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清宫戏里面有一句十分著名的台词:“在后宫斗争中,最杀人于无形的,不是施法落咒,而是空穴来风这四个字。”在清朝,有许多有关帝后身世、生死的传闻,是为了诋毁当事人而捏造的谣言。
清誉尽毁:“太后下嫁”之谜
“太后下嫁”是清初的一大疑案。说的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即顺治皇帝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的事。
皇位争夺与叔嫂暧昧
博尔济吉特氏出身蒙古科尔沁部所谓“戚畹之家”,14岁时嫁给皇太极,史称孝庄文皇后。她是一位聪明而富有谋略的女子,曾在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年幼时期辅佐朝政,为清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也就是顺治皇帝的叔叔。他一生封号颇多,始封贝勒、后封墨尔根青(意为聪明王)、睿亲王,顺治时称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在当时朝鲜人的记载中多称“九王”,在外国传教士的著作中称“阿玛王”。他“聪慧多智,谋略过人”,清入关后的各项制度大都由其筹划,可谓清朝政权的实际开创者。多尔衮享年仅39岁,死后仅两个月,就被削去爵号,平毁墓葬。
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的艳事,在清初便开始流传。但究竟有没有其事,因官方文献没有明确记载,至今仍无定论。那么“太后下嫁”的疑案究竟是怎么缘起的呢?
原来皇太极1643年身亡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这时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都各自手握重兵,双方都有很多的拥护者,他们又各自都有顾忌,因为一旦打起来,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豪格把其父皇太极生前自领的两黄旗中的“八大臣”带到家里“私相计议”,遂得到他们的支持。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表示拥立豪格。多尔衮则取得了两白旗的拥戴,两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及其他一些满族贵族也“跑请”他“当即大位”。为此豪格和多尔衮闹得不可开交,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博尔济吉特氏施展其灵活巧妙的手段,为自己年仅6岁的儿子谋到了好处。她首先看准了代善的辈分和威望最高,具有左右大局的力量,便紧紧拉住代善,使两红旗支持福临。
最后在亲王和大臣会议上,多尔衮拒绝了拥护者对自己的推举,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多尔衮提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可,从而避免了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与自相残杀。于是,不满六岁的福临于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元1643年10月8日)登上了皇位,他的母亲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几个月后,多尔衮抓住时机,一举占领了北京,将两宫皇太后与幼帝福临迎到北京,清朝从此入主中原。入关后,多尔衮继续分兵南下,节节胜利。同时,他以摄政王的身分总揽朝纲,借鉴明朝的制度,制定清朝各项制度。此时的多尔衮实质上已经成为清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
福临登极不久,豪格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下狱而死。而多尔衮却以摄政王之尊,“刑政拜除,大小国事,九王专掌之”,相继被封为叔父王、皇叔父、皇父,持国柄至死。
从福临当政期间豪格和多尔衮不同的结局看,人们断言豪格觊觎帝位,多尔衮则有翊戴之功。但多尔衮为什么要放弃攫取帝位的念头,转而拥立福临呢?有人又断定多尔衮与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存有私情,随即便出现了“太后下嫁”之说。
那么具体的是什么呢?有的论者指出,多尔衮1650年因打猎跌伤致死后,顺治下诏宣布其罪状中有语:“自称皇父摄政王,亲到皇宫内院。”这两句话,蒋良骥在《东华录》中曾经收录,但后来修实录时却删去了。不言而喻,这种删节是出于避讳考虑。
反对“太后下嫁”之说者则认为:《东华录》所记的顺治诏书中的话,不能为“太后下嫁”提供明确的证据。所谓“皇父”犹古之“尚父”、“仲父”,是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所谓“皇父”系清世祖封多尔衮为“皇叔父”后以其定鼎之功勋卓著,无可进爵,乃以“皇父”为封。因为实录修于多尔衮死后,凡所追夺者俱删去“皇父”字样。所谓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则指他曾渎乱宫廷,不是指与太后大婚。多尔衮在构陷豪格死于狱后,曾取其福晋(夫人),遂有无礼于太后之传说。
民族习俗与叔嫂之恋
近年又有学者从理论和满族的风俗上论证“太后下嫁”说。旧时满族有这样一种风俗:父亲死了,儿子娶其庶母;兄长死了,弟弟娶其嫂子。由此在清朝初期,兄弟、叔侄之间的妻妾互娶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思量,盛年寡居的孝庄与壮年英武的小叔子多尔衮的结合,也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了。
