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16816000000051

第51章 岁月如歌(4)

动员的工作很简单,因为大部分同学早就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所以一呼百应,根本用不着动员。倒是要淘汰一些体弱的同学和女同学,花了不少的口舌。当时也想淘汰我,说我太矮小,去了也没用。我一听就火了,跑到领导面前,好说歹说,又吵又闹,总算得到批准。

我们的队伍是连夜沿着福湾路前进的,大家兴奋极了,一路高歌,互相激励、互相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队伍很快就进入洪水区,而水位不断提高,过了竹榄这个地方,地势慢慢降低,特别到了木桥时,地势特别低,水已经淹到我的胸部以上。由于浮力的作用,无法站稳,我急中生智,踮起脚尖,想以此来增加我的高度,防止水淹到头部。谁知这是一步臭棋,我非但没有变高,反而彻底失去平衡,一下子便栽入水中,吞了几口水,人往下沉。我的头脑还很清楚,心想这下完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真不甘心。在我旁边的两个高个子同学(事后我才知道,这是班级领导事先安排好的)连忙把我从水里提了出来。我一出水,立即吐出水,就恢复了正常。后面便是这两个高个子同学夹持着我前进,还好,这时地势越来越高,我便挣脱他们的夹持,自己走路了。我很懊悔,不该给大家制造麻烦。

队伍很快地到了目的地,由于洪水的影响,当地一片漆黑,只能借着天空微弱的余光,摸索着行动。根据防洪办的同志布置,我们的任务是加高这里将近100米的堤坝,所加的高度为半米。首先是在公路旁挖土,把土装进草包里,然后将草包沿斜坡运送到堤坝顶部,最后把草包垒叠起来,直至半米高。我们根据这个布置,把队伍分成3部分,我被分配到运送草包上坝顶的队伍中。起先以为这个活很轻松,可干了一段就发现很吃力,这是由于坡度大,草包里装得又是湿的泥土,显得很重。1个人搬不动,2个人也很吃力。于是我们便3个人1组,1人前面拖,2人后面推。就这样我们把一包包的土送到坝顶。

刚开始时,整个战场上歌声如潮,挑战声、鼓劲声不绝于耳。但一段时间后,这种声音慢慢减弱了,这是由于劳动强度太大,节奏太快,体力消耗过大,以至于最后只能听到“扑哧扑哧”的强烈呼吸声。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也没有人放松手中的活。大家心中都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再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就这样我们坚持了2个小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返途时,领导考虑到大家的体力损耗太大,决定不从原路回去,以免在过洪水区时造成人员伤亡,决定沿着蛤蟆山脊经过白泉庵回家。当我们回到化学系时,一幅幅令人感动至极的景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留系的体弱同学和女同学把一碗碗加糖的生姜热汤端到我们面前。还有同学提来了热水,催促我们洗澡换衣,而换下来的衣服又都不见了,都被他们“偷”去洗了。这感人的兄弟姐妹一样的同学之情,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第二天,我们都睡得很迟才起床,我也到了9时半才起床。当我走向食堂进餐时,路上遇见几个系领导围在一起在议论什么。我从他们身边经过时,系总支书记突然叫住我,她笑着问我:“听说昨天晚上你被龙王请去了,怎么又回来了?”我也调皮地回答:“我的确见到了龙王,龙王说‘你们都是抗洪战将,我龙王怕你,你们不要来了’,就这样龙王把我赶了出来。”几个领导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外一篇

“塔式学习法”诞生记

1960年末,我正在化学系三年级学习。突然传来一道不寻常的消息:师院党委决定召开全院大会,进行文化课学习经验交流。

在当时,这个消息的确颇能震动人心,自从1958年以来学校不是政治运动就是劳动,实际上处于半停课的状况。1960年开始,我们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党中央决定对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大胆纠正错误。高校里则实行“高教60条”,这样一来,大大地扭转了局面,开始重视文化课学习。这一次,举行全院学习经验交流大会,就是对学院执行“高教60条”一次检查和总结,也是以后坚决执行“高教60条”的再动员再学习。

