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1300000016

第16章 其他农业新理念(1)

外向型农业

一、概念

1.外向型经济。

介绍外向型农业,就不得不介绍外向型经济,外向型农业是由外向型经济衍生而来。

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外向型经济的基本内容:

(1)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2)经济结构的建立以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为依据,必须能够参与国际分工。

(3)具备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

(4)外贸体制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制度。

国际上通用的是以经济贸易制度的“偏倚”来衡量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标准:

(1)名义保护率和实际保护率。

(2)国(或地区)内贸易比值。

(3)产业国际相关比值。

(4)主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外向型经济的贸易政策是一种“中性”的、不偏不倚的政策。

2.外向型农业。

外向型农业是指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借助于国际分工来实现再生产的农业。其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是国内市场,而是国际市场,同国际市场进行广泛的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双向交流。

外向型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向型农业,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农产品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农业,农业的外向度是指当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占全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广义的外向型农业包括两个层次、两个方面,两个层次就是国外市场和埠外市场(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只有一个层次),两个方面就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农业的外向度是指当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外商投资的税收和境外投资利润占全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外向型农业新框架的构建,在把大量的优质蔬菜、水果推向国际市场的同时,种植业在与外面世界的沟通交流中,产品品种进一步调优,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正在继续打造着我国农业的新优势。近年来,外向型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外向型农业的作用

1.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区域内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初步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低生产、低效益”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升值和外向型流通,提高比较效益,部分地方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如某县以“郑麦9023”为主的“洪河”牌小麦远销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04元/公斤,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实现增收2000多万元。

2.外向型农业带动着农业科技含量普遍提高。

区域内外向型农业的高科技和高品质,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结构形成强大辐射力,带动着邻近农户的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3.外向型农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发展外向型农业,一方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带动着当地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4.外向型农业已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向型农业发展使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结构基本形成,对推动地方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不小推动力,部分县市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意义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发展成为农业强国,必须推动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潜在的,挑战则是现实的。例如,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关税壁垒有增无减,其中诸如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屡屡成为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口设限的武器。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农业标准化明显滞后,这不仅不利于扩大对外出口,而且不利于合理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因此,我们必须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立体农业

一、概念

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交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等。鸭河口库区,水库水面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及库汊养鱼开发,环库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也是立体农业的典型。

目前我国有关立体农业的定义大体有以下三种表述:

1.狭义的立体农业。

狭义的立体农业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阴、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2.中义的立体农业。

中义的立体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3.广义的立体农业。

广义的立体农业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三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

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山、水、田、滩、路的多维利用,忽略了兴起中的林牧(渔)、农牧(渔)复合种、养,以及庭院种、养加工,容易使立体农业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

第二种概念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农业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

第三种概念边界过宽,包括农、工、商综合发展,边界的无限延长无疑否定了立体农业本身的特点,造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概念重叠和模糊,失去了立体农业存在的价值。

二、立体农业的发展简史

立体农业最早产生于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这种简单的立体种植是一种狭义的立体农业,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养鱼,基面栽桑、植蔗、种植瓜果蔬菜或饲草,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等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但对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多年历史,其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其他国家,如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等也常见立体种植,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正在兴起与中国立体农业相类似的混合种植、多层利用和农林牧渔结合的种植、养殖业。

三、立体农业模式

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循环)和技术结构(配套技术)。

目前,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如稻田有稻—鱼、稻—萍—鱼和稻—豆—萍—鱼等立体生产模式;蔗田有甘蔗—蘑菇、甘蔗—蘑菇—鱼、甘蔗—菜—蘑菇—鱼等立体模式;旱地有甘薯—大豆、玉米—小麦—蔬菜等粮油、粮菜立体生产模式;果园有荔枝—桃—大豆(或花生)、香蕉—鱼—菜—禽等立体生产模式;水体有鲢鱼—鲤鱼—鲫鱼—鳗鱼立体放养、中国广东四大家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立体放养;林地有橡胶—茶叶、桉—茶—葛藤、粮林间作套种等立体生产模式。还有鸡—猪—沼气—菜、食用菌—猪—蚯蚓—鸡等循环生产模式。

现在,在广大的农村,还存在以下立体种养模式:

1.鱼—桑—鸡。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用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和鸡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公斤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公斤,桑园内养20只鸡,年产鸡粪1200公斤,相当于给桑园施氮肥18公斤,磷肥175公斤。

2.鸡—猪。用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等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是农田的良好肥料,一般情况下,每40只肉仔鸡1年的鸡粪可养1头肥猪(从仔猪断奶至育肥到75公斤左右)。

3.鸡—猪—牛。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作农田肥料,这样大大减少了人畜争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了饲料成本,能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4.鸡—猪—鱼。用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作物的良好肥料,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物链,达到了粮增产、猪鱼饲料成本下降的目的。试验表明,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公斤左右,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公斤左右,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多获利1000多元。

5.牛—鱼。将野草、稻草或牧草经氮化处理后喂牛,牛粪经发酵后喂鱼,然后再清塘泥作农田肥料,通常情况下,2头牛的粪石饲喂1亩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公斤左右。

6.牛—羊。利用牛吃高草、羊吃矮草的特点,对有限的草场实行轮流双层次放牧,先放牛,后放羊,大大提高了草牧场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7.牛—蘑菇—蚯蚓—鸡—猪—鱼。利用野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收后的下脚料培育蚯蚓,将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养鱼,养鱼塘泥作肥料。

8.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等方法处理后饲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用来制取沼气或培养食用菌,利用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将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

9.家畜—蝇蛆—鸡—猪—牛—鱼。家畜的粪便人工喂蛆,蝇蛆是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经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鱼塘淤泥等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

四、立体农业的特点和作用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

1.“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2.“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3.“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

4.“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农业科研部门提出的。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始这项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应用。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随着生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耕地面积的不断开垦,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世界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农业增长模式也同时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浪费、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施“精细农业”,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化。

一、概念

“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

精细农业技术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农业管理系统,它必须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器及变量执行设备。例如,利用传感器及监测系统来收集当时当地所需的土壤水分、土壤含氮量、土壤酸碱度、杂草、虫情、植物病情、降雨量、降雨强度等各种数据,再根据各因数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由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做出决策,调整施肥量、除草剂或杀虫剂施用量、农药施用量、灌水量、耕地深度、播种量及密度和深度、中耕、产量策估等。进而在减少投入的情况下增加或维持产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种植业,也适用于畜牧业、园艺和林业。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以田块为基础,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实际上,在同一农田内,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性。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田间条件和收获量的空间差异。

2.年际间产量的时间差异。

3.预测和实际产量的差异。

多年的试验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表明农田资源有效利用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同样,农田内的土壤类型、肥力、墒情、苗情和病虫草害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二、精细农业的指导思想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要利用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农田内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各种因素的时空差异,避免因对农田的盲目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具体而言:

1.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

2.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