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学会了还是会学了(名师解惑丛书)
16465800000015

第15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

下面就以上四点加以具体说明:

1.回忆重现,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太差,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对学习的成功渐渐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认为,学过的知识反正是要忘的,早记早忘,不如在考试前突击记忆。可是到了临考前,由于要记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一时又记不过来,心里很烦恼。还有的学生认为,理解了的知识自然就会记住,可事实上,明明理解了的知识,却也忘记了,到运用时不知所措。

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的头脑在记忆方面,既不像计算机那样忠实,也不像笔记本那样可靠,一个人对感知过的事物总是会忘记的。

专家指出,遗忘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科学实验表明,学习以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可见,问题不在于会不会忘记,而在于怎样和遗忘现象作斗争,使我们所学的知识能牢固地保存在头脑中,以便在应用时能随时取用。

怎样才能把知识更好地存储在头脑中呢?有的学者认为,经过学习,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那么,就会慢慢“消退”,表现为遗忘现象。而系统复习正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这种神经联系,以防止它的“消退”。在系统复习时,要重新回忆过去学过的知识,使这些知识在头脑中再一次出现。例如,要回忆每一个概念是怎么引出来的、概念又是怎么得出来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而复习一些原理公式时,要回忆这些原理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些原理适用于什么范围、公式反映了哪些数量关系等等。这种回忆本身就起着强化记忆的作用,而回忆不出来的问题,又可以作为重点,再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些,无疑都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为什么特别强调听、说、读、写呢,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能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理解的加深又会大大促进记忆。因为,记忆的内容已是系统化的“知识之网”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这种内在的联系,像网络那样,把记忆的内容牢牢联络起来,结果就不容易再遗忘了。例如,学化学时,开始对质量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和当量浓度究竟反映了哪些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总搞不清。到系统复习时,通过比较找到了这三种浓度之间的共同点都是反映了溶质和溶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点在于溶质和溶液的表示方法不同而已,有的用质量比,有的用摩尔数、当量数,有的用体积。再进而通过系统复习,找到了它们之间互相换算的途径,那么,这个浓度问题就变得很容易记了。又如,有的学生在学习生理卫生时,开始死记八大系统的名称,经过系统复习后,认识到了八大系统和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找到了八大系统的内在联系,这时会格外好记,用不着再死记硬背了。

如果学生能在预习、听讲和课后复习的基础上,坚持每周做总结、每章有总结、每个专题有复习、每门学科有总复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多次的系统复习,那么不仅所学知识的质量会越来越高,而且会以少而精的形式牢固地贮存在头脑中,为独立地应用这些知识创造极好的条件。

优秀生为什么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会迅速地、准确地把有关知识从头脑中“提取”出来、把问题迅速解决呢?这是与他们坚持复习,尤其是坚持系统复习分不开的。

2.查漏补缺,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的完整化。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生病缺课、闹情绪学不下去、环境太乱分了心等等,往往使某一部分知识没有学好。由于所学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这些漏洞和欠缺在学习后面的新知识时,尤其是在换了学习课题后,常常被忽略,一时没有察觉到它们对学习的影响。如初二物理有漏洞和欠缺,并不太影响初三物理的学习,因为初二物理主要学的是力学,而初三物理主要学的是光学、热学和电学,这些知识都有相对的独立性。

如果我们坚持科学合理的进行系统复习的话,那么这些漏洞和欠缺,在系统复习时就可以及时被发现和弥补。因此,坚持进行系统复习的学生,很少在学习上有“欠债”现象,他们的知识是比较完整的。

不抓系统复习的学生,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学习局面呢?这些学生往往在毕业考试或升学考试之前,也就是总复习时,才第一次发现自己在知识上还有那么多的漏洞和欠缺。总复习本来就已经够紧张了,还要再补课,结果使总复习的效果大受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欠的“债”总是要还的,要么在预习时还,要么在系统复习时还,这都是上策;而拖到总复习时算总账,实在是下策。可以这么说,在总复习之前,还没有还清“学习债”,在知识上还缺乏完整性的学生,是很难承受住总复习的负担的。

例如,在进行化学计算的总复习时,其中涉及到浓度的计算,老师一般可能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各种浓度之间的换算上,如果这时才发现自己还不明白什么叫摩尔、什么叫摩尔浓度、什么叫当量、什么叫当量浓度,那就被动了,就会造成上课听不懂、课下没时间补的局面。总复习时如果各学科同时出现了上述现象,就有可能导致学习信心的丧失。

可见,平时积极主动地抓紧系统复习,及时查漏补缺,早日使知识完整化是多么重要。

3.融会贯通,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系统复习可以给学习带来很多好处。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或者说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其实,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由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所组成的知识系统。平时,通过分学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只有真正认识到这种联系和区别,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这些概念和原理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就要依靠系统复习。

如果我们把知识系统比喻为“知识大厦”,把概念、原理比喻为建筑的“原材料”,那么平时学习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就是准备“原材料”的过程,而系统复习就是利用这些“原材料”建造“知识大厦”的过程。

在建造“知识大厦”时,应当考虑各种“原材料”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些“原材料”有机地组建起来,建成“知识大厦”。老师在系统复习时,经常说要把学过的知识串一串,或者说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一下,实际上就是指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可说是融会贯通的过程),或者说是组建“知识大厦”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知识系统化的意义。

首先,知识的系统化,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上去。不通过系统复习,就很难达到这种从全局上把握具体概念和原理的境界,所学的知识就将是支离破碎的、孤立的或杂乱堆积式的,这种无序的知识结构,显然与它所反映的世界的本来面貌是不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