据野史记载,清朝入关之初,多尔衮总揽朝纲,“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而孝庄太后时当盛年,寡居无欢,认为多尔衮功高天下,又将帝位让给了她的儿子,忠心辅政,除非自己以身报答,不足以极其功,于是委身相事,借以笼络多尔衮。
不久,多尔衮的妻子亡故,于是朝中范文程等大臣乘机鼓动皇太后与摄政王合宫,正式结婚,双方自然都很乐意。定下婚期后,就以顺治小皇帝的名义颁诏天下,宣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
就这样,皇太后纡尊降贵,公然下嫁给了小叔子,摄政王多尔衮成了幼帝顺治的继父,其名号称为“皇父摄政王”。诏书中说得倒也直白,年轻的皇太后终于难守空闺,红杏出墙,自愿下嫁给刚刚丧妻的多尔衮。甚至有些小说中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度陈仓了,此时结婚,终使两人夙愿得偿。
另外,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的《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书中有刘文兴所撰的跋,谓:“清季宣统初元,内阁库垣圮。时家君(刘启瑞)方任阁读,奉朝命捡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遂以闻于朝。”这可算是“太后下嫁”的有力佐证。
《李朝实录·仁祖》卷五十记顺治六年二月,清朝曾派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倧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政郑太和说:“勅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国王李倧也说:“然则二帝矣。”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顺治十七年(1660)十二月二十四日,因乳母李氏病故,顺治降谕礼部,其中有这样几句话:“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乳母竭尽心力,多方保护诱掖,皇太后眷念慈衷赖以宽慰。”这无意间透露,幼年皇帝顺治与母亲孝庄分宫而居,而且皇太后不是居于皇宫之中,否则母子之间为何“每经累月方得一见”?“皇太后萦怀弥切”,为何却不去看望皇上?皇上又为何不去探望生母,以解“皇太后眷念慈衷”?揆情度理,其间必有一个超越两者之上的力量破坏了母子之情。这个力量除了多尔衮之外,还能有谁?
充满疑窦的身后之谜
对“太后下嫁”的故事,虽然野史中记载很多,但在《清史稿》中并没有提到。从事实来看,孝庄皇后死后,清王朝又延续了二百多年。这期间,大清诸朝对她尊崇备至,极尽歌功颂德之事,在陵寝祭祀方面也把其放在首位,如真有“太后下嫁”之事,清皇朝为何能自取其辱呢?
当然也有一说:乾隆时期纪晓岚在整理清宫档案时,觉得此事有辱皇家尊严,因此奏请皇帝批准,从档案中删去了此内容。
有的清史专家认为,所谓“太后下嫁”是假的。按清朝制度,“太后下嫁”是国之大庆,当然要颁诏天下。而后世的清朝君臣如要否定这件事,也必须用公开的方式否定,即明发谕旨,声明当初“太后下嫁”是多尔衮矫诏,伪造圣旨,其实根本没这回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案翻过来。不然,偷偷销毁宫中的一件原始文件又有什么用呢?相信“太后下嫁”为真,关键还是在于不了解清朝的制度。以为只要偷偷销毁一件原始诏书就没事了。
不过,1946年10月,学者刘文兴撰文《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其中写道,宣统元年(1909),他的父亲刘启瑞任内阁侍读学士,奉命收拾内阁大库档案,“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若果真有这一诏书,无疑是“太后下嫁”最权威的铁证。
据说礼部为操办这次婚礼,还专门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婚礼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称贺,蔚为盛事。就连远在浙东海岛上的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风闻此事,特意写了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就是说,太后的寿酒变成了婚宴的喜酒。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普通的民间寡妇茹苦守节,会受到表彰,立牌坊。如若再嫁,则难免遭到亲邻的非难物议。何况尊贵的皇太后,当然是惊世骇俗的旷古奇闻。此说一出即广为流传,到民国初年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莫不津津乐道。
孝庄在死前对自己的安葬地也曾有过嘱咐。《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她对康熙说: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了,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康熙遵嘱,并将祖母生前所居住的慈宁宫殿拆迁移建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改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
这种做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这是否因为她再嫁给摄政王多尔衮,所以同皇太极合葬便不合情理?
