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16802600000026

第26章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10)

“明堂之制,既为古宫室之通制,故宗庙同之。”也就是说,三者的布局形式是一样的,必须“太室”居中,而且“太室之上,为圆屋以覆之,而出于四屋之上”,以表现“天命”最高,“天”是真正的主宰神。圆屋,正是原始社会以来,“天圆地方”概念的具体体现。太室之外的其他堂室,一律为方形,即代表了“地”。明堂始于周,“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夏后曰世室,殷人曰阴馆,周人曰明堂”。对于明堂的形制,说法不一。《大戴礼》云:“明堂九室……上圆下方”;《授神契》说:“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牖”;《考工记》曰:“明堂五室,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五室者象五行也”等等,“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王国维的通考可作为结论,即“明堂之制,外有四堂,东西南北,两两相背。每堂又各有左右二个。其名则《月令》诸书谓之青阳太庙,青阳左个,青阳右个;明堂太庙,明堂左个,明堂右个;总章太庙,总章左个,总章右个;玄堂太庙,玄堂左个,玄堂右个”。根据王国维《通考》附图,太室居中,青阳、总章太庙分居东西,明堂、玄堂太庙分居南北,构成东西南北中五个正方形。既然明堂、宫室、宗庙的布局是一个模式,那么,“天圆地方”的思想就应该是中国奴隶社会城市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城市规划就有了明确的中心点,然后对称布局,明堂结构就是典型例证。《周礼·考工记》虽然晚出,但也反映了周代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即宫室居中,对称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模式。这种结构形式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早周的宗庙或宫室就是这样布局的。考古工作者在岐山京当凤雏村发现的早周的宫室遗址,其平面布局就是殿堂居中,有东厢、西厢、后室、门房等对称布局。丰镐的布局虽然得不到考古上的证实,但东周王城考古却可以成为佐证,即与《周礼·考工记》的记载相仿佛。尤其是周原早周都城的发现就更证实了这一点。早周都城位于岐山县贺家村与凤雏村之间地下1.5米深处,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50米,接近方形,宫殿位于中央。有了中心,自然也会对称布局。对称的概念虽然来自对人体对称的认识,但运用在城市规划中,却是从周代开始的。

当然,阴阳五行思想、风水思想等,都起源很早,应该说,对中国城市规划都有影响,但在奴隶社会时还不是主流。中国奴隶社会的城市,尽管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也是在一定的规划思想指导下而建成的,这就是以“天命”思想为指导的中心对称布局模式。

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是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交替的时代,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于没有统一的或主要的指导思想,反映在城市规划上也就没有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这一时期兴起的城市很多,使中国城市得到很大发展,而城市的形制多式多样,不具一格。由于注重实际,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就成为普遍接受的规划原则。

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中国达两千余年之久。在这期间,尽管各种思想文化都有发展,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就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这种主导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城市规划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尽管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但被董仲舒发展了的儒家思想,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信条。秦汉以后的城市规划思想当然也受这种等级制度的制约,以体现封建统治者的尊严。首都规划中以皇宫为主体和地方城市规划中突出衙署,都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具体体现。

在每个王朝的首都规划中,都毫无例外的以皇宫为主体,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六朝建康、隋唐长安、北宋开封、南宋杭州、元明清北京,都是如此。当然,从邺城开始,中国首都规划中的中轴线已经定型,皇宫无不摆在中轴线上,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同时,有了中轴线以后,不仅可以突出皇宫的重要地位,也为对称布局创造了条件,使城市庄严、肃穆、大方、壮观。地方城市规划虽不像首都那样严格,但把衙署摆在什么地方也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中国地方城市中,衙署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几乎无一例外。居中是为了指挥方便,占据高地就是要控制制高点,以维护安全。

