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把抑郁障碍(depressivedisorders)定义为以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类心境障碍,并至少有下列4项症状: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
本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抑郁症和同性恋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对其相关知识,同时介绍了如何运用罗夏墨迹来对抑郁症和同性恋进行诊断。
抑郁症诊断与罗夏墨迹测验
本小节就抑郁症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介绍如何运用罗夏墨迹来对抑郁症进行诊断。
一、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的概念和诊断标准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DSM-Ⅳ(也就是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编写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RDC(《研究用诊断标准》)和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各个诊断标准对抑郁症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重点介绍DSM-Ⅳ、ICD-10、CCMD-3。
1.DSM-Ⅳ的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编写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或DSM-Ⅳ(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4th),1994)中认为,临床上有两种不同的抑郁障碍,分别是重症抑郁(majordepression)和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disorder)。
重症抑郁障碍是一种阵发性(episodic)抑郁,症状持续至少两周,且症状包括了至少以下五种:①抑郁的心境;②对一切或绝大多数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愉快感;③体重明显降低或增加;④失眠或嗜睡;⑤精神活动激越或迟滞;⑥疲乏感或精力减退;⑦无价值感;⑧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⑨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
心境恶劣障碍是指一种轻微的、持久的抑郁,其主要特征为至少两年内的多数日子里出现抑郁心境,至少包括了以下两种症状:①食欲不好或暴饮暴食;②失眠或嗜睡;③活力降低或疲劳感;④低自尊;⑤难于集中注意或做出决定;⑥无价值感(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0)。由于美国心理学的领先地位,DSM系统也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在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诊断方法(Kurt&Mark,2002)。2.ICD-10的诊断标准国际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也在其编制的疾病分类手册中对抑郁进行了界定。在ICD-10(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10threvision)中,主要描述了3种不同形式的抑郁发作(分别是轻度、中度和重度)。
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病人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活动减少和精力降低。很常见的症状还有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其他主要常见症状有:注意和注意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
(1)轻度抑郁。
诊断要点: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易疲劳这几条通常被视为最典型的抑郁症状。要做出确定的诊断,应至少存在上述症状中的2条,再加上至少前述①~⑥中的2条描述的症状。所有症状都不应达到重度。整个发作持续至少2周。
(2)中度抑郁。
诊断要点:应至少存在轻度抑郁发作中给出的3条,再加上至少3条(最好4条)其他症状。其中某几条症状较为显著,但如果存在的症状特别广泛,这一点也不是必需的。整个发作至少持续2周。
通常,中度抑郁患者继续进行工作,从事社交或家务活动相当困难。
(3)重度抑郁。
a.重度抑郁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要点:轻度和重度抑郁发作中提出的所有3条典型症状都应存在,并加上至少4条其他症状,其中某些症状应达到严重的程度。但是,如激越和迟滞这类主要症状十分明显时,病人可能不愿或不能描述许多其他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从总体上评定为重度发作也是适宜的。抑郁发作一般应持续2周,但在症状极为严重或起病非常急剧时,依据不足2周的病程做出这一诊断也是合理的。
重度抑郁的患者除了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几乎不可能继续进行社交、工作或家务活动。
b.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
①诊断要点:符合上述中给出的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并且存在妄想、幻觉或抑郁性木僵。妄想一般涉及自罪、贫穷或灾难迫在眉睫的观念,病人自认对灾难降临负有责任。听幻觉常为诋毁或指责性的声音;嗅幻觉多为污物腐肉的气味。严重的精神运动迟滞可发展为木僵。若有必要,妄想或幻觉可进一步表明为与心境协调或心境不协调。
②鉴别诊断:抑郁性木僵必须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分离性木僵,以及器质性木僵表现相鉴别。本分类仅用于单次发作的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再有发作,应采用复发性抑郁来诊断。以上关于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之间的区分有赖于复杂的临床判断,包括症状的数量、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3.CCMD-3的诊断标准
在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把抑郁障碍(depressivedisorders)定义为以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类心境障碍,并至少有下列4项症状: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在病程上,患者的症状必须至少已持续两周。依据处境不同,症状严重程度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受损。
二、抑郁症的成因
1.生理因素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5-轻色胺{5-HT}、多巴胺(DA)等特定的神经递质的含量过低及其受体功能低下,是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临床上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已有40多年之久,主要就是通过影响这三种神经递质而起作用。但在临床上,药物一般在几周之后才发挥作用,这表明药物的疗效可能是其引起的其他适应性改变所致,比如适应性神经元的改变。总之,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的确有些变化,并且,针对这些变化的药物的确能使一些抑郁患者获得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生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提供了佐证。
2.应激事件
在压力和抑郁关系的研究中,一般通过比较抑郁病人和正常控制组之间在生活事件得分上的差异来评价生活事件对抑郁的效应。研究发现,有66%~90%的人在抑郁发作前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大多与丧失性和羞辱性事件有关。