学院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这项工作。首先是各系大会动员,然后各年级各班级层层动员。在这个基础上,个人进行总结。但是由于入校以来,一直荒废文化学习,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总结不出什么学习经验。

下一步便是小组交流,我在小组上只是简单口述“塔式学习法”的梗概和思路,便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纷纷提出建议,给予很多补充。由于2年来我一直被某些人视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而多次遭到批判。所以这一次我表现得并不积极,小组规定人人必须发言,我就只发言而不写出书面材料,免得今后给我走“白专”道路添加新的罪证。想不到才过了一星期,年段党支部书记找上门了,动员我对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书面材料而后上报。我一听就晕了,不知该怎么回答,最后只表示再考虑一下。3天过去了,我还是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动作。

可没想到,事情竟捅到化学系党总支那里去了。第4天,我不期然在路上遇见系总支书记,她叫住了我(不晓得她怎么会认识我这个小民,可能是我这个人坏得太有名的缘故),严肃地告诉我:“这次书面总结是党交给你的任务,不是可完成也可不完成的事,而是一定要完成。”她还说:“系里有些人说你走“白专”道路,我们党组织从来就没有这样说你,我们只知道两年来你一直听党的话,按党的指示办事。这次全院大会,化学系只报送你这份经验总结,这是总支对你的肯定,也是你的光荣。”

真如重拳猛击一记,又如雷贯耳,我猛然清醒过来了。我用两个晚上的自修时间,含着眼泪进行系统总结,写出一篇4000字的“塔式学习法”经验总结。

院学习经验交流大会如期在长安山竹篷礼堂召开了,我们系的师生则在系图书馆收听现场实况广播。当我听到我组同学蔡月嫒以那清甜的女声宣读我写的总结时,我觉得我的心在发抖,头脑里一片空白。

大会最后由院党委书记曾鸣同志作总结报告,由于当时我很激动,曾书记的很多话我都没有听进去。只记得他先是说这个宣读的女学生,声音多么甜美,语言多么清晰,然后就表扬“塔式学习法”有哪些优点,号召全院师生学习领会它,推广应用它。总之,他给了这经验以很高的评价,这是当初我始料不及的。我只觉得全身热血沸腾,心旌摇动,诚惶诚恐,不能自已。

(杨康熙化学与化工学院1958级校友,福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我的大学生活

◎蔡健民

走出困境

1962年是困难时期的第3个年头。年初,中央召开由县委书记以上7000多名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国家的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形势的变化,我们在大学里也能感受到。各行各业支援农业,渐见成效,开放自由市场,敞开供应高价烟酒糖,回笼人民币,令人眼花缭乱。“教工之家”小卖部也在卖高价烟、高价糖。老同学魏宝溪偷偷跑来找我陪他去买几根烟,抽抽过瘾。星期天我们宿舍几个人还去逛台江农贸自由市场,买几根萝卜干回宿舍来吃。我们已经直接感受到形势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正当熬过困难为期不远,曙光在望的时候,1962年的秋冬,我的家庭却遇到新的困难。母亲原在街道食堂当管理员,后来公共食堂关门了,少了一份收入,只靠父亲的工资要供养全家7口人,人均不足9元,弟弟、妹妹在读初中、小学,要支持我读完大学,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在困难面前,是逃跑退缩还是坚持下去?我对困难做了一番细致分析,决心克服困难,不读到大学毕业绝不罢休。

周末不上街是省钱的好办法。我与魏宝溪(化学系)、钟木(数学系)结成同舟“三剑客”。以往周末我们经常一起上街逛,一起到其他大学访友,当然靠步行,但总是要开支一点;如今囊中羞涩,你知我知,就相约躲到图书馆找书当朋友。

街可以少上,电影却不可不看。物理系竹篷礼堂的票价最便宜,一张5分钱,我也觉得该省。为此,我以“芗子”为笔名,隔三岔五为仓山电影院写影评。一经刊用就可以获得2张不定场次的电影票作为“稿费”。我几乎是有看必写,有投必中。形成看完电影写影评、写完影评看电影的循环往复流程后,看电影基本不用花钱。

