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16715900000038

第38章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鲁直:《民闲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5.吴潜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檀传宝:《问题与出路——若干德育问题的调查专题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0.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叶秀山:《美的哲学》,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版。

12.张彦平:《中国人的心理误区》,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

13.余玉花:《思想道德概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4.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15.韩水法:《大学与学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马龙潜、杨杰:《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王甘:《童年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王治何、樊美筠:《第二次启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胡纪泽:《中国人的焦虑》,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版。

22.王开东:《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漓江出版社2009年版。

23.肖川:《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岳麓书社2008年版。

24.倪梁康:《心的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5.徐晋如:《高贵的宿命》,华龄出版社2010年版。

26.何怀宏:《道德·上帝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7.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28.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刘铁芳:《新教育的精神》,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30.陈来成:《休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3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5.王天一等主编:《外国教育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李立国:《古代希腊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黄书光:《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8.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于文杰:《通往德性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1.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4.姚建龙:《校园暴力控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黄会林:《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张理文:《青少年犯罪心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47.樊富珉,张天舒:《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挪威]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范晶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9.[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0.[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美]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英]罗素:《幸福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

5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54.[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美]迈克尔·施瓦布:《生活的暗面》,汪丽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7.[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众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0.[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付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英]凯恩斯:《预言与劝说》,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2.[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62.[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熊哲宏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3.[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林荣远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64.[美]维克多·弗兰克:《无意义生活之痛苦》,方军教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65.[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6.[美]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陈太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8.[意大利]维柯:《论人文教育》,王楠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69.[美]彼得·威特、琳达·凯德威尔:《娱乐与青少年发展》,刘慧梅、孙喆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挪威]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李曼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美]艾泽欧·阿荷拉:《休闲社会心理学》,谢彦君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72.[印度]阿玛蒂亚·森:《生活质量》,龚群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3.[美]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4.[日]左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