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李镇西学什么
16778700000004

第4章 学习李镇西: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1)

不停地反思

反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事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反思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

教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解自我与实现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值得指出的是,反思并非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般意义的思考和回顾,而是根据反思对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达到反思的目的。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面对当前的教育困境,我们不要将教育一味归因在社会因素上,不要过于责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风气、社会环境。试问,社会的发展如果越来越单调,哪还叫发展?社会的丰富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就如同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有污染一样。社会在变化,学生作为一个生物体或社会体,也跟着在变化,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常总结、常反思,找到自己的原因。

比如,李镇西就曾这样回顾自己所带的“未来班”。

未来班是我最珍爱的教育诗篇。在未来班具体的教育方式、手段和技巧上,无疑有许多创新,但其教育内容或者说贯穿其中的教育灵魂,却仅仅是力图继承恢复我国五六十年代的道德风尚。在未来班,我和我的学生也的确营造出了《青春万岁》中的那样一种纯真温馨的集体舆论和班级氛围;但是,我所培养的“郑波”们、“杨蔷云”们(注:郑波、杨蔷云均属《青春万岁》的主人公),从我这儿出去后,面对迥异于五六十年代风气的社会现实,肯定会产生“宁小燕”式的迷茫。这对我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尴尬!

……日益汹涌的改革大潮,呼唤着一种既深入学生心灵又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一方面,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疾病也渐渐增多,需要教育者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而过去我们的教育除了“思想政治工作”,几乎没有真正的心理辅导和心理保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并期待着公民的独立人格,法治观念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则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应有内容。另外,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创新意识、平等意识、守信意识、自立意识、破釜沉舟的冒险精神、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明察秋毫的预见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世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德育所缺乏或比较薄弱的。

(《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著,第95页)

这种回顾当然不是普通的回忆,它有着明显的剖析反思和否定批判的性质。作为教师,只有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近代教育史上西方教育家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的意义在于它能使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言行,进而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专业素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对自身和现实的反思,尤其来源于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否定的过程,就是创新的开始。可以说,勤于反思与大胆否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反思什么?否定什么?李镇西的“回顾”告诉我们,首先是教育观念。行动源自想法,要想有创新性行为,就得更新我们自己的思想。积极主动地了解新的信息,在批判性地吸取新思想的前提下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教育观念。

其次是教育教学行为或现象,比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能否贴近学生经验,回归现实生活?教学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内容呈现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是否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教学手段是否过于单一枯燥?教学方式是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又如反思自己的课堂驾驭效果、动态生成情况:是否有效地评价学生?收集到学生的哪些反馈信息,又是否做了处理?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应变措施是否得当?教育机制是否发挥了作用?面对学生注意力起伏不定的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秩序问题,调控措施是否生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时生成了哪些新问题?做了何种处理?等等。

实践证明,反思和否定是一个从发现教学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升华,从而上升为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力量。

一般说来,常见的反思方法有两种:

一是内省式反思,即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提炼,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成长。像李镇西那样坚持写“教育日记”或“教学随笔”,把反思这一单纯的内省活动外化,日积月累就可能产生从“自省”到“自律”的变化,而这正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能量。

二是讨论式反思,即群体面对面或通过其他方式交流。如教师聚集在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所共享。又如加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日志-——Blog,这让群体反思成为可能,成了很多教师反思的最爱。各种观点、思想经过交流、碰撞也将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有价值。

不停地实践

李镇西认为,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就绝不仅仅是“想”,还要不停地实践。何谓不停地实践?李镇西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这个实践有两个特点:第一,情感性。这个我不多讲了,大家很容易理解的,教育首先是人文的,它要带有情感,我经常说教育要有人性,要充满人性。教育的实践还有第二点——科研性。什么叫科研性?我的理解也很通俗,即“把难题当课题”。你遇到什么问题不好解决了,你要高兴才对,因为这就意味着科研课题来了,大到整个班级三年的规划,怎么建设,小到这堂课怎么上,还可不可以上得更好一些,再小到新生进校怎么编座位更合理,这都是我们的科研课题。

科研性同时就是创造性,这个创造性也有两个要点:第一,不要重复别人;第二,不要重复自己。

……

不要以为我上次的教案这次还能用,这是不行的。我教这么多年的书,我从来不会把过去的教案拿来用,我看都不看,每次上课前都把旧课文当成新课文来备,这是因为我的生活阅历在增加,我的阅读面在加大,对课文的理解也有新的东西,再加上学生也不一样了。

