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和审定的教学材料尚属于宏观性的和抽象性的,还不能直接进入课堂实施,还有待于教师将其微观化和具体化。具体说来就是:教师要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选择课本,挑选教学参考资料,识别和利用学习及其周围社区所具有的课程资源,确定每一课的范围,增删课程内容,确定供使用的教学(进度)计划类型,制定教学计划,试验新计划,创造课外的发展性和补习性计划,设计课堂上因材施教途径,协调各门课程内容和研制乡土教学材料。
(二)在课程实施阶段的任务
在班级这一层次上,教师在课程实施阶段的任务,是组织教学活动,将自己备课产生的方案付诸实施。这些任务具体包括:制定教学目的和目标,选讲课本中合适的重点内容,确定哪些学生重点学习哪些内容,分配和掌握不同主题和单元所用的时间,决定和使用适宜的教学设备和媒体,确定和使用有利于学习者的材料和信息的最佳呈现方式,启用学生助手,选择和应用课堂教学和活动的策略等。
(三)在课程评价阶段的任务
教师担负着评价课程和教学两者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区分两者的范围和说清楚教学评价在哪儿结束以及课程评价在哪儿开始。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任务就是:确定计划是否满足了课程目标的要求,弄清楚计划是否是正确的、确切的、可行的,是否是使学习者感兴趣的和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对讲述的材料、信息以及方式的选择进行考察,对自己完成的课程产品诸如学习指导书、单元练习、补充教学材料、乡土教学材料等进行检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任务为:在教学开始前对学习者的已有水平进行评估,适时进行诊断测验以掌握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命题并组织期终考试,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表现、对课程材料进行评价。
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基础教育中使用的是“教学理论”话语体系,并且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使用统编的教材,广大教师的任务是执行教学计划和依据教学大纲讲授教材,这就铸就了教师在课程上只是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而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以课程研制任务,要求教师从以往的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课程研制者角色。
五、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
在这里,教师的组织者角色是广义性的,指的是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专门行为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课程内容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过去,我国只有从文化中选取而来内容的观念,导致教学过于偏重于知识的授受,教师的角色被狭隘化为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被压制为“知识的接受者”。现在,需要建构“学习经验”的概念和“从内容到经验转化”的课程与教学组织观念。
(一)课程与教学组织的内涵
为了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实现“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就主要表现为进行相互关联的媒体设计与开发、环境设计与开发和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
媒体设计与开发,是在传统的教师示范、黑板或白板以及粉笔等设计基础上,主要是突出进行多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设计,把内容设计“融化”到能引起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定向的极富表现力的多媒体和网络媒体之中,研制出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的多媒体网络课程与教学材料。环境设计与开发,就是通过课室、校园等环境的设计以及对家庭和社区环境建设影响,将内容设计“融化”到环境之中,使儿童置身这样的环境,就自然生发出特定的学习兴趣和定向,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专门的媒体,与环境中某些特殊条件产生相互作用,获得特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授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及使它们相互作用而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形成最具教学效能的有机组合。教学活动选择和设计的主要标准有三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的长处、弱点、经验、能力和兴趣;二是学生的需要、经验和成熟水平;三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另外,周围的环境和气氛也是影响教学活动设计和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础
在当代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和文化价值学习。当代媒体设计与开发,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整合地设计和开发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各种教学媒体,将内容融合到媒体及其结构之中,促进人的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
1.知识的学习
从人应用知识的角度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为什么呢?因为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地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来应对问题或情境,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2.经验的学习
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就得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历。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化”,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种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2.价值的学习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研究揭示,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价值学习过程就是个人的一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性、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观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理解和体验的全过程。
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学习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学习。这牵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学习。这牵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为了实现价值的学习,课程组织就需要遵循价值观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这样,课程组织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虚拟生活世界,失去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中去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和作用。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性,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课程组织就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合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关于信息文化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以及价值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三)环境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学生的被动学习是由“他我灌输”的教学及其环境导致的,要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就需要将教学环境建构为学生学习的“自我经验”的实践环境。哲学把生命的实质理解为一种“自我经验”,所谓“自我经验是把变化带入我们的生活过程。”它实质上包括由“自我感觉、自我估计和自我判断”所构成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决定了我们对生命的立场以及对他人的态度。”自我经验常常会打破尘世经验的局限,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动力,由不经意的经验引起许多新的自我经验。人在生活中引起自我经验常常采用向内审视的自我陶醉的方式,或扮演各种角色的积极的表达形式和行为方式。“自我经验的实践所依据的是一种信念,那就是发现和承认自己的想象和愿望会导致‘真正的我’的突破和‘自我实现’。”
把学习过程等同于自我实现,肯定是不全面的。但是必须承认教育和教学过程与目标,只有通过学生学习的自我实现才能真正达成,而自我实现就是自我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学环境优化,仅仅达到“学习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化到人的学习的自我经验的层面。经验自然主义指出:经验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整体;经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经验具有能动性。儿童的本性是在活动中适应环境,不仅仅要顺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由此深入地分析,儿童与社会、兴趣与训练、禀性与教养、知识与行为都是统一的,统一在经验、活动之中。由于原有的环境是庞杂的,办学校实质就是要造就一种特殊的环境。这样,学校就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简化环境;第二,使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第三,创造更全面的平衡的环境。这样的功能要求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实现教育经验化或学习经验化。
我们一直缺乏教育经验或学习经验的概念或观念,教育内容一直被当成与人分裂甚至对立的、需要从外部灌输给儿童的东西,因而内容逐渐地成了异化物,为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者所厌恶。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学环境的优化,需要变革组织方式和实施样式,把教育内容转化为教育经验或学习经验。所谓的学习经验,在这里意味着,教学环境的优化,不仅要进行文化内容选择,而且要以一定的方式和样式使教学环境渗透着学习经验。泰勒曾经学习经验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其能对之产生反应的环境里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环境优化中,使选择的内容与学习是确切的,创建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内容整合到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之中。唯有这样,内容才能转化为学习经验,并与学习者产生相互作用。
从内容到学习经验的转化,关键是与人的注意、兴趣和想象相适宜。这样,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在自我经验的方向上,就可以有三种基本策略:首先是依据注意的规律,使教学环境的因素及其结构,在声色光以及形状上能够长久地引人注目;其次是依据兴趣心理学,使教学环境里的各种因素闪烁着激发、维护和滋养学习兴趣的亮光;三是依据想象心理学,使教学环境里既充满刺激人想象的各种因素,又具有放飞人的想象的空间。这样,教学环境就成为人在活动中自我感觉、自我估计和自我判断的“人的学习世界”,成为人实现自我经验的场所,从而成为使人成人的真正的教育环境!
(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