节省第一,固然重要,开源增收更要努力争取。于是,除写影评外,我试着向《福建日报》投稿,这完全得益于搞宣传、写稿改稿的锻炼。华东师大陈吉余副教授来闽做“长江河口地貌演变”的学术报告,会后我写一篇稿,得稿费5元,欢天喜地,这是首例,记得特别牢。后来,我继续投稿报道地理系各种活动,都是“小豆腐干”新闻稿,均获得成功。所得稿费最少只有1元,最多达8元,既解决我的零用钱欠缺问题,还提高了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最困难的还是寒暑假回家的路费,属大笔开支,实在招架不住。当时福州至漳州的汽车票卖105元,好贵呀!火车票便宜且学生享受半价优惠,约七八元,虽是首选也仍然不堪承受。我只好下决心“热天回家冷天不回”:暑假长,不能留校,就回家;寒假短,可留校,就在学校过年。在班上我是独一无二在学校过年2次的人。

在这种“一饿二穷”的情况下,我找到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沉溺在书本里,我自嘲这是“无可奈何地被逼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借书疗饥”。

师院图书馆里各类藏书丰富,我就凭兴趣大量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张恨水的著作,以及杜甫、白居易、陆游、闻一多、郁达夫的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名著,《未开垦的处女地》、《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复活》等苏联书籍也深深吸引了我。书使我入迷,这一招的确起废寝忘食的作用,也打下我的现代文学与古诗基础。继而,我读了一些哲学、逻辑、美学的书,并涉猎历史、政治、人物传记等较大范围。大三,随着专业课的开设,有关地质、地貌、地理、乡土的书也越读越多。从这个时候起逐渐养成的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实在是我读大学的最重要收获之一,使我一辈子受益。

实习总结时,指导老师鼓励我独立撰写论文。我跃跃欲试,连续几周加班加点赶写出一篇“处女作”,成文后老师奖掖有加,后来还被作为“学生作品”选送参加省地理学会“支援农业”学术讨论会,崭露头角。这是我的第一篇科技论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此后我又继续写了几篇“科技论文”。由此联想到后来,系里一再动员我去报考研究生,可见我的成绩与表现得到系里的认可。

实习结束回校,即出席全校第8届学代会,列席全校第4届团代会。会议决定树标兵,立先进,表彰全校学习先进分子与学习积极分子各10名。怎么评才能过得硬、服人心?师院党委大胆提出:“凭历年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条件是:必须历年各个考试科目全获“优”,各个考查科目均及格,才能当“学习先进分子”;低一档的“积极分子”硬条件是:必须历年绝大多数考试科目获“优”,允许少数考试科目“良”,但不得有“及格”,而且各个考查科目均及格。地理系全系普查后,没有“先进分子”可推荐,仅我一人够格“积极分子”。我获得了“学习积极分子”的表彰。与此同时,我还获得“宣传积极分子”的表彰,可谓双丰收,达到大学生活的巅峰。

走出阴霾后,青年的热情、活跃、激情迅速迸发出来。唱歌抄歌风靡一时,节假日郊游、玩公园偶有耳闻,谈朋友也渐趋公开与普遍,新闻花絮、流言飞语不时在流传。林金田、陈国坤、洪正忠、李擎龙、庄秀娥、杨素云、林丽芳等一批同学对演话剧、跳交谊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王镇江和黄永春创作一部话剧、几个相声,由叶春树导演。在晚会上自编自导自演,显现才华,很受大家的赞赏。

我的课外兴趣与活动增加两项:打排球和看电影,占了大量业余时间。周末看电影是必不可少的文艺生活。电影主题歌、电影插曲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是校园的时尚、流行。打排球的人越来越多,组成班、系排球队,不但在本系里打,还与中文、生物、数学、化学等系比试高低,曾获得全校比赛的亚军,其乐无穷。

秋天,从省委工作会议传来好消息,宣告我省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三年经济困难已基本缓和扭转,人心为之一振。此刻,学习课程排得满,专业课上得多,野外实习有收获,课外能读不少书,业余还有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之间既相互熟悉又互助友爱,置身于这般“勤学、博览、活泼、多彩”的氛围,我觉得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活。

春暖花开

1963年伴着和风细雨来了,长安山桃红李白,春暖花开。