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16814900000040

第40章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7)

关于《夜宴左氏庄》,我从仇注。首句各本皆作“风林”,而唯独仇注作“林风”。请注意,“风林”跟“林风”的劲头儿是不一样的。“林风”是微风,一二级的微风;“风林”可不是,起码得五级以上,能震撼树林的风自然是大风。“林风纤月落”,黄生《杜诗说》说得很好,“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按此偏于无月中领趣”。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再过会儿月亮就沉下去了。这句杜诗的意思是原来月亮还看得见,纤纤月,细如眉目,看着看着月亮就没有了;“衣露静琴张”,杜诗还有“萧然静客心”,关于“静”,我同意用安静的“静”,不好用“净”。我有一篇读书札记,谈《诗经》的《静女》,我认为“静”就是现在的“靓”,是好的意思。“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就是好,这是连绵的意思。“衣露静琴张”的“静”,也是好的意思,但带有非常寂静的意味。古人弹琴,有时在院子里,不一定在屋里。这句是说身上都沾了露水,此时有人把琴摆出来准备弹。然后“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写得太好了。“暗水”句是听见声音了,“春星带草堂”的“带”应该用《兰亭集序》来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带”字“仇注”说“拖带也”,实在不怎么好,索然。“带”当“映”讲,但比“映”要活,如果说“春星映草堂”,太死,诗味儿就差了。这就跟陶诗“少无适俗韵”远比“少无适俗愿”好,换“味”、“性”等字也不行,这是中国诗的特点。“韵”包含的东西太丰富了,气质、禀赋、精神状态等等,这个字太合适了,换任何其他字都不行。“检书烧烛短”,这个境界现在没有了,现在都是电灯,根本没这种感受了。为什么要检书?因为大家在那儿争奇斗胜地作诗,作诗得翻书啊。也可能是要求在多长时间内作出诗来,于是就检书,可是时间过的很快,时间就在检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流逝了。“看剑引杯长”,上一句文,这句是武,欣赏宝剑,本来是个豪爽的事,因此就干杯,可是剑太漂亮了,拿着酒杯看剑就出了神,居然忘记喝酒了。所以这杯酒喝的时间就长了,这写得太好了。“诗罢闻吴咏”,有人把诗已经写完了,用江南的吴音来读,于是就想到了归隐,范蠡扁舟游五湖。于是末句说“扁舟意不忘”,虽然聚会很热闹,大家很有雅兴,但从诗人个人来说,繁华的聚会场面终究还是让人不能忘怀归隐的志趣。最后两句并不弱。这肯定是在北方作的诗,可有人用南方的读法来唱,于是乎就想到了要归隐。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只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这两句好理解,“阿”是山根底下;“枉道只从入”,“只”读平声,当“但”讲,诗人是绕道特意要去看看宋之问的旧庄园,但这地方没人管了,任凭什么人爱去就去。“只从入”,谁愿意去就去;“吟诗许更过”,这次虽去了,但将来为了要怀念前辈,也许还有可能再来。下面凄凉的意思全写出来了,“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诗人在这儿耽搁,想找个上岁数的人打听一下,当年这地方的情况,但山河寂寞,没找到人。这是诗人的愿望。后来欧阳修的《丰乐亭记》有类似意思,所谓“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我想找耆老打听一下,但当时的知情人都去世了,找不到了。没找到人,只看见树,所以“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用《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的典故,但要知道宋之问是文官,不是武将,这个典故用的稍稍有点名实不符。大树将军冯异,出自《后汉书》。庾信的《哀江南赋》活用典故,杜诗承之。不宜直接引《后汉书》。这种地方,必须得多读作品才能领会。我写过一个文章,谈欧阳修的《梦中作》,“棋罢不知人换世”,都引六朝笔记烂柯山的故事,王质入山砍柴,看两人下棋,等到棋罢,看斧头柄都烂了。引此注欧诗一点没错,但我认为除了引六朝笔记以外,还应该注杜甫的《秋兴》,“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这才是欧阳修用“不知人换世”的本意,不能光从表面来看。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下面讲一首五言排律《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朱鹤龄的注,认为开元二十九年河南河北二十四郡发大水,仇注用朱注,将此诗系在开元二十九年。张綖〗注云:“此诗诸家皆编在开元二十九年,公是时年甫三十,而诗中有’吾衰同泛梗‘之句,是岂其少作耶。徒以唐史此年有伊洛及支川皆溢,河南北二十四郡水,遂为编附。然黄河水溢,常常有之,岂独是年哉。集中如此类者甚多,不能遍举。”他不承认是少作,但我还是同意朱、仇等人的说法,张注有点问题。这次水势的确很大,不是一般的黄河泛溢的水灾。首先这是一首排律,为杜诗集中的第一首排律,杜诗里五排比较多,七言排律不多。仇注讲诗体,总是某种诗体在集中第一次出现时就解说一通。这首后面引了胡应麟等人的说法,胡还举了阴铿的诗作为例子,他认为唐人的排律是由阴铿的诗逐渐转化而来的。但是高棅的《唐诗品汇》认为排律这种形式,颜、谢诸人已经有了。我后来翻书,所谓“永明体”,包括谢朓等也有这类的诗,不过不是通体有意作排律,而是在一首诗里多多少少带几联,像律诗的作法。阴铿的诗,不过就是例子比较明显。我个人认为排律的形成也是个渐变的过程。唐代近体诗开始成熟,那么自然而然,排律也就逐渐流行。仇注引了诸家讨论排律的作法,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第一,从颜、谢以来,用古人的话“声色已开”,讲究声韵、讲究辞藻的风气日趋流行,特别是谢灵运,谢氏写诗实际是“以赋为诗”,把汉人写赋铺采摛文的办法逐渐引到诗的创作上来,所以谢诗的辞藻特别丰富。而“以赋为诗”也不始于谢灵运,建安黄初时,如曹植等人的一些歌行体作品已开其端,但是辞藻不如宋、齐以后那么堆砌,越到后来辞藻堆砌的越多一些。排律这种形式,恰恰能够容纳“以赋为诗”的做法。自然的趋势就是近体诗成熟,排律也就成熟了。第二,篇幅既长,自然就得考虑诗的作法、布局、章法,所以读排律,就往往像读古文。间架结构非常类似写文章的起承转合。仇兆鳌也是用起承转合的模式来解释这首排律的,他说:“此诗前起后结,各四句,中间二段各八句。”首尾四句,中间两个八句,这跟写古文的起承转合是若合符契的,自然而然就得走这种路子。就拿《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来说,也得分段落,也要讲布局、章法、结构。当然写文章不限于一种模式,那么排律也不止一种模式,但这首杜诗比较典型。