《周礼》是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关于首都规划的原则,一直是封建社会中都城规划的指导思想。元代的大都城把这种规划思想发展到顶峰,创造了中国都城的理想楷模,证明这种规划思想能够充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显示皇权的尊严。当然,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也要求皇宫居中,以皇宫为中心对称布局。《周礼·考工记》虽然没有谈到一般城市的规划原则,但中国的地方城市都是封建统治者营建的,必然处处体现封建统治者的意志,把儒家思想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当了无疑义。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但并不排除其他思想的影响。像阴阳五行、“风水”等思想,都对城市规划有影响。前者就是木(东)、火(南)、土(中)、金(西)、水(北),“顺次叫做‘五行相生’,逆次叫做‘五行相胜’。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后者就是堪舆学,即观察风向、水文的一种学问,把“风水”作为选择住宅、丧葬的理论根据。上述思想虽然含有封建糟粕,但也有合理的内核,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城市规划。五行既然能相生、相胜(相克),而且变幻无穷,在城市设计中自然要注意方位,使东、南、中、西、北都能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王朝的统治和安全。这就是“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道理。就连统治者也要居于正位,按照五行原则衣食住行、治国安民,即按中方本图、中方副图;东方本图、东方副图;南方本图、南方副图;西方本图、西方副图;北方本图、北方副图的原则行事。对于“风水”学现在更有新解,认为是古代人们“环境选择”的学问,其核心是“生态”环境,要求在特定小环境内部相互协调,以达到生态环境内部的统一。城市规划就是要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风水”学自然会有许多用场。

2.规划原则

中国城市规划是由许多能工巧匠完成的,他们既受到当时统治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各人学识智慧的制约,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都要因地制宜,巧施安排,不拘一格进行规划设计。

①中心布局原则

中国城市不论是首都或地方城市,在规划时都要首先选择中心,中心位置确定后,再向四周扩展,框定城市的总体范围。这个中心往往也就是皇宫或政府机关、钟鼓楼所在地。汉长安城先建皇宫,后建城墙,皇宫位于龙首原北坡,虽然不在中心,但修筑城墙时仍然以皇宫为中心,向四面展开。西墙和南墙的曲折,都和未央宫、长乐宫有关就是明显的证据。未央宫和长乐宫虽然位置偏南,但长安城周围就是皇家禁苑上林苑,应该说二宫既占据高地,又处于长安城和园林区的中心位置。中心,有几何中心,也有实际上的中心,汉长安城的皇宫就是实际上的中心。隋唐长安城也是如此,皇宫位于全城的北部中央,从表面来看也不在全城的中心,但实际上是中心,因为长安城北是禁苑,禁苑的高大围墙也起着城墙的作用。北宋开封和元明清北京的皇宫就相对处于中心位置,说明中心布局原则在都城规划中占主导地位。地方城市规划中,中心布局原则也表现得很突出。譬如,唐代的泉州城以十字街口为中心,宋代的平江城(今苏州)以子城为中心,明清的南阳城以文庙为中心,明清的太原城以鼓楼为中心,明清的济南城以府治为中心,明清的西安城以钟楼为中心,明清的临榆县城(山海关)以鼓楼为中心,右玉县城以钟楼为中心,山西兴县城、上海市南汇、奉贤城等,都以十字街口为中心。当然有些城市在初建城时,中心不明显,后来设置中心,重新进行规划,使城市总体布局也发生了变化。西安城就是如此。西安城是在五代宋元长安城的基础上发展的,当时的中心是鼓楼,明初把城向北、向东拓展,鼓楼已起不到中心的作用。明万历十年(1582年)把钟楼迁移到了今天的位置,四条大街辐射出去,才使全城有了明显的中心,城市布局也随之改变。

中心位置的选择,是根据地理条件、需要和可能确定的,而不是任意选择的。中心位置选择适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总体规划。选择中心只是城市规划的一种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选择中心,但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把中心位置作为规划的依据,确实带有普遍性。

对称布局原则对称的概念起源甚早,作为城市规划原则运用于城市建设也是很早的。中国的城市起源于西周,西周的都城就对称布局。《周礼·考工记》所反映的西周都城的对称布局模式,一直是中国首都布局的理想规范,影响达数千年之久。对称就要有中心,这种中心不是建筑物,就是街道。从总体上来说,全城的对称中心多为街道,皇宫的对称中心多为建筑物。譬如,隋唐长安城、元明清的北京城,都以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东汉洛阳皇宫、隋唐长安皇宫、元明清北京皇宫,都以主要大殿作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地方城市中凡有十字街道的城市,纵贯全城的街道往往就是中轴线,明清的山西省大同城就是典型例证。虽然以十字街口为中心,但以纵贯全城的南北大道为主干道,南关、北关范围也很广阔。因此,南北大道是全城的中轴线,主要军政机关和祠庙,大都左右对称布局。譬如,总兵衙门在西,代王府在东,左右对称布局;太宁观在西,关帝庙在东,也是左右对称布局等等。设有十字街道的城市,尽管不能形成全城对称的格局,但局部对称还是不乏其例。像大同城内西门大街以南的上华严寺、下华严寺,就左右对称布局,清西安城内的满城驻防,从北向南,为正黄和镶黄、正红和正白、镶红和镶白、正蓝和镶蓝旗,也是左右对称布局等等。由此可见,对称布局的原则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十分深远。

