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我知道-Why航天
16451400000005

第5章 竹蜻蜓与直升机有什么关系?

蜻蜓对于我们来说都并不陌生,它能够在空中轻盈地飞舞,并且能够凝固般地停留在空中,姿态是那样的优美而灵巧。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注意到蜻蜓的这种非凡的飞行本领。那时人们就幻想若是能拥有像蜻蜓一样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那该多好啊!

由于,在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利用风力,并相继制造出了风车和人工风扇,于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羡慕蜻蜓的同时,便模仿蜻蜓的外形制成了一种玩具,起名为竹蜻蜓。

它的制造非常简单,找一片小小的竹片,将它削成扭曲的形状,再在这一扭曲状的竹片中间插上一根垂直的细竹棒,竹蜻蜓就制成了。如果你用手掌使劲一搓竹棒,这只竹蜻蜓便会“嗖”的一声直窜空中。这种制作简单而又经济的竹蜻蜓很快便成为孩子们的心爱之物。

飞入天空的竹蜻蜓,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和缺乏持久动力来源的缘故,加之自身重力的影响,最终仍会落回地面,那么如果制成一个足够大的竹蜻蜓,再给它配上动力装置,它岂不就可以长时间地停留空中了吗?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竹蜻蜓是现代直升机的始祖。

大约在明朝,我国的竹蜻蜓传到了欧洲,并且立即引起了西欧学者们的兴趣。当时法国科学家曾将中国的竹蜻蜓加以改进,用羽毛代替竹螺旋桨叶,并称这种玩具为“中国陀螺”。法国科学院还特地表演过这种玩具,表演很成功,它能垂直上升。后来飞行家乔治·凯利又用铁片制成桨叶,插上杆子后,变成“铁片蜻蜓”,这支“蜻蜓”曾飞到27米的高度。

15世纪,欧洲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探索直升机的发展道路。最先设想直升飞行器,并画出了草图的人是意大利的一位著名画家达·芬奇。他在此之前曾提出过扑翼机的设想,虽然他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但他的设想却为后人提供了帮助。后来,达·芬奇又画了一张直升飞行器的草图,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直升飞行器草图同他的扑翼机草图一样,当时并没有发表。直到1893年,达·芬奇的这两种有关人类飞行探索的飞行器草图才出版发表。

虽然达·芬奇的这些设想都没有能够得以实现,但他的设计思想却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了说明直升机探索的艰苦过程,后人根据他的草图仿制了一个直升飞行器的模型,并将它摆放在纽约的一个博物馆里,供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