我认为,所谓杜诗是“诗史”,不应该是把《唐书》、《资治通鉴》的史实和杜诗一一对照,那似乎太牵强。“三吏”、“三别”等确是反映历史,可是“诗史”还有一层意思:社会上通常会有些现象是不适宜写到诗里去的,不算诗料的,比如闹水灾。在杜甫以前,很少有人把闹水灾这种非常凄惨不幸的场面写到诗里去,但是杜甫竟然写了一首长诗。过去,我们从正面形容水大,汪洋恣肆,不是没有,郭璞的《江赋》、木华的《海赋》,专门写水,那是赋,写江海各种千奇百怪的形状和特点。古人说木华写《海赋》“胡不于海之上下四旁言之?”那是一种写法,而杜甫这首排律主要写水灾,极为少见。我们现在有时也闹水灾,能在电视机上看到水灾的实况,可是要用一二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惨状,一片汪洋的场面,很不容易。这首杜诗里有两句“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大家想想,现在电视画面的大水灾场面,就是这样啊,这才叫诗史。艘,现在都念(sōu),实际念(sāo)。“白屋”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指普通老百姓住的破房子,刘长卿的诗云“天寒白屋贫”。现在屋子都被淹没了,只剩下树尖了,这就叫“留孤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港口码头都是船,而在不是码头的地方,因为水灾一下子都被淹没了,一条船也看不见,这就叫“青天失万艘”。这都是异常现象,可是杜甫的笔下,能够把异常、不经见的景象用诗歌的语言写出来,既难得,而且又精彩。