按清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嫔妃最终都要与皇帝合葬。可是,孝庄竟葬在了遵化的清东陵风水墙外,而未与清太宗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
有人认为,这是孝庄因改嫁而无脸到阴间见皇太极的刻意安排。史料中也确有这样的记载。太后在遗嘱中说,“卑不动尊”,不忍再惊扰皇太极,这实在是托词。
对祖母孝庄的心思,康熙自然心知肚明。但康熙又感到,将祖母单独安葬实在没有这样的先例,于是他把这一难题留给了儿子雍正,将孝庄的棺材在东陵的地面上停放了38年,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为孝庄建陵安葬。还需说明的是,长眠在清东陵的5个皇帝、14个皇后、136个嫔妃,都葬在了风水墙之内,而只有孝庄葬在风水墙外。这又是为什么?
有的看法认为,该陵建于风水墙外,即寓有贬抑之意,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有些专门研究古代帝王陵墓的专家则认为,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因此,该陵建于风水墙外乃顺理成章之事,毫无贬抑之意。
到底太后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因为疑团丛丛,至今就算再坚持己见的学者,也觉得此事没有一个定论,但他们不大相信民间的传闻,认为“太后下嫁”之事大概是捕风捉影。
天花、遁世还是炮伤:顺治驾崩之谜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深宫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就在顺治驾崩后的第三天,不满8岁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皇宫中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是让人们迷惑的是,24岁的顺治皇帝,一向身体强健,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
假死遁世,还是天花不治
对于顺治皇帝的死亡,《清世祖实录》中的记载异常简短:“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为什么关乎生死的大事,以寥寥数字敷衍了事,甚至对死因只字未提?
作为记录顺治皇帝生平最权威的档案——《清世祖实录》中有一段关于顺治死前的最后记录:
顺治患病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到初六顺治已经是病入膏肓。《清世祖实录》中用了200多字记载了顺治死前的活动,而描述他的死亡却仅有11个字,时间,地点,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的线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清朝皇室家谱《玉牒》中也仅仅只是记录了顺治驾崩的时间,对于顺治皇帝的死因依然是避而不谈。
同样让人费解的,是顺治临死之前留下的遗诏。因为在整篇遗诏中,顺治对自己平生所为十分内疚自责,这样的自责似乎很不符合一代天子离开人世时最后的心情。
相传顺治皇帝迷恋上了董鄂妃子,而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对此极为不满,后来,董鄂妃因为亲生儿子去世而郁郁寡欢,不久也去世了。然而就在董鄂妃死后刚过百天,宫中传出顺治驾崩的消息。短短一百天里,贵妃去世,天子驾崩,为什么这一切如此巧合?
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吴梅村,写下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诗中写道:“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当时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人们不免猜想,吴梅村在诗中所写的陛下,会不会就是顺治皇帝。
此外,诗中还写道:“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千里草——草下千里重叠,这分明是个董字。于是人们更加确信诗中的妾,指的就是董小宛。而陛下,无疑就是深爱着董鄂妃的顺治皇帝。反复研读吴梅村的诗句,人们对其中的一句诗,百思不得其解:“八极何茫茫,日往清凉山。”据吴梅村笔记记载,诗中的清凉山,指的就是佛教圣地五台山,顺治生前从未到过五台山,为何诗中会说顺治“日往清凉山”?
根据清宫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在遵化打猎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静修的法师。从这以后,顺治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顺治十四年,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在京师海会寺同高僧憨璞聪见面。憨璞聪对佛法的阐释深深触动了顺治。从此,顺治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顺治崇佛已久,而且早有出家之意,董鄂妃死后,他曾经一度伤心欲绝,无心朝政,病逝于养心殿也许仅仅是个对外托词,顺治并没有死,而是遁入空门,削发为僧了。
据《起居注》记载,康熙即位后不久,孝庄皇太后曾多次带着他上五台山礼佛。此类活动本可以在北京举行,可他们偏偏不远千里来到五台山。如此看来,顺治在五台山出家修行,也许才是隐藏在礼佛背后的真相。此外,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西逃,当地接待她,就从五台山借了一些用具。有人说那些用具跟宫廷用具相似,可能是顺治当年用过的。
如果将这些细节综合起来,关于顺治死亡之谜似乎可以还原成这样的一个过程:心爱的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心灰意冷之下,以病逝为托词到五台山出家为僧。而孝庄唯恐此事为天下人所知,于是便假借顺治之名,伪造遗诏。遗诏中的种种自责,无疑也就是孝庄强加给顺治莫虚有的罪名。
对于这样的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