得通的。不仅如此,有的还带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主张回归自然,片面地反对和拒绝一切农业化学用品,鼓吹绝对的封闭农业系统内部循环,因而其影响受到很大程度的局限。其二是缺乏国际上更大范围的认同和广泛参与。有些学派虽已成立了号称国际性的组织,但完全不能唤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扭转这种局面的契机首先来自比农业更为宏观的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变革思潮。在卡尔森的划时代著作和罗马俱乐部一系列报告问世后,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在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之后,大家发现,如果不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即改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合作,试图孤立地解决环境问题是不可能的。从而产生了从更高、更广泛的层次和范围来研究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食物安全这些互相密切关联问题的要求。

1987年3月,以挪威首相布鲁德兰登夫人为首的22人组成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经过四年的调查研究后,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粮食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并指出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供应保障正经受六个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①对食物需求的急剧增加(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及消费水平提高,预计2000年的食物需求将比1990年增加一半)到2050年再翻一番。②商品能源供应存在的极限(要想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都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一次性能源产量须增加5倍)以及过分使用商品性能源而产生的“温室效应”和“酸雨”两大问题。③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缺少农业以及农业以外的充分就业,因而收入低、购买力弱。④发展中国家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以及缺乏环保意识,从而产生对环境和资源的短期行为。⑤农业科研、推广、教育投入不足,缺乏适用于贫瘠土地,帮助农民提高生产率的技术。⑥在土地所有、社会分配和国际贸易地位方面缺乏公正性。

所有这六个方面的挑战都要求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村政策实行变革,并且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这类变革,倘若不变革现有的三种农业生产模式(工业化农业、“绿色革命”农业和资源贫瘠农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物安全的保障是不可能的。

这份具有战略意义的报告提出不久,美国农业界率先发表了以减少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压力为重点的“低投入持续农业”的观点,并得到美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迅速在美国本土传播开来。随后欧洲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步开始转向持续农业生产的研究和实践。

扭转这种局面的契机其次来自对全球农业具有影响力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态度和观点的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针对“粮食危机”提出过“世界粮食安全”的概念,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一直以努力提高农业土地生产力为唯一目标的组织,受到日益增多的批评,以及要求它认真考虑变革指导方针的压力。

此外,由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定在20世纪80年代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目标未能实现,使粮农组织认识到粮食问题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同整个社会及经济的同步发展密切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粮农组织于1989年11月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决定要“深化其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工作”,并决定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一个以农业和环境为主题的讨论会,以寻求预防和矫正行动的方法和途径。

1991年4月15~19日,在荷兰登博斯召开了有12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决策。宣言指出:“到2025年,世界将多供养32亿人口,而其依赖的自然资源已受到非持续性农业生产方法和因人类其他活动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工业化国家的情况已表明,伴随着集约化而来的往往是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非持续性生产方式的发展……全世界面临的任务是吸取过去的教训,使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同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协调”。

该宣言赋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三个基本目标:①通过保证自给自足和自力更生之间适当的和持续的平衡,实现粮食安全。②提高乡村地区的就业情况,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根除贫困。③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并明确指出,上述基本目标不是轻而易举便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进行重大的变革和调整,为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在那些人口稠密、土地贫瘠、小农和无地者无其他出路,只能以牺牲有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生计的地区,也要通过农村发展,根除贫困,从而避免以往那种持续农业思想仅限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局限,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广泛接受并参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应广泛开展宣传运动,使发达国家意识到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调整国际贸易关系上要做出努力,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获得可靠的市场和公平的价格,从而增加发展中国家农民的收入以及政府向持续农业研究进行投资的可能;同时,除了提高发达国家广大民众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成败起关键作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努力。重点应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重新审查有关农业持续性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应放在多学科的综合方面,即把传统的有效技术、适用技术以及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集中解决高效用性物质投入问题,即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以使投入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②研究建立环境和资源的评估系统。③大力加强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以及农民参与方面的投入。④对各种现存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研究评估,包括在不同社会条件和人口密度下的经济可行性、生产潜力、对物质投入的需要以及生态环境承受力等,通过定量化研究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服务于最适宜持续农业发展的系统设计。会议还呼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尽快实行对包括遥感勘测获得的大量信息和资料实行共享,以及建立国际性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科技咨询机构等。

总之,1991年4月在荷兰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通过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标志着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方针上的重大变化,同时也标志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