头四句往大里写,“二仪”、“百谷”、“沧海”都是用非常浩大的词汇来形容,越这样形容,越有气势,越显出水灾的可怕恐惧。“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先是风大雨大;接着山洪暴发,泥石流出现,“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水势太大了,简直就是沧海横流。

第二段八句写人事,由远而近,由泛泛而谈写到实际具体。“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这是倒装句,不是职司在那儿忧心悄悄,而是有忧愁的人向职司去反映,所以职司也感到忧心忡忡;老百姓嗷嗷待哺,向郡国去诉。这是大范围的,下面再往小里说,“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这两句好像有点不太对仗,但仔细分析一下,拆开看,每个字的类别还是相同的。“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可见那时的官员也得上“防洪第一线”,舍弟来信,说得亲自参加防洪。“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鼋鼍”、“乌鹊”是两个浪漫性质的典故,本来是说水大了,鼋鼍可以作桥,这里却说“难假鼋鼍力”;乌鹊七月初七给牛郎织女搭桥,累得乌鹊身上的羽毛都脱落了,但只能干看着没有办法。这本来都是带有神话、浪漫气质的典故,杜诗用类似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写法,说明水势浩大,人力难以挽回。想假鼋鼍之力,办不到;人只能看着乌鹊累得掉毛,没办法。意思是即便动物禽鸟都来给人帮忙,也无济于事。

下面写水势,“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从河北到山东,甚至再往南,水势极大。“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大量的用铺排的写法,水里大大小小的动物都爬到岸边,甚至上岸了。“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徐关本是高峻的关隘,结果都被淹到水下了;远远看去,碣石山变成秋毫一般了,换句话说,就露点山尖了。“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大面积的农田、庄舍都被淹了,只剩孤零零的树;水势连天,可是一只船也看不见。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抢救的人力、物力跟不上。

后四句,仇注云:“末乃寄诗以宽其意。”是否仅仅为了宽慰?还有的注解说这种描写带有诙谐的味道。我不同意。“吾衰同泛梗”,“吾衰”当然是用《论语》的典故,我认为这不仅指杜甫本人,而同样指受灾、救灾的人。能力达不到了,我们这些面对水灾的人命悬一线,就像漂在水上的梗一样,非人力所能挽回,这是用《战国策》的典故。张綖〗因“吾衰”一词就臆测这不是杜甫年轻时所作的,近乎穿凿附会。“利涉想蟠桃”,用《易经》的典故。如果我们最后能渡过劫难,想象着还能找到仙人吃的东西。“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最后用一种浪漫的手法,实在写出了诗人在灾难中个人的抱负。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诗人是有远大理想的,面对这样的水灾,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但是诗人设想,总有一天,人能控制洪水,想像着“利涉”,逢凶化吉,能够找到蟠桃。“倚天钓鳌”就是人定胜天,有朝一日人的力量可以胜天,那就可以倚天涯而钓,甚至能抓住巨鳌。李白的那种夸张、浪漫的笔调,是建筑在现实的生活经验之上的。而杜甫,大家虽然都说他偏向现实主义,但他有时候也有一种浪漫夸张的宏伟的理想。最后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理想,不是故作狂言。

假山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

《假山》一首挺有意思,诗前有长序,已经有人批评杜甫写文章似通不通,比如《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的序里有的句子就很难懂。也有人替杜甫辩解,说是故意为之,风格如此。我认为杜甫散文写的是不太理想,确是如此,不必讳言。序云:“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杜甫的舅舅为其祖母做一假山,原来是木头架子,但烂了,香炉也摆不好了,最后舅舅想办法,垒土做成假山,香炉放在上面就牢靠了,旁边还有慈竹点缀。杜甫之所以“兴之所至”,是因为假山可以提供作诗的材料,而朽木一定引不起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