凯瑟勒(kessler,1997)总结了近20年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4个方面的结论:
①生活事件和严重抑郁的产生有联系,这在各种文献中都是一致的;②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关系的强弱受生活事件测量方法的影响,与简单生活事件核查表相比,用生活事件的等级评定得到的结果显示出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联系要强一些;③生活事件强度与抑郁强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dose-response)关系,即严重生活事件比非严重事件与抑郁之间的联系要强;④在这些研究中,严重生活事件非常普遍,多数抑郁病人报告在抑郁发生之前有严重事件发生,但在发生这种生活事件的人中,只有少数人变得抑郁。凯瑟勒(Kessler)等(1993,1994)做了一个全国样本的成人抑郁症与早期创伤性生活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期生活事件对20岁以前发作的抑郁症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以后发作的抑郁症没有作用。虽然很多临床报告发现抑郁症病人比对照组有更多的儿童期创伤性经历,如父母分离、家庭变动、父母有精神疾病等,但是研究表明这些创伤性体验只对早期的抑郁发作起作用。
陈树林(1998)研究发现慢性的与角色相关的紧张明显地与长期性的抑郁心境相连,而且会明显加重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效果,尤其当生活事件的范围与慢性紧张的范围一致时。慢性紧张往往是紧张性生活事件的结果,因此有研究开始把慢性紧张作为生活事件和抑郁症之间的一个中介因素。这些研究表明,紧张性生活事件所造成的结局(慢性紧张Ⅱ)可以解释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绝大多数效果。例如:失业对抑郁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失业所带来的财政紧张,而配偶丧失对抑郁症的产生是否起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丧偶后孤独感的大小。
3.认知因素
认知图式及自动思维是与抑郁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因素。贝克(Beck)等人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抑郁与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有密切的联系。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cognitiveschema)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准则,往往不为意识觉察,但它影响着人的情感、行为和思维模式。他认为,早期创伤性体验提供了形成消极自我概念的基础,这些消极自我概念可能潜伏起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被类似早期经历的特殊情景激活,并按照原有的加上方式在头脑中进行认知,其表现形式即为自动性思维。自动性思维是一种特定的、抽象的、自动出现、很难转变的认知。它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大多数病人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会存在这些思维,因为这些思维已经构成他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动性思维对情感和行为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贝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论证,他发现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有更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抑郁性的、歪曲的认知也更多。Asamow等人在1987-1990年研究了消极的自我概念,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比对照组有更多的消极性自我概念,更少的积极性自我概念。Dobson等在1983-1989年对贝克提出的自主性思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病人相比于非抑郁性精神病病人和正常人,有更多消极的自主性思维。但人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认知因素和抑郁症的因果关系并不十分肯定。有抑郁性认知因素的个体并不都产生抑郁症,而有些抑郁症病人没有抑郁性认知。而且,关于认知图式与自动思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很少。
在国内,焦丽、徐俊冕(1993)用自动思维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D)研究了抑郁症病人的认知模式,结果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消极的自动性思维出现越频繁,功能失调性态度就会增加。龚梅恩等(1998)用自主性思维问卷(ATQ)探究大学生消极的自动性思维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TQ得分与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得分呈明显的正相关。但国内关于认知图式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很少,关于认知图式与自动思维关系的研究更少。
4.人格
夸纳(Coyne,1995)研究表明,有两种人格特质与抑郁有关,即社会依赖和自责。
有社会依赖性人格特质的人,总试图建立牢固而安全的人际关系以支撑其低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们过分关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对接纳、理解、支持和指导有过高的需求。当他们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时,就变得抑郁,沉溺于失落感和被遗弃感之中。有自责性人格特质的人,十分关注内在标准和目标的实现,当追求的目标受挫,不能实现其理想时,就会自责,并变得抑郁,陷入不适和失败的情绪之中。如果一个人具有社会依赖性人格特质和自责性人格特质,那将影响其对生活事件的易感性,影响其抑郁的具体症状以及采取何种策略应对抑郁。但一些研究表明,社会依赖和自责存在较强的相关。并有很多研究者认为,神经质是解释社会依赖和自责的表面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神经质与抑郁症也有密切的联系。许多对抑郁症病人追踪研究的结果显示:抑郁症病人比对照组有更高的神经质得分,抑郁症的恢复与神经质得分逐渐降低相关,慢性或持续性的抑郁与神经质得分的持续上升相关。而且发病前的测试表明后来患抑郁症者比正常人有更高的神经质得分,即发病前较高的神经质得分预示着以后的抑郁症的发病。肯德勒(Kendler)对1733对女性双胞胎(全国样本)作了一个纵向研究。被试完成两次神经质评估,并面谈2次,间隔为14个月,研究结果表明:神经质对终身及一年后的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在两次评估之间的抑郁症发作增加了神经质的得分。在第二次评估时抑郁症的发作会增加神经质的得分。抑郁症与神经质之间的相关性有70%应归因于它们共同享有遗传学上的危险因素即二者是一个连续体模型,有10%的抑郁症会增加神经质的得分。
另外,贝纳西(Benassi)等人对97项有关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作了回顾性研究,得出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31,外控与抑郁呈正相关。
5.归因方式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首次将动物无助感实验的结果用于人类抑郁的解释,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个体发现自己无论作什么努力都无法控制环境中发生的事件时,就会认为自己是无助的,继而产生抑郁,并丧失行动的动机。这一理论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个模型无法解释低自尊的人产生抑郁的原因。针对以上不足,塞利格曼(1978)和他的同事阿布拉姆森(Abramson)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修正,引入了社会心理学中归因方式的概念,提出了抑郁的归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