(《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著,第96~97页)

实际上,李镇西所说的“不停地实践”,我们不妨理解为不断地探索。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因为探索本身意味着你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你有进取的意识,你是一个好学深思的人,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得过且过的人。

许多教育的探索也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只需要我们去发现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尝试着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

学校中的一切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尤其是能够做教师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经历和体验,有许许多多的欢乐与痛苦,也有许许多多的渴望和企盼。正如一首歌所唱到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个记忆都有未曾翻开的日历。”我们不妨想一想,在那些熟视无睹的、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是不是潜存着某些契机和可利用的资源,或者是潜伏的危险与可怕的毒化?这就需要我们像李镇那样,通过反思和不停地实践,彰显那些被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遮蔽了的事情的本来面目。

不停地阅读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但能帮助我们领悟艰深的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更能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令我们更有智慧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文明传承的桥梁,是培植智慧的工具;阅读是我们获得思想、资源最为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关注内心的最重要的方式。

对此,李镇西深有感触。他在自己的著作《教有所思》一书中曾写过一篇“与书为友”的文章,文章中这样写道:

严格地说,我并不具备当一名好老师的条件,但我似乎天生就有阅读的习惯。正是这个良好的习惯逐步增强了我做一名合格语文老师的素养。

我最早接触的书当然是文学作品。所以一踏上讲台,“文学”便成了我奉献给学生的最初的礼物。刚工作的第一周,我特意“挤”出一节语文课给学生读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从那以后,我坚持每学期给学生读一部长篇名著,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金刚》《红岩》《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等。当初,我显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意识到课外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只是自然而然地把我个人的文学爱好迁移到语文课上,并“传染”给了学生;但我的历届学生回忆他们的中学时代,往往会提起我为他们阅读文学作品时那令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的时光。

……

我至今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在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宽容》、《异端的权利》、《自我实现的人》、《中国思想史论》、《文化的冲突与抉择》、《第三次浪潮》、《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心灵的探寻》等。这些著作的观点我不一定能全部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也不一定赞同,但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起,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再以后,我又读《顾准选集》,读《遇罗克:回忆与怀念》,读《风雨中的雕像》,读《殉道者》,读李锐,读于光远,读邵燕祥,读王小波,读徐友渔……这些阅读不但赋予我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俯瞰语文教育。我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这些阅读与我的语文教育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有深度。

1998年5月,我在天津上了一堂公开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许多老师评价我这堂课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着思想的激情和情感的火焰。有一位老师问我备这堂课花了多少时间。我说“花了16年”。当时,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的一件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评价说,这一回答打开了教学艺术的一项奥秘,这种一辈子的准备就是阅读。

从李镇西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可以改变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可以提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

一个教师的聪慧与机智、厚重与深刻,主要来源于阅读,来源于知识积累。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文化底蕴,才能强化教学创新,优化教学处理,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只有具备了这种文化底蕴,才能立足课堂,走创新之路;也只有具备了这种文化底蕴,教学才能富有情趣、亲和力与感染力。

根据媒介的不同,教师今天的阅读大抵可以分为书刊阅读、网络阅读与音像阅读。

1.书刊阅读

读书是教师最为基本、最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爱好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成为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读书之于教师,就像练声之于歌手、打靶之于枪手。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

真正美好的阅读是来自心灵的洗礼,古人“幽窗夜自吟”的充实与安详的心境是值得向往和追求的。在阅读中,我们在前人的思想空间里面游弋、涵泳,使自己保持对文化、思想的一种静观的余裕,于我们短暂的生涯,不啻是盛宴。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古往今来,凡生命灿烂辉煌的人基本上都是酷爱读书学习的人。

时下的教育中,教师疲于应付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像李镇西那样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渐减少,有阅读计划的教师就更少。即使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辅之书,读应景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教师读书的视野要像李镇西那样尽可能宽广一点。首先,教师要多研读一些自己专业和学科教育方面的专著和期刊,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加深对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钻研,并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必须自己精于业务,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领域达到尽可能高的造诣。其次,教师要细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和有关新课程方面的书。教师的专业成长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前面所说的教师要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领域达到尽可能高的造诣;另一方面是教师要潜心钻研教学,提高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出发,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