②街道分割原则

中国城市规划对街道设置十分重视,街道既是城内交通和城外联系的必由之路,也是选择中轴线和分割不同功能区的界线,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街道的城市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但各个国家对城市街道的规划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有圆形、斜形、弯曲形和端直形。中国城市从西周起,就采用端直形,即都城要“九经九纬”。中国都城中的街道大都采用棋盘式端直设置,很少有斜街,隋唐长安城、元明清的北京城都是典型代表。地方城市的街道设置虽不像都城那样严格,但端直设置仍为主流。这是因为中国城市的形状多为方形或矩形,街道设置与城墙平行最为方便。像济南、西安、大同、太原、扬州、银川、苏州等城市都是如此。太原城的“丁”字形街道很多,但仍为端直形,即南北向或东西向。

中国城市的不同功能区,都是由街道分割的。根据地位、需要和地形特点,可以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由于大的区域占地广阔,四周的直街只能到此为止,与顺城或顺墙街相通。譬如,北京皇城周围的街道,苏州子城附近的街道都是如此。

街道的宽窄也根据需要设置,凡是通向城门的街道都宽,顺城街都比较窄,隋唐长安城的街道宽度就是例证。最宽的朱雀门街通向明德门,又是全城的中轴线,宽达155米左右,而顺城街仅宽20~25米左右,差距甚大。

③方块居住原则

中国城市中的居民区,大都进行过规划,东魏、北齐以前以里相称,从东魏、北齐邺南城起,主要以坊相称。唐以前里坊为封闭形,从宋代起,已完全成为开放形。尽管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城市居住区的性质有差异,但形态并无变化,即一直是方块式的居住单元。这种居住区是由纵横交错的街道分割的,由于街道端直,并与城墙平行,它的形状也多为方形或矩形,圆形的几乎没有。在方块居住区内,又由许多小街道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小方块。隋唐长安城的坊,先由“十”字街分割(皇城以南诸坊例外)成四大块,再由“十”字街分割成16个小方块,居民在每个小方块内划分大小不同的院落,临街开门。院落的形状也多为方形或矩形。元大都城的四合院,也就是方形或矩形的居住区。地方城市的居住区虽不如都城整齐,但形态大体一致。由此可见,中国城市规划的居住区,形态单一,具有稳定性,这当然同中国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木构建筑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④市场固定原则

中国的城墙兴起很早,因城内或附近设市才发展成为城市,设市是城市的必备条件。中国城市的市在唐代以前规划为固定市场,唐代以后规划为商业区,沿街道布设。唐代扬州城已经有十里长街的繁华区域只是特殊情况,并不代表唐代以前城市设固定市场的规划原则。唐代以前由于市场固定,经济活动很少在市外进行。尽管市场是固定的,但在规划时要考虑交通方便,汉长安城的市主要在城的西北部,接近西去的“丝绸之路”,唐长安城的东市、西市,接近东西城门,交通也较便利。为了出入市方便,唐长安城的东、西两市,各设置“井”字形干道,每面各开两个门,仍然以交通方便为原则。地方城市规划中的市也是固定的,但随着城区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市场多有迁移。譬如,秦汉时代,苏州的市设在子城东北和西北,唐代由于城区布局的变迁,市场也随之转移。南朝时,有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之说,证明市场在城门附近。唐代时城西得到发展,设有蕃坊,市场已向城西转移。

唐代以后以街道为基干形成商业区,但这些商业区仍然相对稳定,极少变动。北宋开封的州桥南街、东西街,南宋杭州的南瓦、中瓦和北瓦,元大都的斜街市,明清北京的东华门外、棋盘街和几个城门附近等,都可以作为代表。这些商业区有许多也是经过规划的,如明北京城门附近廊房的设置,就是为了招商。地方城市也是如此。明清西安城的商业区在西大街和东关,清末才在南院门巡抚署外甬道左右建楼十楹,招商居住,开辟了南院门商业区。直到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重新规划有关街道,商业区才向今东大街、解放路转移,形成今天的格局。其他城市也有类似情况,随着铁路、商埠和租界的发展,古老而稳定的商业区才发生变迁,向铁路沿线、商埠和租界区转移,济南、武汉等城市就是如此。

中国城市市场和商业区比较稳定,正是城市经济发展迟缓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