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16466200000008

第8章 名人勤奋佳话(7)

26天写成40万字小说

取得稿酬来应付。可是,出版商却向作家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他必须在二十六天内完成四十万字的一部小说还债,否则,出版商有权在继续九年的时间里,出版他在此期间写下的一切作品,而不付给任何报酬。为此作家不得不答应出版商的条件。为了迅速完稿,他请了年轻的女速记员安娜来帮忙。安挪怀着对作家敬仰的心情,从早到晚把作家口授的小说速记下来,并连夜整理成文,在安娜热情的帮助和鼓励下,作家经过十分紧张的劳动,终于如期完成了这部作品,最后他们也结成了生活中的伴侣。

安徒生与图书馆

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从小就喜欢读书,他的父亲为了解除他孤独生活所带来的寂寞,常给他讲《一千零一夜》中的古代阿拉伯的神话传说,这使幼小的安徒生逐渐滋长了对文学艺术的向往。父亲还把丹麦名喜剧荷尔堡的剧本朗诵给他听。

后来他在哥本哈根西博尼教授处学习音乐,利用这个机会安徒生又读了不少书,虽然这时候他还识字不多,但仍是硬着头皮读完了他所向往的《莎士比亚全集》和丹麦、德国的古典文学作品。

安徒生进入有名的中学苏洛书院学习,由于同学们对这个农民的孩子百般歧视,使他很痛苦,但学校那间小图书馆,虽然陈旧,却给了安徒生很大安慰。每天晚上,寝室熄灯后,安徒生就偷偷地点起了蜡烛,取出白天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聚精会神地读着。他先后读过许多当代外国诗人如歌德、席勒、海涅、司各特、拜伦、斯沫莱特等人的作品,不但使他忘记了当时的痛苦,还把富于理想的安徒生带到了一个充满生活信息的崭新世界。于是,他开始了写诗和写剧本。

安徒生向小读者学习1805年4月2日,有一个男孩在丹麦奥登塞镇一座矮小的平房里出生了。但他不是生在床上,而是生在一个搁棺材的木架里。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家汉斯·安徒生。

安徒生的父亲是个鞋匠,家里穷得连一张床也没有。贫苦的童年生活使安徒生体会到穷人的孩子是多么寂寞,他们没有学校进,没有玩具玩,甚至没有朋友。从三十岁起,安徒生立志要为穷人的孩子写些美丽的东西,让他们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真理,从此,他把精力都放在这件不朽的工作上,每年圣诞节出一本童话集,作为送给小朋友的礼物。他整整写了四十三年的童话,直到逝世(1875年)的前两年一直没有间断过,发表了《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一百六十多篇作品。他写的童话,语言朴素,情节生动,想象丰富。这些特点不仅使他的作品成为丹麦儿童(包括成年人)的心爱读物,同时也成为十九世纪儿童文学的光辉典范,对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起了深刻的影响。

向小读者学习,是安徒生童话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学习小朋友的语言,观察他们的行动,《小意达的花儿》就是这样写成的。他常到丹麦著名诗人蒂勒家里去跟主人的女儿一道玩耍,讲了许多故事给她听。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哥本哈根花儿跳舞的事情,那个小女孩越听越出神,结果她自己也想出了许多关于这些花儿的故事。她凭她的想象作了许多有趣的描写。安徒生观察她的表情和研究她的语言,结果就写出了《小意达的花儿》。他说:“我写这篇童话的时候,引用了她的一些话语。”

临终的叹息

1824年5月,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770一1827)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公演。耳聋的贝多芬身穿燕尾服、黑绸的齐膝裤和丝长袜,站在乐队的前面打着节拍。而全体演奏者却按照站在贝多芬背后的翁姆劳富的指挥演奏。当最后强有力的D大调和弦声还没有消音的时候,大厅的观众中迸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呼声和掌声之强烈,是出乎意外和无与伦比的。女歌唱家和乐队演奏者们也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参加欢呼和鼓掌。

听众对于贝多芬的出场一共报以五次热烈的掌声。

按照礼节,对皇族也只用三次鼓掌礼。可是,贝多芬对此毫无觉察,因为他什么也听不见。

这时,那位红极一时的女歌唱家走近贝多芬,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转过身去,他这才看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向着人群深深地鞠躬致谢,感动得几乎晕了过去。

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自二十八岁那年得了耳病,至五十六岁逝世,中间二十多年的日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面对着命运的挑战,他呼喊道:“我要扼注命运的咽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产生在这个期间,直到完全聋了,他仍继续作曲,终于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当死神悄悄地逼近他的时候,他口中这样自语:

“唉!我只写了几个音符!”

