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32

第32章 衰退期四帝嘉道咸同(3)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了。自此再也不能复合,美、法等国也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开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相继又与西方列强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至此,中华帝国顿时陷入了半殖民地状态。

然而,灾难并没有因此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19世纪5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又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的叛乱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即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以武力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以1856年二月该国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作为侵华借口;英国则急不可待地制造了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经在香港领过一张登记证,已经过期。1856年十月,中国水师在广州附近登上亚罗号拘捕匪徒,遭到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抗议。尽管两广总督叶名琛同意交还在亚罗号上被捕的中国水手,英方却不予理睬。十月下旬,英军突然发动进攻,占领广州以南沿江各炮台,并一度冲进广州城内。

1857年九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统率海陆军来到香港。十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也率兵到达。十二月中旬,英法联军五千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二十九日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要员马上尿了裤子,投了敌人。在英法的监视下,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四月,英法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海面。五月二十日,联军发动进攻,大沽炮台在经过顽强抵抗后失陷。英法舰队随即经海河而上,到达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团,立即派大学士桂良等赶往天津议和。在英法的威胁下,桂良于六月下旬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可耻的卖国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外国公使驻北京;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雇用外人;外国传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来往;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条约》已经签订。

帝国主义疯狂了。相传遍地黄金的中国,已经对他们敞开了欢迎的大门,岂有不去之理?1860年四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五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六月初,法军占领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八月一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二十一日陷大沽炮台,二十四日占领天津。九月九日,联军向通州推进,二十一日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次日,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十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后,恣意抢掠,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杰作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十三日,北京留守当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门,联军兵不血刃便控制了北京城。十月下旬,清政府代表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发还天主教资产;对英、法赔款增加到八百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

两次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对于中国来说,它铭刻了古老的中华大地在炮口声中的落后、懦弱。

§§§第六节 江河日下,无力回天

咸丰

对于清帝国而言,一次皇位继承人选择的失误,让它走向了深渊。

自从清代的秘密建储制度实行以来,也许并不见得比皇位的争夺有所缓和,但在事实上无形之中培养了皇子争权的计谋;而咸丰便是计谋夺权的一个典型代表。咸丰的继位并不是一帆风顺。道光晚年时,传位的问题日趋临近,第四子奕詝(咸丰)和第六子奕訢成为了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而且奕訢资聪明,深得道光的喜爱。因当时内外多事,道光一直没有下决心。奕詝的母亲很受道光皇帝的宠爱,但是她死的比较早。奕詝母亲33岁死时,这一年他才10岁——还是虚十岁。谁抚养、照顾他呢?由静贵妃,就是奕訢的母亲来照顾他。所以,奕詝视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訢如同胞弟,奕詝和奕訢的关系都很好,这就更增加了道光选择皇储的困难。道光二十六年,要准备立储了,在奕詝和奕訢这两个儿子之间,究竟选择哪个,他犹豫不定。

野史笔记传闻很多,大概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怀念皇后,欲立奕詝;因为奕詝的母亲死得比较早。《清宫词》里说她死的时候是暴死,有一些事情是秘不可宣的,也就是死得有点蹊跷。可能道光有什么对不住奕詝母亲的地方,所以他怀念奕詝的母亲;施恩妻子,就想要立奕詝(也就是将来的咸丰)做皇太子,继承皇位。第二种说法,就是初定奕訢,后定奕詝。道光帝在写秘密立储册的时候,奕訢的“訢”字,最后一笔是一长竖;而奕詝那个“詝”字,最后一笔是一短竖一勾。传说道光在写字的时候,太监就远远窥视到了,见底下那笔很长,就传出去了,要立奕訢。道光听说之后就很不高兴,就改了,改成立奕詝。第三种说法,道光病重了,临危的时候,就招六阿哥奕訢,去临终交代事情。恰好奕訢这时候没在,奕詝就去了。去了之后,道光说我要立皇太子,说了一半就昏过去了。于是奕詝出来后说,我父亲说要立我做皇太子。但这也只是野史传说,并不可靠。皇帝传位并不是儿戏,不会这么随意。

