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1300000009

第9章 有机农业(1)

有机农业概述

一、概念

有机农业是指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

目前,有机农业在不同的国家尚有不同的定义。欧洲国家把有机农业描述为: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有机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美国农业部的官员在考察欧洲的有机农业之后,给有机农业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即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在最大的可行范围内尽可能地采用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畜禽烘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生产力和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的一种农业。尽管该定义还不够全面,但该定义描述了有机农业的主要特征,规定了有机农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有机食品就是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符合有机农业的标准,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

有机食品认证指的是为促进食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由通过资格认可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依据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技术规范,对申请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实施规定程序的系统评估,并颁发证书,批准使用标志的,称为有机食品认证。认证以规范化的检查为基础,包括实地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最终产品的检测。

二、有机农业的特点

有机农业生产是一种强调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并拒绝使用化学品的农业生产模式。有机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三点:

1.建立一种多种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2.系统内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采用土地(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

三、有机农业的发展背景

现代农业的发展所导致的众多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20世纪30年代英国植物病理学家Howard在总结和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有机农业,并在1940年写成了《农业圣典》一书,书中倡导发展有机农业,为人类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有机食品。

四、常见对有机农业概念的误解

对有机农业的理解,容易产生以下几方面的误解:

1.有机农业就是指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如果把有机农业简单地说成为“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是不正确的。有机农业强调持续生产体系的建立。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的农业生产体系是不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因此不是有机农业生产。

2.有机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在走回头路。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人初次接触有机农业概念时最易产生的误解,也是首先必须澄清的事实。有机农业是由一些科学家、哲学家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生产健康的作物和食品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世界经历了“石油农业”带来的能源、环境和仪器安全危机之后得以大力提倡和发展并超越现代农业思想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它只有在生物学、生态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协调起来才能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之后才可能得到认同和推广。因此可以说,有机农业是人们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而不是复古和倒退。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农用化学品,但绝不是拒绝科学,相反它是建立在应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应用现代农业机械、作物品种、现代良好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技术,以及良好的有机废弃物和作物秸秆和处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上的实践。人们听到作物生产力不用农药、化肥就觉得不可思议,正是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化学和工业技术,忽略了环境和生态的体现。

3.有机方法种植的作物产量肯定比现代种植的产量低。

应该承认,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期间(有机转换期间),有机作物的产量通常会比常规作物的产量低。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建立良性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生产的作物产量并不一定会比常规作物产量低,整个有机体系的生产力一定高于常规体系的生产力。而且产量高低也是一相对的概念,通过超过系统可承受的外部物资的投入来获得过高的产量并不是有机农业追求的目标。

4.有机农业和作物品质低、营养差。

现在人们通常认为,由于在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作物在生长中营养元素供应不够,作物的生长肯定不好,产品质量肯定差。有机农业强调种植业的平衡,以及有机生产体系内养分的循环和补充,通过有机生产措施培肥土壤肥力,建立持续的作物营养物质供应体系。因此,一旦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成,并形成良性循环,作物在生长中可以从系统中获得充分的完全营养,而常规作物生产通常仅重视少数几种营养元素的供应,一些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物质难以得到补充,导致产品的口味和营养不好,因此有机种植的作物品质不会比常规的作物差,相反有机生产的产品其口感好、味道正。

5.有机食品一定是无污染,不含化学残留物质。

食品是否有污染物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不含任何污染物质的食品。随着高精密分析仪器的检测限的提高,自然界中即使再优质的食品,也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污染物质,应该说,有机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比普通食品低。但有机食品并不是绝对无污染。强调有机食品的无污染特性,仅会导致人们过分重视对环境和终产品的污染状况的分析,而忽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

6.有机农业生产仅仅是简单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使用。

为了替代化肥,在有机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肥。如果不注意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方法和用量,如过量使用或使用时间不恰当,其后果不仅要影响作物的生长,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使作物易受病虫害的危害,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7.有机农业劳动力投入多,成本高。

应该承认,有机农业所需的劳动力投入要比常规农业投入多得多,特别表现在利用农业废弃物时的劳动力投入。有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了农业系统的废弃物,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了社会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所花费的费用,减轻了由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人们在计算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投入时,往往忽视了这些投入的真正价值。

五、有机农业的国际标准

有机农业的国际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四方面:

1.前提条件。

(1)凡标上“有机”标签的产品,生产者和农场必须属IFOAM成员。

(2)不属于IFOAM的个体生产者不可以声明他们是按IFOAM标准进行生产的。

(3)IFOAM标准包括农场审查和颁证方案的建议。

2.目标(即基本标准的框架)。

(1)生产足够数量具有高营养的食品。

(2)维持和增加土壤的长期肥力。

(3)在当地农业系统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

(4)在封闭系统中尽可能进行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方面的循环利用。

(5)给所有的牲畜提供生活条件,使它们按自然的生活习性生活。

(6)避免由于农业技术带来的所有形式的污染。

(7)维持农业系统遗传基质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和野生动物环境的保护。

(8)允许农业生产者获得足够的利润。⑨考虑农业系统较广泛的社会和生态影响。

3.标准。根据上述框架各国组织必须制定发展自己的标准。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可采用参考自然生态平衡的某些技术,强调指出禁止使用农用化学品,例如合成肥料、杀虫剂等。

4.如何使产品成为有机产品。原来不是有机产品,可进行转换,让其变为有机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按标准要求进行转换,由每个有机农业颁证机构确定转换过程的时间,并定期(每年)进行评价,转换计划包括:①增强土地肥力的轮作制度。②适当的饲料计划(养殖业)。③合适的肥料管理方法(种植业)。④建立良好的环境,以减少病虫害转换周期时间。

如果产品在两年之内满足所有标准则第三年可以作为有机产品出售,对种植业强调以下几方面:

(1)环境条件(由颁证组织审查无污染)。

(2)作物品种选择,应选适应当地土壤,气候对病虫有抵抗能力的品种。

(3)实施轮作(包括豆科作物)。

(4)肥料政策。有机肥返回土壤,保持土壤肥力。禁止焚烧稻草,氮肥必须是有机、颁证组织应对产品的硝酸盐含量加以限制,引进的肥料要审查,人粪要防治病虫害等。

(5)害虫管理。要保护天敌,提倡生物综合防治,禁止使用合成杀虫剂。在畜牧生产中禁止使用人工荷尔蒙和其他增产剂,从非有机农业组织购入的饲料不得超过10%~20%(根据牲畜的种类而异)。此外,不得采取虐待牲畜的生产方式。

(6)杂草的处理:用预计栽培技术来防治,限制生长(例如合理的轮作、种植绿肥、平衡施肥管理等),使用物理除草方法,禁止使用除草剂、生长刺激剂。对养殖业、畜牧业强调禁止使用饲料添加剂、生长素、开胃药、防腐剂等。

综合以上标准,概括起来强调一句话:禁止使用农用化学品,提倡用自然、生态平衡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

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背景

20世纪,在传统农业面临饥饿和需求增加的挑战的时候,存在着两大思潮影响着农业的选择和发展。

1.受机械论的影响,单纯追求土地生产量的提高。人本主义的思想支配并形成现代常规农业,又称化肥农业或石油农业。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新知识、机械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运用,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业化的化肥、农药、助长剂(荷尔蒙)的介入,甚至被滥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盐分被农作物吸收,农业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农产品的原有品质被这些盐分破坏,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化学盐分和荷尔蒙严重地影响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农业生产体系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与自然不和谐的负面影响,如土壤板结、沙化,物种减少等。

2.有良好生态和环境意识的农民,在保留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不是以人为本,而是站得更高更远,立足于以大自然为本,以天地人合一的观点,关注于人类的责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发实践着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方法。这种方法以土壤、菌物、植物、动物、人类、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互相作用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依赖当地可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自然生命循环。生态环境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充分思考造就了有机农业存在、发展。

如今,这些农民被自豪地称为“有机农民”。和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常规农业的农民的最大区别是,有机农民不仅以健康的方式生产着高质量的人类必需品,而且还担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进化、发展的艰巨重任。

1982年的全球性的实践证明,有机农业系统与其他农业系统有显著的区别。而且,有机农业系统更有竞争力,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为人类提供最优质的农产品。与常规农业系统相比,投入减少30%~70%,产量提高25%以上。

二、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机食品的销售量还不到食品销售量的1%,但其发展速度相当快,而且销售潜力相当可观,有人预测在21世纪初,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量占全部食品销售量的5%。但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数人还在解决温饱问题,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而在众多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早、投入力度大,再加上国家给予相关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农民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因此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如法国大约有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有机食品市场占整个食品市场的5%,婴幼儿食品基本上都是有机食品;欧洲其他国家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场在2%~3%之间,90年代初已注册登记专门从事有机食品中加工的工厂有1716家。美国几乎在所有的连锁店都销售有机食品,有1/3的美国人会购买有机食品,1980年,有机食品销售额为7800万美元,估计2000年为60亿美元,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有8000多个有机农场,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将由1990年的300亿日元发展到2000年的3500亿日元左右,年增长率为30%左右。

三、国内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