巴尔扎克离开人间的时候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在临终之前,心中仍然念念不忘那尚未完成的《人间喜剧》,他向医生说明意图,了解病况,医生却问他:“你完成那些工作还要多少日子呢?”巴尔扎克回答:

“六个月。”医生摇摇头。“六个月都活不到吗?六个星期怎么样?”医生又摇摇头。“那么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也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订一下!”医生劝他立刻写遗嘱,“什么?六个小时?”这样问着问着,巴尔扎克离开了人间。

面包和书

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由于家境贫寒,他少年时就离家出去独立谋生。尽管收入寥寥,但他还是省吃俭用,想法省钱来买书看,有时为了买一本书,常常要饿上一整天。

有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饿得已经走不动了。富兰克林看到这种情景,连忙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妇人见富兰克林穿着非常破旧,也是一个穷人,便不好意思收下面包。

“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并随即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妇人问道。

“对我来说,只要不饿死,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富兰克林高兴地笑着回答。

笨读

杰克·伦敦青年时代读书不多,他后来立志从事文学创作,深感知识不足,就抓紧时间阅读世界名著,特别是莎士比亚、歌德和巴尔扎克的作品。此外,他还特别用心学习文法和词汇。他把大字典上的单词,依次抄在纸片上,有的装在裤袋里,随时摸出来读读,有的贴在梳妆台上的镜框缝隙间,以便对着镜子穿衣刮脸时能有机会研究;有的夹在晒衣的绳子上,以便在庭院中走过和散步时学习;有的挂在帐顶上,以便在睡前或一觉醒来时就能看到……

妻子的挽救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1828一1905)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描写一位科学家乘气球横贯非洲大陆,完成了探险任务。

小说写成后,先后投寄了十四家出版社,被一次又一次地退了回来。1863年冬季的一天,邮差又送来了一个鼓囊囊的邮包,凡尔纳预感到不妙,打开邮包,果然一份铅印退稿信又映入眼帘。已经是第十五次了,凡尔纳一气之下,抓起手稿投进壁炉。

正在一旁静观的妻子眼疾手快,把手稿从火中抢了出来。凡尔纳余气朱消,又到妻子手中夺手稿,还要投进火中去。妻子死死地护住了手稿,轻声说:

“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这声音,哀求、劝慰、鼓励,交织在一起,使凡尔纳不由不顺从。于是,手稿又寄给了第十六家出版商。

这个出版商颇有眼力,读过手稿后大为赞赏,不仅同意出版,而且签订了他长期供稿的合同。《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后,立即成为当时法国最畅销的书,并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出版,凡尔纳一举成名,这时他三十五岁,从此开始了四十余年的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生涯,创作了一百多部科学幻想小说,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在那个几乎无望的冬日里,凡尔纳的妻子没有料想到,她从炉火中挽救的不仅是一部到处碰壁的手稿,而且还是一位“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凡尔纳的名声越来越大,受到的赞扬越来越多。但是,他说:

“使我感激的并不是成功后的恭维,而是失败时从妻子那里得到的鼓励。”

砍去了一双“完美的手”

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一1917)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巴尔扎克雕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象极了!老师,我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边的一柄斧子,朝着塑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也惊呆了!罗丹解释说:

“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这尊雕像,罗丹是应法国作家协会而作的。

巴尔扎克矮胖肚圆,罗丹为这“活木桶”塑像,伤透了脑筋。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他决定毫不修饰巴尔扎克的原貌,而要着力刻划这位作家精神的美,雕塑出一位“本质的人”。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一个披着睡衣、双手叠合于胸前、昂着一颗硕大的脑袋的巨人,两眼注视着人间,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蔑视……这雕像,原定一年半完成,实际上整整花去了七年的时间。

砍去了双手的巴尔扎克雕像,引起了一番骚动。报界大张挞伐,说罗丹雕出了一个“装在口袋里的癫蛤膜”。法国作家协会也急忙矢口否认这是他们向罗丹定购的巴尔扎克雕像。罗丹痛心极了,但毫不屈服,他宣告:“它是我全部生活的结果,是我美学的基本核心。”他还以一种执着的信念发出预言:

“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会把我的巴尔扎克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罗丹将雕像安放在自己家中的花园里。在他去世以后,这雕像终于为举世所公认,以“神似”而驰名天下。现在是巴黎艺术馆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