那事实究竟是如何?现在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奕詝和奕訢因为只差一岁,都在上书房读书,小时候骑马的时候摔了,把腿摔折了,经过御医骨科才把腿治好了,但是落了一个残疾,所以奕詝是个瘸子。奕詝还得过天花,脸上有麻子,功课又不如奕訢好。奕訢不但功课比较好,骑射刀枪功夫都好,能文能武。道光怎么选择?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次,老皇帝决定去狩猎。这时候咸丰的老师,也就是侍读学士杜受田,一心希望他继位。杜受田首先系统地分析了两位皇子的长处,他认为,咸丰的优势在于仁厚孝顺,奕訢的优势则是聪明伶俐。而此时步入晚年的道光皇帝,更需要的是一位孝顺的儿子,所以咸丰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点。一次,诸皇子们随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猎。这可是在父皇面前的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但论射猎骑术,咸丰显然不是六弟的对手。因此,杜受田告诉咸丰:“你到了南苑,只要坐着看兄弟们驱马打猎,自己千万不要射杀任何动物,并且约束你的随从也别去打猎。”并教他怎样对父皇解释。打猎当天,大家都有所收获,皇子中奕訢的猎物最多,而奕詝却一无所获。当老皇帝责问时,奕詝答到,儿臣虽然无能,但是只要动手,决不会一无所获的。只是想到此时正值春季,万物繁衍,不忍射杀,也不愿和兄弟们争个高低。他的回答深深打动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心想为天下百姓选择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奕詝自然比盛气凌人的奕訢更合老皇帝的胃口。道光就密写了他的名字,放在锦匣之中。就这样,咸丰终于以胜利结束了这场皇权的争斗。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咸丰:一位在位只有11年的平庸皇帝,却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子,却能够在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君临天下。面对内忧外患,他理应救国于危难,却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弃国门于不顾。北京城因此而生灵涂炭,圆明园因此而大火熊熊。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他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訢留守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园等。不得已之下,奕訢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訢虽有满腔的重整江山之心,却已无回天之力。

但是,咸丰即位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咸丰刚刚即位,就于咸丰元年(1851)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仅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于1853年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订官制,建立了太平天国。咸丰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和外国侵略者“洋枪队”的援助,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正在咸丰镇压太平天国之时,英、法两国却于咸丰六年(1856)再次对华宣战,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俄国却趁火打劫,蚕食中国领土。对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军,咸丰继续妥协求和,被迫同各侵略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并割让了大片土地、赔偿了大量金银,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但是,咸丰自己的日子倒并不愁苦。特别是当那个名叫“兰儿”的女人闯进了他的生活以后,咸丰唯一能记住的,便是那日日笙歌、夜夜红帐的温柔乡了。以后,他又几次从满、蒙两族的官宦人家挑选秀女,并破除祖宗规制,选汉族秀女入宫。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居于圆明园,历史上,又一次红颜成为了祸水。

时间到了咸丰十年(1860)九月,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逼近北京。咸丰慌忙携带皇后和那拉氏、四春娘娘等宫眷一百多人,逃往热河避暑山庄。不久,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纵火烧毁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事后,咸丰派恭亲王奕訢和侵略军谈判,以割地赔款的代价求得议和。但是他仍然不敢回京,迟迟不肯动身。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开始生病。而且病情日益严重。他宣召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等八位大臣进寝室接受顾命,下令立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因皇太子年幼,咸丰要他们尽心辅佐。第二天,咸丰便在内忧外患之中,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内。花天酒地、放荡享乐的咸丰临终之前,却因后事处理不当,导致慈禧控制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历史,如果当年的道光皇帝选择了后来因搞洋务运动而以“鬼子六”出名的奕訢,大清帝国也许可以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是,道光皇帝偏偏选择了咸丰。客观地说,咸丰皇帝想做点事情,想让祖宗们打下的江山更为永固,但他的能力制约了他的发展,于是,历史的悲剧选择了他作为主角。

而后的清帝国,一直掌控在一个女人的手中,她就是人们口中的西太后——慈禧太后。这一点,恐怕是咸丰皇帝无法预料的。但事实就是如此,虽然,奕訢曾经与慈禧太后有过一段愉快的合作,但最终却没能赢得与慈禧太后的郑政争。

§§§第七节 天朝田亩

太平天国起义路线

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的衰落,都离不开内忧外患的困扰。清朝频于应付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同时也要面对农民的铤而走险。

鸦片战争后,本已脆弱不堪的清朝财政又被加上了两个巨大的债务――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这些费用最终全部被转嫁给了劳动人民。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里得到酝酿,并非无源之水。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3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分封五王。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围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战役中,“北王”冯云山战死。太平军转战湖南途中,阐明太平天国“扫除妖孽,廓清中华”的宗旨,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于是,湘江上的纤夫、船工;码头上的挑夫、搬运工;城镇中的铁匠、商贩、木匠;以及郴州、桂阳山区的煤矿工人,一大批参加了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在长沙战役中,“西王”萧朝贵牺牲。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队伍增至50万,声威大振。2月,太平军水陆兼程,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进入城里,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他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共耕”的原则,制定“凡田分九等”,“分田照人口”,“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并建立县以下设各级乡官的制度。对外坚持独立自主政策,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反对外来侵略。各地天地会和捻军纷纷响应。

短短几年之间,太平天国便确立了自己的政权。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他们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军进兵北京。北伐军出江苏,过安徽,进河南,渡黄河,入山西,直捣直隶,逼近天津。由于孤军远征,没有后援,寡不敌众,终于失败。洪秀全为了控制长江中游,确保天京安全,又派兵西征。1853年5月,赖汉英、胡以晃、曾天养率军溯长江西上,攻占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广大地区。在两湖境内,他们多次打败了曾国藩组织的以地主团练为骨干的“湘军”,曾逼得一代枭雄曾国藩差点跳湖自杀。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又在天京外围展开了激烈的破围战,先后击破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在军事上达到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